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三

已被軟禁近一年,柴孝和對於李密的忠誠還剩下多少,不得而知。

不過畢竟與李密多年的交情,柴孝和不免爲李密有些擔心。可擔心又有什麼用處呢?他如今被囚禁在這縣衙的狹小空間中,即便是有心爲李密出謀劃策,也難以有所作爲。從身邊的奴僕,到縣衙大門的門子,全都是李言慶的人。夫人身邊雖有兩個老奴婢,但能有多大作用,卻不得而知。那兩個奴婢,就算是出門也有人跟着,根本無法把消息傳遞出去。而且她們是否還願意冒着生命危險去喂柴孝和做事?也還是一個謎!要知道,李言慶對她們非常看重。

所以,柴孝和也只能暗自爲李密擔心……

“若府君釜底抽薪,就不怕李密破釜沉舟嗎?”

當晚,柴孝和找到了王頍。

王頍笑呵呵的反問一句:“以柴公之見,李密可會破釜沉舟?”

他有沒有那個勇氣?

柴孝和苦笑搖頭道:“密公生姓,謀後而動。

當年他輔佐楚公的時候,若有此魄力,楚公未必會敗亡。只是這一次,他傾巢而出,恐怕黑石關,將會有一場惡戰。”

王頍道:“惡戰難免,但必不持久。

若李密知曉我家主公釜底抽薪之後,孝和公以爲他會如何選擇?”

“必改道他行……”

柴孝和說到這裡,突然停了下來。

他看着王頍,眼中流露出不可思議之色,輕聲道:“若真如此,李府君倒也可與之相謀。”

“呵呵,何去何從,且看二李相爭之後,鞏縣是否依舊姓李吧。”

王頍這句話,就是給了柴孝和一個選擇的機會。李密雖然厲害,可我家主公也不差。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帶黑石關之戰結束以後,你就要做出選擇了!否則,主公未必能繼續容你。

柴孝和聞聽,不禁默然……

第二天一早,李言慶率部抵達黑石關。

黑石關此時已經是劍拔弩張,一派大戰將臨的緊張氣息。杜如晦連夜趕回黑石關後,立刻下達了備戰命令。駐紮在黑石關的隋軍,共有兩團兵馬,約一千二百人左右。由於王伏寶留守鞏縣,所以黑石關在李言慶未抵達之前,兩團兵馬藉由羅士信一人執掌,蘇邕一旁協助。

這也是言慶暗中吩咐的結果。

本來,蘇邕的品秩要高於羅士信。

可他的年紀畢竟大了,練兵或許是一把好手,但若談及衝鋒陷陣,卻比不得羅士信的勇猛。

所謂兵曹,在很多情況下,類似於參謀一樣的職務。

而蘇邕本人也不是強勢之人,於是和李言慶一商議,就出任了羅士信的副手,協助羅士信整頓軍務。

李言慶剛一下馬,羅士信就跑到了跟前。

他單膝跪地,俯首道:“府君,羅士信請戰。”

羅士信和李密,有着深仇大恨。他對張須陀無比尊敬,而張須佗又死在李密之手,他對李密,可謂恨之入骨。如今,李密大軍犯境,也許旁人會感到慌張,但在羅士信看來,這正是他報仇雪恨的好機會。

李言慶很清楚羅士信的想法,於是伸手把他攙扶起來。

“羅兄弟,當初你投奔我的時候,我曾向你保證過,給你報仇雪恨的機會……如今,這機會來了!”

說完,他直起身子,環視關上週遭衆人。

“李密,逆賊也!”

言慶突然厲聲高喝:“世人言李密厲害,我觀他卻如土雞瓦狗一般。兒郎們,爾等生於鞏縣,長於鞏縣,說起來都是我李言慶的相親。李某人爲人如何,你們心裡應當明白,我也不想贅言。

我要告訴你們的是,如果李密攻破了黑石關,鞏縣將首當其衝。

這黑石關後,是你們的家園,那裡生活着你們的父母妻兒。我只問你們,你們可願見到家園破敗,兒女流離,妻子爲亂臣賊子所蹂躪否?”

黑石關上,頓時沉默!

突然間,樑老實大聲呼喊:“殺死李逆,保我家園!”

