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喜盈門(八)

郵夜。下了場小雨,驅老夏日的炎熱六

王娟敲開了縣衙後院的角門,閃身沒入高牆之內。後花園的池塘中,池蛙叫的正響,柴孝和一個人坐在亭中,掛着一盞燈籠,正捧書閱讀。他看的很入迷,那嘈雜的池蛙叫聲,似乎對他沒有半點影響。直到王娟邁步走上臺階,柴孝和才似有覺察,擡起頭,向王黃看過去。

放下書中的書卷,柴孝和微微一笑。

王娟問道:“池蛙如此吵鬧,孝和公居然能安穩誦讀,這份定力確實高明

柴孝和呵呵笑道:“閒來無事,不過是和這些畜生們鬥氣而已。一開始我也頗受影響,可它們越是吵鬧,我就越是要強迫自己靜下心來。久而久之,隨它們吵鬧,我只當做清風拂面

王娟連連撫掌讚歎,在柴孝和對面坐下。

“王公深夜前來,可是有什麼指教?。

王娟慢吞吞道:“其實今夜前來,老夫是受我家主公託付,有一事想要向孝和公求教。”

“向我求教?”

王娟說:“李郎君如今欲取河南討捕大使,然則卻困難重重。

之前有王世充與李郎君相爭,如今郡守又對郎君頗爲忌憚。郎君無奈,只好暗中與鄭仁基商議,想要虛以爲蛇,麻痹部王。而今,邸王似有所覺察,定下二虎爭食之計,欲探求真僞。

故而李郎君想要請教孝和公,如此狀況下,當如何是好?”

王娟說完,閉目養神。

李孝基把從柳周臣那邊得到的消息告訴言慶時,的確是讓李言慶吃了一個小驚。不過見慣了大風大浪,這份養氣的功夫日益純熟。李豔青雖然吃驚,但表面上看去,並不是太緊張。

事實上,這河南討捕大使之職至今沒有消息,李言慶多多少少。也能猜出些許端倪。

其中的癥結,怕不在江都,也不在洛陽,而是轉移到了豪陽郡吧。

以楊慶那謹小慎微的性子,焉能不多考慮一番。只是言慶沒有想到,楊慶居然設出了這個二虎爭食的計策,的確高明。這是逼着言慶和徐世績真刀真槍的來一次火拼。可那樣一來,又豈是言慶所期望的結果。

他和徐世績之間,又怎可能真的反目?

幸虧父親今天遇到了柳周臣,不然的話。等事到臨頭再想主意。恐怕就麻煩了!

於是,李言慶找來了王潁。

“王公,你總說柴孝和有經天緯地之才。非我不信,實這麒麟臺於你我,都是意義重大。

我敗李逆,也算是完成了他對我的考驗;然則我現在想知道,他可有真才實學?就把這件事情交由他來處理,權作是我對他的考驗。若他真願意幫我,就設法爲我化解去此一厄難

其實,李言慶和王黃如果真的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倒也不是沒有辦法。

可言慶不會這麼簡單的化解,他還想借此機會,領教一下柴孝和的水平。王潁口說無憑,有些事情必須要經過證明才能見出分曉。同樣,王娟也知道,柴孝和雖然心動,但想要一下子被李言慶所接受,也不太可能。他又怎能不知道,這麒麟臺的意義,對言慶何等重要?

拋開柴孝和是否願意歸降,但從他的能力而言,王黃同樣需要審視。

若才能不足,對於王黃傾盡心血,一手營建的麒麟臺,定然是一個,毀滅性的打擊?他也要謹慎小心。

柴孝和先是一怔,旋即就明白了王潁的來意。

原以爲,自己能夠平靜的面對這件事,可是當事情臨頭的時候,柴孝和還是覺得,有些按耐不住激動的心情。

對於李密,他已經仁至義盡。

爲了那個該死的蒲山公營,柴孝和已經忍受了近一年的幽禁之苦。

雖說李言慶並沒有爲難柴孝和,但對於胸懷錦繡乾坤的柴孝和而言,他失去了施展才華的舞臺。每個人都有野心,柴孝和同樣如此。李密的確是對他有恩,卻不代表他會把所有的一切,都交付在李密手中。秋浦的提心吊膽,鞏縣的處心積慮,以及近三百個囚禁的日日夜夜”

他已經不欠李密的恩情了!

