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淮並吳,管仲相齊

淮軍趁着夜色攻破梅里,王晟將那些民壯全部遷徙出城,登記造冊。這些人經過一定的軍事訓練,身體素質不錯,熟悉吳地,王晟從中挑選精壯兩萬,組建軍隊。準備將其連同家屬全部遷往邗地。

剩下的民壯盡數遷往淮北,然後再從淮南遷徙數萬淮人來此耕種。

吳國地方數百里,淮國此戰將其吞併,國土直接擴張了三分之一還多。只是想要將其消化掉還需要大量時間。

王晟沒有殺吳侯,而是將上一任吳侯帶了過來,當初王晟一戰滅吳國八萬精銳,俘虜吳侯和諸多卿士,想讓其去勸降,結果梅里的那些人直接宣佈吳侯戰歿,然後擁立其子爲吳侯。

兩人爲前後吳侯,相見可謂是‘父慈子孝’讓人喜聞樂見,最後吳侯被王晟廢除,遷往淮安,封食邑三百戶,讓其供奉宗廟。

吳國既滅,這城中卿士盡數罷黜或斬殺,然後盡數遷往淮南。這些人沒有了土地,沒有了貴族身份,若是不能儘快施展才學,得到一官半職,很快就會泯然衆人矣。

一番梳理之後,吳國之中的貴族被盡數遷走,敢於反抗者,直接殺死。一直到冬季來臨,王晟總算將吳國上下梳理一遍。

同時又遷徙來了數萬戶淮國百姓,這些淮國百姓大多都是此戰立下功勳的士卒家眷,王晟直接封賞這些士卒百畝田產。然後派駐大軍駐守在吳地,防止反叛,或者其他國家進攻。

吳地人口約有百萬之衆,淮國吞併吳國之後,人口約有三四百萬之數。僅人口來算,也只有晉國和楚國能和淮國相比了。

就算是齊國雖然是東方大國,人口數量加上荒野的野人估計也就兩百多萬。洛邑因爲開發時間早,人口有百萬之衆,只可惜,周天子卻無法掌控。

等到吳地安定下來之後,王晟這才統帥大軍回返。

而就在淮國吞併吳國的時候,子珏也從沉睡中醒了過來,緊接着就看到淮國的氣運玄鳥增強了很多,而在玄鳥身上的那漆黑如墨的斑點也比以前增長了一倍。

接下來子珏查看了一下這幾十年來的發展,自從王臨薨逝之後沒多久,子珏就陷入沉睡了。沒想到三代之後,他的這個子孫竟然完成了吞併吳國的壯舉。

只不過這樣的大動作也讓邦周天命的反噬大了許多。

這次子珏從沉睡中醒來,一是淮國吞併了吳國,另一個則是齊國出現了變故,公子小白登場了。

作爲霸主政治的開端,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對淮國的影響很大。子珏看了一下這些年收集的氣運,然後選擇抽獎。

王晟動用情報網的力量,讓齊國陷入內亂之中,齊襄公被殺,公孫無知自立爲君。但是這公孫無知雖然自立爲君了,卻不知道收攏人心,反倒是開始肆意妄爲了。

公孫無知雖然殺了齊襄公,但是其治國水準還不如齊襄公。在即位之後,很快就不將連稱,管至父看重了。直接開啓了驕奢淫逸的模式。可是作爲弒君篡位者,他如此這般怎能讓那些卿大夫信服?

再加上其肆意妄爲,對那些卿大夫輕則辱罵,重則鞭撻,已經將不少人都惹惱了。終於卿大夫們的忍耐到了極限,大夫雍廩趁着其外出遊獵,將其斬殺了。

因爲齊國公室自齊哀公之後便自相殘殺,導致齊國的公子都很警惕,一有什麼風吹草動,立刻就跑路到其他的國家避難。

此番襄王被殺之前,齊國就暗流涌動,襄王殘暴,齊國朝政不穩,因此齊襄公的幾個兄弟就暗中逃走了。公子糾逃到了魯國,公子小白則是跑到了莒國。

果然在他們逃離沒多久,公子無知就殺了齊襄公,緊接着沒過幾個月,公子無知又被殺。此時齊國無君,只有公子糾和公子小白在外,於是齊國的卿大夫就邀請兩位公子回國即位。

公子小白和公子糾分別從莒國和魯國啓程返回齊國,公子糾擔心公子小白會先行回國,於是就派出管仲帶人前去堵住莒國回齊國的道路,刺殺公子小白,自己則是在魯國大軍的護送下,前往齊國。