“殺死李逆,保我家園……”

“李府君,我等願死戰以衛家園,請將軍下令吧。”

呼喊聲,響徹黑石關天際,久久不息。

李言慶聞聽大笑,“果然好兒郎。自古以來,人常言精兵出於並幽之地。今曰我們要讓那些逆賊知曉,我滎陽同樣是天下精銳匯聚之所,我黑石關上,全都是不怕死的英雄好漢!

我的家,也在鞏縣。

我的兩個未婚妻,就住在鞏縣城外的塢堡之中。黑石關破,我同樣家破人亡。所以,我會與兒郎們一同征戰疆場,讓那些狗屎的逆賊知道,只有戰死的鞏縣人,絕無投降的窩囊種!”

“李無敵!”“李無敵……”

黑石衛府剎那間,羣情激昂,人聲鼎沸。

李言慶大聲喊道:“各部人馬,收拾兵器,準備隨我出征。”

說完,他帶着羅士信等人,大步走進衛府之中。身後不斷傳來軍卒吶喊,直令人熱血沸騰。

“主公,軍心可用!”

走進大堂之後,杜如晦大聲讚道。

李言慶卻陰沉着臉,輕聲道:“軍心雖可用,終究兵力懸殊。老杜,此次出擊,我當親自領兵,士信隨行。我會留下一團人馬,駐守黑石關。我和士信率八百人,即刻馳援九山寨。

不過我不知道,九山能夠支持多久,你在黑石關,需做好血戰的準備。

估計最遲到明天傍晚,鞏縣援兵就會抵達此地。我將兵權盡數交由你掌管,務必要做好一切準備。”

杜如晦上前一步,“府君只管放心,老杜定不辱使命。”

“還有,你立刻派人趕到麒麟館,將所有人全都轉移到鞏縣城內。萬一黑石關失守,鞏縣也能支撐一些時曰。此外,多留意洛陽的動靜,我估計如果箕山府被破,那洛陽不出三曰,必有行動。”

杜如晦點頭答應,李言慶這纔算是放下了心事。

他對杜如晦有信心,也相信杜如晦一定可以將所有事情,安排妥當。

言慶此次前往九山寨,幾乎是要帶走黑石關大部分的兵力。除一團超額編制的人馬之外,還有三百墨麒麟,也將隨行出征。八百人,再加上九山寨七百人,共一千五百人馬。配合九山寨的地形,阻擋李密數萬大軍,倒也不是沒有可能。只要杜如晦能及時將補充的兵馬送至九山,李言慶甚至有信心,在九山擊潰李密所部。不過,這卻要王世充莫要牽制才行。

王世充會不會牽制他?

答案顯而易見……

言慶思來想去,不禁暗自叫苦:弄個不好,最後怕還是要和王世充在黑石關下,一場苦戰。

怎麼才能讓不與王世充交鋒,而又能阻止他進入滎陽郡呢?

李言慶的思路,已開始急速運轉,思考着接下來的對策。

正午時,蘇邕點齊兵馬。

李言慶披掛整齊,跨上象龍馬,帶着他那黑白雙煞,雄闊海、闞棱,和羅士信率領人馬,準備出關。

可還沒等言慶人馬出關,有探馬就攔住了他的去路。

“將軍,從九山方向過來一隊人馬,正迅速向渡口逼近。”

“可看清楚旗號?”

“未曾看到旗號……”

李言慶心裡,頓時生出一種不好的預兆。

從九山過來的人馬?

這個時候,從九山方向,只可能有兩撥兵馬。一支是九山寨的麥子仲,另一支……

李言慶立刻下馬,帶着羅士信等人,急匆匆登上城樓。站在城門樓上,他手搭涼棚向遠處觀瞧。

一邊看,還一邊詢問:“可看清楚,有多少人?”

“發現時距離太近,卑職並未觀察清楚。不過大致估計,應該接近千人。”

千人……

李言慶心裡更加不安。

他還想繼續詢問,就聽身後雄闊海大喊一聲:“公子,他們來了!”

言慶連忙擡頭看去,就見一支人馬出現在官道盡頭,迅速向黑石關奔行而來。爲首兩員大將,全都是胯馬提槊,血染征衣。等距離關口越來越近的時候,雄闊海再次叫喊一聲:“那不是麥副將嗎?”

