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三

機樞轉動,發出刺耳的聲息。

這不是一兩臺機樞的聲響,而是數百臺機樞同時運轉。隨着一聲沙啞。聲嘶力竭的呼喊:“放!”

數百臺拋石車同時發射,一團團火球沖天而起,帶着奇詭的弧線,飛向黑石關城頭。

“蓬蓬蓬,的聲響不絕於耳。被枯草包裹着,燃燒的石頭雨點般砸落下來。有的撞在黑石關厚重堅硬的城牆上,有的直接飛上城樓。一塊燃燒的巨石,蓬的轟在城門樓上碗口粗的大着旗杆上。巨大的衝擊力,將旗杆攔腰砸斷。黑色的飛龍大毒呼嘯着,向城樓上倒下去。

此時,黑石關城樓上,軍卒們正捨生忘死的和瓦崗軍交戰。

誰也沒有注意到那大毒倒下,,

一個黑粗壯漢衝出來,雙手迎着旗杆十字交叉。那黑粗結實的手臂。肌肉墳起,好像生鐵鑄造而成。蓬的接住了旗杆。兩腿微微向下一曲,化解了旗杆上的重力之後,兩隻大手抓穩旗杆,奮力向上一推,口中牛吼般沉喝。數百斤重的大嘉。又緩緩升起,他雙手托住旗杆,如同一個守護神似地,站在大森之下。

一連串的舉動,也引起了城樓上軍卒的注意。

雄闊海抖手抓住一個順着雲梯攀上城樓的瓦崗軍士卒,好像抓着稻草人似地用力摔打在城垛口上。只聽軍卒淒厲慘叫,雙腿頓時被砸斷。隨後,百十來斤的身體,被雄闊海扔下城頭。

“大彪子,真惡來也!”

雄闊海看過三國演義,知道那三國演義中,有一個名叫典韋的人,號古之惡來。

他肚子裡那點墨水。也不可能知道這“惡來。是誰。不過,他聽人說過,典韋曾單手托起旗杆,是真勇士。今日鄭大彪的行爲,與那典韋不遑多讓,甚至比起典韋來,更高出一籌。

雄闊海這一聲讚歎,立刻引得城樓上隋軍一陣歡呼。

鄭大彪朝着雄闊海憨憨一笑。伸手豎起大拇指,那意思是說:休得擔心,我會護這大着不到。

“澆水!”

閣棱的呼喊聲從遠處傳來。

上百口盛着網煮沸的沸水,順着城牆傾盆而下。

城下的瓦崗軍躲閃不及,被那***的滾水澆到,頓時鬼哭狼嚎。

遠處,瓦崗軍大寨裡,傳來一陣陣緊密的銅鑼聲……

“將軍!”

李言慶把手中的“馬。落下。笑呵呵的看着薛收。

在他面前,擺放着一個棋盤。不過這棋盤並非圍棋的期盼,楚河漢界,涇渭分明,分明是後世的中國象棋。

前世爲官時,言慶喜歡和人博弈兩局中國象棋。

圍棋,太高雅,太深奧。有道是少年不成國手,則終身無望。圍棋的門檻有點高,李言慶學了很久,還是不得入其門。反倒是這中國象棋,老少咸宜。他倒是精熟的很。當初家裡還有幾本古象棋棋譜,書頁都翻爛了。幕到這個時代後,言慶也曾努力學習圍棋,而且與前世相比。棋藝大進??只是他身是少年身。這思維卻是一個成熟人的思維。思維一旦固定下來,想要改變就非一件易事。於是乎,十二歲前,言慶的圍棋造詣頗深,十二歲後,八載光陰,未有寸進。

聳收、杜如晦等人,皆手談高手。

每每和李言慶手談時,都能把他殺得落花流水。

就連裴行儼那臭棋簍子,也能殺得李言慶大敗。於是乎,李言慶一怒之下,重又拾起中國象棋。

中國象棋好啊!

