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卅章 回滎陽二

坐門時,淅淅瀝瀝的下起小,雨。

鄭言慶披上一件薄薄的油布披風,騎着馬離開竹園。

渡口,霧濛濛!

岸邊垂柳翠鬱,隨風搖曳,在雨霧中呈現婀娜之色,宛如洛水兩岸,玉立婷婷少女口空氣中,瀰漫泥土芬芳之氣。

這農耕時節,積蓄了一個寒酷嚴冬的地氣勃發,似乎是在爲這春色搖旗吶喊,壯麗景緻。

鄭言慶欣賞着沿途風景,不知不覺就來到了徽安門外。

守衛徽安門的門伯士本們,也都認得這個每天風雨無阻,進出徽安門的白衣少年。有熟悉的還上前問一聲好,然後直接放行。大名鼎鼎的半緣君,何需檢驗號牌?

號牌管理,也是房彥謙出任河南尹來,一直主抓的事情。

凡洛陽人進出城市,需顧驗號牌。

出城時獲取,入城時收回。這樣一來,每天出入洛陽的人員雖然衆多,但都可以得到安善的管理。甚至包括有多少外地人進入洛陽,又有多少洛陽人遠足他處。大致上從每天分發的號牌,就能看出端倪。

不得不說,房彥謙這號牌管理,的確使洛陽的治安狀況好轉許多。

鄭言慶交還號牌之後,催馬徐徐而行。

洛陽城中,不得縱馬疾馳,這也是一項法規。

即便房座謙對言慶青睞有加,鄭言慶也不敢觸犯。天曉得那房黑臉會不會一瞪眼睛,賞他十棍子作爲處罰?房彥謙連齊王世子都敢動,焉知不會對言慶鐵面無私呢?

雨中的洛陽,極有風韻。

那一面面在裡坊街道飄揚的幌子,宛若一面面旗幟二樓閣林立,坊間錯落有致。路土行人行色匆匆,或出城,或入城,形成一幕極爲雅緻的景色。

鄭言慶在霹靂堂門前下馬。

早有門子上前,一臉諛笑道,“這麼大的雨,還以爲鄭少爺會晚些過來。”

鄭言慶微微一笑,把繮繩遞給了門子。

“老師可在家中?”

“大將軍今天有些不舒服,所以沒有出門。”

“不舒服?”

“是啊,每逢這種陰鬱天氣,大將軍就不太舒服。這是老毛病了,太醫說是氣疾症,需慢慢調養。”

長孫昆身體不好,這在洛陽並非是什麼秘密。

不過霹靂堂的門子,也不會隨隨便便和人談論此事。若非言慶是長孫晨的弟子,恐怕他也不會談及此事。

鄭言慶點點頭,邁步走進長孫府的大門口已經拜師十餘天了,鄭言慶對長孫府也算是輕車熟路。

剛走上回廊,就見從迴廊的另一頭,氣沖沖走來一個青年男子。

看年紀,大約三旬左右,生的倒是眉目清秀,一表人才。帶着淡淡的書卷氣,只是因爲氣憤,所以顯得有些陰鷙。

“高大人早!”

言慶認得這青年,正是長孫昆的妻弟,名叫高給。

這個名字也許有點陌生,但若提起他另一名字,想來就會熟悉許多。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的高士廉,正是此人。鄭言慶早在拜師那天,就和高士廉見過面。

史書裡,對高實力的評價頗高。

說他,少有器局,頗涉文史。也就是說他有眼光,並且文采不錯。

鄭言慶不敢怠慢,連忙側身讓路,同時行禮問安高士廉卻沒有迴應,只是看了他一眼,然後哼了一聲,甩袖遠去。言慶有些奇怪,這位高士廉怎麼了?

