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兩駙馬

“奉節?”

看着站在眼前的瘦高青年,李言慶即感到失落,又有些驚喜。

原以爲是老爹要給自己一個驚喜,卻沒想到,來的不是老爹,而是一個他極爲熟悉,幼時的夥伴,竇奉節。

距離上次和竇奉節見面,已有五年之久。

當時竇奉節是奉命前往太原定親,之後就跟隨竇抗前往朔州。李言慶成爲黑石關鷹揚郎將的時候,曾想過把竇奉節調到身邊。可由於種種原因,竇奉節最終沒有前來,留守於朔州。

朔州的朔風,令竇奉節看上去變得穩重許多。

比從前變得瘦了,個頭也很高,文文靜靜的活像個女孩子般靦腆。只是那略顯黑黝的面容上,流露着一絲剛強之氣。看着眼前的青年,讓人無法把他和當年那個懦懦少年,聯繫在一起。

“養真,還認得我嗎?”

跟在竇奉節身後的青年,突然開口。

他身材魁梧,體格壯碩。

古銅色的面龐,濃眉大眼。舉手投足間,莫不有一種豪邁氣概。

李言慶看到他,不由得又笑了。

“瞠目薛三郎……哈,薛三哥,一向可好?”

瞠目薛三郎,是薛萬徹的綽號。

聽聞李言慶如此稱呼,薛萬徹也忍不住大笑起來,上前和言慶用力的擁抱了一下,並狠狠地捶了李言慶幾下。

“你這傢伙,當初在武邑不告而別,一晃可是六七載了!”

“嘿,我一直都在鞏縣,分明是你這夯貨不來看我……你又不是不知道,那幾年我可是閉門幽居。”

薛萬徹大笑,再次和李言慶擁抱了一下。

“你休要胡說八道,我前些年在涿郡,根本抽不出身來。倒是你這傢伙,誰不知道你要是想離開,沒人能夠阻攔。不過你這傢伙藏的可真夠深啊……若非這次前來,我還真不知道,你竟然是……”

“咳咳!”

就在薛萬徹興奮不已時,突然一陣輕輕的咳嗽聲,打斷了他的話語。

李言慶循聲看去,見在薛萬徹和竇奉節身後,還站立一名壯年男子。他身高大約在八尺上下,一派儒雅氣概。不過,眸光閃爍中,似有陰鷙光芒。嘴脣略有些單薄,使得他清秀的外貌,平添幾分不和諧之色。壯年人負手而立,神情顯得很倨傲,眉頭緊蹙一起,凝視李言慶。

“養真,我來介紹,這位是……”

“我是李孝恭,奉唐皇之命,有要事告之。”

李孝恭?

李言慶一驚,不由得上下打量此人。

這位可了不得,歷史上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此人位列第二。由此可以看出,這李孝恭是堅定了李二擁躉。不過論功勞、論出身,論品性,唐史中對他的評價,甚至於超過了長孫無忌。

論輩分,李孝恭是李言慶的堂兄,比李言慶大七歲,剛到而立之年。

論出身,李言慶的父親李孝基,受其父李璋的牽連,一輩子顛簸流離,四處逃亡,莫說功名,恐怕連真名實現都不敢向外透露。而李孝恭的父親李安,則是隋開皇年間的左領軍大將軍。

其祖父李蔚,是李虎的嫡出第七個兒子。

而論及品性,史書上對此人評價是寬容讓人。

不過李言慶對李孝恭的第一印象並不好。不僅僅是因爲他目光中那一抹不易被人覺察的陰鷙,還因爲他的性命。按道理說,李孝恭和李孝基差了一輩兒,名字裡卻同有一個‘孝’字。

如果不解釋清楚的話,外人還以爲這李孝恭,是李孝基的兄弟。

似李閥家族,雖然是馬上求取的出身和功名,卻也並非不懂得倫理。李孝恭的老爹給自己的兒子起了這麼一個名字,似隱隱包含着羞辱之意。李孝基和李安是同輩,可你看,你和我兒子同字……這在古代,絕對是羞辱別人的意思。如果李安和李孝基關係良好,李安斷然不會給兒子去這麼一個‘孝’字爲名。由此可以看出,李孝基和李安,或者說和李孝恭之間,並不和睦。

言慶腦子轉的飛快,從這簡簡單單的名字中,卻覺察到了許多內容。

不過表面上,他卻沒有透出任何不快之色,而是微微一拱手,“李郎君登門,有失遠迎,望請恕罪。”

李孝恭的父親李安,如今拜西安王。

從品秩上,比李孝基低一頭。

大家同爲世子,你老子比不得我老子,哪怕你比我年紀大,我也不需要對你太過於客氣了!

