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齊國會盟

淮安城邑。

秋高氣爽,田野中稷已經成熟,沉甸甸的稷穗已經壓彎了杆。耒將身邊一根沉甸甸的稷穗抓起來看了看,然後興奮的說到。

“君上,今年的稷長得真好,這第一年耕種就有這般收成,以後我們不用擔心餓肚子了!”

“耒,糧食豐收是一件好事,但是也代表着戰爭要來了!”子珏站在田壟之上眺望遙遠的北方。

“戰爭?”耒臉色大變,連忙問道:“是那些周人要來了嗎?”

“今歲大豐,郯、齊、魯、莒、紀等國同樣大豐,他們會允許我們繼續發展壯大嗎?”子珏的聲音響起。

“安排人手,半個月內將所有糧食收回倉中,然後準備迎敵吧!”說完,子珏轉身就離開了。

......

齊國。

近一段時間以來,齊國都在爲征伐淮國做準備,而今糧食豐收,齊國也開始抓緊時間收割糧食。因爲齊國擁有大量奴隸,收割糧食的速度明顯更快。

比淮國還要早三天收割完成。緊接着齊國就向周圍的諸侯國發出召集,準備召集諸侯軍隊,討伐淮國。

齊國知曉淮國現在的實力,因此並沒有讓其他方國出動太多軍隊,多者三千,少者一千。這一次討伐淮國的主要力量還是齊國,按照齊國的想法是要藉助滅淮之功,給諸國一個震懾。

因此這一次聯軍出動了大約一萬五千人。其中一半的軍隊都是齊國的,剩下的則是其他諸侯國的。

大軍在齊國營丘之南舉行了祭天儀式,然後開拔,一路往南穿過郯國,直奔淮水而去。

在齊國召集諸侯會盟的時候,子珏安排在齊國的探子就已經知道了,這些探子也在第一時間將大軍出動的消息傳遞回來。

淮安。

子珏回到宮中,召集羣臣,沒過多久,淮國的卿大夫便紛紛到來,這些人乃是跟隨子珏一路南逃的家臣,也有幾個是原本殷商的貴族。

由於淮國國小民弱,方國初立,時刻有滅國危險,子珏並沒有給這些卿大夫多少財富土地,當然另一方面是這些卿大夫還沒有立下功績,不過這些卿大夫都是自己人值得信任。

等到大臣們到齊之後,子珏便開口對着掌握軍事的易問道:“易,軍隊整訓的怎麼樣了?”

易迴應道:“君上,國中軍隊已經訓練好了,計有一千五士卒,有甲兵一千一,其餘爲弓手,民夫兩千人負責轉運糧草,軍隊已經準備了足以供應大軍三個月的糧草,戰車馬匹也都已經準備好了,隨時可以出征!”

“好!做的不錯!”子珏點點頭道。

“築,你負責守城,修繕城池,打造兵刃。”

“遵命!”

“離,你負責安撫百姓,同時組織民壯,敢趁機作亂者,殺無赦!”

離單膝跪在地上,恭敬的說到:“必不負君上所託!”

說到這裡,其他人也感覺到不對勁了,君上難道要親自帶領大軍迎敵嗎?

子珏環視四周衆人,然後大聲說到:“今歲,齊國召集諸侯會盟,組建聯軍伐我!”

“邦周諸侯聯軍兩萬餘人,爲滅我淮國傾巢而出,我淮國僅有千五之兵,自殷商崩塌之後,國人顛沛流離,吾等已無退路。

孤身爲殷商遺民,不願爲周奴,帶領國人南逃於淮南之地,重建家園。今日大軍雲集,淮國危在旦夕。國人推舉孤爲君主,擔此重任以來,孤始終擔憂不能讓國人安居樂業,做事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生怕出什麼差錯。

幸好,去歲以來,上蒼護佑,我殷商天命再興,於淮水擊敗邦周,今歲糧食大豐,國人得以溫飽,也算有些成績。

今天,邦周伐我,諸君羣起響應,這是對孤的信任。此戰若戰敗,則萬事皆休,若勝則與君共飲!”

一番話說完,簡陋的宮殿中,那些大臣們紛紛拜倒在地,大聲說到:“我等都是殷商遺民,君上之臣,這危難之際,定當齊心協力,保護淮國平安!”