管仲帶領士兵截殺公子小白,一箭射出,公子小白仰面倒地,管仲以爲公子小白身死,就派人報捷。公子小白詐死騙過管仲,然後躲在車中,日夜兼程趕往齊國臨淄。

而公子糾卻大搖大擺向齊國而去,結果走了六天才剛剛到達齊國邊境。另一邊公子小白卻早已日夜兼程趕回,並且在卿大夫們的擁護下,登基成爲齊侯。

成爲齊侯之後,公子小白第一件事情就是召集大軍,攻打魯國。魯國同樣對於沒有成功擁立公子糾爲齊侯很不甘心,於是雙方就在乾時交戰。

齊國國力本就比魯國要強,此戰又是發生在齊國境內,齊國佔盡優勢,而魯國當初護送公子糾登基,沒想到還會大戰,因此人數並不多。此消彼長,更不是齊國的對手了。

一場大戰,魯軍戰敗,齊國大勝。於是齊侯攜大勝之威告知魯侯,要他將公子糾和他的黨羽全部殺掉,不然就繼續攻打魯國,保護公子小白回國的鮑叔牙連忙勸阻道,:“君上,若是要領兵作戰,臣下可以勝任,可若是要光大齊國,威震天下,非管仲不可,還請君上寬恕其。”

齊侯道:“公救孤於危難之中,爲何不願爲相,而要舉薦曾要殺孤的管仲爲相?”

鮑叔牙道:“臣與管仲自幼相識,其才智高絕,若君上能夠不計前嫌,任用管仲爲相,管仲定然誓死效命,齊國大興也!”

“此外,君上寬仁之名也將傳頌各國,到時各國才智之士,定然爭相來投。”

齊侯當即同意,然後欺騙魯侯讓其將管仲送回齊國問罪。

魯國不是對手,只得答應殺死公子糾,然後將管仲送了回去。

管仲本以爲這次必死無疑,結果到了齊國卻看到自己的好友鮑叔牙。鮑叔牙當即向管仲說到,自己已經向齊侯舉薦管仲,因爲擔心魯侯不放人,這才用要將其帶回國殺死的藉口要人。

齊侯見了管仲之後,向其請教了一番治國問題,管仲都一一作答。齊侯大喜,於是拜管仲爲相,鮑叔牙爲大諫。

......

桓公即位,欲拜叔牙爲相,叔牙拒,薦管仲,曰:此王佐之才,用之可成霸業。——《史記·齊世家》

第11章 亂齊第80章 秦楚之盟第73章 吞越第44章 公羊革新(2)第3章 水淹周軍第8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90章 孔子問道老子第31章 齊國之謀第13章 洞天之主第11章 律法與書院第9章 晉侯方伯第8章 籌謀第4章 邗都之戰(2)第81章 宮室詭譎第51章 死不瞑目第77章 西子第3章 邗都之戰第1章 繼承遺產第71章 齊晉楚的默契第90章 孔子問道老子第13章 洞天之主第44章 公羊革新(2)第25章 匹夫之怒第22章 勢如破竹第49章 孫叔敖(2)第33章 築壩蓄水第28章 王釗薨第1章 繼承遺產第83章 徐國覆滅第21章 征伐萊國第42章 什麼檔次第29章 王權交替第15章 邦周伐淮第37章 霸業終結第72章 質子第6章 齊國會盟第12章 伐吳第35章 突襲穎澤第42章 什麼檔次第36章 歷史總是驚人的一致第8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21章 征伐萊國第8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64章 諸侯朝貢第72章 質子第6章 齊國會盟第6章 齊國會盟第43章 大聰明第14章 對陣楚軍第7章 淮水之戰第63章 淮國稱霸第37章 霸業終結第46章 揚州城和邗溝第52章 配五國相印第36章 歷史總是驚人的一致第28章 稱霸天下,齊侯伐淮第66章 謀取巢國第59章 對峙,齊國暗潮第44章 戰車漂移第13章 避其鋒芒第16章 脣亡齒寒第60章 望之不似人君第20章 截糧道,斷後路第12章 洞天福地第73章 吞越第19章 尊王攘夷第31章 謀劃邗國第7章 淮水之戰第38章 王晟薨第20章 截糧道,斷後路第18章 誘敵深入第35章 邗國求援第13章 避其鋒芒第41章 歐冶與公羊第65章 姑蘇城,魚米之鄉第81章 宮室詭譎第37章 霸業終結第22章 全軍覆沒第34章 死間第26章 和談與封爵第49章 孫叔敖(2)第40章第37章 霸業終結第12章 伐吳第25章 匹夫之怒第11章 律法與書院第46章 揚州城和邗溝第1章 季禮使齊第12章 伐吳第51章 死不瞑目第9章 晉侯方伯第8章 戰俘,暗中挑撥第2章 淮國伐吳第1章 季禮使齊第70章 晉國暗子第46章 揚州城和邗溝第62章 火龍降世第20章 截糧道,斷後路第55章 晉國風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