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罵死虞柔

嘎吱……蓬!

隨着投石車樞紐聲響,一塊不規則的棱形巨石飛出,帶着一道完美的拋特線,狠狠砸在鞏縣堅實厚重的城牆壁面上。

站在城門樓上,言慶可以感受到。腳下地面的顫抖。

劍眉攢動,眼睛半眯成一條線。李言慶緊握銀鞭,紋絲不動。銀色假面重又覆在臉上,誰也看不出他心中所想。那猙獰的假面圖案,在陽光下析射出迷幻光暈,令周圍的人,頓感心安。

“弓箭手,上弦!”

謝安民嘶聲厲吼,剎那間城上不斷迴響起傳今兵的呼喊聲:“上弦!上弦!”

李言慶說:“安民,讓大家穩住。

韓世鄂所部是先鋒人馬,並沒有攜帶太多攻城器械。他這一次攻擊,想來不過試探。讓犬家不要慌張,穩下來nbsp;nbsp;傳我將令,未有我命令,而箭矢離弦者,勿論尊卑。就的問斬。”

又一道軍令,迅傳遞出去。

也許是言慶那沉冷的聲音,讓城頭上的軍辛感到心安。

也許是言慶剛纔那冷酷的一箭。還有充滿霸氣的怒吼,使得人們對他,頓時生出一絲敬慕。

這纔是真正的,李無故,啊!

隨着一輪投石過後,叛軍動攻擊。投石車並沒有對城牆造成太大的傷害,雖有幾塊石頭飛入城中。卻也沒有任何用處。雄闊海和闞棱。各持一杆大纛,分立於言慶左右。那大纛隨風飄舞,使得鞏縣人心思安寧。似乎在鞏縣城外的叛軍,不過是一羣土雞瓦狗,不堪一擊。

眼見着叛軍靠近,已進入一石強弓的射程之後,言慶輕輕點頭。

兩千鄉勇,能挽開一石強攻者。並不算太多。言慶也只能從中選出五百弓箭手,不過對於鞏縣城牆的規模而言,已然足夠。

“拋射!”

城樓上令旗晃動,剩那間不斷傳來回應之聲。

嗡……五百張強弓離弦,雖比不得那種萬箭齊的威勢,卻也算得上驚人。

利矢帶着美妙怕拋物線落下,衝在最前方的叛軍,傷亡慘重。緊跟着,第二輪,第三輪……

三輪拋射之後,使得叛軍不得不減緩衝擊度。

就在這時,城樓上再次傳來一聲沉喝:“拋石車,出擊!”

嘎吱,嘎吱……

架在城中的拋石車出一連串機樞聲響,百餘塊棱形巨石呼嘯着從鞏縣城中飛出,狠狠砸落在叛軍中。那血肉橫飛的場面,亦令人心驚肉跳。言慶可以清楚的感受到,身旁一些人的呼吸聲,變得格外沉重。

韓世鄂一蹙眉,下令收兵。

這一輪試探性的攻擊,讓他大吃一驚。

鞏縣城裡,究竟是鄉勇還是官兵?從他們反擊的手法來看,可謂有條不紊,極具殺傷力。

他沒有大型的攻城器械,想要憑藉這萬餘人攻破縣城,只怕不太容易。

韓世鄂開始擔心,這鞏縣會是一塊硬骨頭。若真想要攻破的話,不付出慘重代價,只怕不成。

遠處城樓上,傳來鞏縣人的歡呼聲。

城外的空地,留下百餘具屍體,肄世鄂決定,等待大軍抵達後,再動攻擊。

對待鞏縣這樣的小縣城,最好是集中優勢兵力,一鼓作氣拿下。這種小規模的攻擊,最好不要使用。平添傷亡而已。,李無故,果然不愧i無故,之名,韓世鄂此時,已收起小覷之心。nbsp;nbsp;午後,揚積善率領大軍抵達鞏縣。

