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末日(七)

二伯當的臉煮很難看。攥緊銀槍,向四面眺

?※

山門正面,隋軍成扇形陳列。大約有兩千人左右。雖然一個個無法掩蓋住臉上的疲憊之色,精神卻顯得格外旺盛。特別是那士氣,很明顯正處在巔峰狀態,手持兵器。默默的列陣。

兩千人?

似乎也並非沒有機會啊!

王伯當的眼珠子滴溜溜直轉,不過當目光落在雄闊海四人身上的時候。他就知道麻煩大了!

李言慶既然親自領兵,毫無疑問。他那名震河洛的墨麒麟親隨,一定也在這裡。

或許,可以從後面撤走?

這樣一來。只要自己帶人在前面擋住李言慶的話,密公就還有逃生的機會”這念頭網一起,王伯當下意識的將銀槍槍頭,低垂了三寸左右。

李言慶清冷道:“三郎黃非想借一人之勇,阻我大軍,以爲密公逃生爭取時間?

若如此的話,還請三郎棄了這個念頭。寺院後面,有羅士信恭候。士信對密公恨之入骨,當年密公設計伏殺張須陀張將軍之仇,他至今仍耿恥於懷。我可以保證,密公落入士信之手,定生不如死,三郎休要再猶豫,快請密公出來,我好送他上路,否則休怪我下令強攻。”

言慶的話語,說的非常清楚。

你們已經被包圍了,而我也不準備講什麼仁義道德。

大雄寶殿的門,吱紐一聲開了。李密在侍衛的簇擁下,從裡面走出來。與此同時。在後院廂房裡休息的瓦崗軍。也紛紛涌來。不過當他們看清楚眼前的局勢,一個個不禁是面無人色。

李密睡了一覺後,精神多多少少好轉許多。

不過臉色依然顯得很蒼白,一雙細長如同鷹隼般的眸子裡,透着幾分英雄末路的遲暮光彩。

“王上”

“三郎,此時此刻,莫再喚我王上”還是喚我先生的好!”

想當初,丘懷義告密,只是化名劉智遠的李密,不得不狼狽而走,幸得王伯當派人將他接納。

也就是在那時候,李密高談闊論,規利前景,令王伯當舉族敬服。

王伯當更尊李密爲老師,心甘情願的把兵權交出。不僅如此,他更率舉族數百口人爲李密效力,言必稱“先生”對李密始終保持着師執之平匕。及後來李密稱王。似有些志得意滿。

對王伯當稱呼他,先生”雖未說什麼,可總是不太舒服。

當時在李密麾下效力的魏徵,覺察到了李密的想法。於是在私下裡和王伯當委婉勸說,王伯當才改“先生,之稱,而尊“王上。之號。不過到了現在。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成了過往雲煙。李密覺得這“王上。二字,極爲刺耳,反倒有些懷念當年。王伯當稱呼他先生的日子。

“先生

王伯當心裡一暖,眼淚差點掉下來。

原本有些動搖的心,頓時有堅定起來,握緊銀槍,退到李密身前。

“密公。恕在下甲冑在身,無法施禮。”

言慶在馬上微微一欠身,擡手將覆在臉上的假面摘下,露出那清秀俊逸的面容。臉上。始終帶着一絲笑容。那是勝利者的笑容!爲了這一天,言慶等了很久。如今,他真的做到了!

這,算不算是第一個,死在他手中的大?

李言慶和李密沒有恩怨。而且不管李密品性如何,對於李密的才能。李言慶始終都未曾小覷。

說實話。李密不容易!

從一個世胄子弟。變成反賊,舉家滅亡。

之後隱姓埋名,又是妻離子散的結果。而後孤身投奔王伯當,帶領大家前往瓦崗塞。從一開始被翟讓看重,到後來遭受猜忌,甚至是打壓。一步步走過來,最終成就了他魏公之名。

隋室之亡,亡於三徵高句麗,亡於楊廣的理想化,亡於那些野心家酬

但不可否認,真正動搖了隋室根基的人,正是眼前這個相貌清瘤,看上去很有幾分書卷氣的男子。他縱橫山東。波及江淮,威脅東都。令各路義軍紛紛臣服,令這天下,變得更亂。

只是,李密可以挑動天下風雨,卻無法坐穩江山。

仔細想想,這個人的性子,真的和三國演義裡袁紹很相似。他們是梟雄。但絕非一位雄主。

後世影視劇裡,常醜化李密。

比。,??萬比北

說他好色如命,爲了女人換取江山,還有一部電視劇中出現李密在兩軍陣前,讓女人擂鼓助威的情節。

大丈夫需好色!無色不成大丈夫,”好色?李言慶還真不會生出反感。事實上哪一個帝王不好色?李淵也好色,李世民同樣好色,李密就算好色,也算不得什麼問題。

而且,他沒有因爲女人。而去影響大事,那純屬胡說八道。

李密到是親自去擂鼓,而且槌法很不錯。至於那野史中怎麼就編出李密好色的故事,只怕是誰也說不清楚。

言慶很敬重他,但從他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後,就註定了無法和李密走在一處。

李密說:“郎君看來已下定決心,要將我留下來。”

李言慶揉了揉鼻子,不置可否……

“一直以幕,我一直心存一個疑惑。不知李郎君可否爲我解惑?”

