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楚國稱霸

晉國大破秦楚聯軍,大軍鑿穿營寨,直入大河岸邊,只是大軍根本沒有船隻,數萬大軍困於黃河無法渡河。

雖然打通後路,卻又被大河所阻,一時間,晉軍也有些士氣低落。見此情形郤克再次站出來道:「我等已經衝破秦楚合圍,逃出一條生路,衆將士怎麼如此衆將士怎麼如此垂頭喪氣?」..

「剛剛的九死一生的秦楚大營我們都一擊而破,怎能被一條大河攔住歸途?諸君可對得起那些我們衝開血路而死的袍澤嗎?」

「若是還想回家,就隨我一起伐木渡河!」

晉軍於是爭相伐木,製作木筏。

另一邊秦楚聯軍正在收拾殘局,之前大勝晉軍的高漲士氣也是蕩然無存。

「此戰還是我等大意了!」伍奢嘆息了一聲說道。

「沒想到郤克居然如此厲害。」

嬴越也有些沮喪:「一夫捨命,萬夫莫當,晉軍決死一戰,我軍應當暫避鋒芒!」

伍奢道:「此番我軍應該放開大道,於兩側紮營。晉軍見到有活路,便不會爭相拼命,我軍則是在兩翼銜尾追殺便了!」

兩人經過慘敗之後,重新恢復過來,很快就知道了此番慘敗的原因。不過既然已經敗了,兩人很快就調整好心態,收攏敗軍。

此番戰敗,秦楚聯軍損失倒不是很大,大致傷亡萬餘,主要是當時晉軍急於突圍,並沒有過多糾纏,所以秦楚聯軍傷亡並不大,但是士氣卻被打崩了。

畢竟五萬疲敝之師,決死一擊,秦楚兩軍聯手不能擋,直到現在,兩軍還記得當時晉軍悍不畏死的樣子。

看到軍營之中士氣低落,伍奢和嬴越沒有再讓大軍進行追擊,那些晉軍死傷同樣不小,若是再進行圍堵,困獸猶鬥之下,秦楚大軍可是要損失慘重的。

這一次晉國可以說是損失慘重,並且失去了鄭國這個屬國,再想要掌控中原可就難了。

晉國大軍伐木爲舟,準備渡河。而另一邊,休整一番後的荀林父頓時大喜,本來他已經做好了將大軍帶回去就自殺謝罪的,現在得知晉軍竟然衝破了攔截,來到了大河邊上,峰迴路轉啊!

只要將這些晉軍帶回去,即便是他先前兵敗一陣,也不會受到什麼嚴重責罰。

當即荀林父率領大軍前來,一面牽制邲城的秦楚聯軍,另一邊則是讓大軍用船去將那些晉國精銳接過來。

秦楚聯軍原本還想要大軍進攻一番,荀林父身先士卒,晉國士氣大漲,秦楚聯軍久攻不克,只得回返邲城。

得到了荀林父率領的晉軍相助之後,郤克統帥的晉軍終於得以渡過黃河。只不過五萬精銳經過幾番戰鬥,此時只剩下三萬餘人。

晉國此戰可以說是傷亡慘重,更重要的是秦楚聯合之後,奪取了鄭國。鄭國的丟失讓晉國的中原戰略失去了一個重要的支點,而楚國得到鄭國之後,進取中原的大門已經轟然開啓。

秦國和楚國此番先勝後敗,雖然沒有盡全功,將晉國五萬精銳留下,但是晉軍此番損失慘重,精銳戰死將近三萬,普通的士兵也是死傷慘重。

最重要的是秦楚聯盟,又丟了鄭國,晉國霸業被秦楚聯手終結。

楚國在得知前線大勝,鄭侯投降之後,大爲振奮,楚侯更是直接放開膽子僭越稱王。以前楚國還只是在自己國內稱王,出了國之後稱侯,可以說這一套內王外侯玩的非常熟稔。

這一次楚國大敗晉國,邦周諸國再沒有哪個國家能夠和楚國相抗衡之後,楚國稱王,邦周各國都是無力阻止。

甚至就連周室都不怎麼在意了,畢竟周王室的面子裡子早就已經丟盡了。

楚國稱王之後,繼續與秦國交好,並且還和秦國約定合作

攻取巴國蜀國。秦楚兩國此時關係越發親密。自此之後,楚國開始稱霸天下。

......