他最終還是決定,放棄對管城的攻擊。因爲他已經佔據榮陽,管城雖則會給他帶來麻煩,可終究是鱗介之癬,不足以讓他爲之耗費精神。關鍵還是鞏縣,他必須要儘快將鞏縣佔領,已打開通往洛陽的門戶。揚積善業已得到消息,他兄弟揚玄挺,已越過氓南,向洛陽挺進。

而洛陽留守樊子蓋,也得到消息。正積極防備。

早一日兵臨洛陽城下,就能早一日攻下洛陽。揚積善不想在榮陽郡耗費太多時間,於是命鄭善願爲條陽留守,負責奪取管城。他自領三萬大軍,浩浩蕩蕩開拔出來,向鞏縣方向挺進。

原以爲,韓世鄂能佔據上風。

可當揚積善抵達鞏縣城下之後。才現這鞏縣的問題。

城牆太高,牆壁太厚……如果不動用大型攻城器械,很難對鞏縣造成致命的傷害。可他實在不想,在這小小縣城下,投入太多的力量。揚玄挺在氓南已連戰連勝,擊潰了隋軍。他若是不能儘快解決鞏縣,豈不是說他比不得揚玄挺?日後在兄長面前,更無法擡起頭來做人。

揚積善詢問了鞏縣的情況後、苦笑連連。

“大兄卻是大意了……即曾招攬李無故,爲何不趁熱打鐵,進一步拉攏呢?即便是不能讓此人爲我們所用,至少也能省卻如今的麻煩。法主無能,竟言李無故不堪大用、以致今日窘況。”

想當初,揚玄感曾試圖招攬李言慶。揚積善倒也知道。

不過當時,李言慶以祖父有恙推脫過去。隨行前往招攬的李密,並未表露太多意見。後來言慶和鄭家決裂,李密言,半緣君不過小兒,此前靠鄭家而得虛名。如今他與鄭家決裂,而歸昌公已答應投靠將軍。此時再去括攬李言慶,又置鄭家何地?此子不堪大用,無需用。

其實在當時,言慶和鄭家決裂後,許多人都認爲,言慶失去了一個,靠山,難成大器。

一個小兒,一個百年望族。

該如何選擇?只怕是一目瞭然……

不僅僅是李密這麼認爲,當時揚玄感也這麼想。

加之言慶遇刺。揚玄感就不再將他放在心上,轉而進一步和鄭善願聯繫。

揚積善雖寫信勸說,卻沒甚用處。

現在,算不算是遭報應了呢?揚積善心中苦笑,思索着,如何才能兵不刃血的奪取鞏縣。

他身邊自有謀臣,見揚積善沉思,於是站出一人。

“將軍可是爲詠鵝小兒煩惱?”

揚積善擡頭。看清楚說話之人後,微微一笑,“少兄莫非已有對?”

那人身高七尺八寸,生的儀表不凡,頗有儒雅之氣。年紀大約在二十四五的模樣。一襲白色長袍,肋下佩戴寶劍,頭扎青絲襆頭,器宇軒昂。此人名叫虞柔,其父正是隋朝金紫光祿大夫,秘書監虞世基。

說來也奇怪。此次揚玄感起兵,響應者大都是朝中重臣子弟。

比如這虞柔。又比如現在駐守於虎牢關的來護兒之子來淵……父輩在朝中急得寵信。這子侄卻跳出來造反。其中種種,說不清楚,道不明白。不過想來,卻與那四百年胡禍有關。

胡人無情,父子相殘甚多。

子代父,子娶母者,恍若習俗。後肆虐中原四百年,屠戮漢人,使得漢室禮樂,隨之崩壞。漢時,尚有禮義廉恥之說,講求忠孝仁義。

而四百年胡禍之後,忠孝仁義無蹤,禮義廉恥全無。

虞柔絲毫不顧念父子之情,來淵揹着老子造反,似乎已習以爲常。揚積善見虞柔站出來,頗有些意動。這虞柔是會稽人,思路敏捷,能言善辯,跟隨揚積善也有時日,頗得其信賴。

“要取鞏縣。易如反掌。

那李言慶不過一黃口孺子,即便是聰慧些,文采好些,立過些戰功,卻又能懂得多少事情?