“不能!”

李言慶能猜出李密想要問什麼。

前世幾十載宦海沉浮,這洞察人心思的本事,倒是沒有落下。

言慶回答的斬釘截鐵,令王伯當勃然大怒。不過,李密愣了一會兒。突然間仰天大笑,“我明白了!”

“明白了,請密公上路吧!”

“李郎君,我有一肺腑之言。今日且贈與郎君”郎君欲殺我,恐非是爲惡李某,而是難以抗命??不過。郎君以一身,擔四百鎮之怨,這以後的日子,恐怕不太好過,還請保重。”

說罷,李密朝着言慶一拱手,

李言慶一怔,但旋即就明白了李密這話中的意思。

他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瞳孔一縮,臉色也微微一變。此前,他只顧着謀刑除去李密,卻”

眯着眼睛,他靜靜的看着李密。

此時此刻,言慶纔算真正領教了李密的高明之處。

這一句話出口,只怕日後,會在自己心中,埋下一個陰影吧。

“密公,請上路吧!”

“李言慶,久聞你射術無雙。可敢與俺鬥箭?”

王伯當突然大聲叫喊,“我若敗了。任你宰割??我若勝了,還請你放密公一條生路。”

“三郎。休得開口。”

李密連忙制止,但下意識的。還走向李言慶看了一眼。

當着這麼多人的面,李言慶敢不敢迎戰呢?言慶揉了揉鼻子?手中沉香槊一轉。橫擱馬鞍橋上。

“三卑忠惠。實真英雄,”

大黑子,爾等待會兒要請三郎與密公好好上路,莫怠慢了他們。”

說着話,李言慶一抖繮繩,旁邊一個少年連忙抓住轡頭,牽着象龍掉頭就走。

鬥箭?

你腦袋進水了!

我堂堂一軍主帥。吃飽了撐的才和你鬥箭。

即便我射術比你高明。也犯不着冒險。現在。我勝券在握,又何必與你王伯當逞強鬥勝呢?

反正,今天你們都要死,

王伯當見李言慶要走,氣得暴跳如雷,把大槍往地上一戳,彎弓搭箭,就要向李言慶射箭。

李密卻笑了,“三郎,休得魯莽。李郎君斷然不會和你交手的”。

“李言慶,浪得虛名之徒,鼠輩也。”

李密的話,王伯當不能不聽。但這心裡面的火氣,若不罵出來,可是很不舒服。也就在他破口大罵的時候,雄闊海手中突然出現一柄手斧。他向前邁出一步,手斧刷的飛向了山門。

只聽蓬的一聲響,那山門被手斧劈的粉碎。

“出擊!”

手斧一出,隋軍立刻開始行動。就見那一隊隊長矛手,同時邁步向前。每行進一步,必發出震天介的吼聲。

“殺,殺,殺,”

寺院?,李密王伯當徒然色變。

眼看着隋軍長矛陣一步步逼近山門,他們的眼中,莫不流露出,絕望之色!

當晚,李言慶抵達開封。

走進這座古都,言慶即熟悉。又感到陌生。

前世,他曾多次來到這座城市。不過那時候的開封,與現在的開封完全不一樣,破破爛爛,頗有些沒落之氣。而眼前的開封城,卻透着一股子雄渾的古韻。騎在馬上,行進在開封城的街市間,恍如在夢中一樣。

至此,除陽城、箕山兩地之外,榮陽郡九鎮,盡歸言慶所有。

從某種程度上,開封、新鄭、尉氏縣的復奪,也進一步坐實了李言慶。河南討捕大使的職務。

只是,天曉得這官職,還有什麼用處?

“李密他,”

“死,了!”

言慶來到府衙後,辛文禮低聲詢問。

李言慶嘆口氣,“只可惜了勇三郎”竟與阿棱屢戰五十個回合,甚至還砍了阿棱一刀。

他和李密的屍體,我已派人秘密送往雍丘安葬。李密死前,希望能把他葬在他妻兒的墳旁,我實不忍心拒絕

辛文禮點點頭,沒有表示什麼異議。

他也好,李言慶也罷,和李密並無什麼化解不開的冤仇,說穿了也只是各爲其主罷了。

人死百了,昔年做過些什麼事情。也就隨着一死,而煙消雲散。

“對了,鄭公派人前來詢問,大魏山可要駐紮兵馬?”