來到書房,就見長孫昆正在收拾書案。

“老師,還是讓學生來吧。”

鄭言慶連忙上前,從長孫昆手中接過了活也長孫昆倒也不客氣,在一旁坐下。

他的臉色看上去不太好,有點慘白。

也不知是因爲那氣疾症的緣故,還是因爲和高士廉剛纔不愉快所致?鄭言慶不敢多問,把書案收拾乾淨二“言慶啊,今天咱們不讀孫子,你給我讀一讀論語吧。”

鄭言慶答應了一聲,從隨身的書囊裡取出一卷論語,恭敬的在書案前跪下來,開始大聲朗讀。屋角桌子上的青銅香爐中,飄散出縷縷青煙。香是好像,有點類似於西域特產的香木氣息。這種香木焚燒之後,有安身清腦的作用,不過價格昂貴。

“言慶,讀《鄉黨》一文。”

鄉黨,是論語的第十篇。

長孫鼠輕聲吩咐,鄭言慶不敢怠慢,略一停頓,直接背誦起來,

“孔子於鄉黨,拘拘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廟,朝廷,便便言,唯謹爾,”

“哦,言慶已能誦讀論語了嗎?”

長孫員臉上浮現出一抹滿足的笑意,輕聲說,“那正好,把你的書給我,你來誦讀。”

說着話,他把鄭言慶的《論語》拿過去,鄭言慶則接着背誦,而長孫晨則翻開書卷,隨着鄭言慶的誦讀而翻閱。漸漸的,長孫昆臉上,露出一抹奇異的神采。

“慢着!”

他突然喚住了言慶,指着那書上批註的各種標點符號“言慶,這些是什麼意思?”

隋朝時期的書,沒有標點符號。

通常是長篇連接,也沒有分隔。這一來,在誦讀的時候,常常因爲斷句的緣故,而使得文章出現各種歧義。鄭言慶學得是鄭玄所注論語,大字小字的擠在一起,又是豎排,很容易會看差。所以言慶在聽完講解之後,習慣性的加入標點斷句。

他的書本,一般不許人翻動。

長孫員還是第一次看到這種標點符號,不由得大吃一驚。

他是武將出身不假,但同時也飽讀詩書,應該屬於儒將智將。對於這標點符號的作用,他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端倪。雖然還不明白這逗號句號的作用,卻隱隱能感覺到,其中蘊含的巨大用途。如若真的能將這種符號推廣開來,定然會在文壇上,掀起一股軒然大波。

鄭言慶上前,把這標點符號的含義,做出了詳盡的解釋。

“學生每次聽老師解讀,害附記不住,於是用這種方法加以標註,回家之後反覆揣摩。

這些標點符號,不過是學生爲偷懶求方便所造,還請老師勿怪責。”

長孫晨啞然,不知道該說些什麼纔好。

他這個學生啊,還真的是總能給他帶來一些驚喜二爲了偷懶求方便?這年月,想要偷懶求方便的人多了去,也沒有看他們用什麼標點符號來爲書本做注詩啊”,“言慶,你這本書,可不可以先留下來?”

鄭言慶說,“老師既然這麼說,學生自無不可!!!田“恩,那你接着誦讀。”

於是,言慶把論語接着往下背誦,從第十篇開始,一直背到了最後。期間長孫晨也沒有叫停一次。等言慶背完之後,他又講解了一番,對於鄭言慶的提問,做出相應回答。

“言慶啊,下午我們就不去軍營演武了。

爲師的身子有些不舒服,今天就到這裡吧咱們明天再接着講解孫子十三篇。”

鄭言慶應命,不過沒有立刻離開。

“老師,學生有一不情之請。”

長孫星這時候心情好轉一些,於是問道,“什麼事?

“學生有一好友,師從顏師古顏先生,在洛陽苦讀已有四載。過些天就是洛陽縣學開試,我擔心您也知道,洛陽如今人數衆多,比之四年前有些不一樣。”

長孫晨愣了一下,旋即明白鄭言慶的意思。

“你是擔心,你那好友被他人擠走?”

“也不能說是擠走,只是人數衆多,難免會爭奪激烈。我聽人說,今年洛陽縣學只有三十個名限,我是害怕萬一我那好友才情出衆,若是因此而落選,我覺得可惜。”

長孫藏點了點頭…

“那你想如何?