現在,他需要一個更大的舞臺,更加廣闊的舞臺。

心裡隱隱有一種感覺,也許他想要的這個舞臺,李言慶能夠給予。

不過柴孝和也知道,這個舞臺不容易獲得。事實證明,李密並沒有那種打破一切的魄力。至少到現在,柴孝和所期望的事悄,一件都沒有發生。李密,甚至連鞏縣的大門,都不得其入。

小小鞏縣如此,那麼整今天下,又將如何?

他也要等,等待一個向李言慶證明自己的機會!

而現在,機會來了,

柴孝和深吸一口氣,緩緩起身。在一片池蛙嘈亂的叫喊聲中,他走到涼亭旁邊,手扶欄杆。

“既然不想擠進去,何不打出來?”

“哦?”

“楊慶爲何前恭而後舉?”柴孝和神色平靜道:“無他,只因李逆兵退,而蟻賊不復豪陽之外。”

“那孝和公以爲,當如何爲之?”

“楊慶自以爲豪陽危機解除。故而使李郎君多猜忌。

若危機猶在,他可還敢繼續刁難?其實方法很簡單,榮陽郡實在太同時容納兩頭老虎,的確是有些麻煩。徐郎君只需要打出去。楊慶這二虎爭食,也就沒了用處。只看,徐郎君如何出擊,才能使楊慶不起疑心?對了,我前些時日看邸報,陛下決意重設黎陽倉,而郝孝德所部,似乎是在朝黎陽倉方向移動,既然郎君不想在蒙陽招惹麻煩,何不去禍水東引?”

王娟眼睛睜開,凝視柴孝和。

“若此事交由你來置辦,需多久能達成目標?”

“二十天,定可使楊慶低頭。”

王娟站起身,轉身往外走。

他走了兩步後,突然又對柴孝和道:“從明天開始,我會命沈光前來府衙,一應所求,可向他提出

王娟身爲麒麟臺的營造者,有決斷之權。

他甚至可以無需請教李言慶,而自行決斷。

不過他也清楚,這種決斷權也僅限於他一人再已。日後不管柴孝和能否接掌麒麟臺,亦或者是什麼人接手麒麟臺,李言慶都不再可能似今日對王黃這樣放權不問。畢竟,這些上只有一個王潁!

是應該得意,還是應該,,

王娟說不清楚。

不過他卻知道一件事悄,他一手營造出來的麒麟臺,定然會成爲這個時代,一個可怕的龐品。

與此同時,柴孝和長出一口氣。

和王潁片玄的交談。只讓他後背衣裳,溼透!

李言慶沒有再去詢問王煩。

因爲他相信。王黃會把這件事處理的非常妥帖。而且,他也確實沒有時間過問此事,大婚之期終於到來,往來於廳堂的客人絡繹不絕。作爲主人的言慶,根本無暇再去顧及其他事情。

顏師古。顏相時兄弟前來道賀!

孔穎達與孔門弟子前來道賀!

范陽盧氏,隴西李氏”等等,只要是你能想起來的名流士仲,或是親自登門,或是派人道賀。

書法大家歐陽詢,親題百年好合四字,以爲贈禮。

楊侗派人送來一對銅桑金金獅鎮紙,據說是當年王羲之父子珍愛之物;楊倏則送來了一柄寶刀,名爲百辟。據說是曹不在位時所監製百辟寶刀,價值不菲。諸如此類的禮物,多不勝數。

鞏縣人終於明白了,李言慶這三個字所代表的力量。

此前,他們雖然聽說過李言慶如何如何,卻終究沒有見識過。

而今,只看各路賓客,哪一個不是大有來頭?普通的士伸大豪,甚至連李府的臺階都沒有資格邁上。士林之中稍有名氣者,莫不前來道賀。這樣的名氣,纔是名人,所謂宗師,想必也就是這般模樣。

以至於蒙陽縣人酸溜溜道:想當年,鄭玄鄭公門下,亦這般盛況,鞏縣人沒有見識。

可鄭玄,又是何等人物?

按照隋朝時的規矩,婚禮擋在黃昏舉行。

婚昏。這時辰不能有任何偏差。

迎親從正午開始,必須要在黃昏時返回。其間一應各種瑣事,李言慶上馬前,更是被一次次反覆提醒。

薛收作爲迎親郎,操持一切。

不過當李言慶披紅掛綠,跨坐上象龍之後,薛收才發現,迎親的馬車還沒有抵達。

“言慶。迎親馬車呢?”

