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所求者何?

距離雷神殿不遠。有一處名爲洗象池所在。

相傳,釋迦摩尼大弟子普賢登臨峨嵋時,曾在一座六方池中爲他的坐騎白象洗身,故而得名。

此地屬高寒地帶,故而建築多低矮。

以鉛皮蓋房,設有大雄寶殿和觀音殿,供奉有觀音和大勢至菩薩,香火極其興旺。

鄭言慶沒有想到,孫思邈居然會住在一座佛寺中。看他與寺中僧侶的樣子,似乎非常親密。

不過,這寺中的僧侶聽聞鄭言慶名字的時候,卻顯得有些敵視。

孫思邈初見言慶,也是不由得一陣驚喜。

“言慶,你怎會找來這裡?”

六載不見,孫思邈看上去越發清癯。不過相貌卻似乎沒有太大的改變。和六年前相比,他看上去好像更年輕了一些。原本臉上還有些褶皺,但這一次相見,紅光滿面,肌膚緊緻而光滑,內中似有一抹晶瑩的光在流轉。衣帶飄飛,更顯露出幾分神仙風采。令人不由得心生膜拜之意。

“孫真人,您可真是難找啊!”

鄭言慶苦笑道:“學生從洛陽而來,入山已半月之久。若非您上次在信中提到了杜鵑和希譙真人,只怕這一次就要空手而回。”

孫思邈的目光,越過鄭言慶的肩膀,看到了站在門外,與雄大海並肩而立的趙希譙。

趙希譙的模樣有些悽慘,臉上被煙火燻黑的痕跡,還沒有來得及被擦拭乾淨。孫思邈向他看過來,趙希譙卻是勃然大怒。

“你這該死的傢伙,好端端寫什麼書信?

你寫書信也就罷了,爲何又要寫上我的名字?可惜了我一爐金丹,眼看就要成功,被這些傢伙一擾,全都廢掉了……你知不知道,我爲那金丹下了多少功夫,又耗費了多少心血?”

他越說越氣,到後來指着孫思邈的鼻子開罵起來。

孫思邈卻不惱,笑呵呵的聽着趙希譙的牢騷,毫不在意。

“這黑大個,擾了我煉丹也就罷了。我說你們自己過去找就是,他卻扛着我就走,當我貨物不成?”

趙希譙好像找到了靠山,指着雄大海開始數落起來。

哪知孫思邈根本就不理睬他,上前拉着言慶的手,打量一番之後說:“不錯,這個頭都快趕上我了……呵呵。言慶啊,你不要理這瘋子。他就是這樣子,煉丹煉丹……你練了十二載,也未見你練出什麼金丹。上次若非是我出手救他,這傢伙只怕就要煉得連性命都沒了。”

趙希譙有些尷尬,撓撓頭,一拂衣袖,轉身就要離開。

“喂,趙瘋子!”孫思邈喚住了趙希譙,“別說我不告訴你,今日法順大師要辦素齋,邀請大家賞月。你若是走了,日後可莫要後悔纔是。”

趙希譙立刻止住腳步,“法順和尚要做素齋,那倒是可以考慮一下。”

孫思邈不再理他,拉着言慶的手,往後殿禪房行去,“言慶,你來的正好,我爲你引介一位高人。

呵呵,說起來你和他還有些關聯呢。”

“和我有關聯?”

鄭言慶愕然。剛要開口詢問,卻見孫思邈拉着他,身不由己的就往後殿行去。要說言慶練功多年,這下盤穩得很。尋常人莫說要拉着他走,就算想要把他推動一步,都會感覺吃力。

然則孫思邈拉着他,好像毫不吃力。

鄭言慶與其說是自己在走,倒不如說是隨着孫思邈的牽引而行。

“女施主,後殿重地,恕無法招待,還請女施主禪房休息。”

朵朵想要跟着去,卻被一名僧人攔住。

鄭言慶扭頭對她說:“朵朵,你就在禪房等我,一會兒我去找你。”