“我只希望能在同等水準中,錄取其人,莫遭了暗算。”

長孫晨說,“此事你應該去找房公啊!他身爲河南尹,同時也有糾察學府之責。”

言慶若笑道,“老聽又不是不知道,房公雖有糾察之責,但其鐵面無私。我若不找他,說不得我那好友還有機會;若是找他的話,反而有弄巧成拙之可能。”

長孫員不由得笑了!

“你那好友叫什麼名字?方便時,我會請人託付一二。

“徐世績,是離狐人,四品出身,恩、大公子對他也非常讚賞,曾有意扶持。”

長孫藏想了想說,“此事我已知曉,你莫要擔心。若這徐世績真的有才學,斷不會讓他吃虧。”

鄭言慶喜出望外,有長孫員這一句話,他也算是能放下心來。

“還有一件事,清明將至,學生過此日子,可能要回蒙陽一趟,還請老師恩准。”

“哦,返鄉祭奠,此乃大事。

你若是決定行程,提前兩日告訴我聲即可。”

長孫晨斷然不會反對言慶返鄉祭祖的請求,所以很爽快的點頭答應。

鄭言慶這才告辭離去。從書房離開,穿過後院夾道,外面的小雨,業已經停息二花園裡,幾梭桃樹正綻放花朵,海棠花燦爛。

在一番細雨的洗禮之下,陽光照應,折射出五彩光暈。長孫無垢一身雪白的衣裙,在花園中正和一幫子婢女們玩耍。只見她站在一片粉紅中,如白瓷般粉雕玉琢的精緻面頰上,露出燦爛笑容二咯咯咯,銀鈴般的笑聲,似乎將雨後的那一絲寒意,也驅散了不少鄭言慶不由得駐足,站在迴廊下,看着一臉燦爛笑容的長孫無垢。

對於這個日後會成爲一代賢后的小女孩兒,言慶蠻喜歡。

而事實上,長孫無垢在貞觀歷史中,曾留下極爲濃重的一筆。印象最深的,莫過於是說有一次李世民在朝堂上被魏徵頂的胃疼,回宮中後,憤怒的叫喊着要殺了魏徵。可沒想到長孫皇后聽說後,反而鄭重其事的換上朝服宮中,祝賀李二能有這樣一位賢臣。

這個典故也許說明不了太多,但是長孫皇后的賢明善良,凸顯方疑。

只可惜,小丫頭好像死得挺早,死因是什麼來着?

言慶一下子想不起來,好像是因病而亡不過看她現在的樣子,似乎不像有病。

“小哥哥,言癡哥哥!”

鄭言慶正在想着心事,長孫無垢看見了他,於是興奮的揮舞着胖嘟啡的小手,朝他跑過來。

“觀音婢,今天乖不乖?”

鄭言慶也不知道是爲什麼,當他看見長孫無垢天真燦爛的笑容時,心裡格外平靜。

他從迴廊走出來,蹲下了身子。

長孫無垢衝到他跟前,卻被他一把抱住,高高的舉起,在半空中轉了一個圈兒,惹得無垢發出一陣銀鈴般的歡笑聲。

“觀音婢最乖了!”

長孫無垢拉着鄭言慶的手”…小哥哥,你答應過我的,只要觀音婢聽話,你就要講好聽的故事給觀音婢聽觀音婢很聽話,沒有再爬樹,早上還吃了一個甜餅呢!”

嫣女們沒有跟過來。

她們大都認識鄭言慶,知道這位小郎君是長孫大人的得意門生,而且名頭響亮。

鄭言慶笑了,拉着無垢在迴廊下坐好二“既然觀音婢這麼乖,那我就給你講一個故事!”

鄭言慶想了想,三國演義的故事對無垢而言,肯定是不合適。那麼給她講什麼故事呢?