再者說了,李孝基還是宗正卿呢……

李孝恭眼中閃過一抹不快之色,但旋即消失。

微微一笑,和李言慶拱手見禮,然後就不再開口。

李言慶把衆人領到後湖竹樓大堂上,分賓主落座。竇奉節頗有感慨的環視這竹樓裡的擺設,輕聲道:“和竹園一樣。”

“你不說我還真沒有覺察到,養真,莫不是你把竹園給搬過來了?”

薛萬徹也好,竇奉節也罷,都曾在洛陽龍門山下的竹園裡生活過。特別是竇奉節,在竹園生活的日子更久。眼見這竹樓裡的擺設,和當年並無二致。只是把當年的席榻,變成桌椅。

言慶笑了笑,“那裡是洛陽竹園?

這是我來這裡定居後,仿照竹園重新營建。龍門山下的竹林,如今都沒了,竹園也成了廢墟。”

“那實在是可惜了!”

竇奉節不無感慨的道了一句,幽幽一聲長嘆。

“奉節啊,你怎麼學的跟娘們兒一樣,長吁短嘆個沒完?”

薛萬徹聞聽,頓時撫掌大笑,“養真這話說的沒錯,奉節這傢伙的性子太弱,在長安大家都喚他竇娘子呢。”

竇奉節臉頓時通紅,惡狠狠的看了薛萬徹一眼。

“瞠目三郎,你給我閉嘴!”

說罷,他笑道:“養真,你不知道,這廝蠢笨的緊。當初成親後,丹陽公主還說他太過粗魯。”

“三哥成親了?”

薛萬徹咧嘴點頭,“前年我父投奔太原,陛下賜婚與我和十五娘子。

本來我想派人告之你,可擔心不方便,最後也沒有通知。若早知道你的身份,說什麼也要你奉幾首詩詞不可。”

“十五娘子?”

“就是如今丹陽公主。”

李言慶倒是依稀記得,薛萬徹好像是娶了一個公主。

只是對於那位公主的來頭,他實在是印象不深。事實上,言慶對於唐時的公主,基本上沒太多好感。包括竇奉節的那位李永嘉,如今被封爲房陵公主,據說也是個驕橫跋扈的主兒。

這是李孝基來鞏縣時,和言慶拉家常說的事情。

在那時候,李孝基就已經開始有意無意的把李閥中的情況告訴李言慶,爲言慶日後做打算。

李淵如今共十五個女兒。

長女長沙公主,嫁給了馮少師,夫妻倒也和睦;次女襄陽公主嫁給了竇誕,也就是竇抗的兒子;三女平陽昭公主,自不用贅言;四女高密公主嫁給了長孫順德的兒子,長孫孝政。不過聽說,這夫妻二人並不甚和睦,整日裡吵鬧個沒完沒了;五女桂陽公主、六女長沙公主……

總之,李淵這十五個女兒中,丹陽的年紀最小,可是成親卻遭遇其他姐姐。

李言慶不好對此作出評述,所以也沒有繼續這個話題。

李孝恭坐在一旁,一直沒有發表意見,好像這大堂裡,沒有這個人一樣。

不過,言慶知道,李孝恭在偷偷的觀察自己,就如同他也在一直偷偷的觀察李孝恭一樣。

寒暄過後,言慶問道:“你們兩位駙馬不好好呆在長安,跑滎陽作甚?”

李孝恭這時候咳嗽了一聲,沉聲道:“我們此次前來,是奉了陛下的旨意。臨來之前,陛下讓我們帶一句話給你。”

“哦?”

“陛下說,養真,你準備好了嗎?”

只這一句話,讓李言慶激靈靈打了個寒蟬。

這句話裡隱藏的意義很深,若不仔細品味,還真不一定明白李淵究竟是什麼意思。

但李言慶卻知道,李淵是在問他,是否準備好,歸宗認祖了?

既然李淵問出這一句話來,那就說明,李淵已下定決心,對河洛用兵,並準備收復洛陽了!

薛收的話,猶在耳邊。

李唐好用奇兵……

當所有人都認爲,李唐今年已無力再戰的時候,李淵卻突然決意,兵出函谷。李言慶不知道,這是否真的是李淵的主意,如果是,那史書中對李淵的評價,未免也太差了一些吧。

一擺手,沈光悄然退出大堂。

李言慶沉聲道:“陛下準備何時出兵?”

李孝恭不由得也是一驚,駭然看着李言慶,眼中流露出不可思議之色。

他,竟然知道皇上準備出兵洛陽?