秦楚聯軍同晉國之戰進行的時候,淮國也在處理徐國。沒有了晉國撐腰,徐國根本不是淮國的對手,陳屹率領三萬大軍,三天連破七城,攻克徐都。將徐公連同徐國上下卿士盡數抓住。

陳屹派人將徐公等人送入淮安,王謹當面斥責了徐公一頓,然後削其爵改奉爲伯爵,將徐國公室盡數遷往郯城,並且賜食邑千戶,讓其繼續祭祀徐國。

同時,徐國公卿貴族也被其罷免,除了一部分表現良好的,讓他們留在巢地,剩下的一部分遷往越地,一部分遷往吳地,整個徐國全部落入淮國手中。

陳屹將徐國各種青銅禮器,祭天之器具全部送回淮國,然後帶着徐國公室積累的財富,書籍、史書、以及女官侍者返回淮國。

徐國舊地則是由王謹再次派遣三萬大軍駐守,同時從書院中抽調學子前往徐國推行淮國律法。

徐國雖然和淮國是盟友,但是其國內推行的制度遠比淮國落後。淮國前來第一件事情就是廢除徐國之前的稅賦,重新丈量田畝,同時將沒收卿士貴族的農田分配給百姓。

廢除徐國原本的奴隸制度,並且分配其土地讓其耕種。

經過淮國上下一番改制之後,徐國很快便歸心。這個時代隨着生產力的發展,奴隸制已經日薄西山了,但是依舊有不少國家還在推行奴隸制度。比如晉國、秦國、楚國,國內都有大量奴隸。

徐國能夠直接廢除奴隸制,也是因爲淮國一戰將徐國上層全部清理掉了,要不然,有他們阻攔,徐國奴隸制根本改革不了。

淮國對於滅國的卿士家族都有監控,若是其沒有老老實實的勝過,或者是暗中進行什麼謀劃,立刻就會有大棒砸下。

這些年來,因此各種各樣被徹底拆分,殺死的卿士貴族太多了。當然也有一些卿士貴族接受的很快,這其中典型代表就是公羊氏。

公羊氏原本是邗國卿士,現在在淮國也是位高權重。

經過一番遷徙之後,絕大多數的卿士家族都是元氣大傷,真正能夠繼續維持下去的已經不多了,很多卿士家族最後都變成了當地富戶,當然若是真有才能也會得到提拔重用。

第2章 周軍追至第11章 亂齊第59章 對峙,齊國暗潮第73章 吞越第17章 淮並吳,管仲相齊第12章 伐吳第28章 稱霸天下,齊侯伐淮第72章 質子第26章 淮國並鍾離第90章 孔子問道老子第23章 雲淵會盟第54章 奇觀誤國啊第84章 秦楚攻晉第18章 管仲改革第41章 歐冶與公羊第57章 竊嫂自立,晉侯護王第75章 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第45章 番國:你覺得我比息侯還蠢?第14章 對陣楚軍第67章 淮國伐巢第91章 美人 名劍第31章 謀劃邗國第4章 邗都之戰(2)第31章 謀劃邗國第90章 孔子問道老子第36章 歷史總是驚人的一致第55章 晉國風起第2章 周軍追至第37章 國人動亂第17章 首戰得勝第49章 孫叔敖(2)第31章 齊國之謀第1章 繼承遺產第25章 匹夫之怒第61章 祭天開大第16章 脣亡齒寒第22章 全軍覆沒第32章 優勢在我第92章 孫武逃淮,崔杼弒君第4章 封邦建國第41章 未雨綢繆第77章 西子第57章 竊嫂自立,晉侯護王第24章 霸業之始第27章 周室與諸侯的平衡第36章 泗沂之戰第77章 西子第24章 霸業之始第39章 落水而亡第62章 火龍降世第8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56章 周室荒唐第66章 謀取巢國第48章 孫叔敖第35章 突襲穎澤第3章 水淹周軍第43章 公羊革新第12章 伐吳第39章 暗流第80章 秦楚之盟第1章 季禮使齊第76章 狠毒第2章 周軍追至第9章 晉侯方伯第60章 望之不似人君第19章 攻城戰第38章 水軍第90章 孔子問道老子第62章 火龍降世第63章 淮國稱霸第36章 歷史總是驚人的一致第17章 淮並吳,管仲相齊第70章 晉國暗子第31章 齊國之謀第21章 征伐萊國第14章 對陣楚軍第36章 歷史總是驚人的一致第14章 對陣楚軍第16章 脣亡齒寒第86章 楚國稱霸第35章 突襲穎澤第49章 孫叔敖(2)第49章 孫叔敖(2)第94章 伍員奔淮第75章 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第40章第54章 奇觀誤國啊第17章 首戰得勝第49章 孫叔敖(2)第91章 美人 名劍第22章 勢如破竹第59章 對峙,齊國暗潮第54章 奇觀誤國啊第5章 挑撥離間第88章 淮國:霸主?我同意了嗎?第35章 邗國求援第50章 周室東遷第74章 應對第80章 秦楚之盟第8章 籌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