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 寒風悽雪衆前行!

第802章 寒風悽雪衆前行!

滿目瘡痍與荒蕪,焦黃枯萎的草原,冰冷帶着森黑的岩石,極北漸次吹拂而過的陣陣涼風,無不彰顯着草原氣候大變,要進入凜冽的寒冬。

荒涼的草原和高原上,是一片人間煉獄,何以可見?

潺潺流水旁,洛呈之率領着萬餘洛氏大軍在河水邊休整,口乾舌燥的的戰馬自然要到河邊飲水,但卻被拉住,馬蹄於空中打轉着。

“全部煮沸,一種藥草都不能少。”

士卒們用鍋將水煮沸,加入草藥,晾涼後再讓馬匹飲下,士卒更不必說,同樣是加入草藥的水,水呈墨綠色,帶着難聞的氣味。

但這是不得不喝的東西。

洛呈之同樣端起藥水飲下,在現在的草原上,任何一條河流中都可能有大量的瘟疫之毒。

自大戰以來,洛氏損失尚且如此大,兩萬餘人只剩下萬餘人,更不必說其餘諸國和草原諸部,這些屍體難以處理,生出疫病,又大範圍影響牛羊馬匹,唯有用慘不忍睹來形容。

踏踏踏。

一支約三萬餘的軍隊從丘陵之後繞出,駐紮在丘陵的北部,在河流的上游,高高飄起的旗幟,是燕國的軍隊。

洛呈之策馬而來,見到燕軍中有極多女人和稚童,立刻便知道這都是俘虜而來的胡人,燕國一直都在孜孜不倦的給國中填充人口。

滿臉髯須勃發的慕容承光,在大帳前望着洛呈之,頗覺親切,第一句話便是——“許久未見,公子風采依舊。”

洛呈之摸了摸略顯雜亂的鬍鬚,只道一聲:“還能活着相見,已幸甚至哉。”

待二人走進帳中,帳中只有一人,是個極美豔妖嬈的女子,姿容絕豔,竟不似北國草原之人,慕容承光朗聲笑道:“公子還請坐,洛氏前時打垮慕容部,慕容部便被其餘部族所劫掠。

半個月前,我大燕軍隊襲擊慕容部,殺掉那些趁火打劫的胡人後,便將慕容部所有全部納入囊中,此番見到公子,公子想要什麼儘管提,你是知道我的,我慕容承光絕不吝嗇。

這女子,原先是慕容部的閼氏,姓高,據她自己說是祖籍冀州的漢人,若是公子想要,這便帶走。”

洛呈之自然不要,他瞟了一眼,也不避開,直接便道:“這女子有孕,看情況一個月了,燕皇陛下注意一些。”

有孕?!

慕容承光和高氏皆是一驚,這定然是前慕容部單于的子嗣,高氏滿臉驚恐,在草原上沒有嫡長子繼承製,在王族中甚至有殺死第一個孩子的習慣,主要就是經常有搶掠其他部落女子,不確定第一個孩子的血統。

現在自己腹中的孩子定然不是慕容承光的種,慕容承光怎麼可能容忍他的存在呢?

但令高氏和洛呈之都未曾想到的是,慕容承光竟然毫不在意。

燕國就連新皇帝都有了,在慕容承光看來,有什麼值得擔心的。

他笑着說道:“我慕容承光子嗣艱難,現在上天憑空送我一個孩子,沒有不要的道理。

這個孩子生下來,女子的話封我大燕公主。

男子的話,就當成我的兒子來養好了,多一個兒子是好事。

早在三年前我就想好了名字,誰知生下來的是個丫頭,沒用上,就留給他吧。

女子就叫純元,男子就叫恪,恭敬而謹慎,慕容恪。”

高氏神情狂喜,洛呈之則面色怪異,這位和洛氏三代相交的慕容承光,真的是一個奇人,總能有奇談怪論和同樣奇怪的行爲出現。

但這是慕容承光的私事,洛呈之不在意。

不過這個孩子……

洛呈之又望了兩眼,冥冥中的直覺,讓他覺得有點不對勁,胡人大運在天,豪傑會層出不窮,慕容部自然是其中之一,眼前這個孩子,或許就是胡人大運人物之一。

略思一下,他不再多想這些無用之事,使了個眼神,慕容承光便拍拍高氏,高氏離開營帳。

帳中只剩下二人,洛呈之問道:“燕皇陛下,不知燕軍傷亡若何?”