坐在最下首的武士彠,臉色有些潮紅,呼吸也顯得急促幾分。終於要開始了!他擡起頭,凝視李孝恭,等待他的回答。

“本來,父皇是不準備在今年出兵的。”

竇奉節開口道:“不過秦王勸諫,說所有人都以爲關中今年不會再有戰事,包括王世充也這麼認爲。當所有人都認爲不會開戰的時候,其實是最好的開戰時機。王世充現在毫無防備,若此時出兵關中,可一舉攻克……父皇考慮了很久,最終認同了秦王的主意,決意出兵。”

李言慶等這一天,已經等了許久。

可當這一天真的要到來時,他反而沒有那麼激動,顯得很平靜。

神色輕鬆的端起茶桌上的茶甌,抿了一口之後,問道:“那陛下又準備要我,做些什麼呢?”

“陛下要你牽制住王世充的兵力,同時無比要租竇建德兵馬,於黃河以北。

洛陽之戰結束之前,竇建德不可跨過河水半步。必要時,可放棄汲郡與河內,全力守衛滎陽。”

牽制住王世充的兵馬,還要阻擋住竇建德救援!

這豈不是要我腹背受敵嗎?

李言慶眉頭一蹙,陷入沉思之中。

“必要時,可調集河東兵馬相助。不過河東戰事剛剛結束,如今尚未恢復,恐怕也無法給予太多幫助。陛下還說,一俟河洛開戰,養真你務必堅守至十一月,秦王會調集關中兵馬,兵臨洛陽。在此期間,我與奉節都聽你調遣……陛下還說,何時開戰,全都由你一人做主。”

李言慶摸着下巴,沉吟不語。

“怎麼,李郎君不留在滎陽?”

他突然開口詢問。

不等李孝恭回答,竇奉節開口解釋道:“李大哥如今拜荊襄道行軍總管,明日一早就前往魯郡。”

荊襄道行軍總管嗎?

李言慶擡起頭,向李孝恭看去。

而李孝恭,也正凝視着李言慶……兩人的目光在不經意間相觸,不約而同的,露出了一抹笑容。

第13章 長安一夜(三)第54章 小風口第2章 觀音來第51章 喜盈門(七)第卅四章 瓦崗興李當王三第86章 踏雪獅子驄第64章 李神通(三)第卅一章 驅虎吞狼乎第14章 徐世績的缺點(下)第廿五章 拜師中第卌三章 新羅八第57章 東都(二)第81章 鄴城之戰(三)第廿五章 拜師上第55章 約定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六第7章 哈士奇(上)第82章 罵死虞柔第廿一章 武德三年的餘韻第4章 七學士(一)第卌八章 小郡主第卌五章 準備好了第廿章 滎陽李無敵第卅三章 瓦崗興李當王二第17章 好鬥世家子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四第廿三章 借糧第51章 命題:釋道(上)第2章 觀音來第56章 入榖第廿二章 都棱鎮六第97章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第廿九章 回滎陽一第廿八章 滎陽攻略第一彈下第90章 這只是開始第4章 有故事的人第廿二章 緣由第2章 仙醫何處尋?第88章 皇泰主第14章 不簡單的柴孝和第卌三章 二月春風似剪刀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完)第64章 李神通(二)第5章 王府門外的偶遇第卅九章 遇襲第55章 交易第卅三章 回滎陽六第9章 江湖風波將起第卌章 新羅五第廿七章 處處商機第52章 麥子的野望第53張 於無聲處聽驚雷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三第69章 末日(三)第卌五章 準備好了第60章 鄭言慶,回來了第53章 屍山血海(完)第10章 唯別而已矣第8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一)第69章 末日(七)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一)第75章 河東第81章 鄴城之戰(四)第卌二章 武僧第5章 王府門外的偶遇第11章 長安一夜(一)第4章 海門鎮(二)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第卌八章 修緣七品下第2章 長安風雲(二)第卅章 坦白第64章 父女第93章 夜談第廿三章 俚人之王第83章 公子威武第卅六章 釜底抽薪下第卅章 唐猊玉帶第廿五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63章 關中來客第6章 七學士(三)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一第51章 裴淑英的迷茫第57章 東都(四)第51章 喜盈門(一)第63章 裴世矩第廿六章 房玄齡的選擇四第廿八章 孔融讓梨上第10章 唯別而已矣第16章 金堤關(二)第卅九章 石灰吟下第卌章 隋末大拆遷上第卅八章 古廟逢貴客第52章 何爲盛世?第卅三章 回滎陽六第3章 外交殺人事件(上)第12章 李玄霸第82章 罵死虞柔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七第3章 外交殺人事件(上)第3章 希譙道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