朵朵無奈,只好帶着雄大海和兩頭獒犬,隨着那僧人到偏房休息。而趙希譙則隨着其他人,去整理儀表。

言慶隨着孫思邈走出後殿,兩人穿過一片竹林。

沿着林間碎石小徑,但聞耳邊傳來陣陣木魚之音。

“孫真人,你帶我去見誰啊。”

“呵呵,到了你自然知曉。”

兩人很快就來到一處幽靜的禪房外。日光灑在庭院,院中雜草叢生。草葉上,還沾着晨間露水,幸好鄭言慶穿的是一身僚人服飾,若是穿着平日裡的衣裝,只怕衣襟會被露水打溼。

院子裡有一幢禪房。

門廊上坐有兩人,一個曲肱高臥,一個盤坐蒲團。

那曲肱高臥者,是道家裝扮。半眯着眼,似在熟睡;另一個則是老僧模樣,盤坐門廊上,若亙古石佛。一手金剛手珠,看似緩慢實則轉動迅速,一手木魚槌,隔許久才輕擊木魚一次。

這一僧一道,形容怪異。

孫思邈示意言慶不要出聲,兩人在一旁門廊上坐下,靜靜看着僧道。

篤!

足足一盞茶的工夫,木魚輕響,僧道同時掙開了眼睛。

“老和尚,你輸了。”

老僧一笑,“袁真人,貴客臨門,若再繼續下去,豈非失禮?”

道人扭頭看了一眼孫思邈和鄭言慶。當目光落在鄭言慶的身上時,他微微一怔,一雙細長雙眸,露出陰柔的光亮。

“你是誰?”

“袁真人,他就是我曾與您說過的鄭言慶。六年前您途徑洛陽,未能與他相見……”

道人一擺手,手指不斷變化。目光依舊落在鄭言慶身上,語音極爲輕柔道:“你究竟是誰?”

“我……”

不知爲何,言慶這心裡,陡然一顫。

他想要開口,可是話到了嘴邊,卻又不知如何說。

我是誰?

我是鄭言慶,可我明明叫李建國?我是李建國,卻明明是鄭言慶。

“我是我。”

道人一怔,嘴角浮起一抹笑意。

而老僧昏暗的目光,也隨之一亮,旋即又黯淡下去。

“袁真人。你這是做什麼?”

“哦,無他,兒戲矣。”

袁真人呵呵一笑,目光收回,復又坐起來,伸了一個懶腰,“卻是一場好睡,老和尚,咱們明日再接着比。”

“明日?”

老僧笑道:“只怕有些麻煩。明日一早,我當往成都府一行……袁真人,咱們這釋道之爭,已近半載,勝負未分。不過今日,有原道者拜訪,不如咱們問問他,何爲佛,何爲道?”

袁真人扭頭,向鄭言慶看去。

“小施主,何謂釋道?”

鄭言慶那裡會想到,他竟然在這裡,遇到了這種釋道之爭。

嘴巴張了張,好半天他吃吃艾艾地說:“佛即是道,道即是佛。”

“哦?”

袁真人和老僧的目光,陡然間凝重起來。

鄭言慶只覺身上有一塊大石,那種奇異的壓力,令他非常難受。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腦海中,陡然浮現出了一句後世耳熟能詳的禪詩,言慶脫口而出,可說罷又有些後悔。幹嘛要摻和到這種事情裡?釋道之爭,多少年未能分出高下,他摻和進來,豈不是自尋煩惱嗎?

老僧手中的木魚槌,篤地敲在木魚之上。

而袁真人似也色變,久久無語。

“然天道遠。人道彌。”鄭言慶猶豫了一下,接着說:“釋道之說,我無所求,與我何干?”

“那你所求者何?”

袁真人立刻逼問。

鄭言慶一怔,心中不由得也陷入迷茫。

是啊,我所求者,又是什麼?

重生十一載,他從未認真的考慮過這樣一個問題。

不管是他剽竊詩章,亦或者習文練武,所求者不過是爲了日後能抱住李二的大腿,能逍遙快活。

可是,這真是他所求嗎?

