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麻煩來了(下)

孫思邈似乎有話要說,但欲言又止。

他看了看鄭言慶,想是覺得言慶年紀還小,所以也沒有詢問,倒是讓言慶多少有些失望。

“此去不遠,就是東漢靈臺,何不前往一觀?”

杜如晦連忙點頭,表示贊成。

東漢靈臺,是東漢時期觀測天象的所在。著名的天文學家張衡,曾在此爲官,併發明瞭渾天儀。到西晉時,靈臺上爲司馬氏所使用。只是如今也和太學一樣凋零。

鄭言慶前世曾參觀過靈臺遺址,說句實話,興趣不算太大。

但既然孫思邈提出來了,而且杜如晦也表示贊同,他自然不好拒絕。這古人的雅興可真不淺!言慶心裡嘀咕了一句,隨着孫思邈轉身準備離開。就在這時候,身後杜如晦啊的一聲驚叫,只見孫思邈猛然鬆開了言慶的手,鄭言慶也沒有看清楚,孫思邈是如何移動,緊跟着就看見孫思邈出現在杜如晦的身邊,伸手將他攙扶住。

“腳下泥濘,小心一點。”

孫思邈說完,又回到了鄭言慶的身邊。

言慶的眼睛瞪得溜圓,這孫思邈莫非也是個高手嗎?

他習練降龍功以來,耳聰目明,較之常人的視力強上許多。可在剛纔,居然沒有看清楚孫思邈是如何到了杜如晦的身邊。難不成,傳說中的藥王,是絕世高手?

想想,倒也沒什麼奇怪。

孫思邈在後世雖以《千金方》而被稱之爲藥王,可另一方面,他還是一個道士。

他著《千金方》的目的,是爲尋求長生之術。煉氣養形,有一身好功夫倒也不值得奇怪。似乎覺察到了言慶的心思,孫思邈微微一笑,輕聲道:“我對搏殺之術,並不精擅。然而自學道以來,。修習引導之術,勤練五禽戲,倒是略有所得……言慶你既然習練武藝,我倒是可以把這引導術和五禽戲教你。雖不能長生不老,但強身健體,增長力氣,卻有奇效。”

鄭言慶聞聽,喜出望外。

朵朵離開之後,他就沒有了一個可以指導他練功的人。

雖說孫思邈不擅搏殺之道,可是若能學會他的引導術,倒也是一樁好事情。

這時候,杜如晦也站穩了身子,嘴裡嘀嘀咕咕的說:“剛纔好像是被什麼東西給絆住了。”

說着,他低頭看去。

就見殘磚斷瓦中,似有一塊石碑凸出一角。

想來剛纔就是被這石碑絆了一下?鄭言慶倒是沒有在意,可杜如晦卻來了精神。

“孫先生,你看這是不是一塊石碑?”

孫思邈拉着鄭言慶的手,走過去看了看,“有點像……如晦,你莫不是以爲……”

“說不定,說不定哦!”

杜如晦目光灼灼,有一種很熾烈的光采。

鄭言慶一開始沒明白他和孫思邈對話中的含義,可看杜如晦現在的模樣,似乎明白了。

這傢伙喜好碑帖,恐怕是認爲,這塊黑乎乎,看似石碑一樣的東西,是漢魏遺留下來的石碑?只是,他赤手空拳的,又如何將石碑從地中取出來?如果真是漢魏石碑的話,這玩意兒至少已經埋了三四百年,想要取出來,恐怕沒那麼容易。

“可惜了,要是張大鬍子在,能省不少麻煩呢。”

杜如晦圍着石碑轉了三圈,自言自語道:“那傢伙力氣大,一定能把石碑挖出來。”

鄭言慶忍不住笑了,孫思邈也是連連搖頭。

合算着,人家堂堂揚州首富的三公子,就是給你當苦力的命嗎?

“取出來倒也不難,可問題是,如果石碑過大,你怎麼弄回去?”

