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壓力

太平道的範圍,從上俯視下去,生機勃勃,幾乎很少見到什麼煞氣。

顯然在這個亂世之中,在太平道的治下,相對十分的祥和安寧,那磅礴的氣運,彷彿要孕育出一條真龍,只是這條真龍,和以往的真龍又有些不一樣了。

蘇凡清楚,這是因爲太平道的政權並非是以往那般封建王朝。

張角如果沒有讓他失望,早在一開始,就已經挑明瞭。

儘管當時很多的弟子,都十分的疑惑,但是卻也依然堅定的執行下去了。

而後來加入太平道的各個人材,對於張角的選擇,多是佩服,那些人都是聰明之人,很快就明白,張角的想法,是想要探索一條新的政權和出路。

對於張角放棄這麼大的權利,還是非常佩服的。

畢竟前者選擇以前的帝王之路,那麼未來他的家族就是皇室,但是選擇現在的道路,那麼他的後代,也許依然有資格坐上那個至高寶座,卻也要競爭了。

這和以前那種,就不一樣了。

以前是皇族中人競爭,現在是天下都有機會競爭。

從此家天下再也沒有了,會變成上古的那種承讓制度,對於上古的歷史,大家瞭解的不多。

但是三皇五帝時期,都是人皇選擇接班人,而張角選擇的道路,也是和上古類似。

同時不同的是,人皇不再是一言九鼎了,需要和班子裡面的其他人一起決定。

這種制度,很多人也不清楚,到底如何,但是至少在這實施的一百多年裡面,無論是中樞,還是地方上,權利都相對的公平。

尤其是地方上,行政人員增多之後,各行其職,雖說人手增多了,但是在處理政務方面,卻便捷了很多,各種政務令也是順暢了太多。

一道政令從上傳道地方,很快就能被響應了,比起以前,實在是強上太多了。

當然了權利被分割了很多,畢竟以前地方縣城,就是三位主官縣尊縣丞和縣尉,剩下的就是縣衙中的吏胥了。

以前縣尊,強勢的幾乎在地方一言九鼎,現在縣裡的職能被分出好幾塊,縣尊依然有,但是還有好幾個副縣長,來輔佐縣尊處理政務。

等於是在分權,當然如此有了節制,對於權利的節制,也是讓地方上相對的公平一些。

尤其是其中一個副縣長,主管太污腐敗稽查之權,可以最大的警惕,地方權利過度的泛濫。

這樣權利分散制衡,很多聰明之人,都可以看出其中的好處,當然了,想要完全的改變太污腐敗,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只是相對,也就可以使得地方清明,政令通暢,這就能大大提升太平道的實力了。