李言慶不由得笑了,“我娶親,不用馬車。”

一句話,頓時引起一片譁然。不用馬車。難不成讓三位新娘用雙腳走回來嗎?這可是不符合李府的規矩。

話音未落,但聽鞭炮聲鳴響。

三面披紅掛綵的八擡大轎,從府中擡出。

每臺轎子,需六十四人擡起。雄闊海、鄭大彪、閣棱三人,上身火紅色對襟大氅,足蹬皮靴,每個人手中都扯着一根紅綾子,三人走到李言慶馬後,將紅綾子掛在馬鞍橋上。而後並排而立。

靠,這場面也太大了吧!

隋唐之交時,轎子還沒有盛行。在一些山區偏遠之地,到是有簡陋的山轎,可誰又見過,如此氣派,需六十四人合擡的迎親大轎。

“鄙人武稷,是唐人商行的掌櫃。

這東西名爲“八擡大轎”乃李郎君親自設計,並交由鄙行打造。諸公若有興趣,可隨時前來觀摩。唐人商行中還有各種新奇的好玩意兒,只要各位喜歡,憑今日李郎君喜帖,可七折優惠

一身青衣華服的武稷,在人羣中穿行。不斷遞上名刺。

本來大家對他並不感冒,可是聽說那李郎君迎親的龐然大物,就是出自這所謂的“唐人商行。之手,不由得頓時來了興趣。不管以後要不要去看,這名刺倒是可以收起來。還有今日前來參加婚禮的喜帖,也要留着。七折優惠,似乎聽上去很不錯,閒來無事,可以一探究竟。

就在這時候,隨着雄闊海三人齊聲呼喊:“起轎,迎親!”

三臺龐然大物在近兩車墨麒麟合力高舉之下。緩緩離地。

那景象。端地是讓不少人嚇了一跳。

如此氣派,如此威風”若有朝一日我成親時,能坐在裡面的話”,

不曉得有多少人,在這一剎那間,動了心思。

李言慶一馬當先,三臺大轎緊隨其後。

隨着一陣陣迎親歌響起,整個鞏縣算是***起來。

自鞏縣出,至毫丘塢堡。走了大約近一個多時辰。沿途這壯觀的景象,更吸引了無數目光。

來到毫丘塢堡時,塢堡內的人們,也等的有些心焦了。

裴仁基等一干老大人站在塢堡門樓上,看着由遠及近而來的三臺大轎子,也不禁低呼起來。

“這李言慶,總是喜歡搞出這些稀奇古怪的名堂。”

裴仁基陰沉着臉,有些不滿的說道。

“老裴啊,怎地你看上去不高興?雖說裴娘子等的久了些,可我看這場面,可當真是壯觀。”

“壯觀有個屁用,一下子娶了三家女兒,還弄出了一個什麼僚蠻公主。

這小傢伙從就不消停。如今成親了,還是如此。我是擔心,翠雲嫁過去後,過不上好日子

聽得出來,裴仁基對李言慶一次迎娶三女,還是頗爲不滿。

高夫人卻不高興了,“裴仁基,你這話什麼意思?莫非我女兒和翠雲平妻,你覺得委屈不成?”

裴仁基連忙擺手,“大嫂,我可沒有這個意思。”

長孫員死了,霹靂堂沒落了!

可這並不代表,裴仁基就能看不起長孫家。相反,在軍中,長孫家依舊想要足夠的威望。

那一闕但是龍城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的詩句,至今仍被流傳。

裴仁基只是有些嫉妒。

同樣是岳父老子,爲何長孫晨就有龍城飛將軍之美譽,那李家子至今,未給我賦上一首詩詞?

言慶這些年來,詩詞很少。

一年下來,也不過一兩首而已,而且多是以詠物詩爲主。

似是早年的石灰吟,出塞,更是再無吟誦。也難怪,李言慶兩首詩,卻令得兩個人功成名就。

一個如今貴爲二品大員,父子出鎮丹陽郡,軍政大權盡歸於房氏之手。

另一個。雖已故去多年,卻仍被人牢記。當年比長孫員更加出名的開隋元老,諸如高穎楊素等人,哪一個不比長孫員厲害?可偏偏。高穎楊素已少有人再提起,賀若弼史萬歲,更不爲人所知。偏偏當初那小字輩兒的長孫員,如今在軍中極富名聲。邊塞軍中,提起龍城飛將軍。必然先想起長孫晨。

這,也就是詩詞的力量。

得鵝公子一頌,此生再無憾事。

水軍總管周法尚在二徵高句麗時病死軍中,臨死之前,仰天長嘆。

裴仁基這心裡面,又如何能夠平復?