慕容承光手一滯,眼瞼略下悶聲道:“數次於國中徵發,又添奴隸,如今軍中猶不足六萬之數。”

洛呈之微吸一口涼氣,死於草原之上者,怕是有十數萬衆,這還僅僅是燕國一家。

若是加上另外幾家,須知漢樑聯軍剛進入草原,就死傷甚重,如今是何狀,簡直不堪設想。

不過慕容承光並未囿於這其中,而是立刻堅決的說道:“此番大戰,我等與鮮卑,本是你死我活,連年以來,俱是硬碰硬的大戰,鮮卑多有奇謀,我聯軍亦不曾無還手之力,不言昔日貴族坡俊山一戰亡二十萬鮮卑人,我燕國亦多有勝。”

一聽慕容承光之言,洛呈之就知道諸國攻勢果然和戰報所言一致,不太順暢。

這是自然之理,畢竟如今戰場在鮮卑夏國的地盤草原。

自古以來,中原對草原的大勝多爲守戰,譬如戰國時趙國名將李牧,每每在匈奴寇略時多有斬獲,乃至於秦時名將蒙恬,依託長城勝匈奴大軍,漢淮陰武穆侯韓信,在匈奴入侵時,關門打狗,斬殺數萬,是前所未有的野戰大勝。

直到漢孝武皇帝時,有神將現世,加上國力豐盈,才扭轉這種趨勢,但大概許多人都不曾知道,即便是神將率軍出擊,死傷者亦有十之五六!

出征大軍能夠安全返回的不足一半,這就是遠征的慘烈。

但明知如此,爲何還有這一場戰爭?

因爲這是滅亡草原帝國的唯一辦法!

來到草原上,最重要的目的,其一是殺人,其二是奪取牛羊,牛羊於遊牧而言,就是土地糧食,試想中原所有可以種糧食的土地全部大旱,且國中沒有存糧,那該是一副什麼場景,這就是如今鮮卑夏國所正在經歷的。

只要草原不能一波打死中原,只要中原不是瘋狂內戰,只要中原能在將領上和草原有來有回,那最終獲勝的就大概率是中原。

按照蒼天所大運,如今本該是草原的時代。

草原一統,攻克西域,佔據遼東,中原分裂,胡人豪傑層出不窮,漢人英雄漸次凋零。

姬昭合道,洛氏受到天譴壓抑,天人相絕,子弟天賦未曾有卓然於天下者。

舞臺已經建好,大幕拉起,一切都已就緒。

但最終出現了重大的紕漏。

洛氏決心之大,底蘊之厚,是獨立於蒼天之外的。

洛氏遷徙遼東,而後和燕國清剿遼東漸成氣候的東胡,雖不能阻止鮮卑奪取西域,但洛珈藍和趙瓔珞在西域牽制了西域僕從軍和大量資源。

最重要的是。

一場洛水之誓,使天下諸國聯合,使鮮卑各個擊破的謀劃落空。

洛呈之聞言沉吟道:“洛氏損失亦極大,但如今或許是時候了,燕皇陛下,如今漸漸入冬,草原上即將迎來一年中最殘酷的時期,這正是我們徹底擊垮草原的機會,在蒼莽的寒冬中,鮮卑避無可避,決戰就在此時,若是讓他們遠遁漠北,那損失就太大了。”

……

決戰?

再次聚在一起的諸國統帥都極度驚訝,慕容承光一言不發,極其擅長武事的蕭衍驚道:“公子,昔年漢孝武皇帝時,與匈奴之戰,綿延十數年,我軍入草原不過兩三載,如何能速勝之?

寒冬大危,不若依照往年之舊例,退至邊境諸城修整,來年春暖花開日,草原雪融時,再來一戰。”

蕭衍之言得到了幾乎所有人的認可,冬天的草原實在是過於危險,大軍進入草原本就危險,行軍中多有死傷,若是在冬季進入,凍死或者凍斃的人不知道會有多少,若是保暖不及時,能大戰的士卒,有三成都算是不錯。

洛呈之環視帳中衆人一週,而後緩緩道:“樑皇陛下所言,呈之自然知曉,但呈之有一言,還請諸位一聽。

自我諸夏聯軍進入草原以來,尤以第一年損失爲大,戰兵、輔兵、民夫死者,超過了五十萬人,這麼大的損失,換來了胡人三十萬的傷亡,其中有我洛氏所殺的將近二十萬人。

第二年,我聯軍又傷亡了二十萬餘人,其中多數爲輔兵和民夫,胡人所傷亡的也有十幾萬。

第三年,我聯軍在草原上,不是因爲戰爭而死的人就有數萬,而胡人的損失卻越發的少,因爲他們開始躲着我們,而後偷襲我們。

爲何如此?

