第2章 長安,長安

若走得緊,三五日光景即可到達。隨着中原戰事平定。昔日冷清的關洛大道,隨之變得熱鬧起來。

一路行來,可以看見過往川流的路人行商。

言慶一行車馬,走得並不快。事實上。他也無需走得太急。

長安詔令上說的很清楚,讓他儘快啓程。卻沒有明確標註,要在幾日內抵達長安。

如此,說明長安方面只是希望言慶離開河洛,其他一切,並不重要。

“養真,洛陽真的不需要留人嗎?”

一輛鑲金嵌銀的奢華馬車,以六匹白馬牽引,沿着關洛大道,緩緩

進。

車體很大,如同一座移動的房舍。車軸很粗,好似碗口。六輪碾轉。發出嘎吱聲息。

李言慶一襲青衫,端坐車廂內。

他自顧自的點茶品茗,透過車廂上的窗戶,欣賞兩邊的美景。

“洛陽目前,無需在意。

陛下要掌控中原的意圖已經非常明顯,決不可能再有更改。我估計。最遲來年,勢必會對江南開戰。如果在年底之前不能控制住洛陽的話,定會造成很大麻煩。

這也是陛下緊急把我從洛陽招至長安的目的。

我在洛陽一日,陛下就不好放開手腳,現在,我離開洛陽,想來朝廷會很快做出反應。

洛陽於我意義不大,留不留人。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們此去長安能否站穩腳跟。做的好了,我們會有很多機會;若做的不好,”

言慶沒有繼續往下說,但長孫無忌焉能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靠在廂壁上,無忌深吸一口氣,閉上眼睛,似是閉目養神一樣,久久也不言語。

許久,他突然問道:“如此說,朝廷會如何調動?”

言慶喝了一口茶,悠悠道:“老杜可能沒法子留在榮陽了”不過他也有所準備,倒不用擔心太多。通濟渠連通中原江淮,朝廷一定要掌控手中,確保江南之戰的物資通暢。老杜是我的人,即便陛下放心。太子和秦王,也都不能允許。

所以,我估計朝廷會增設鄭州都督,但人選我無法猜測。

老杜嘛,很可能會被派往易州、定州、莫州、恆州和滄州這五個地方之一出任主官。”

無忌一怔,旋即眼睛一眯。

“你是說,朝廷要對付李藝?”

“說對付怕有些過了!”言慶笑道:“不過李藝坐擁幽州之地,是我大唐北疆門戶。

且麾下兵強馬壯,驍勇善戰”據說李藝手中握有十萬大軍。這數字或許有誇大,但也說明。李藝在北疆的勢力卻是有些獨大。陛下斷然不會把北方門戶交由李藝,哪怕這李藝被賜李姓,陛下也未必能夠放心,,聽說,此人可是驕橫的緊呢!”

李言慶所說的五個州,全都居於幽州附近。

其中恆州稍遠一些,但定州、易州和莫州,正好位於幽州兩側,可稱得上比鄰而居。

李言慶估計,朝廷在對江南開戰之前,定然會削弱李藝的力量,甚至有可能把李藝調回長安。從而完全掌握幽州。之前。徐世績已奉命率部抵達河間,而裴行儼、薛萬徹也受命開拔,前往北方。削弱李藝之事,已迫在眉睫。杜如晦很有可能會奉命駐守滄州,在必要的時候。給予徐世績等人以足夠的支援和協助。

不過,他沒有把這個可能說出來,而是藏在心裡。

言慶希望藉此機會,來考驗一下自己的眼光。所以,他雖然說出易州和莫州的重要,心裡面卻認爲,杜如晦最有可能,會被派往滄州……

長孫無忌笑道:“老杜行爲果決,有壯士之氣。

其才幹卓絕,同時又是大業年間的秀才,我覺得,這五州之中。老杜最有可能是去滄州,而非易、莫兩地。易、莫苦寒,陛下這樣安排的會,打壓你的痕跡就過於明顯。而滄州鄰大海,且物產豐茂,頗爲富庶。只是歸附時間太短,其中勢力錯綜複雜,難以梳理老杜若做的好,是大功一件;做不好,可順理成章,將其罷官,而你也難以爲老杜開脫”所以,老杜去滄州的可能最大。”