這年月,只他李言慶一個人會。

而在原有歷史上,中國象棋據說是在晚唐時牛僧儒所創,此時還沒有出現。雖說有“象戲。這種遊戲。但卻未曾完善。爲此,李言慶在大業十一年,也就是他爲鄭世安守孝的最後一年,“發明。了中國象棋。並專門著棋譜十二篇,由洛陽洛浦書館刊印,代爲發行。

只是,在這個圍棋爲主流的時代裡,中國象棋的問世,並未引起太多人的關注。

首印發行的五百冊棋譜,倒是銷售一空。但大多數人是衝着李言慶那半緣君的名頭而去,真正拿去研究的人,並不算多。更多人是買來以後,擺放在家中收藏。甚至許多人。連那中國象棋究竟是什麼模樣。都不太清楚。

薛收一開始對中國象棋也不甚感興趣。

還是在一次偶然機緣中,他看到弘忍和李淳風對弈。楚河漢界的涇渭分明,車馬調動,兵卒搏殺”諸如此類的招數層出不窮,於是意識到,這看似簡單粗鄙的中國象棋,竟暗藏諸多玄妙。

而後浸淫其中,一發不可收拾。

薛收甚至把李言慶那胡言亂語的十二篇棋譜,背的滾瓜爛熟。

兩人時常對弈,從一開始薛收完敗。到如今勝少敗多。

李言慶也不得不感嘆,這古人的智慧果然厲害。他使用的種種套路。那都是經過千年提煉而出的妙招。可薛收偶爾也有妙着,每每令李言慶頗感頭痛。

如今,大戰已拉開了序幕。

李言慶身爲主帥,自然無需赤膊上陣。

於是他就拉着薛收,在城樓門牌下對弈。兩人棋盤上殺得慘烈,黑石關上,同樣是血流成河。

什麼叫做裝逼?

李言慶一直認爲,諸葛亮、謝安都是裝逼的高手!

他自認學不來臥龍先生那空城計中,談笑嚇退司馬懿的膽略和風采。但東山先生倒是可以模仿幾分。

黑石關若告破,鞏縣必將生靈塗炭。

戰事打到這種程度,他和李密,都沒有退路。

既然沒有退路,索性裝到底吧。不是他李言慶高奏凱歌。就是那李密聲名遠揚。想通了這一點,言慶最後一點顧忌也都拋到九霄雲外。他拉着薛收下棋,雖然一言不發。甚至對戰事表現得漠不關心。只是那麼一坐,和薛收對弈,或是眉開眼笑,或是愁眉苦臉,都讓隋軍感到安心。

李言慶越是表現的對戰事沒興趣。黑石關的士氣,越是高漲。

李密在黑石關下強攻三日,動用了無數手段,使出各種攻城器械。有好幾次,瓦崗軍甚至攻上了城樓,都被士氣強盛的隋軍,用搏命的手段,硬生生從城樓上趕下去,傷亡極爲慘重。

看着那已經被鮮血染紅,卻依舊如同一座怪獸般矗立的黑石關。李密咬牙切齒。

這黑石關。甚至比虎牢關不遑多讓。

它匍匐在那裡,在短短三日時間。就吞噬掉了數千名瓦崗軍的性命。

而且看它那模樣,似乎意猶未盡,,李密突然有些後悔,早知黑石關如此難啃,從一開始就不應該去碰觸它。然而現在,他後悔也來不及了!形式不饒人,李密如今已經是騎虎難下。

如果當初他擊潰龐玉之後,置黑石關不理,全力攻擊偃師的話,說不定此時他已經兵臨東都洛陽城下。當時也就是那麼一猶豫,覺得黑石關並非不可攻破。而且取下黑石關,意義非同小可。榮陽郡落入他手中之後,無盡的財富,大量的兵員。以及那洛口倉堆積如山的輻重糧草”偃師與整個榮陽郡相比起來。顯然不足爲道。也就是這麼一個念頭。使得李密把重點放在了黑石關。

現如今,隋軍援兵已經抵達偃師。

再想要去攻打。就沒有早先那般容易。

之前,李密可挾邸嶺大勝之勢,摧枯拉朽般奪取偃師。

可如今,連番損兵折將。麾下兵馬士氣雖然依舊高漲,卻已呈現疲憊之態。以疲憊之師,和以逸待勞的隋軍交鋒,勝負可想而知。所以。李密現在,也只有強攻黑石關這一條路而已。

“劉黑閣!”