我中原有數千萬的人口,胡人傷亡不起,但我中原可以。

這三年的時間,胡人的強大,想必諸位都已經知曉。

若不是我中原人口衆多,是不可能撐得住如今這麼大損失的。

若是之後胡人不斷遠遁,就在草原上與我軍周旋,我們又該要如何做呢?

寒冬時出擊,的確危險,但這正是胡人所想不到的。

在寒冬時,他們會將牲畜集合起來,只在那幾個較爲溫暖的地方生活,我們只要選在降雪之日,奇襲而至,胡人必亡。

若是能一戰功成,豈不是勝過往後數年之苦?

我認爲付出任何代價都是值得的!”

洛呈之的言語使衆人皆沉思起來,慕容承光緩緩說道:“諸位,朕不知道你們國中如何,但這三年中,在中原沒有那種波及天下十三州的大災荒,這是不常見的,如果現在中原出現大災,該要如何?

速戰速決,是我們最好的選擇!”

慕容承光的話瞬間擊中了衆人的死穴。

天災!

一個王朝國家最害怕的東西,政治再清明,君臣再有能力,面對無解的天災也沒用。

如果中原真的有天災,缺糧的話,那征討胡人勢必要受到極大的影響。

但洛水之誓在前!

一念至此,衆人皆立刻贊同冬季出兵。

洛呈之和慕容承光對視一眼,皆暗自點頭,而後洛呈之又道:“諸位陛下,將軍,我洛氏嫡子洛珈藍及其妻子趙瓔珞所率領的西域殺胡軍,將會同步配合我們,如今西域中戰火極盛,大部胡人都被拖在其間,殺胡軍已經漸漸阻擋住胡人攻勢,奪取了許多城池,若是胡人想要撤退入西域的話,他們會在西域阻擊胡人軍隊。”

西域!

中原和草原大戰的勝負手所在,雙方都有大量的軍隊佈置在西域。

既然如此,衆人各自對視幾眼,殺意逐漸於帳中瀰漫,諸夏最頂級的貴族們,已經團結意志,要對胡人發動決死的進攻。

這場戰爭,不僅僅是爲了簡簡單單的突襲王庭得勝,若只是爲了突襲王庭,只要揀選精銳就可以,此戰之所以要率領這麼多的大軍前往,是爲了要徹底將草原胡人超過車輪的全部滅掉,小孩和女人全部帶走。

如同當年漢軍滅匈奴一樣,讓鮮卑這個名字中代表胡人的那一部分徹底消失,以後只有燕國中有從大鮮卑山中走出的人。

燕國將成爲大鮮卑山血脈的唯一繼承人。

這是洛呈之和慕容承光商議後的結果,這是諸夏對胡人的宣言。

…… 西域之中,殺胡軍的旗幟飄得到處都是,在如今的西域,殺胡軍是所有反抗鮮卑人統治的旗幟所在。

洛珈藍和趙瓔珞依偎在一起,本該曖昧多情的場景,卻因爲二人的言語而被破壞殆盡,即便是在牀上,二人所談的也永遠都是政治和軍事。

“夫人,如今我大軍規模愈發壯大,如今胡人大軍的進攻愈發無力,爲夫認爲,應當是我軍反攻之時,越過天山,將胡人趕回草原,然後和中原諸國的軍隊一起,在草原上殲滅他們!”

趙瓔珞坐起身來,錦被滑落,露出她光潔的肌膚,白皙耀眼,在洛珈藍疑惑的眼神中,趙瓔珞振奮道:“夫君,中原要發動大決戰,我西域也該決戰了,重新發下告西域萬民書,以神聖的名義將我殺胡軍的名位擡起來。

做好準備只待勝利!”