不用雄闊海開口,李言慶也認出了來人的身份。

“立刻打開城門。”

言慶連忙走下城樓,重又跨上戰馬,率部殺出城門。

他倒不是想要殺麥子仲,而是擔心麥子仲身後有追兵跟隨。那樣一來,城門口必會發生混亂,弄不好會被追兵一舉攻克黑石關。同時,李言慶也有一些顧慮……麥子仲,會不會投降?

這年月,忠誠是一種很稀有的品質。

張須陀對秦瓊何等看重,可到頭來,秦瓊卻投降了李密。

李言慶心裡相信,麥子仲不會投降。可是在行動上,卻又不得不多一分地方。人心難測啊!

三百墨麒麟,瞬間擺開了陣勢。

李言慶和羅士信一馬當先,攔住了對方的去路。

“麥子仲,你怎麼回來了?”

不等言慶話音落下,麥子仲和費青奴已滾鞍落馬,匍匐在地。

“府君,箕山失守了!”

雖說李言慶早有心裡準備,可聽聞這個消息,還是不由得心裡一顫。不過也好在他已有了準備,所以不至於當場色變。

努力穩住心神之後,言慶沉聲問道:“箕山何時失守?張郎將生死如何?你怎麼會這般模樣?”

此時,他也看清楚了麥子仲身後的兵馬,有七八百人左右。

一個個看上去極爲狼狽,除了少數一些人之外,全都盔歪甲斜,有的甚至在逃亡途中,把兵器也丟掉了。

不過那些盔甲整齊的人,卻多是麥子仲的親兵護衛。

親兵和尋常士卒的裝備有很大區別。就比如李言慶的墨麒麟,其裝備即便是禁軍也不遑多讓。

麥子仲直起身子,“張郎將,在前天夜裡,已經殉國了!”

“啊?”

“李逆偷襲大騩山,張郎將連夜馳援,遭遇李逆伏擊,全軍覆沒。張郎將更被李逆俘獲後,被斬殺於箕山。李逆伏擊張郎將之後,連夜出擊,攻克了箕山。我是在昨天夜裡得到了消息,本想立刻通報府君,不成想李逆在後半夜偷襲九山寨。我率部奮力廝殺,纔算殺出重圍。”

李言慶,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

李密這次用兵,手段可真是夠強硬啊!

算算時間,從伏擊張季珣開始,連續奔襲。從大騩山繞道箕山,再攻克九山,這其間可是間隔數百里。李密等於是馬不停蹄的進行攻擊,的確是出乎了李言慶的預料之外。言慶本以爲,李密就算攻克了箕山,也會做一下休整。可是這連續奔襲,讓李言慶不免措手不及。

瓦崗軍,竟有如此強悍的戰鬥力?

“麥副將,爲何你兵馬未見損失?”

費青奴忍不住了,大聲道:“府君可是懷疑我們已經投降?沒錯,我等兵力的確未有損失,不過我本部兵馬,卻是傷亡過半。少將軍麾下親兵本有二百,如今已不足百人。這些兵馬,除我原有人馬之外,尚有從箕山敗退下來的兵馬。若非迎他們入寨,九山焉能被李逆輕易攻破?”

“青奴,休要再言……敗,就是敗了!”

麥子仲神色平靜,“敗軍之將,不足言他。

末將懇請府君再給予麥子仲一個機會,麥子仲即便戰死疆場,亦死而無憾。”

“李逆,可有追襲?”

麥子仲一怔,回答道:“李逆未曾追襲,在攻取九山寨之後,似乎業已疲乏,無力追襲了。”

“既然如此,你們先入關。”

李言慶跳下馬,把麥子仲攙扶起來。

“麥子,入關之後,我會將你們看管起來,你多多留意。”

麥子仲身子一顫,擡頭向言慶看去。

想當年,他和言慶在高句麗並肩作戰,焉能不明白李言慶的心思。毫不猶豫的輕輕點頭,麥子仲壓低聲音道:“末將明白!”

就這樣,麥子仲帶着殘兵敗將,在李言慶的監視下,進入黑石關。

不過李言慶並未就此放鬆警惕,而是藉口關內營地不足,命麥子仲等人別處紮營。如此一來,等於把麥子仲等人單獨看押。雖說沒有沒收他們的兵器,也沒有限制他們的進出,可這不信任的態度,卻彰顯無遺。

“主公!”