“末將在!”

又一輪攻擊失敗之後,李密終於忍耐不住,決定發動最兇狠的攻擊。

“帶着你的兒郎們,準備出擊!”

李密站在戰車上,沙啞着嗓子,向車前一個大漢下令。

這漢子身高九尺,膀闊腰圓。一頭長髮披散,黑色網巾抹額,透着一股兇戾之氣。不過眉目間,卻顯得很俊朗。濃眉大眼。鼻直口方。笑起來,臉上還會出現兩個酒窩。此人名叫劉黑閣,和此拼死在李言慶手中的吳黑閣沒有半點關係。貝州漳南人,自幼家境貧困,靠鄉鄰資助爲生。大業八年,網過了成丁的年紀,方二十一歲的劉黑閣,爲逃避兵役,加入郝孝德的義軍。

大業十二年,劉黑閣隨郝孝德歸順李密,被李密看中,邀他加入蒲山公營。

李密稱王之後,改蒲山公營爲內軍。設四大膘騎將軍,分別是秦瓊、程咬金、王伯當和劉黑闔。

如今,程咬金受傷,秦瓊臥病牀榻。無法出戰。

王伯當的連山營更是李密貼身護隊。一般不會輕易出戰。

這樣一來,內軍四營中,也就只有劉黑閣所部。只是李密一直猶豫着,不知道該不該讓劉黑閣出擊。

內軍四營可是李密心血凝聚,更是他根本所在。八風營被打散了。沒幾個月的時間,休想恢復戰力。李密實在是輸不得,如果連劉黑閣的巨木營也輸了,他可是血本無歸。

但戰事演變至如今膠着之態。李密也顧不得其他。

他要再賭一次”賭那黑石關也已經筋疲力盡。那樣一來,巨木營的損失,就可以大幅度減少。

劉黑閣名字裡有一個“黑,字。可人卻一點也不黑。

他躬身應命,走到陣前後,一把扯下身上的鎧甲,赤膊振臂高呼:“巨木營的兄弟們,密公待我等情深意重,如今正是報答密公之時。狗官羞辱密公,就猶如羞辱我等兄弟。帶種的,就隨我殺上黑石關。取那狗官首級,爲密公雪恥!”

“殺上黑石關,殺上黑石關!”

巨木營五年瓦崗軍,振臂齊呼。

劉黑閣厲吼一聲,“隨我衝鋒。”

他將長刀銜在口中,雙手抄起一面巨盾,大步流星,衝向黑石關。

巨木營清一色刀牌手,隨着劉黑閣一邊吶喊,一邊前進。內軍不愧是李密傾盡心血打造而成,這出擊的剎那間,氣勢陡然變得狂野無比。與此同時,王伯當催馬到陣前,銀槍朝天高舉。

“弓箭手,拋射!”

連山營中,已弓箭手爲主。

六千強弓手列成戰陣,隨着一聲聲整齊的號令,向黑石關萬箭齊發。

一時間,箭矢漫天,使得日月無光。噗噗噗,力道強勁的利矢,射中堆積在城頭上方的泥沙袋上,使得泥沙傾瀉而下。

李言慶推開棋盤,呼的站起身來。

“李逆要玩命了!”

他二話不說,邁步走到城頭。完全無視那漫天利矢飛來,雙眸半閉。凝視着撲擊而來的瓦崗軍。

鄭大彪這時候已放開了大毒。交由其他人扶立。

眼見利矢飛來,他上前一步。抽出雙槍撥打鵰翎,護住李言慶和薛收二人。

“這應該是李逆內軍巨木營吧。”

薛收看了一眼,神色淡然道:“八風營被主公打散,火字營程咬金受傷,無法參戰。王伯當的連山營需要護衛中軍。也不太可能輕易出擊。如此一來,李逆的內軍四營。唯有巨木營不曾上陣。

不過這劉黑閣是什麼人?爲何我從未聽說過?