洛珈藍如何不知道趙瓔珞話中所言,這是要將整個西域的所有武裝力量,所有的義軍以及諸國軍隊,都以大決戰的名義整合起來,趙瓔珞已經準備在戰後登基爲整個西域的女皇了。

……

遼闊的草原上,鮮卑貴族幾乎沒有人是帶着笑意的。

從遼東大鮮卑山西進以來,鮮卑貴族從來沒有遭遇過這麼重大的挫折,憑藉着極其強大的族羣戰士和先進的文明體制,一路砍瓜切菜一般的統一了草原,而後又攻佔了西域。

雖然單于死在了西域,但問題不大,在族中還有無數的英雄豪傑,代替單于不是難事。

但分裂的中原諸國,陡然團結在一起,進攻草原,原本以爲是個笑話,但沒想到啊,大夏竟然損失慘重!

雖然中原的損失更加嚴重,但中原家大業大,遠勝大夏,同樣的損失,中原能夠承受得起,大夏卻承受不起啊。

望着那漸漸寒冷的氣候,原來應當憂慮的單于,竟然微微鬆了一口氣,對左右的貴族道:“氣候寒冷,這羣發瘋的漢人,該是時候退回中原了,戰爭又告一段落了。”

是的。

對鮮卑人來說,現在的漢人就是在發瘋。

那麼大的傷亡,那麼大的戰爭抽調,現在的中原,不知道有多少人戴孝,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承受沉重的兵役,若不是之前有過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根本就撐不住這麼龐大的戰爭支出。

爲什麼慕容承光一說大災荒,衆人立刻就同意了冬天進攻?

因爲現在諸國中的糧食,都應付不了大災荒的來臨,越往後推,就越不可能應付。

二三十萬的軍隊聚在草原上,每日的糧草消耗就是一個天文數字,某種程度上來說,如果地獄一些,士卒來到戰場,立刻和胡人同歸於盡,或許是最經濟的做法。

鮮卑貴族是一羣漢化程度相當深的人,對中原的情況稱得上了解,畢竟當初矇騙魏國的時候,相當的順暢,可想而知這些人對中原有多瞭解。

正是瞭解這種情況,他們才奇怪爲什麼中原還沒有爆發大規模的起義,這相當的不合理。

他們又如何知道。

洛水之誓雖然是幾個皇帝所立誓,但征討胡人是極其少見的齊齊上陣。

這是極少數的不爲了所謂榮華富貴而發動的戰爭。

百姓在死難,但貴族同樣在死去,傳說中的洛氏嫡系,傷亡慘重,諸國都有不少皇族和頂級貴族死在戰場上。

同仇敵愾!

這是天下間的風氣,少數的起義或許有,但大規模的起義是不可能出現的。

在諸夏聯軍攻勢越來越猛烈後,曾經有貴族提議撤到漠北,但卻被直接拒絕了,一旦撤到漠北,那廣袤的土地就相當於拱手讓出。

“在這個寒冷的冬天,我們在草原上休養生息,維護西域的統治,那裡是我們的糧倉,維護通往遼東的道路,那裡是我們的祖地。

在草原上和漢人周旋,不再和他們強硬的戰爭,截殺他們的糧隊,在所有的河流中,繼續扔下生病的牛羊。

度過這個寒冷的冬天,等待來年春暖花開的時候,本單于將會率領所有的兒郎,遵從蒼天的意志,騎乘着高高的戰馬,揮舞最鋒利的刀刃,擊潰所有來犯的漢人。”

鮮卑單于向着所有貴族發出了對冬天的展望,那悠揚的民歌敕勒川再次響徹於草原上。

“風吹草低見牛羊~”

胡琴悠揚,胡笛嘹亮,伴着男男女女的聲音,在陰山下響徹四方。

……

草原之間,寒雪之日,真真是千里無人煙,萬里無蹤跡,凜凜大雪之遙遠極北,伴着那寒風呼嘯而至,刺的人臉生疼。

洛呈之率軍前行,緊緊裹着棉袍,風雪吹在他的臉上,宛如刀割,寒風灌過,他只覺膝蓋上隱隱作痛。

經過草原上的河流,在寒冬之日,大多河流近乎乾涸,少數未曾乾涸者也已經結冰,洛呈之率領軍隊小心翼翼經過,馬蹄雖打滑,問題卻不大。

數千精騎皆如同,沉默冷靜至極,其中有一千多是剩下的敢戰士,還有八百多是凜冬城的精銳士卒,其餘皆是諸國最精銳的軍隊,數千人的軍隊,卻幾乎將整個聯軍的精銳都囊括在其中。

