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章 王朝戰爭!

“一個王朝在走向鼎盛的過程中,總要經歷三個階段的戰爭,第一階段,即立國之戰,宣揚聲威,使四方不敢肆意侵犯,第二階段,即開拓鞏固之戰,使所有人都明白,帝國的勝利不是偶然,第三階段,即不可思議的煊赫之戰,天日之下,無可匹敵者,統治範圍乃至於超出帝國極壁。”

這段話摘取自大唐國師洛蘇的王朝戰爭宣言。

大唐天子李世民是這段話的第一個聽衆,而房玄齡、魏徵、洛玄辰等諸宰相、李孝恭、李道宗、李道玄等諸王公貴族、李靖、洛玄凌等諸戰將,則是第二批聽衆,太極殿中,氣勢沉淵。

天子在這樣的場合,說出這樣的話,所爲何事,已經不言而喻了,再結合之前的形勢,羣臣心中大致都有一個譜。

果不其然,伴隨着年歲漸長而愈發沉穩的李世民,臉上帶着不怒自威的神情,緩慢而堅決有力的說道:“朕以諸夏天子之身,下行天可汗事,到如今有四五年了,這些年,邊境平穩,我大唐無戰事。

國勢蒸蒸日上,國中糧價一改前些年之居高不下,這是諸位臣工的功勞,是文治、是武功所致。

維持這樣的國勢,朕以及諸卿,都有不可推卸的義務,而現在,有賊人想要再起邊釁。

西燕小國。

竟然敢挑釁我上國之威,侵犯我大唐河西之地,進犯我大唐涼州,欲截斷了我大唐和西域的通道。

真是狂悖至極,狂妄至極,朕若不討伐西燕,我煌煌大唐,豈不是顏面掃地?

朕這天可汗之位,還怎麼能夠做的安穩?

諸卿以爲如何?”

只要是打仗,就一定有人反對,但洛玄夜沒給其他人說話的機會,直接站起身來說道:“陛下,皇帝是大唐之主,天可汗和萬王之王便是大唐之外的主人。

西燕,本源流遼東慕容氏,漢室苗裔,諸夏之屬,乃是北朝燕國慕容之後,避居西垂高原,陛下行天子道,西燕不臣服,這是罪一。

西燕自稱與吐蕃諸部交融,其間藩部交雜,稱燕不以漢爲號,但陛下上尊號天可汗,西燕亦當遵從天可汗之令,西燕又不臣服,這是罪二。

現在西燕挑釁,又有兩大罪,必當發大兵移之,天下洶洶,諸國都在看着我大唐,天可汗是不可戰勝的,天子是不能被容忍侮辱的。

討平西燕,讓所有的盟國都看到不聽從命令的結果。”

洛玄夜情緒這麼激烈的戰爭宣言,讓魏徵剛要出口的話,立刻收了回來,這老小子鬼的很。

根據他的經驗,如果需要商量的話,周郡王洛玄夜都不會出聲的,一旦周郡王說話,那就說明這件事,李世民的態度是不可回絕的。

李靖等人同樣是眼觀鼻,耳觀心,進攻西燕,刻不容緩,李世民問過這些軍事主官的態度。

當初大唐對佔據大漠南北強悍的冬突厥,都直接亮劍,對區區西燕,又有什麼值得畏懼的?

“周郡王說得好啊,朕一向不喜歡窮兵黷武,所以我大唐不主動挑起戰爭,但任何對於我大唐的挑釁,都將迎來朕最嚴酷的打擊,這不是爲了朕的功業,而是爲了捍衛大唐得之不易的成果!

上次擊破西燕後,這西燕還敢進犯。

朕自忖,西燕無非就是依仗身處高原,又有千里冰川,草木不生,以爲我大唐不會千里迢迢前往,若是吐蕃諸部,朕或許還真的算了,但西燕,它還沒遠到朕不能征討的程度。

代國公,朕打算使你爲青海道行軍大總管,轄制五路行軍總管,進攻西燕,你有什麼想法和需要,就在這裡說!”