“就交給鄭郎君吧”把大魏山利入新鄭。命鄭爲善爲遊擊將軍。駐守新鄭。”

,?石比

李言慶似乎有些疲憊,毫無大勝之後的喜悅之情。他想了想,又接着說:“我明日一早,返回管城(即今日河南鄭州)。開封就交由辛大哥你來出鎮??,將大梁城和尉氏一併刮入開封,至於三縣吏員嘛。暫由本地吏員出鎮,官員我回去之後,立刻委任。

這段時間,還需煩勞辛大哥。多用心??對了,讓士傑去大梁城吧。可命他領一府兵馬,暫時駐守在那邊

辛文禮聞聽,自然非常高興。

辛士傑是他的族侄,能獲得重任,也說明了李言慶對他的看重。

要知道,隨着開封的復奪,虎牢關的防務也就隨之減少。而大梁城的防務,卻會隨之增加許多。

“那你先休息,待晚飯準備好以後。我再喚你。”

辛文禮也看出來了,李言慶性質不高,於是起身告退。

柳青送來一套便裝,伺候着言慶將身上甲冑卸下後,又捧來一套茶具。這才恭敬退出房間。

換好幕服,言慶在屋中坐下來。頗爲熟練的擺弄着茶具。

每每品茶時,他總能讓自己平靜下來。可不知爲什麼,同樣的茶。喝到嘴巴里,卻好像沒有半點滋味。

李密臨死前那一句話,的確是給言慶敲響了警鐘。

李神通此次,是爲了說服瓦崗在山東的實力。雖則其中有不少是世家所控制,但也有很多城鎮的官員對李密忠心耿耿。自己殺了李密,就如同把自己,擺放在了那些官員的對立面。

他日那些官員歸附關中後,又會如何看待自己?

心裡面有種苦苦的滋味,自己苦心佈局,到頭來卻好像把自己,也給算計到了其中。是玄意,還是偶然?

李言慶的心思,突然變得,,很亂!

第80章 兩駙馬第6章 長安好第卌一章 新羅六第56章 入榖第廿七章 俚之危第卅一章 長安野望1第64章 胡馬第67章 遠行第5章 徐世績的選擇(下)第12章 李玄霸第1章 今夕是何年第廿四章 傀儡第16章 崔道林(下)第8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一)第廿二章 都棱鎮六第57章 東都(七)第廿六章 房玄齡的選擇四第78章 有子第4章 海門鎮(二)第17章 好鬥世家子第卌九章 屍山血海五第卅六章 風暴之迴歸第68章 願來世不生帝王家(上)第廿五章 拜師中第10章 釜底抽薪第卅九章 石灰吟上第卅一章 長安野望二第卌章 機關算盡上第卅八章 父與子下第5章 安遠堂二爺(上)第71章 勿重滔覆轍第卅三章 風暴之忠誠上第53章 養真第廿七章 俚之危第98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57章 東都(四)第53章 暗涌(一)第廿六章 長孫有女初成長第69章 末日(二)第85章 各懷心機第卅一章 平壤一夜四第85章 各懷心機第12章 沒有想象的好第廿五章 拜師上第64章 李神通(一)第18章 昔日老軍第9章 江湖風波將起第卌四章 絕境第66章 尋醫第8章 殺人了(下)第卌三章 二月春風似剪刀第17章 長命鎖第卌六章 居心叵測下第卅一章 回滎陽三第70章 贏家第廿章 八百年門閥第82章 河南王(上)第18章 金堤關(四)第卅八章 新羅三第50章 真邪?假邪?第1章 長安風雲(一)第81章 鄴城之戰(二)第50章 屍山血海(六)第廿二章 做個小說家上第10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三)第12章 麻煩來了(上)第卅六章 新羅一第卌二章 李王初會中第卅二章 回滎陽四第56章 入榖第18章 八仙歌第卅七章 瓦崗興李當王六第52章 破題:原道第卅八章 古廟逢貴客第卌一章 一千貫下第10章 法主風雨上瓦崗第67章 竇夫人求醫第2章 長安,長安第60章 禽獸第62章 殤逝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二第17章 決戰玄武門(四)第19章 安南都督第廿五章 各取所需第55章 孝文之殤第卌八章 屍山血海四第廿二章 都棱鎮二第17章 決戰玄武門(四)第64章 李神通(三)第廿章 八百年門閥第8章 鞏縣第一豪門第60章 鄭言慶,回來了第廿九章 回滎陽一第14章 平南十策第57章 漢家兒郎第3章 沉香槊第卅章 平壤一夜三第廿九章 黃雀第卌八章 修緣七品上第廿章 割喉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