秦瓊也好,程咬金王伯當也罷。都立下了名號,唯有巨木營膘騎將軍劉黑閣,我們一無所知。”

利黑閣?

那個在竇建德死後,在河北造反。攪得李世民焦頭爛額的劉黑闔嗎?

他不是竇建德手下的大將,怎麼成了李密的膘騎將軍?難道說,此劉黑閣,非彼劉黑閣嗎?

李言慶一蹙眉,淡然道了一句:“困獸猶鬥耳!”

不過這劉黑閣是哪個劉黑閣。他現在是自己的敵人。李言慶斷然不會因爲前世喜愛《大唐雙龍傳》的劉黑闔,而對他有半點留情。他負刑用着城樓白糧道漫步而行。神情輕鬆自若六

閩※

樑老實和鄭大彪緊跟在他身旁,不斷爲他擋下集來的箭矢。

言慶一句話都沒有說,更沒有發出一個命令。

可他所到之處,隋軍上下莫不是精神振奮。一今年紀尚網登上城頭的青年,眼看着瓦崗軍那鋪天蓋地的箭矢,悍不畏死的軍卒,躲在城垛口下,身子蜷成一團,瑟瑟發抖。李言慶也沒有責怪他,只是看了他一眼,而後神色淡然的從他身邊走過。也就是這看似毫不經意的一眼,卻讓那隋軍,頓感無比羞愧。李言慶走過去之後,他翻身站起。半蹲在垛口下,雙眸凝視瓦崗軍,”

“放箭!”

蘇包一聲高喝。

城頭上隋軍弓箭手,突然起身,向撲來的瓦崗軍,輪番射擊。

空中箭矢,往來不絕,咻咻咻破空聲不斷。

城頭上,不時有隋軍中間倒地。不過前面網倒下一人,後面立刻有人補上。

城內,三千名網從鞏縣調撥而來的軍卒,業已做好整戈代發的準備。只需城上一聲令下。他們會立刻登城作戰。

和瓦崗軍不一樣,黑石關的隋軍,都抱着拼死一戰的決心。

李言慶命王黃散播出種種謠言。將瓦崗軍說的是無惡不作

他們殺人放火,他們劫掠財物,他們姦淫婦女,他們,諸如此類的謠言,早已傳遍了鞏縣大街小巷。而李密那一句踏平黑石關,將鞏縣雞犬不留的話語,更通過從黑石關下來的傷員之口,傳入鞏縣百姓耳中。

如果說,此前鞏縣人還抱着無所謂的心態,來看待瓦崗軍的話。

那麼傷兵的言語,卻證實了之前各種各樣的流言蜚語。總之一句話:瓦崗寨裡,無好人!

爲保衛家園,爲守護家人,隋軍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

而此時的李密,猶自不清楚他那一句怒極攻心的氣話,已經把他釘死在惡人的名聲上,

城下,李密握緊拳頭。

他可以清楚的看見,李言慶在城頭上晃動的身影。

許久之後,李密突然仰天長嘆一聲:“這李言慶,果真小兒邪?”

這個傢伙。真的如他的年紀一樣,是個小孩子嗎?

王伯當好奇問道:“密公,此話怎講?”

“你看那小兒,氣度沉穩,舉止毫不慌張,所經之處,未出一語。卻令隋軍士氣大振。

這種氣度,非數十載歷練而不可得。

我生平所見者,唯高承相與楚公兩人耳!可高承相和楚公,那是何等人物?這小兒,怎生如此了得?”

李密口中的高承相,就是開隋元勳高穎;楚公並非楊玄感,而是隋初大名鼎鼎僕射楊素。他突如其來的一句評價,讓王伯當嚇了一跳。王伯當也知道,李言慶不好對付。可卻爲想過,這李言慶能和高穎、楊素相提並論。高穎楊素,那是何等人物?可這李言慶,纔多大年紀?