柔願以三寸不爛之舌,明日在陣前將其說服。到時候將軍可不費一兵一卒,奪取鞏縣後長驅直入,直抵洛陽。代大將軍攻下洛陽,將軍就是功一件。何必爲這小小鞏縣,而愁眉不展?”

揚積善聞聽大喜。

虞柔的口才。他可是領教過,故而對他也頗有信心。

“若能如斯。先生當記功。”

一旁韓世鄂面頰一抽搐,想要站出來說話,可又不知如何開口。虞柔能說會道,頗有蘇秦張儀之能。韓世鄂本能的感覺。李言慶不會那麼容易對付。只是。他又不知道如何解說。

按照他的意思。天亮之後,集中兵力猛攻。

大軍匯合後。近五萬人。只要揚積善全力攻擊,也許傷亡會慘重,但攻破鞏縣。不過兩三日間。

不過從目前的狀況來看,揚積善似乎,並不想在鞏縣花費太多精力。

韓世鄂也只能閉嘴,心道:且看你虞柔,明日能如何?

這一夜無事。雙方都沒有產生衝突。

揚積善安營紮寨的同時,對守備也毫不放鬆。他也知道,李言慶善用奇兵,所以頗爲留意。

而蘇烈方面。自離開鞏縣之後,再無半點音訊。

李言慶心裡相信。蘇烈不會逃走。此對此刻,他一定正躲在某個暗處,耐心的等待。揚積善露出破綻。他對蘇烈很有信心,就如同他對徐世績一樣信心十足。他現在所要做的,是如何應對,來日苦戰。

鞏縣人的士氣很高,叛軍人數雖多,卻奈何他們不得。

天亮後,李言慶再次登上城樓,帶着雄闊海和闞棱。巡視城防。

正當他們巡視之時,忽聞對面叛軍營盤中,傳來號角聲息。緊跟着兵馬出動,一隊隊。一行行,一列列,迅拉開陣勢。一座座望樓出現在故陣當中。一架架雲梯,橫於陣前。牛皮覆蓋的擋箭車,高大笨重的拋石機……這陣勢一拉開,頓時顯露出叛軍極其雄壯的軍姿士氣。

中軍是一個圓陣,一面大纛下,隱隱可見一員大將,在無數戰將簇擁下,立於戰車上眺望。

揚積善,親自坐鎮中軍。

城頭上的鄉勇。看着黑壓壓,看不到盡頭的叛軍,也忍不住暗自吃驚。

“揚積善要做什麼?”

言慶不禁詫異問道:“攻不似攻,守不似守,他這是向我展示,他的人比我多嗎?”

“公子,他們的人的確比咱們多啊。”沈光笑呵呵答話。

言慶啞然失笑。”屁話,比人多的話。咱鞏縣人站在城頭,一人一泡尿,就能把他們全都給淹死。”

這種粗鄙的言語從李言慶口中說出,似乎頗不文雅。

可是在城頭那些軍辛耳中聽來,這樣說卻是極爲入耳。不由得,所有人鬨然大笑,先前的緊張氣氛,隨之一掃而光。

就在這時,從中軍駛出一隊人馬。

虞柔在親兵護衛下,來到鞏縣城外。不過他也聽說了,那李言慶師承長孫晟,練得一手出神入化的箭術。昨天剛被他射殺了一人,虞柔就算膽子再大,也不敢靠鞏縣太過於接近。

可距離太遠的話,扯着嗓子喊,不利於他儒雅之風。

故而虞柔命親兵在前,雖然位於言慶的射程之內,但也足夠他做出反應。前面有肉盾阻擋,想必李言慶要射殺他。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某家虞柔,請半緣君。李公子出面講話。”

虞柔?魚肉!