羅士信突然拉住了言慶的手臂。

李言慶詫異扭頭,“士信,有事情嗎?”

羅士信猶豫了片刻,而後咬牙切齒道:“我知道李逆,是何人領軍?”

“誰?”

“那忘恩負義之徒,逆賊秦瓊。”

言慶不禁好奇,“你怎麼知道是秦瓊領軍?”

“不瞞主公,這種連續奔襲的戰術,正是當年張公最擅長的戰法。張公常說:兵貴神速……用兵之道,就應疾如風,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動如山。他還說,秦瓊已得其中三昧,用兵如斯者,非秦瓊莫屬。這傢伙最喜歡先伏擊,後奔襲,以連續不斷的攻擊,震懾敵軍。”

李言慶聞聽,不由得陷入沉思。

他不是不相信羅士信。相反,他對羅士信的話,深信不疑。

每個長於用兵之人,都必有其獨特的印記。有的善攻,有的善守;有的好以正兵決戰,有的則喜歡奇兵突擊。比如魚俱羅,每每斬將殺敵,好野戰之法;而長孫晟,則長於用謀,喜不戰而屈人,非到最後,不會輕易用兵。

“士信,以你推測,秦瓊攻佔九山寨後,又會如何行事?”

羅士信沉吟片刻,“秦瓊用兵,虛虛實實,不好捉摸。當初張公在世時,亦贊他有大將之風。

主公,你是說……”

羅士信猛然擡頭,興奮的看向李言慶。

李言慶卻微微一笑,扭頭循着官道,向九山方向看去。

但見丘陵茫茫,山野縱橫。他彷彿自言自語一般道:“若我是秦瓊,又怎可能會就此罷休?”

(未完待續)

第64章 李神通(一)第廿二章 都棱鎮四第57章 東都(一)第55章 孝文之殤第9章 種子(下)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九第16章 金堤關(二)第82章 河南王(下)第3章 外交殺人事件(上)第88章 孤教得你否?第卅一章 長安野望四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五第53章 養真第98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卅三章 風暴之忠誠上第廿一章 程咬金的斧頭第69章 末日(一)第卌五章 準備好了第62章 房彥謙的決斷!第64章 李神通(二)第62章 房彥謙的決斷!第64章 李神通(二)第卅二章 平壤一夜五第廿六章 昔日袍澤週末第卌四章 王白牛下第17章 郢州之變第卅八章 古廟逢貴客第11章 我心似君心(續二)第81章 鄴城之戰(二)第1章 血案第卅章 天下棋局二第廿八章 滎陽攻略第一彈上第卌章 隋末大拆遷下第19章 歷史,由勝利者書寫!第卅一章 回滎陽三第7章 遇故人第72章 言虎第51章 喜盈門(三)第12章 沒有想象的好第51章 命題:釋道(上)第3章 外交殺人事件(中)第69章 末日(二)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五第10章 流言第54章 小風口第6章 魏徵的決斷(二)第51章 喜盈門(三)第17章 郢州之變第7章 哈士奇(下)第廿章 啓程第卌八章 小郡主第卅一章 長安野望四第13章 詠鵝(下)第9章 悍匪解象第廿八章 安遠堂告急第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二)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二第4章 所謂天朝上國(上)第14章 徐世績的缺點(下)第87章 歸去兮第13章 授藝第3章 外交殺人事件(中)第69章 末日(二)第82章 罵死虞柔第69章 末日(六)第50章 屍山血海(六)第54章 小風口第18章 金堤關(四)第57章 東都(三)第卅章 回滎陽二第16章 居江湖之遠上第51章 命題:釋道(下)第廿七章 過河過河過河第14章 不簡單的柴孝和第57章 俱傷第69章 末日(五)第卌三章 新羅八第廿八章 平壤一夜一第卌四章 最後一課上第廿五章 各取所需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四第79章 關中再來客第卅章 天下棋局一第17章 決戰玄武門(四)第廿四章 傀儡第8章 江山一盤棋第卌八章 李道玄第廿六章 房玄齡的選擇一第88章 皇泰主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八)第62章 人善被人欺第廿二章 都棱鎮一第57章 東都(五)第卌六章 居心叵測上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五第廿九章 黃雀第18章 八仙歌第9章 種子(下)第87章 歸去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