“快看,劉膘騎登城了!”

隨着軍卒一聲歡呼,王伯當擡頭看去,只見劉黑閣已經衝到城下,一手高舉盾牌,一手攀雲梯而上,竟在瞬息之間,登上了黑石關城頭。王伯當臉上,頓時露出一抹興奮的笑容。

“密公,劉黑閣登城了

耳他話音未落,就見那黑石關上,突然站出一個黑大漢。

劉黑闔一腳踏在城牆上,還沒等他從口中取下長刀。那黑大漢已經到了他跟前。手中持一根碗口粗細的生鐵棍,朝着劉黑閣一棍砸了過去。

“小白臉,給我滾下去!”

劉黑閣無處躲閃,眼見鐵棍襲來。掛着一股迅猛風雷之聲。

他也知道,對方這棍子耍夯實了,他不死也得殘廢。可沒有辦法。他根本沒辦法地方閃躲。只得雙手捧住盾牌,護住身體,用力向外一封。蓬”生鐵棍和銅盾碰撞。銅盾四分五裂。

劉黑閣被砸的頭昏腦脹,順着那股子力道。向後一退。

可他忘記了,他身後可是空的,

身子呼的從城頭上跌落下來。只嚇得王伯當膛目欲裂,大喊道:“劉黑闔小心!”

李密這心裡,不由得咯噔一下。

完了,劉黑冉這摔下來,只怕是凶多吉少!

要知道,黑石關的城牆,可是不比虎牢關低。作爲東都最後一道屏障,黑石關的營造自然也不可能放鬆。李言慶出鎮黑石關一年來,連續數次加固黑石關。使得城牆的高度,接近十丈,厚度,也增加了

如此高而堅厚的城牆,摔下去不死也是骨斷筋折。

李密都閉上了眼睛,實不忍看到劉黑閣被摔死的慘狀。不過,耳邊卻傳來一陣陣的歡呼聲。

“密公,劉膘騎站起來了!”

李密連忙睜開眼睛,舉目看過去。

只見從黑石關城牆下的一堆屍體中,劉黑閣晃晃悠悠站起身來。看外表,似乎沒什麼大礙,也幸虧了墓戰三日,這城牆下屍體疊摞。可即便如此,劉黑閣那暈乎乎的模樣。好像連方向都認不清了。

“收兵,收兵

李密實在是不敢再這麼打下去了! ωwш●тTk án●℃ O

死傷太慘重,慘重得讓他,有點無法承受。

如果死這麼多人,那黑石關露出半點敗相,他李密斷然不會就此罷手。可現在,黑石關依舊那麼匍匐在河洛大地,張着血盆大口,等待着瓦崗軍被它吞噬。如此狀況,李密如何再戰?

就算真的攻破了黑石關,只怕也沒有力氣,面對偃師的隋軍。

“收兵!”

不管李密對李言慶多麼恨之入骨。多麼渴望攻下黑石關。但只要他還沒瘋,就只能暫時收兵。

隨着緊密的銅鑼聲在黑石關上空響起,瓦崗軍灰溜溜,退回了本陣。

殘陽夕照,把個黑石關照應的一片血紅。連天都是紅色的”也不知,是鮮血染紅了天空,還是斜陽令大地變

黑石關上,傳來一陣陣歡呼雀躍聲。

“李無敵,李無敵

那一聲聲的呼喊,顯得格外刺耳。

李密,咬牙切齒,在戰車上回首向黑石關看去。

夕陽照耀下,李言慶一身如雪博領大衫,卓爾不羣立於城頭。

在一片血紅色中。他那一抹白色,顯得格外醒目,格外刺眼,格外的”讓李密羞怒不已。

李言慶,,我與你,誓不兩立!