諸位大臣紛紛發誓,大殿之中頓時熱鬧起來,宮殿一旁的史官也將這一幕記錄下來。

子珏帶領大臣祭天之後,當即和易一起乘坐戰車,帶領大軍向北而行。淮安城邑距離淮河並不遠。大軍一路北行,兩天時間來到了淮河岸邊。

此時齊軍還未到,子珏讓大軍安營紮寨,然後派出探子向去刺探軍情。

對於這場戰爭,子珏心中有八成勝算。雖然齊軍人數衆多,但是這一次他可是有地階天火卡在手的。

這一年來,他收穫的氣運點也有不少。本來這淮國一年可以提供一千點氣運,不過再加上他發展牛耕,開啓牛耕時代後,獎勵了他兩千點氣運點,他現在身上有五千氣運點。

這一戰若是勝利,淮國地位穩固,若是失敗,則是一切皆休,因此子珏也沒有再保留,直接選擇抽取五次抽獎。

五連抽轉瞬即過。

【獲得道具人階道具·回春符,獲取人階道具·勇士,白板道具卡*3】

【回春符:使用後可以治療一切疑難雜症,恢復傷勢,僅限於一人。】

【勇士:使用後召喚出十人勇士,勇士武力值爲90,絕對忠誠,勇士會受傷,會死亡。】

看到這次抽獎結果,子珏並不失望,回春符這東西幾乎相當於一條命了,至於說十人勇士也還不錯,可以護衛他的安全,也可以讓他們組成小隊,帶領大軍進攻。有這些武力九十以上的勇士帶領,這一千人的軍隊可以輕易擊敗數倍於自身人數的敵人。

子珏沒有猶豫,直接使用了勇士卡,不一會功夫,十名勇士就出現在他身邊。

大軍在淮水河畔安營紮寨,子珏派出探子每過一段時間就會將諸侯聯軍的消息傳遞回來。

諸侯聯軍這次出動了一萬五千甲士,同時還徵用了五千民壯和五千奴隸用來轉運糧草輜重。

大軍行軍的速度並不快,一日行軍在五十里左右,看的出來,諸侯聯軍的主帥並非不知兵者,也沒有因爲淮國國小民弱,就驕傲自大,一路急行軍趕來,大軍出征很有章法。

齊、魯、郯、莒、紀等七個諸侯國聯軍加上民夫奴隸足足有兩萬大軍,浩浩蕩蕩從營丘而來,穿過郯國之後,前往淮南之地。

中軍車輦。

齊國監國丘穆和伯禽對坐。

“那些殷商遺民居然不逃走,反而在這淮南之地封邦建國,不遵天命,必死於此!他們覺得能勝了單侯,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區區一羣喪家之犬,僥倖得勝,就敢封邦建國,如同兒戲,這次天兵一至,定然化爲齏粉!”

“的確是一羣土雞瓦狗,不過這次是齊國第一次行討伐之權,雖然不過是些殷商遺民,監國還是要謹慎。”

“不知監國準備怎麼做?”

“圍三闕一,另外派一後軍埋伏,敵人若逃,伏兵盡出,然後銜尾追殺便是!”

伯禽聽到丘穆的佈置後,連連點頭。這位齊國監國並沒有覺得己方實力雄厚就麻痹大意,此番佈置不僅可以大勝,還能減少傷亡,不愧是太公望的兒子。

接下來兩人開始對接下來的戰爭進行推演,同時也商量着戰後事宜的處置。

兩人對於這場戰爭獲勝充滿信心,畢竟這場戰鬥怎麼看都是一場碾壓局。

等到丘穆、伯禽帶領大軍來到淮水河畔的時候,已經發現河對岸淮國大軍已經嚴陣以待了。

“叛軍軍容整齊,旌旗林立,錯落有致,軍雖少卻不亂,不過一年時間,竟然有此軍容,看來這位珏侯是有些真本事的!”伯禽站在戰車上遠眺,見到河對岸軍容整齊有些驚訝的說到。

監國丘穆點點頭道:“好在今日前來討伐這淮國,若是再給他幾年時間,到時候再想要將其誅滅,花費的代價就高了。”

“哈哈,正是如此,殷商天命已經墜落,邦周天命如同朝陽,此戰必勝!”

“必勝!”

“必勝!”

“必勝!”