李靖瞬間振奮,很多人不敢承擔起重任,但李靖不一樣,戰爭讓他煥發生機,就像是回到了年輕時那樣。

李靖有時候也會思考自己的位置,他現在是代國公,上柱國,尚書右僕射,在大唐的國公之間,雖然沒有沒有幾等國公的設置,但實際上是有的,春秋大國就是最尊貴的國公,或者戰國時期的大國,代國公就屬於二等國公的最上流。

此番進攻西燕,如果得勝的話,班師後他極其有可能會被賜予改封一個邦周大國的國公號,進位尚書左僕射,那以後他就不可能再掛帥出征了。

畢竟他不是洛玄夜,李世民不可能給他更高的政治地位,甚至到了尚書左僕射和一等公的位置後,他就要謹言慎行,甚至閉門謝客了。

面對很可能是最後一次指揮大軍征戰的機會,李靖只想贏,他略一思索後,便當即說道:“陛下,臣的確是有所求。

若西燕國敢正面迎我大唐鋒芒,臣必擊而破之,斬西燕王之首於青海,傳首諸邊,再傳長安。

臣唯一所擔憂的,不過是西燕國逃入冰川雪原,所以臣需要精銳,人數可以不多,但一定要能騎馬,能耐苦戰。”

李靖這話,已經有些金石之音,同樣身爲頂尖統帥的李世民,幾乎立刻就明白了李靖的決心,而這種決心,讓他放心,“好,朕給你發精銳府兵精騎五千,再給你發兩萬諸國輕騎。

既然你要精兵,那朕給你選行軍總管也都挑選精銳猛將。” 這五人分別是右青龍衛大將軍李績、左蒼龍衛大將軍阿史那社爾、右千牛衛大將軍契苾何力、右朱雀衛大將軍薛萬徹,江州都督江夏王李道宗。

這五個人的人選,沒人能挑出不是來,都是大唐戰功赫赫的人。

李績,算是一個傳奇。

他叫徐世𪟝的時候,是二流將軍,改名叫李世𪟝後,就變成了當世一流,最後改名李績,一躍而起成爲僅次於李靖的超一流武將,可謂一代版本一次進化。

薛萬徹從李建成麾下投效李世民後,作戰勇猛,是李世民用人識人的典型代表,在攻滅冬突厥的時候有大功,現在依舊用他。

李道宗就不必說了,李孝恭之下,宗室裡面能和他爭鋒的人不多。

阿史那社爾和契苾何力,那是李世民的心腹肱骨之臣。

右千牛衛大將軍,這是什麼官職,只需要知道左千牛衛大將軍是雍國公洛玄凌就明白了。

十六衛大將軍中,有十二衛是掌管府兵的折衝府之首,左右千牛衛和左右羽林衛,則是保護皇帝的安全,護持李世民的左右。

現在太極殿中,只有洛玄夜以及契苾何力帶着刀,這就是禁軍大將軍的地位。

而且讓契苾何力和阿史那社爾出征,也是因爲此次要徵調大量的番邦輕騎。 щшш⊙тt kán⊙¢〇

這不是大唐第一次徵調番邦騎兵,但一次性抽調兩萬精銳輕騎,依舊是第一次,這不僅僅是一次對西燕的戰爭,還是一次天可汗對番邦軍隊領導權的檢測。

五個被點名的將領肅容走到殿中,皆雄壯威武,齊聲喝道:“臣等謹遵陛下之令,大唐萬年。”

……

李世民發往國中的詔令一下,瞬間出現了一個奇景,那就是不當值的府兵,主動要求參加遠征。

府兵,本質上都是禁軍,只不過不是羽林衛和千牛衛這種常駐的禁軍,府兵的職責叫做“上番”,所謂上番就是輪流到長安值守,拱衛天子,長安折衝府多,也是因爲離得近,好徵調,順便還能達成一直以來的“舉關中之兵以臨四方”的政治目的。

所以府兵出征,是看運氣的,通常輪值的府兵必然要出征,但沒有被輪值到的府兵,則根據兵部以及折衝府的調兵命令,然後由地方官府發到地方,抽調這些記錄在案的府兵。

但大唐府兵,一聽到當今聖天子李世民要遠征西燕,瞬間義憤填膺,踊躍報名,要主動參加戰爭,這種情況很快就被兵部尚書反饋到皇宮中時,他正在靈天閣中和洛蘇對弈。

李世民聽到彙報先是一愣,而後對洛蘇朗聲大笑道:“國師,我大唐士卒,竟然有聞戰而喜的風範,有這樣的勇士和百姓,何愁我大唐不興盛呢?”