言慶聞聽,忍不住啞然失笑。

“虞柔是什麼人?”

韓仲連忙上前,輕聲道:“此乃秘書監虞世基次子,拜宣義郎。“

虞世基?虞世南的哥哥?那個大奸臣嗎?

言慶倒是聽說過虞世基的名字,不過他對虞世基的弟弟虞世南,可能更熟悉一些。這虞柔蹦出來。又有什麼事情?

他站出來,看着城下的略顯緊張的虞柔。

很顯然,虞柔是真的害怕,李言慶射他……

“虞公子,喚我何事?”

“閣下就是半緣君?”

“正是!”

虞柔見言慶手中沒有拿弓箭,多多少少放下了心。他在馬上一拱手,“在下虞柔,大將軍帳中司馬。久聞公子大名,柔甚爲仰慕。公子所創詠鵝體,家父亦是讚不絕口,稱公子乃當世大才。”

所謂伸笑臉人。這虞柔上來,就是好一番誇讚。

言慶面帶笑容,代虞柔說完。笑道:“虞公子今日喚我見面,恐怕不是爲了誇讚我吧。不知有何見教?”

“公子大才,當知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的道理……”

這肉戲來了……

虞柔的口才果然不凡,與昨日被言慶射殺的人,全不相同。昨日言慶把對方射殺,是因爲他動搖了軍心。而虞柔全不講什麼水深火熱,只說言慶才能不凡,立下功勞,卻不得重用,諸如此類。

言下之意就是:隋焰帝不公平,您立下這麼大的功勞,卻沒有任何封賞。

不如來幫揚玄感吧。揚大將軍對你可是仰慕已久了……以公子你的才能,一定能在揚將軍麾下,如魚得水。

他所針對的,是言慶一個人。

虞柔知道,鞏縣之安危。只繫於言慶一身。

李言慶始終面帶笑容。靜靜的聽虞柔,把話說完。

“虞公子,你父親是誰?”

“啊?”

言慶讓人捲了個紙筒,權作擴音喇叭。

他中氣十足,聲音本就洪亮。再使用這擴音喇叭,竟傳遍了整個

揚積善心裡一動,暗叫不好。

可不等他召回虞柔,就聽李言慶聲音陡然凌厲起來,“你若不知道,那就讓我來告訴你。

你父親虞世基,乃今上秘書監,金紫光祿大夫,隨行件駕。虞柔,你可知,陛下如今正爲我大隋江山,而與那高句麗蠻子浴血奮戰。你有何德能?立下過什麼功勞。竟竊據宣義郎之職?身受朝廷重恩,不思爲國效力也就罷了,還襄助反賊,你又才何面曰,在我面前說教?nbsp;nbsp;此爲不忠。

你父親如今在陛下身邊,而你卻全然不顧你父親之安危,協助亂黨,起兵造反,此爲不孝。

揚玄感,國賊也!

爲一己之私,不識大局,不顧大體,興兵造反。你熟讀經典,亦應知是非大小。可你卻爲那國賊,攪動天下動盪,黎民塗炭,你又有什麼資格,在我面前談論nbsp;nbsp;‘仁義’二宇。虞柔,你這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徒,也想效仿蘇秦張儀。說項於我?李某年紀雖小,但也熟讀經典,知道什麼是禮義廉恥。似你這等人物,李某實不欲與你言語。揚玄感爲園賊,而你,就是那園賊爪牙,走狗之流。”

虞柔被言慶說的,面紅耳赤,張口結舌,有心反駁,卻覺得這胸中憋着一口氣,硬是說不出話來。

言慶道:“我若是虞世基。早知生子若斯,還不如把你射在牆上。

虞柔,你這等不知羞恥之徒。還是趕快回去。休要髒了我的眼睛,污了我的耳朵……”

虞柔本是信心滿滿,想要說降言慶。

可是被言慶這一番惡毒的言語,硬是說得啞口無言。胸中憋着一口氣,他手指鞏縣城樓。

好半天,他顫顫巍巍道:“李言慶,爾敢辱我?”