言慶捧着茶杯,看了無忌一眼,卻沒有接口。

無忌的思緒,日益縝密。

不過性子還不夠沉穩,到長安之後,在那種複雜的環境中生活,只怕難以適應。

李言慶想到這裡。又不免感到有些憂慮。

傍晚時,車隊在距離霸橋六十里的驛站中停下。這裡背靠少華山。再行八十里,即長安在望。

臨近京畿,道路上的盤查似乎越發嚴密。

言慶陪着無垢和朵朵在驛官中用過晚飯,又逗弄了一會兒李周,然後返回自己的房間。

長女玉真和小女兒玉環,都沒有隨行。

畢竟網出生不久,兩個小丫頭不適合長途跋涉。特別是小念和翠雲都留在洛陽,自然要跟隨母親。等到翠雲身體康復了,在一同前來長安。

說起小女兒玉環的名字,倒也端地有趣。

按照李家的族譜,第三代屬是玉字輩兒。長女玉真起名的時候,言慶倒沒有想太多。可是到小女兒出生以後,李言慶就覺察到有些不太對勁兒。特別是當翠雲想出“環。字的時候。李言慶終於明白,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李玉環,楊玉環”這不是和楊貴妃通名了嗎?不過。此時楊貴妃還沒有出生,言慶自然也沒有意見。

玉環,,

希望小女兒長大,能成爲一個比楊貴妃還漂亮的美人吧!

李周當然需要隨行,原因非常簡單。

朵朵準備爲他伐筋洗髓,開始進行築基的刮練。

李周才滿週歲,朵朵說小孩芋越早開始築基,將來的成就越高。

她沒有孩子,於是把所有的希望。都傾注在了李周的身上。李言慶倒沒有拒絕,他也是練武的人,當然清楚這基礎打的越牢固,將來的成就,也就會越大。

而且,李淵在詔書中也說了,要李言慶帶李周前往長安。

“王爺,洛顛有消息了!”

言慶回到房間。網坐下來,沈斃就來了。

這兩年,沈光很少隨同言慶出戰。由於要協助柴孝和整頓麒麟臺。他大部分的時間,都留在據縣。

隨着麒麟臺整改基本結束,沈光這才重回言慶身邊。

兩年來,沈光的改變很大。

如果說早前沈光如同一柄出鞘的利劍,鋒芒畢露,那麼現在,沈光已達到返璞歸真的地步。

站在李言慶身旁,他更像是一個普通的隨從。

可只有真正瞭解的人才知道,沈光的劍。不出則已,出必殺人。

如今,沈光名義上是河南王府的率更令,隨同李言慶一同前往長安。

言慶示意沈光坐下,看似不經意般的問道:“情況如何?”

“三寶已帶着人,繞道河東,前往長安。

估計會和咱們差不多時間到達”盧胤回家去了,說是要拜望他的小叔,而後前來匯合。”

李言慶微微一笑,“那老朱可曾安頓好了?”

“朱粲如今被安頓在鞏縣,一切妥當。他這次和三寶回來,還帶回來大金銀絹帛,說是從汝州那邊搶過來的財貨這是三寶派人送來的清單,請王爺查點。”

言慶擺擺手,“把這個交給無忌處理。

你告訴無忌一聲。讓他給你撥出一十五百金,由你斟酌使用。你手下的錦衣麒麟,是我的底牌,不到萬不得已,絕不可以暴露對了,老柴那邊,都還順利?”