思緒一下子變得混亂起來,鄭言慶坐在門廊上,久久不語。

孫思邈也沒有想到,會變成這樣的狀況,不由得眉頭一蹙,想要開口爲他辯解幾句,卻見袁真人和老僧掃了他一眼。兩人同時輕輕搖頭,而後端坐於門廊上,眼皮子一耷拉,似是入定。

孫思邈雖然不知道這兩位是搞什麼鬼,可是考慮到他二人的身份,還是閉上嘴巴。

時間一點點的過去,不知不覺間,已是午後。

鄭言慶坐在門廊上足足一個時辰,終於擡起頭來,眼中流露出堅定的光芒。

“小施主,已有了答案嗎?”

言慶點點頭。

“願聞其詳。”

鄭言慶起身,拱手一揖,“小子所求者,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

這一席話,聽上去有些光偉正,高大全。

但卻是鄭言慶發自肺腑之言。

前世在物慾橫流,道德淪喪的社會中苦苦掙扎,有時候連自己是誰,都已忘記。少年時的偉大理想,還有種種誓言,隨着物質生活的不斷提高之後,卻分崩離析,煙消雲散……

言慶不知道,那究竟是什麼原因。

當一個人無所信仰,無所畏懼的時候,物質就成了唯一的選擇。

重活一世,他發現,自己或許可以改變一些東西。

在先前的那種重壓之下,鄭言慶的心胸,突然間豁然開朗起來……有些東西,我們始終應該堅持!

袁真人和老僧怔怔看向言慶,一時間不知該說什麼纔好。

“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

袁真人突然大笑起來,站起身來大袖一甩,“娃兒,你好大的口氣。但願二十年後,你依然記得今日之言。”

說完,袁真人離開禪房。

鄭言慶呆立原處,腦袋裡依舊有些紛亂。

“孫真人,我說錯了嗎?”

孫思邈目光有些迷離,沉靜許久後,低聲道:“你沒有說錯,只是我覺得,我好像錯了……”

他出身豪門,卻迷戀仙道。

學得一身的本領,如今思來,卻好像未有任何用處。

數十載來,苦求仙道。

到頭來卻發現,比不得一個小孩子看得真切。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所求者,不過一場空。

老僧的目光也有些遊離,默默起身,返回禪房。

孫思邈深吸一口氣,而後撓撓頭,輕輕苦笑道:“言慶啊,你可真是個妖孽。數十載所求,被你說成了一場空。即便是法順大師大圓滿心境,也被你說動了……算了,我們回去吧。”

“孫真人,您不是要引介人嗎?”

“人,你已經見過了。”

孫思邈帶着鄭言慶往外面走,“那袁真人,就是南袁袁守城真人,占卜觀氣之術,天下無雙。

那老僧,就是法順大師。

他俗家本姓杜,是杜如晦族中叔祖。我原本想爲你引介一番,可沒想到……不過沒關係,他二人都非尋常人,不會怪罪你的。”

鄭言慶撓撓頭,有些尷尬的笑了。

“對了,你千里迢迢從洛陽來,找我有什麼事嗎?”

孫思邈終究修道有成,很快就平復了心境。他帶着言慶,來到了他的住所,好奇的詢問道。

鄭言慶說:“孫真人,我此次來,是求您救人。”

“哦?”

言慶於是把長孫無垢的病情解說了一遍,而後苦笑道:“無垢這氣疾頑症,巢先生和吳先生都束手無策。吳先生說,這岐黃之道,當首推孫真人。所以,我就帶着無垢,前來尋醫。”

“長孫大將軍,故去了?”

孫思邈久居深山,並不太清楚外面發生的事情。

聞聽長孫晟故去的消息,他不僅一怔,眉頭頓時緊鎖一起。

“孫真人?”

“哦,我只是乍聞長孫凋零,心生感慨罷了。當年我與長孫晟曾有數面之緣,未曾想到……

氣疾這病症,治療起來倒是一樁麻煩事。

治病倒是沒問題,不過能不能治好,我卻不大確定。這樣吧,等明日一早送法順大師離開之後,我隨你去榮樂城走一趟,先看看那小丫頭的病情,再做其他打算……對了,這件事後,你可有打算?”