洛蘇卻微笑着說道:“士卒聞戰而喜的關鍵不在於士卒,而在於朝廷,在於天子你,府兵願意踊躍參軍,是因爲你慎戰。

伱沒有把握便不讓大唐出戰,所以大唐獲勝的概率大,失敗損失也小。

是因爲大唐的晉升公平,立下戰功就能夠得到晉升。

是因爲戰利品的分配合理,士卒能看到利益所在。

這都是政治清明的體現。

這都是你的功績。”

洛蘇越說,李世民的神情就越舒展,“一直如此,竟然覺得合當如此,現在聽國師所言,才知道,原來僅僅如此,便已經頗爲不易。”

————

從後世唐朝的經驗來看,府兵制度距離完美的軍隊制度,相差甚遠,但在李世民的手中,它幾乎完美的執行了大唐建立初期的所有戰爭,內中原因大概便是李世民所言的“府兵者,鋒刃利具,用其鋒,利其勢,如風如火,動若雷霆也”。

李世民對戰爭局勢的洞徹能力,使他總能在敵人招式用老的那一刻,用最少得力量,達成“唐軍宛如離弦之箭,千里之外,忽然而至,一經催發,敵人便不得不走入絕境,而即便僥倖挫敗唐軍,也不影響大局”,這便是李世民和他的府兵制,獨屬於他的府兵。——《唐帝國興衰史》

近期總結第712章 誰殺袁術?民也!第747章 劉備的機會第882章 霸道乎?王道乎?聖王之道!第437章 關中的震驚發現第352章 漢廷求書第815章 父慈子孝,壯哉大魏!第73章 孫武與慶忌第804章 卷終作者君樂極生悲噶了第125章 刺君,君非國家第296章 廢王第148章 天命難道在秦國?第451章 獻闕!第841章 關中行!第426章 迎立第748章 又一諸侯薨!第331章 皆寂,武穆第274章 我在陰山上第374章 危機來臨第479章 三年之期已到,人心浮動!第704章 起風了(7000字)第232章 成爲天下共主的堂皇大道第763章 洛氏現代番外:“尊老愛幼”改造“第663章 大幕落下,章開啓(卷末)第834章 燕國裂,樑國亂!第247章 韓信表示聽洛採的第184章 列國反應第2章 宗法制與分封制第878章 洛蘇李淵,李世民明心見性!第843章 洛蘇爲洛氏選擇的道路!第745章 爲國盡忠死!第510章 兩難之地第142章 洛國騷操作,天王與諸侯王第412章 御馬三寶第454章 重罪令第797章 吾爲洛神犬馬也!第388章 劉徹:大漢慈父第427章 選帝!第583章 黨錮大開,羣雄紛亂第526章 王侯 豪強與皇帝第602章 曹孟德再笑洛子凌第228章 妹妹送來了無雙統帥第738章 瘋狂的背叛!第839章 洛蘇降世第47章 回齊第669章 盡入彀中!第411章 懵逼的冠軍侯第776章 一千三百年,俱往矣!第148章 天命難道在秦國?第587章 李文憂選賢舉能,賈文和欲圖大事第534章 進長安第379章 爲盟主太叔幺幺加更(求月票)第405章 戰終(補欠更一)第488章 呂瑩遺言第461章 繁星千萬,鑑照吾心!第393章 洛陵隕,萬物生(二合一)第876章 玄奘講法,世民多哀!第548章 天下雲從第684章 洛氏的虎鬚也敢撩?第639章 看看人第860章 晉陽起兵!第681章 我自己的道路第79章 吾與良人孰美?第153章 韓魏劫道,再殺王!第207章 始皇帝崩第68章 素王解惑,老子成聖第496章 王文君第760章 洛氏現代番外:碰瓷引發的一場血案第172章 秦王政第555章 予有一個妹妹第732章 戰三英!第240章 安居昭城,坐觀天下第20章 齊侯向西第529章 霍光江河萬古流第653章 洛陽有狂風暴雨,憤怒猙獰!第282章 規矩制度第378章 上長安,稟素王!第659章 羣星落位,章結束第420章 番外:姬昭見劉徹第451章 獻闕!第123章 開整在秦始皇出來之前先說一下他的人設第391章 一言退萬敵第788章 我欲將心爲王戰!第555章 予有一個妹妹第259章 諫楚第278章 帝崩第395章 十年,霍去病第612章 二洛終相見(求波月票!)第750章 關中竟然是四戰之地?第478章 洛氏典藏第244章 驚變第426章 迎立第7章 姬昭薨第405章 戰終(補欠更一)第809章 如何斬斷所謂的千年世家?卷末感言第70章 天下公子,盡皆來洛推書萬訂超大型py獻祭活動,up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