這支軍隊交給誰都不放心,唯有交給洛呈之,洛呈之率領着這支軍隊,擔負着最重要的責任,奔襲王庭,切斷王庭和諸部聯繫。

乃至於斬首單于。

透過茫茫大雪,那萬徑人蹤滅的白雪間,一隊隊聯軍士卒正在各自皇帝將軍的率領下奔襲於諸部間,不時有士卒倒在行軍途中,面上是凍傷,栽倒在雪中,衣裳沾上雪花,額頭眉眼間到處都是掛白的霜雪,一時竟不知是雪更白,還是臉更白。

有士卒驚呼,想要將自己的同袍拉起來,卻被人拉住道:“不必了,已經沒救了,不要多耗費力氣。”

有同鄉好友見之,忍不住泣淚,卻轉瞬便睫毛上結滿冰霜,甚至就連眼淚也凍在臉上,睜不開眼,“都不要哭眼淚會凍住的。”

所有嗚咽都停了下來,大寒風雪間沒有眼淚,唯有風聲呼嘯,立在其間。

面對這等情況,任誰來也無能爲力,只能當作沒有看見,向所有士卒言語,只要這一戰能夠徹底擊潰胡人,所有人都能夠回家,戰爭將會徹底結束。

這些士卒大多在外時間並不長,第一批參戰的士卒已經死掉七八成,這些都是後來從國中徵召而來。

面對皇帝所言,唯有相信。

就在青天之下,就在大日之下,一具具屍首倒在行軍的路邊,很快就有大雪漫過,從天上落下的不算多,大多是風吹過後,將屍體掩埋。

大軍行過,那些蹤跡早就被雪所掩埋,屍體亦不曾見到,天地間唯有蒼莽一片白,不到冰雪皆消之日,誰知道那累累白雪之下,有無數漢人兒郎的屍骨呢?

“我江東兒郎不耐嚴寒,如今有多少傷亡?”

“回稟陛下,不下八千子弟。”

八千。

縱然絕大多數不是衛護極其嚴密的戰兵,但依舊是莫大損失。

蕭衍聞言沉默,望着那遙遠帶着虛影的陰山輪廓,走到那裡,還會有多少人死去呢?

他不知道,回答他問題的江東臣子也不知道,伴在他身邊的江東士族,沒有任何一個人還戴着冠冕,死去的人太多了。

數百里外,慕容承光狠狠將一口烈酒灌下肚,一股火辣辣的感覺從胃中升起,他罵罵咧咧道:“真是凍死老子了,這次要把單于的閼氏奪過來教訓一番。”

他回想起高氏生下來的那個聰明的孩子,嘟囔道:“這女子會生,老子得活着回去,讓她給老子再生一個。”

他已經頭髮花白,臉上皺紋縱橫,但卻依舊強壯,燕國鐵騎皆面帶崇敬的望着他,就像是在望着天神一般,他在燕國中,的確是軍隊的傳奇。

魏國軍隊是此番派往草原最少的,因爲要面對西域鮮卑僕從軍的進攻,不過魏國騎兵很多,率領大軍的當然不是曹爽,在曹爽將數萬比較精銳的大軍葬送後,他就被剝奪了軍權。

漢國軍隊在初期遭遇大難後,逐漸調整過來,此番進攻草原的軍隊中,就屬漢國出人最多,不過漢國同樣賺取極大,漢國佔據着最好產糧的幾塊地,燕國等都和漢國購買糧草。

這二國所面臨的問題,和樑國、燕國,並沒有什麼不同,同樣是大量士卒凍斃於道途之間。

死亡是這個世界上最恐怖的東西。

死亡氣氛的蔓延將會毀滅一支軍隊,軍心離散,精神疲憊,最終一鬨而散。

但這世上從未曾有一定之事。

死亡同樣是一種氣勢的累積。

當感同身受貫穿整支軍隊時,死亡就有了別樣的意義。

它帶給所有人的悲傷,將會化作仇恨,埋在每一個人心中。

WWW¤ttκд n¤C〇 復仇。

春秋大義也!

哀兵必勝。

兵之聖道也!