“見過下丄賤的,沒見過你這麼下丄賤的人。我本不想罵你,可你卻跑來我面前讓我罵。不過一豬狗不如的禽獸,我連罵你都感覺羞恥。來人啊,送這豬狗不如的宣義郎虞公子離開。”

“請虞公子離開。”

“就是就是,休要髒了某家的鋼刀。”

“豬狗不如之輩,就應隨着那禽肉一起,怎跑來這人世間顯眼?”

言慶懶得罵了,可是那城頭上,市井之徒衆多。於是扯起嗓子咒罵起來,越罵越難聽,越罵越起勁。

甚至有人手舞刀槍,碰撞一起,合着節奏咒罵。

“虞柔,別在這裡丟人現眼。我家公子乃當世大丈夫,而一畜生,又憑甚與我家公子說話。”

虞柔氣得,面色蒼白。

那咒罵嘲諷之聲在耳邊迴響。漸漸匯聚成了一道洪流。

“李言慶,你欺人太甚……”

虞柔話音未落,一口鮮血噴出,旋即栽倒在馬下。

第卅一章 長安野望1第10章 僚亂(三)第56章 辛文禮新文禮?第64章 胡馬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四第61章 武邑故人第70章 贏家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六第廿四章 孝子第廿七章 過河過河過河第53章 屍山血海(完)第51章 命題:釋道(下)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一第2章 長安,長安第52章 麥子的野望第廿三章 裴娘子第9章 種子(上)第14章 平南十策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五)第12章 豎子敢稱霸王?第18章 決戰玄武門(五)第1章 雨霖鈴第卅章 坦白第69章 末日(二)第14章 平南十策第卅七章 新羅二第卌二章 李王初會上第廿二章 都棱鎮六第78章 言慶露心聲第卅三章 風暴之忠誠上第卅八章 新羅三第卌七章 朵朵第55章 孝文之殤第廿二章 都棱鎮一第卅三章 風暴之忠誠上第廿八章 滎陽攻略第一彈下第16章 崔道林(上)第65章 一字並肩王第卌一章 一千貫下第卅四章 王室追殺令上第廿九章 遍地黃金第51章 喜盈門(七)第廿九章 黃雀第7章 哈士奇(下)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八第76章 危機第13章 長安一夜(三)第卅章 回滎陽二第18章 別惹我!第87章 多事之秋第卅章 天下棋局二第廿八章 僱傭軍初構想第62章 人善被人欺第7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卅章 天下棋局二第1章 血案第69章 末日(五)第51章 命題:釋道(上)第廿二章 都棱鎮五第8章 僚亂(一)第4章 有故事的人第卅八章 古廟逢貴客第廿五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2章 開皇十八年(下)第8章 僚亂(一)第2章 開皇十八年(下)第57章 東都(七)第58章 君何人(下)第廿六章 春江花月夜第56章 辛文禮新文禮?第57章 俱傷第卅四章 王室追殺令上第11章 我心似君心(續二)第59章 噩耗第1章 今夕是何年第69章 獅虎兒第18章 決戰玄武門(五)第卌五章 準備好了第52章 何爲盛世?第74章 籌謀第卌六章 屍山血海二第12章 麻煩來了(下)第16章 崔道林(中)第廿一章 李先生下第79章 滎陽之變第卅三章 風暴之忠誠中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第14章 一封家書第5章 父子情(下)第卌四章 最後一課中第51章 喜盈門(二)第4章 七學士(一)第卅九章 新羅四第19章 黃口孺子言太平第卌六章 屍山血海二第卅五章 瓦崗興李當王四第19章 冼夫人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四)第卅三章 平壤一夜六第57章 東都(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