“洛陽如今局勢複雜,老師故去,我也不想立刻回去。

所以我想在蜀中待上一段時間,一方面可以幫您照顧無垢,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安靜的讀書。”

“若是如此,你不如上山吧。”

孫思邈沉吟片刻道:“榮樂城那邊雖說還算安寧,不過終究漢僚雜居,難免會發生衝突。

這兩年,俚僚和官家的衝突頗爲激烈。我聽說越嶲郡那邊,已發生了僚人屠殺漢人的事情。你們住在那邊,很容易被捲入僚漢之爭。倒不如搬過來,至少可以比山外面,清靜許多。”

言慶想了想,“孫真人所言極是。不過此事我還需回去和大夥商量一下,才能做出決斷。”

“呵呵,這倒也是。”

孫思邈說着話,臉上露出一絲笑容。

鄭言慶的心情一下子輕鬆了許多,能找到孫思邈,也算是完成了此行一大目標。至於能否治癒無垢,已經不是他所能插手的事情。不過想來,這山清水秀之地,又有名醫診治,當無大礙。

這邊的心事了結,言慶的心頭,旋即又浮現出一樁事故。

也不知,爺爺此時,是否已離開了洛陽?

——————————————————————

尋醫之事,告以段落。

晚上加更,會在十點左右。

第94章 麒麟館第卅八章 新羅三第63章 關中來客第10章 唯別而已矣第卅二章 瓦崗興李當王一第11章 我心似君心(中)第廿四章 孝子第12章 班底第15章 一畝甘蔗林第10章 釜底抽薪第11章 大定酒樓第14章 一封家書第卅七章 瓦崗興李當王六第卌二章 新羅七第廿二章 都棱鎮五第廿二章 都棱鎮六第卅章 唐猊玉帶第58章 迴歸第卅一章 長安野望1第卅四章 瓦崗興李當王三第廿二章 都棱鎮四第59章 噩耗第56章 入榖第卌九章 三娘子第廿三章 借糧第卅七章 又聞彌勒聲第16章 處江湖之遠下第卅一章 長安野望三第88章 皇泰主第廿二章 做個小說家上第60章 大業十四年第卅三章 瓦崗興李當王二第53張 於無聲處聽驚雷第12章 麻煩來了(下)第64章 李神通(二)第卅二章 回滎陽四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四第61章 武邑故人第16章 崔道林(中)第廿一章 李先生上第54章 小風口第82章 河南王(中)第卅章 天下棋局一第卅二章 回滎陽五第卅八章 古廟逢貴客第卅五章 風暴之安撫中第卅八章 父與子下第廿七章 緣來如此第76章 登門尋釁第18章 八仙歌第廿四章 童環第卌一章 血戰觀音殿第廿九章 回滎陽一第51章 喜盈門(一)第12章 麻煩來了(下)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八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一第58章 天寶將軍第卌章 隋末大拆遷中第57章 東都(八)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九第7章 無垢第85章 各懷心機第卅九章 魏徵初露崢嶸第卅三章 風暴之忠誠上第17章 決戰玄武門(四)第81章 鄴城之戰(四)第63章 功過相抵第81章 鄴城之戰(四)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八第卌九章 屍山血海五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三第57章 東都(五)第80章 兩駙馬第廿一章 程咬金的斧頭第卅四章 回滎陽完第卅一章 驅虎吞狼乎第廿五章 拜師下第卌三章 新羅八第6章 長安好第廿五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7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4章 反常的毛旺一家第卌一章 前門拒虎後門進狼第60章 禽獸第7章 遇故人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一第2章 長安,長安第廿一章 先聲奪人第廿五章 拜師下第卌六章 回洛陽第卌二章 李王初會上第廿一章 李先生上第卌一章 一千貫下第卌章 新羅五第5章 安遠堂二爺(上)第67章 誠意第卅二章 平壤一夜五第卅八章 父與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