孫思邈一旁開口道:“我先說清楚,我可不會當你的苦力,小兄弟也不會……你自己搬回去,我就幫你把這石碑弄出來。”

杜如晦眼睛一亮,“沒問題!”

“那你先在這裡,把碎石清理出來吧。”

孫思邈說完,拉着鄭言慶走到旁邊。杜如晦二話不說,把手中的竹傘也丟棄旁邊,蹲下身子清理碎石。他穿着一件藏青色的大衫,很快的,就沾滿了泥點子,看上去非常狼狽。

“這傢伙可真的是……”

“孫先生,您和杜大哥很熟嗎?”

孫思邈搖搖頭,“我和他是在衡山相遇。當時這傢伙就圍着岣嶁碑打轉,如果那不是那塊岣嶁碑太大,太重的話,我估計他真敢把那塊石碑從山上給背到山下。

後來我們和張三郎相遇,正好順路,才一路過來。

按理說,昨夜本不會錯過宿頭。可就是這傢伙在路上磨蹭,所以纔會和你相識。”

言慶說:“杜大哥,看樣子可真是好這碑帖啊。”

“何止喜好?簡直就是癡了……

依我看,他比那歐陽詢和智永還有癡幾分。只是他這年紀,不免有玩物喪志之嫌。”

言慶知道孫思邈話中之意,但卻不好評論。

這時候,杜如晦大聲叫喊,說是已經把碎石清理出來。孫思邈應了一聲,把竹傘交給了鄭言慶,然後邁步走上前去,撩開了衣襟,單手拖住了石碑一角,雙腳猛然一沉,緊跟着手臂用力,就見一陣泥沙飛濺,石碑被他硬生生從土中掀了出來。

鄭言慶倒沒有去在意那塊石碑,而是驚訝的看着孫思邈。

這位傳說中的藥王,看上去瘦瘦弱弱,似乎並不強壯。沒想到,竟有如此神力?

而杜如晦則是一臉欣喜之色,撲過去,用手輕輕摩挲石碑上的泥沙,也不顧的雨水滴落,他眯着眼睛,仔細辨認。片刻後,杜如晦突然發出一聲驚呼,手舞足蹈。

“三臨辟雍碑,竟然是三臨辟雍碑!”

石碑體型巨大,大約有三米多長,一米多寬的樣子。

鄭言慶大約估算了一下,這塊石碑至少也有千斤左右的分量。無比震驚的向孫思邈看去,言慶暗自咋舌。這就是傳說中的絕世高手嗎?如此神力,真世間罕見。

而孫思邈,也有些吃驚。

不會吧,這傢伙運氣真的這麼好?隨便摔一跤,就能挖出一塊三臨辟雍碑來?

三臨辟雍碑的全稱,應該是《大晉龍興皇帝三臨辟雍皇太子又再蒞之盛德隆熙之訟》。全採用隸書所做,爲西晉威寧四年(278)十月廿日所立,碑陽三十行,每行五十五字;碑陰四十四行,記載着晉武帝司馬炎和晉惠帝司馬衷前後三次會見太學師生的事蹟,共一千五百餘字。

鄭言慶對這塊石碑有一點印象。

因爲這塊石碑,於後世1930年在洛陽金村鎮出土,後來收藏於洛陽博物館裡面。

言慶前世在兩市間的交流學習時期,親眼見過這塊石碑。

可他萬萬沒有想到,一次偶然的踏青遊玩,居然提前一千四百年,見到三臨辟雍碑。

“真是三臨辟雍碑?”

“沒錯,沒錯……我見過它的拓文,絕對不會錯的。”

雖然石碑大部分被污泥所覆蓋,但裸露的地方,卻是字跡清晰。

孫思邈苦笑道:“如晦,你不會是想要把它給帶走吧。”

杜如晦趴在石碑上,瞪着眼睛說:“爲什麼不可以?這是我發現的,它就是我的!”