此時,言慶已經進入了塢堡內,卻被裴行儼帶着一夥青壯,攔住了去路。

他一副凶神惡煞似地模樣,虎視眈曉的盯着李言慶。

李言慶也下了馬,拱手一揖,“還請元慶給予方便。”

“想要娶我姐姐不難,這催妝詩卻不可少。我姐姐說了,若是催妝詩做的不好,她就不出閨房。”

催妝詩,也是這個時代的一個習俗。

詩詞的內容,是催促新娘子快些化妝,然後隨新郎返家。

裴行儼一昏得意洋洋的模樣。看着李言慶,然後大喝一聲,“來啊,還不焚香。李言慶。咱們兄弟歸兄弟。可我卻不會給你機會。看到了沒有,一炷香,若不能讓我姐姐滿意。你可就要空手而回了。”

一旁的青年微微一笑,“久聞李郎君詩書雙絕,只是近年來卻無佳作,不知可爲之否?”

“盧兵曹,你這可是要出李某的醜啊”。

青年名叫盧祖尚。范陽盧氏族人,生於犬陽郡,現任虎牢關鷹揚府兵曹之職。

“大家都靜一靜,讓李郎君準備。”

香。已經點上。

門樓上,裴仁基卻變了臉色。

“這混帳東西,怎能這時候爲難李家小子?若是錯了時辰,老子打斷他的狗腿

高夫人卻笑了,“裴大將軍且放心,你我只管在此,靜候鵝公子佳作。”

李言慶深吸一口氣,向前邁出七步。

“不知今夕是何夕,催促陽臺近鏡臺。誰道芙蓉水中種,青銅鏡裡一枝開

這首詩,讚美裴翠雲如水中芙蓉。陽臺一詞,又將她暗喻爲巫山神女,而新郎李言慶。也就成了風流的楚襄王。

盧祖尚臉色一變:七步成詩,好文采!

不禁是文采好,更重要的是,頗爲應題。事實上,李言慶同娶三女。倒是和那楚襄王的風流極爲相似。

薛收在後面不禁撫掌大叫,“好詩,新娘子快些出來!”

門樓上的裴仁基,也不由得長出一口氣,點頭讚道:“這李家子,倒是有幾分急智。不冤了翠雲侯他多年。”

“喂。你莫要小子小子的喚,堂堂鵝公子被你如此稱呼,豈不知有辱斯文?”

“嫂嫂說的是,妓嫂說的是!”

裴仁基心裡嘀咕:好男不跟女鬥,老子以後最多當着你的面,不再喚他小子就是。

李言慶網要往前走,長孫無忌帶着一幫人就衝上前來。

“言慶,且慢!”

“無忌,你莫非也要爲難我?。

長孫無忌那圓乎乎的臉上,透着幾分笑意。

“我非是要爲難你,不過既然裴娘子有催妝詩,我家觀音婢,也需有催妝詩才好,恩,這樣吧,咱們相識多年,我也不爲難你。你網才爲裴娘子吟詩走了七步,那給我家觀音婢賦詩,也要七步之內完成

此話一出口,頓時令塢堡內衆人息聲。

這,也太難了吧!

七步成詩,以曹子建之才,也僅止一首而已啊。

高夫人的臉色,頓時變得不太好看,“這孽子,怎也跟着他人胡鬧?。

李言慶苦笑搖了搖頭,“長孫無忌,你記得今天。你今天做得初一,他日可休要怪我還以十五。”

閉上眼睛,他裝出一副凝重之色。

長孫無忌立刻喊道:“不許停步不前。”

也罷,那我就往前走

一步,兩

當李言慶走到第七步時,睜開了眼睛。

“傳聞等下調紅粉,明鏡臺前好做春。不須面上渾妝卻,留着雙眉待畫人。”

此一闕詩,卻是用了張敞畫眉的典故。

詩文之中的大致意思,卻正暗合了長孫無垢那嬌憨的性子。

長孫無忌頓時傻了眼,原本只想爲難一下言慶,不成想言慶居然真的是再一次七步成詩,這才華實在是”

在場衆人,忍不住齊聲歡呼。

甚至連之前對李言慶頗爲不爽的盧祖尚,也忍不住隨着薛收等人高呼:“新娘子快出來,新娘子快出來。”

“無忌,你且等着。”

“且慢!”

李言慶話音未落,卻見人羣中走出一個青年。

李言慶一看此人,不禁笑得更苦了,“宏毅,你也要爲難我嗎?”