“柴公那邊一切順利。”

沈光輕聲道:“文玉東和龍起在已將名冊呈上,有徐興波在一旁協助。萬無一失。”

這次洛陽血案的執行者,就是文玉東手中的白衣彌勒。

這些年來,白衣彌勒由明轉暗,在民間也培養出了一大批信徒。其中不泛有江湖人物。正好可以做一些上不得檯面的事情。比如洛陽血案,就是柴孝和通過徐興波。抽調出一羣江湖人物出手,做的神不知鬼不覺,令李言慶感覺非常滿意。

“長安那邊,要儘快安排妥當。

你通知柴公。要他務必在最短的時間裡,把耳目撒出去”我不想到了長安之後,變成一個聾子、瞎子。”

“王爺放心,柴公早已經着手安排此事。

不過坊市之中還好辦,那些世胄豪門的家裡,卻比較難辦。柴公說。他會盡量在今年年底之前,初步安排妥當。”

李言慶微笑點頭,“一年時間,的確是有些難爲他了。

通知柴公,要錢給錢,要人給人。我會在長安儘量與他配合,儘早完成佈局。”

沈光起身,低聲應命,而後退出房間。

言慶坐在書案後,長出一口氣,而後仰面朝天,躺在地榻之上。

心裡有一根弦,一直在無聲的顫動。並且越發強烈。

不掌權不知權力之美,不爲人上不知帝王之樂!從手握十萬大軍,一聲令下,千萬個人頭落地的一方諸侯,變成手無半點實權的逍遙王爺。這心中的落差,自然很大。

如果沒有做過諸侯,逍遙王爺到是言慶最希望的結局。

可是做過了諸侯,再去當那謹小慎微,毫無實權的人臣,心裡又怎可能舒服呢?

只是,這落差一曰產生,需要付出多少的努力,就只有李言慶自己

一路上,他想了很多,也考慮了很多。

在長安站穩腳跟,只是他的第一步;而後,他要做的事情,似乎還有很多,很多!

坐起身來,看了一會兒書後。感覺有些疲乏。

李言慶準備回去休息,卻在這時候。樑老實耷拉着一隻胳膊在門外輕聲道:“王爺。長安派來使者,有要事求見。”

言慶一怔,邁步走出房間。

“速速帶他來見我。”

樑老實答應一聲,轉身離去。

不一會兒的功夫,就見他帶着一個身着千牛衛打扮的人,來到門廊下。

“末將左監門都尉王明偉”見河南王千歲。”

“王將軍!”

李言慶一眼認出,這風塵僕僕的千牛衛,居然是熟人。當初寰威前去鞏縣傳旨,就是這王明偉隨行保護。

“起來吧王將軍這麼急匆匆前來。可是有什麼緊要的事情?”

“王爺,陛下口詔,令王爺即刻進京。”

“這麼急,讓我進京?”

王明偉說:“王爺有所不知。蘇州蕭隋派來使者,於昨日秘密抵達長安。

陛下說,那蕭隋使者是王爺的故友。所以要王爺出面接待。明日卯時前,請王爺務必抵達。”

這會兒,已經快到戌時!

李言慶一蹙眉,問道:“蕭隋使者何人?”

“乃蕭隋黃門侍郎,內史令房喬,”

“房喬?”

李言慶心裡一動,暗道一聲:蕭隋這時候派使者前來,而且還要房玄齡出使,又會有什麼事情呢?

不過,時間緊迫,已經容不得他多做考慮。

言慶立刻下令,命閣棱和柳亨兩人,率三百萬勝軍,即刻隨同他前往長安。

沈光、鄭大彪則與長孫無忌,領餘下兵馬,在天亮後動身。

“小妖,是不是長安出事了?”

無垢爲言慶換好衣裝,朵朵一旁忍不住,低聲問道。

“房喬來了”恐怕江南戰局,出現了變化。陛下連夜招我進宮。就是商議此事。你們莫擔心。沒什麼事情。

我估計讓我過去。是因爲我和房喬比較熟悉,所以要詢問一番。

你們安心休息,天亮之後啓程。估計明天午後,就可以抵達長安,咱們一家團圓。”

見李言慶神色輕鬆,無垢和朵朵臉上的憂慮之色,多多少少有了一些緩解。

“哥哥,你要多小心!”