“可這玩意兒,至少也有一兩千斤的分量,你怎麼帶走?”

“哦,這個嘛……”

杜如晦眼珠子滴溜溜打轉,片刻後說:“很簡單,反正大鬍子人多,讓他想辦法幫我運回去就是了。”

孫思邈連連搖頭,“張三郎未必會同意吧。”

“我不管,我不管!”杜如晦此時就好像一個小孩子似地,“反正我要把它帶回去。

再說了,這東西既然已經出土了,如果不妥善保管的話,說不定會有損傷。我帶回家中,妥善保管豈不是一樁美事?這樣吧,咱們這就回去找大鬍子商量一下。”

“你啊,簡直要瘋魔了!”

孫思邈也無可奈何,扭頭對鄭言慶說:“言慶,我們回去找人,讓這個瘋子守在這裡好了。”

鄭言慶倒是無所謂,於是就點頭答應。

也許真的弄錯了?

眼前的杜如晦,哪有半分鄭言慶想像中的名臣風采,甚至讓人感覺,他就是個大麻煩……

第69章 末日(六)第卌七章 漁人上第卅三章 平壤一夜六第卅三章 風暴之忠誠下第51章 裴淑英的迷茫第2章 仙醫何處尋?第廿三章 懦懦竇奉節上第卌二章 李王初會中第9章 江湖風波將起第57章 俱傷第50章 前夜第61章 雄大海出獄第廿一章 先聲奪人第卅六章 風暴之迴歸第18章 決戰玄武門(五)第90章 伊人遠去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二第88章 孤教得你否?第57章 東都(二)第10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三)第卌三章 二月春風似剪刀第卌六章 屍山血海二第64章 父女第卅一章 驅虎吞狼乎第71章 花郎隱者第卅章 平壤一夜三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五第卅二章 回滎陽五第76章 登門尋釁第13章 授藝第8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一)第58章 君何人?(上)第14章 決戰玄武門(一)第16章 崔道林(下)第81章 鄴城之戰(二)第50章 被姑姑痛恨的男人第卅一章 回滎陽三第卅章 平壤一夜三第廿三章 汝非蒲山公第4章 海門鎮(二)第廿六章 長孫有女初成長第61章 風滿樓第廿章 八百年門閥第廿六章 河南討捕大使第卌四章 絕境第卅七章 瓦崗興李當王六第11章 長安一夜(一)第廿一章 程咬金的斧頭第57章 東都(三)第18章 仇人第廿六章 房玄齡的選擇一第51章 喜盈門(一)第卅三章 瓦崗興李當王二第廿一章 衝突第82章 罵死虞柔第卌七章 屍山血海三第卌八章 修緣七品上第廿章 割喉禮第6章 魏徵的決斷(二)第91章 父子相見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五第廿五章 拜師中第廿一章 程咬金的斧頭第卅章 回滎陽二第67章 竇夫人求醫第卌二章 武僧第74章 化工產業雛形第51章 喜盈門(四)第廿六章 河南討捕大使第9章 江湖風波將起第4章 所求者何?第57章 東都(八)第18章 金堤關(四)第廿一章 武德三年的餘韻第11章 大定酒樓第4章 所求者何?第卅二章 平壤一夜五第59章 擒王第65章 一字並肩王第66章 蹊蹺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完)第9章 江湖風波將起第卅三章 平壤一夜六第13章 授藝第廿章 滎陽李無敵第卅六章 風暴之迴歸第廿二章 都棱鎮五第81章 鄴城之戰(五)第11章 長安一夜(一)第10章 釜底抽薪第67章 誠意第69章 末日(五)第9章 種子(下)第廿七章 過河過河過河第64章 李神通(二)第卌章 機關算盡上第廿一章 李先生上第廿章 滎陽李無敵第53章 言慶收徒第廿七章 處處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