鄭宏毅是從長安專程趕來,微微一笑,拱手道:“言慶大哥 非是我要爲難你。不過你今日要了三個新娘子,之前兩個既然都有吟誦催妝詩,自不可厚此薄彼。依我看,還應再賦詩一首。亦爲骨蘭朵公主的催妝詩。小弟也是有樣學樣,那就也以七步爲限,請兄長莫推辭。

有明眼人能看得出來,鄭宏毅這是有些挑釁了!

不過,李言慶既然能兩次七步成詩,又爲何不能三次七步成詩?

若真的如此了,那今日也就成了一番美談。日後與別人談論起鵝公子時,也就多了分話姿。

言慶,沉默了!

他緩緩邁出第一步,而後第二步,第三步”

突然停下來。高聲吟唱道:“昔年將去玉京遊,第一仙人許狀頭。今日幸爲秦晉會,早教鸞鳳下妝樓!”

言慶和朵朵之間,有許多不爲人知的故事。

從那一篇別賦開始,到言慶還以卜算子,一晃就是十四載。

十四載光陰催人老,但我沒有忘記當年的約定,還請你也莫要忘懷!

已無需再去高呼,新娘子出來。的話語,當言慶這一首詩誦完後,三扇門同時開啓,走出三位亭亭玉立的新娘子。

她們看着言慶,在流着淚,歡笑”

裝逼裝大發了!

兄弟們能否再給予一些支持?

兩更一萬一,也不算太差吧,”

再推五志兄弟的作品《超級仙醫》

他,是雍城大學校醫院的菜鳥校醫,剛剛畢業踏入社會;

他,是醫術精湛、活人無數的仙醫,中西醫,無所不精;

兩個反差極大的身份出現在同一個人的身上,將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被老媽逼着相親的女醫生;

洋溢着知性美的車董事長;

青春覦麗,活力十足的女大學生;

還有那貌若蘿莉,身材火辣的女徒弟,

一個又一個的美女,圍繞在他的身邊。又會演繹出怎樣的豔事?

第廿四章 傀儡第61章 風滿樓第卅七章 囚徒上第55章 孝文之殤第1章 長安風雲(一)第9章 無間道第卅四章 瓦崗興李當王三第83章 真兇第89章 未來的路第69章 末日(六)第9章 種子(上)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三第1章 且聽下回分解(上)第卌七章 漁人上第11章 我心似君心(續二)第69章 末日(四)第廿八章 孔融讓梨上第51章 命題:釋道(上)第廿二章 做個小說家上第50章 屍山血海(六)第卅四章 回滎陽完第卌四章 絕境第9章 江湖風波將起第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二)第卅章 坦白第53章 養真第71章 花郎隱者第廿六章 春江花月夜第卅七章 囚徒下第14章 一封家書第卌三章 薛伯褒第一謀第12章 班底第57章 東都(五)第4章 七學士(一)第83章 真兇第51章 屍山血海(七)第卅五章 各懷心機第廿六章 長孫有女初成長第51章 裴淑英的迷茫第卅五章 風暴之安撫上第62章 人善被人欺第2章 禮物第3章 外交殺人事件(中)第9章 悍匪解象第7章 舉賢不避親第5章 魏徵的決斷(一)第79章 滎陽之變第5章 徐世績的選擇(下)第4章 所謂天朝上國(上)第卌二章 武僧第81章 鄴城之戰第66章 尋醫第卌四章 王白牛上第卌七章 我本一俗物下第13章 新官上任之第一把火第卌章 機關算盡下第卅二章 平壤一夜五第卌七章 我本一俗物下第10章 僚亂(三)第18章 決戰玄武門(五)第11章 武德年間的官二代第卌二章 李王初會上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一)第卅一章 平壤一夜四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六第52章 屍山血海(八)第71章 勿重滔覆轍第廿二章 言慶出招第卅四章 王室追殺令下第卌九章 白龍馬第52章 麥子的野望第69章 末日(六)第55章 約定第9章 江湖風波將起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五第卌八章 修緣七品下第9章 僚亂(二)第14章 平南十策第廿六章 房玄齡的選擇一第廿一章 衝突第63章 裴世矩第1章 長安風雲(一)第卅六章 風暴之迴歸第70章 贏家第卌一章 一千貫下第60章 鄭言慶,回來了第63章 裴世矩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一第51章 喜盈門(八)第卅五章 分道揚鑣第卌九章 白龍馬第57章 俱傷第卌二章 武僧第廿三章 懦懦竇奉節上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八第卅三章 風暴之忠誠下第82章 河南王(中)第廿二章 楊慶鼠輩第4章 所求者何?第96章 洛陽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