夜幕降臨,洛水的嗚咽聲,似乎是在爲逝者哭泣。

李密坐在大帳裡,一杯又一杯的喝着悶酒。王伯當、王當仁兄弟。李公逸,單雄信,劉黑閣祖君彥,還有傷勢已痊癒的程咬金,分列兩旁,一個個,臉色陰鬱,只喝酒。無人開口。

“直娘賊,這黑石關怎地如此難啃?”

房獻伯忍不住大帳中這沉悶的氣息,忍不住放下酒杯,破口大罵。

“那李言慶,活脫脫像一個蜷起來的刺蝟,渾身是刺,根本方,法下口。

密公,在這麼打下去的話,只怕兒郎們這心裡,受不住啊。”

祖君彥擡起頭,“那你說,怎麼辦?”

怎麼辦?

撤兵!

可這種時候。誰又敢說出這兩個字來?大家都明白,黑石關就算打下來,偃師還有個王世充黃雀在後。但是撤兵?如何撤?往哪裡撤?此次大戰,瓦崗幾乎傾巢而出。且不說黑石關這邊死了這麼多人,虎牢關下,死的人恐怕比黑石關更多。雖說拿下了新鄭陽城,殺死了箕山府張季詢。擊潰了龐玉、??但此次作戰的目的,並沒有達到。

要知道。瓦崗塞如今,可是沒有多少存糧了”

瓦崗寨需要大批糧草作爲基礎!這一點從李密上瓦崗的第一天,就已經確立下來。如果說此前大家還不甚在意的話。開春以後。因糧草匿乏,而致使瓦崗塞人心浮動,更出現了許多逃兵,已提醒了各路首領。

沒有一個穩固的根基,勢必難以成就大事。

東郡瓦崗,乃四戰之地不足以爲依託。李密的戰略眼光。也隨之凸現出來,榮陽的重要性,爲所有人知曉。

打不下蒙陽郡,迎接瓦崗寨的命運。必然是四分五裂。

到了這個份上撤兵,莫說這帳中的所有人心有不甘,在虎牢關的孟讓李文相郝孝德等人,又會如何想?

虎牢關下,消耗的可全是他們的人馬啊!

這些盜匪出身的傢伙,說不得仁義。有好處的時候就俯首聽命,一旦失利,必將翻臉無情。

瓦崗,能承受得起這種打擊嗎?

一時間,大帳中再一次出現了死一般的沉寂。

“啓稟大王。魏書記押運糧草抵達營內,如今在營外求見大王。”

“魏玄成來了?

哈哈哈,孤之張子房至矣,快快有請。”

魏書記,就是魏徵。

自魏徵獻策誅殺翟讓之後,其的位日益增長。

名義上,雖然只是一個書記。可實際上,卻擔負着極爲重大的責任。李密佔領陽城新鄭之後,一應庫府藉由魏徵掌管。說白了。他如今就好像劉邦的蕭何一樣,承擔着整個黑石關戰事的物資供應。

魏徵依舊是一件洗得發白的青袍。大步走進中軍大帳。

“魏徵,拜見魏王。”

“快坐快坐,玄成這一路,可是辛苦了!”

李密一臉笑容,招呼魏徵落座。

“怎麼樣,後邊都已經打理妥當了?”

魏徵擡臀躬身道:“新鄭陽城庫府都已經清理完畢,一應輻重,皆運抵九山囤積。另外。臣又從兩縣徵召青壯一萬六千人,已補充大王的兵力。如今這些兵馬,都聚集在九山寨中。

臣聽說大王戰事不利,八風營損失慘重

所以在九山寨,請秦膘騎先行補充了兵力,而後託付他練兵馬。不出十日,九止。寨兵馬就會抵達黑石關。只是不知大王這邊。情況又如何?”

這魏徵,果真厲害啊!

一下子帶來了一萬六千人馬。實在是及時雨。

不過當魏徵詢問戰卓進展的時候,包括李密在內,所有人都露出了慚愧之色。

看看人家的成績,在看看黑石關這邊,,

李密道:“玄成,此事一言難盡,孤王有愧啊!”