言慶心裡一動,想起了後世的白雪公主。

這種故事,對小女孩兒最具吸引力。善惡分明,講給無垢聽,她一定會非常喜歡。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非常惡毒的皇后…”

說實話,白雪公主雖是西方的故事,但把它套在東方的世界背景中,也沒什麼不可以。長孫無垢很快就聽得入迷了,握着鄭言慶的手,烏溜溜的眼睛瞪得溜圓。

就連那些婢女們,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跑過來聽小郎君講故事。

當言慶講到白雪公主吃下毒蘋果之後,無垢的眼睛發紅,連連搖晃鄭言慶的手臂,,小哥哥,白雪公主不要死,無垢不要白雪公主死”“鄭言慶哭笑不得,撓撓頭,揉着無垢的小腦袋說,“白雪公主當然不會死!”

於是他繼續往下講,講七個),小矮人爲救白雪公主如何努力,講王子如何親響公主,令她甦醒過來。無垢聽到最後,笑逐顏開,而其他婢女也表現的非常開心。

“好啦,…小哥哥要回去了!”

無垢有些不太情願,拉着鄭言慶的手,死活不肯放鬆”不要,小哥哥再講一個。”

“觀音婢要聽話,只要聽話我每天都會給你講一個故事。”

“真的嗎?”

“當然是真的”小哥哥說話算數!”

無垢這才放過了鄭言慶,依依不捨的送鄭言慶離去……

第卌二章 李王初會中第16章 出征第18章 別惹我!第廿八章 平壤一夜一第13章 詠鵝(上)第卅一章 長安野望二第卅八章 瓦崗興李當王完第55章 交易第65章 不如意事常八九第57章 俱傷第51章 喜盈門(一)第82章 河南王(下)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九第6章 山雨欲來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四第19章 金堤關(完)第2章 開皇十八年(下)第71章 花郎隱者第70章 贏家第廿二章 楊慶鼠輩第卅八章 瓦崗興李當王完第廿四章 三國演義第廿五章 拜師上第8章 殺人了(上)第卅二章 平壤一夜五第廿八章 平壤一夜一第卅一章 長安野望二第廿一章 先聲奪人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三第廿五章 招攬第11章 我心似君心(中)第16章 崔道林(下)第69章 末日(二)第卌三章 二月春風似剪刀第19章 冼夫人第51章 喜盈門(七)第51章 喜盈門(四)第廿四章 三國演義第16章 崔道林(上)第2章 長安風雲(二)第2章 長安風雲(二)第廿五章 拜師下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七)第77章 魚與熊掌第卌七章 我本一俗物上第14章 決戰玄武門(一)第59章 噩耗第卌六章 回洛陽第5章 徐世績的選擇(下)第4章 有故事的人第9章 悍匪解象第10章 僚亂(三)第卅三章 瓦崗興李當王二第55章 孝文之殤第71章 花郎隱者第69章 獅虎兒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五第11章 我心似君心(續一)第廿章 八百年門閥第廿四章 孝子第廿八章 滎陽攻略第一彈下第3章 門閥之鄭氏(下)第52章 何爲盛世?第70章 贏家第84章 生當爲豪士第69章 末日(一)第卅九章 石灰吟下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一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七)第68章 願來世不生帝王家(下)第69章 末日(二)第卅四章 瓦崗興李當王三第廿五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第卌一章 新羅六第1章 桃花三月下江都第4章 隋楊安在第83章 真兇第3章 海門鎮(一)第96章 洛陽求救第64章 胡馬第14章 徐世績的缺點(下)第12章 麻煩來了(下)第19章 金堤關(完)第54章 天下大勢第1章 長安風雲(一)第廿一章 李先生上第61章 武邑故人第卌四章 王白牛上第13章 新官上任之第一把火第55章 約定第58章 君何人(下)第廿一章 武德三年的餘韻第7章 小看了古人第卅七章 瓦崗興李當王六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三第11章 我心似君心(中)第10章 唯別而已矣第卅章 回滎陽二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二第卌六章 居心叵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