無垢溫柔的爲他整理好衣裳。輕聲叮嚀,“陛下問你什麼,你回答什麼,千萬不要逞強。”

昔日的天真小丫頭,如今也已經成熟了!

無垢雖然平時話語不多。但也知道,言慶現在的情況,並不如外界想象的那麼好。

李言慶伸出手,揉了揉無垢的小腦袋瓜子,轉身走出房間。

驛館外,萬勝軍整裝待發。

李言慶翻身跨上象龍,導長孫無忌點了點頭,而後催馬離去。

房玄齡這時候出使長安,究竟是什麼用意?

還有,李世民和李靖在長安。又會是怎樣的一種態度?他和李建成之間的矛盾。究竟達到什麼樣的地步?

這一切,都還是個未知數,

象龍馬鐵蹄聲震震,撕破了黑夜的寂靜。

那燥熱的風迎面撲來,令李言慶的心裡,徒然有些不安!

第15章 一畝甘蔗林第卌一章 一千貫上第廿二章 都棱鎮五第96章 洛陽求救第卅章 唐猊玉帶第廿八章 孔融讓梨下第卌七章 漁人上第廿二章 都棱鎮六第卌七章 我本一俗物上第卅四章 瓦崗興李當王三第5章 父子情(上)第19章 歷史,由勝利者書寫!第8章 殺人了(下)第5章 安遠堂二爺(下)第77章 魚與熊掌第卌六章 屍山血海二第82章 河南王(下)第70章 林中 刺殺第卌七章 漁人上第10章 唯別而已矣第廿五章 各取所需第57章 東都(二)第84章 洛陽城下第1章 長安風雲(一)第61章 雄大海出獄第卌六章 居心叵測上第廿八章 孔融讓梨下第廿八章 安遠堂告急第65章 此生不復鄭姓第93章 夜談第廿三章 懦懦竇奉節下第卅章 唐猊玉帶第卌九章 白龍馬第卌一章 新羅六第廿一章 衝突第16章 未雨綢繆第廿四章 傀儡第15章 彌勒弟子第81章 鄴城之戰(三)第83章 公子威武第64章 李神通(三)第廿二章 都棱鎮七第83章 公子威武第18章 八仙歌第19章 黃口孺子言太平第61章 雄大海出獄第78章 言慶露心聲第卅二章 瓦崗興李當王一第11章 我心似君心(上)第85章 各懷心機第卅四章 回滎陽完第廿四章 孝子第58章 迴歸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四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一第10章 釜底抽薪第卅四章 瓦崗興李當王三第81章 鄴城之戰(四)第6章 魏徵的決斷(二)第卅一章 長安野望1第廿三章 俚人之王第卅五章 分道揚鑣第卌一章 前門拒虎後門進狼第93章 夜談第卌章 新羅五第11章 長安一夜(一)第76章 登門尋釁第卌章 機關算盡下第8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一)第72章 新年第2章 長安,長安第4章 所謂天朝上國(下)第2章 禮物第卌章 新羅五第62章 人善被人欺第廿八章 安遠堂告急第4章 所謂天朝上國(下)第90章 伊人遠去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二第廿一章 衝突第廿八章 滎陽攻略第一彈下第2章 觀音來第12章 豎子敢稱霸王?第17章 長孫大人第54章 暗涌(二)第69章 末日(四)第10章 釜底抽薪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三第廿五章 拜師中第9章 僚亂(二)第51章 命題:釋道(上)第廿一章 程咬金的斧頭第廿二章 都棱鎮五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二第15章 金堤關(一)第卌八章 屍山血海四第80章 投名狀第64章 胡馬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第87章 多事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