他長嘆一口氣,把黑石關下連日戰況一一說明。而後苦笑着道:“玄成,如今黑石關戰事不利,而偃師隋軍,又在旁虎視眈眈。雖則王世充一派不會出兵的模樣,可狼子野心,孤焉能不知?

他想做黃雀。可孤卻不想做那螳螂。只是如今戰事膠着。孤騎虎難下,實不知該如何是好。”

李密還算坦誠,沒有半點遮遮掩掩。

魏徵聽罷,頓時陷入了沉思。

半晌後,他擡起頭,看了看李密,又環視大帳中衆人。

猶豫一下後,輕聲道:“大王。既然黑石關一時片刻無法攻取,何不假虞滅鍵,取那偃師呢?”

“偃師?”

李密苦笑道:“玄成,孤不是不想取偃師,而是那偃師如今已有所防備,想要攻取,只怕很難。

魏徵微微一笑,手中青絹摺扇刷的打開,透出無盡瀟灑姿態。

“大王想要即剛取黑石關,魏徵無能爲力。

但若要想攻取偃師,魏徵倒是能助大王一臂之力。王世充聲名響亮。實則無能之輩。徵有一計,可令王世充,全軍覆沒。”

剎那間,大帳之中所有人的眼睛,一下子澄亮!

第18章 決戰玄武門(五)第1章 長安風雲(一)第卌九章 二李王爭第卌七章 漁人上第6章 朵朵失蹤第13章 長安一夜(三)第58章 君何人?(上)第廿九章 大難臨頭上第81章 鄴城之戰(五)第卅二章 回滎陽四第16章 處江湖之遠下第卅七章 又聞彌勒聲第85章 各懷心機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六第12章 李玄霸第4章 所謂天朝上國(上)第13章 新官上任之第一把火第3章 門閥之鄭氏(下)第5章 魏徵的決斷(一)第10章 流言第10章 流言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八)第廿一章 衝突第卅章 坦白第卅一章 平壤一夜四第卌六章 居心叵測中第卅章 坦白第4章 海門鎮(二)第廿九章 遍地黃金第67章 遠行第11章 僚亂(四)第廿章 滎陽李無敵第57章 東都(二)第卅四章 風暴之清明第10章 僚亂(三)第97章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第64章 李神通(二)第卅四章 風暴之清明第52章 麥子的野望第88章 皇泰主第卅二章 瓦崗興李當王一第卅四章 王室追殺令上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三第57章 東都(六)第82章 河南王(上)第9章 江湖風波將起第廿六章 長孫有女初成長第卅一章 平壤一夜四第廿四章 童環第90章 這只是開始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三第卅七章 又聞彌勒聲第14章 不簡單的柴孝和第5章 父子情(上)第19章 金堤關(完)第卌七章 漁人上第1章 血案第5章 魏徵的決斷(一)第卅六章 新羅一第93章 夜談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七第卅五章 分道揚鑣第卌四章 王白牛上第廿六章 春江花月夜第10章 唯別而已矣第51章 屍山血海(七)第85章 各懷心機第3章 海門鎮(一)第5章 徐世績的選擇(上)第廿五章 拜師下第卌章 隋末大拆遷上第卅七章 瓦崗興李當王六第18章 仇人第11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4章 所求者何?第卅三章 風暴之忠誠上第4章 所謂天朝上國(上)第卅二章 風暴之端倪下第廿四章 三國演義第72章 新年第7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94章 麒麟館第59章 噩耗第81章 爾欲戰 便來戰第3章 外交殺人事件(中)第79章 滎陽之變第卌五章 準備好了第62章 殤逝第54章 小風口第51章 喜盈門(七)第3章 外交殺人事件(中)第廿章 八百年門閥第卌四章 王白牛上第10章 唯別而已矣第2章 仙醫何處尋?第8章 僚亂(一)第4章 所謂天朝上國(上)第廿二章 楊慶鼠輩第廿六章 房玄齡的選擇一第17章 長命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