大軍高呼道,萬人大喊,聲震四野,曠野上驚起無數飛鳥走獸。

即便是隔着一條淮河,淮國大軍也感受到了那赫赫軍威,一時間大軍中也出現了微微騷動,周圍跟隨而來的大臣也是心中驚懼不安。畢竟雙方差距太大,而除了易等少數人外,其他大臣並沒有經歷上次子珏大勝上萬周軍的場面。

感受到下面甲士心中的惶恐,子珏卻是鎮定自若,表情非但沒有一絲緊張,反而很是輕鬆,指着那對岸邦周大軍哈哈大笑。

周圍衆人很是疑惑,身旁的易小心的問道:“君上何故發笑?”

子珏拍了拍易的肩膀,指着對面的邦周大軍道:“這邦周也真是膽小如鼠。”

衆人疑惑。

子珏這才解釋道:“我等不過千人,這邦周居然害怕到派來兩萬大軍來與我等對陣,這不是膽小如鼠嗎?”

一聽後,頓時大笑起來。周圍的衆人見此,也紛紛大笑,原本心中的驚懼之情也都消散。淮國大軍見君上如此鎮定,軍心頓安。

——王四年,齊侯會盟,伐淮,珏王戰於淮水。淮人見齊軍鼎盛,心懼之,軍心動搖。珏王大笑,易問:“君何笑?”珏王曰:“周人膽怯如鼠,吾軍千人,齊師兩萬方敢征討,豈非怯忽?”衆人大笑,軍心安。此所謂攻城爲下,攻心爲上。《孫子兵法·謀略篇》

第18章 管仲改革第49章 褒姒第18章 管仲改革第66章 謀取巢國第27章 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求首訂)第39章 落水而亡第2章 周軍追至第13章 洞天之主第54章 奇觀誤國啊第10章 齊魯宮闈之亂(待更新)第77章 西子第51章 死不瞑目第15章 邦周伐淮第89章 孔子第41章 歐冶與公羊第55章 晉國風起第24章 氣運玄鳥第58章第80章 秦楚之盟第15章 邦周伐淮第40章第3章 水淹周軍第3章 邗都之戰第4章 邗都之戰(2)第79章 李耳任祭酒第26章 和談與封爵第82章 父慈子孝,淮國底線第23章 剌王南征不復第14章 禮樂崩壞自此而始第94章 伍員奔淮第30章 攻城戰第54章 奇觀誤國啊第86章 楚國稱霸第4章 邗都之戰(2)第4章 封邦建國第37章 國人動亂第87章 宋國:快去請淮公相救!第41章 歐冶與公羊第29章 王權交替第32章 優勢在我第83章 徐國覆滅第65章 姑蘇城,魚米之鄉第81章 宮室詭譎第16章 脣亡齒寒第69章 此地有王天下之氣第35章 邗國求援第1章 繼承遺產第72章 質子第33章 築壩蓄水第45章 國人暴動,厲王出逃第39章 暗流第74章 應對第69章 此地有王天下之氣第22章 全軍覆沒第88章 淮國:霸主?我同意了嗎?第42章 華夏名劍第10章 齊魯宮闈之亂(待更新)第80章 秦楚之盟第6章 徐茂使齊第16章 攻心爲上第56章 周室荒唐第56章 周室荒唐第2章 周軍追至第18章 誘敵深入第6章 徐茂使齊第64章 諸侯朝貢第43章 公羊革新第36章 泗沂之戰第44章 公羊革新(2)第7章 淮齊之盟第21章 撤退第46章 揚州城和邗溝第23章 剌王南征不復第53章 楚國風漸起第45章 國人暴動,厲王出逃第46章 仲國第13章 避其鋒芒第32章 姬烈革新第25章 匹夫之怒第42章 什麼檔次第64章 諸侯朝貢第41章 歐冶與公羊第49章 褒姒第47章 王臨薨第50章 周室東遷第13章 洞天之主第13章 避其鋒芒第12章 伐吳第16章 脣亡齒寒第3章 水淹周軍第1章 繼承遺產第41章 歐冶與公羊第34章 死間第15章 邦周伐淮第25章 匹夫之怒第2章 周軍追至第5章 挑撥離間第83章 徐國覆滅第57章 竊嫂自立,晉侯護王第5章 發展與牛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