這些政令,對於很多小的家族弟子和寒門弟子而言,吸引力很大的。

他們以前出仕五路,但是在太平道這邊,因爲需要大量的人才,去充當地方的官員。

所以儘管被世家大族們敵視,但是太平道,短短几十年內,依然將冀州以及周邊十州之地,都快速的吸收。

同時太平道也吸引了一批遠大抱負的人才到來,世家弟子出現人才更多。

但是並不代表,世家就壟斷所以的人才,而且也有一部分的世家弟子,並不太認可,世家的那一套。

這樣‘忤逆’世家的弟子,也有一些的。

因此,太平道這些年,發展的越來越好。

十二州之地,地盤不是最大的,但是如今經過幾十年,人口暴漲,幾乎達到了天下幾大諸侯中的巔峰。

各大諸侯之間比拼的是軍隊,而人越多,軍隊也就越多。

太平道的民兵之策,更是讓他們擁有無窮無盡的士卒,因爲太平道大力推行農業,使得治下的百姓,已經不在缺少糧食了。

如此,再有一定時間中,地方上百姓,尤其是成年人,也會有一段時間的訓練。

民兵訓練,儘管是最基礎的,但是也非常的重要,畢竟有了基礎,他們今後加入軍隊之後,也就會快速的成型了。

這一點,比起其他諸侯,直接去強行掠奪普通人進入軍隊,戰力來的高。

太平道之所以能夠這麼快打下中原十二州之地,也就是因爲如此。

以冀州爲首的中原世家聯軍,他們雖說之前也有不少精銳的私兵。

然而可惜,畢竟只是聯軍,一個個的都有私心,無法將力量集中在一塊。

對付本身實力就非常強大的太平道,自然是沒什麼用了。

之後中原那零零碎碎的反抗,就更弱了,大部分都是剛剛加入軍隊的農民軍,即使有兵甲武裝,也沒什麼戰力。

中原諸侯,根本沒什麼強大的軍隊。

如今天下幾大諸侯,精銳幾乎都是在北地那邊,尤其是擁有騎兵的袁王府勢力,以及西北之地的董卓大軍。

當然了,劉漢朝廷的底蘊畢竟擺在那裡,以神都洛陽爲中心,司隸之地,坐擁五州之地,因爲太平道的威脅,使得諸多世家,也不得不再次迴歸劉漢朝廷。

也讓劉漢朝廷,對於這五州的掌控,達到了更高的地步。

以前的劉漢朝廷,政令甚至都不一定出的了洛陽。

原本羣雄爭霸,劉漢朝廷,幾個地方州牧,被解決掉後,依然沒落了。

畢竟本身如今的帝王,只是一個娃娃罷了,劉漢的那些地仙老祖,更是隻是武者。

朝廷上下,大多都是爭權奪利之輩,沒什麼希望的。

但是太平道的出現,讓世家感覺到危機,他們不想要太平道成事。

一旦太平道成事,未來他們那些世家大族,就要倒黴了。

爲此,他們選擇其他的諸侯,但是中原十二州,被連續的掃蕩,這些世家大族,只能逃亡其他的地方。

世家大族的底蘊,尤其是那些頂級的世家底蘊,還是非常的深厚的。

儘管自己的老家被抄了,但是卻不影響他們的實力,他們還有足夠的人力財力。

袁王府是他們選擇之一,而作爲正統的劉漢朝廷,是更多世家的選擇。

畢竟劉漢皇室的底蘊,還是很深厚的,作爲名副其實的第一世家。

無人會反駁的。

第七百七十八章怒火第八百五十章借力第七百八十六章朱雀真靈第八百二十七章野心第六百五十七章四象渾天大陣第七百四十一章突圍第639章 千分之一的賠率第七百七十二章南方朱雀陣地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封禁第三章小小金手指第一百八十一章赤帝雲經第一百零五章雙龍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三花第八百四十五章儒家氣運第七百二十章施恩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發芽第504章 家族後輩第一百零四章兩條路第一百二十一章黃雀被螳螂給刀了第七百零五章天地本源第614章 一個月的先機第956章 人族之道第514章 轉危爲安第五十四章物是人非第九百九十四章 無題第九百三十六章魔修第578章第六百九十四章破滅的山門第七百六十六章無題第616章 運氣?第七百三十三章無題第三百九十八章王翦的提醒第七百一十六章人劫難消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隱藏第九百零九章南瞻部洲的凡人第九百一十四張勞碌命第403章 目標九嬰第四章入山門第一千零六十三章無題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大勢第三百二十二章六劍奴第592章 參悟秘術第465章 三階煉器師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中流砥柱第一百二十章神運之寶第八百九十九章無題第948章 變化第九百七十五章 佛珠第六百九十三章突圍第一千零六十一章棋子第八百一十九章無題第二百一十五章將帥之才第449章 水到渠成的突破第623章 煉體秘術第510章 消息成第一百一十九章道門來人第七百五十五章意想不到的機緣第606章 風角石第427章 “人族!太卑鄙了!”第一百八十四章琅琊諸葛氏第一千零六十四章特殊劍修之道第五十二章兩敗俱傷,漁翁得利第七十九章心發寒第三百六十三章烈山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正視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差距第三百四十三章因禍得福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無題第421章 河伯第七章養神湯第七百五十三章制式法器第二百六十四章黃巾出山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無題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太平道總部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風水靈地第二百三十二章散夥第八百九十四章指點第十三章無奈的下山第七百零八章進階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無題第六百六十四章族長的實力第一千零六十一章棋子第二百一十六章抵達前線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出手第一千零八十章 先天靈寶第565章 事畢第六百八十九章陳國來人第二百零一章蒼龍薨第六百八十一章無題第二百六十八章長江之上第一千零六十三章無題第七百六十五章詔令第六百七十九章平淡的威脅第六百五十一章渡劫心得第七百四十章無題第七十八章打臉第一千零六十章 死馬當活馬醫第一百八十章頭腦風暴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隱藏第一零六章後悔的蘇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