那跨越萬里的神劍,循着七十人的墳塋而至西域無雙城,一劍殺死了鮮卑單于。

現在呢?

這一路上的所有亡者魂靈,這一路上所積累的一切憤怒,同樣將匯聚在草原那萬里所在。

或許這天地間不再有一把貫穿天地的神劍。

或許在這一場戰爭中,不再有神明劃破天地。

或許在接下來的血與火中,唯有人所自強。

但,還請看吧那無盡的鋒銳已經收斂在兵刃中!

但,還請聽吧,在每一個人心中,都有無窮無盡的縱橫之氣在淤積,每一個人的死去都在讓那一道縱橫之氣愈發的鋒銳。

但,還請閉上眼感覺,風雪中,除了凜冽的死亡,還有火熱、熾熱的心,無數顆心都在跳動,無數道聲音就在其中迸發——

殺胡!

————

諸國舉軍三十萬,欲盡亡其族,時冬月寒日,大雪迷濛,森寒絕域,進百里而亡千人,人跡現而雪蓋之,揀選諸國精騎八千,奔襲王庭,諸軍四散清剿諸部,越風雪而至者,十八萬,餘者俱死於道,臥冰雪間。

無有此血淚哀亡,實無今日之諸夏昌盛,實無今日之萬國賓服,諸夏衰微之日,以此血而興,痛哉,哀哉。——《北史·鮮卑列傳》

(本章完)

第77章 攻越,降吳,獻西施第428章 劉旦第449章 洛世揚鞭第133章 衛鞅第621章 洛空你個王八蛋!第652章 光武之道,就在英侯國中!第654章 劉合的死第168章 秦異人第384章 爲盟主與道合真加更(求月票)第197章 文化正統之爭第230章 給蒙恬一點韓信震撼第740章 天命爲何?第739章 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卷終)第271章 匈奴想要捱打第545章 舊的時代結束了!第105章 晉國人最強的天賦:內鬥第101章 五國伐宋,吳齊之間的齟齬第97章 宋國下場,籌謀周天子第449章 洛世揚鞭第261章 兵仙,楚漢!第134章 爲盟主大佬帝木鄉之人加更第430章 軍費從哪裡來?第307章 大漢財政第673章 大漢不會亡!第71章 孔子調整狀態。第389章 衛青開始崛起第516章 遵從陛下諭令者,左袒!第830章 二朝鼎立第150章 奪鼎,洛氏準備拼命第512章 一副燃爆長安的圖!第231章 所當者破,所擊者服第888章 動手(上)第899章 憶往昔漢諸侯靖難(800月票目標達成第1章:姬昭攝政 第554章 帝位與我何加焉!第651章 去徐州見糜貞第511章 劉賀的反擊和把握第493章 離譜的太子!第5章 東征與洛邑第885章 貞觀元年諸大事結束第4章 洛水之戰第14章 漢水之戰第450章 神廟軍!第103章 秦人東出,沒有人可以阻止的戰爭第293章 我在紅塵,不能超然第141章 秦國背刺,齊魏終結第189章 陽謀之計:兌子第557章 震撼朝野的聘禮!第564章 劉秀!第405章 戰終(補欠更一)第567章 一切都結束了(卷末)第874章 李氏承天!洛氏開帝業的回報!第693章 終結!亦或開始!第803章 願以我血薦諸夏第390章 洛陵終於到了草原第697章 洛氏子女第671章 非英雄也!(求月票)第323章 驚第711章 高貴名門!第111章 儒家道統?拿來吧你!第712章 誰殺袁術?民也!第657章 死!第861章 李爲王,洛做公!第710章 曹洪死第92章 三君薨,一聖隕,仁者無敵第276章 我從陰山到了長安第591章 賈文和夜奔洛子明第893章 李洛聯姻(卷末)第88章 陳國:你不要過來啊,我有爹第340章 奪權第595章 公孫瓚白馬展英姿,劉玄德救命約兄第441章 武夫之心第707章 洛燕獻策第404章 給你背心來一刀第568章 士宦衝突!第110章 變與不變第741章 一千年,吳國再次來此!第163章 姬靈均甦醒,邦周的鳳凰墜落了第68章 素王解惑,老子成聖第485章 人的榮幸?邪裡歪說!第517章 我輸給了洛氏啊!第419章 大漢高宗孝武皇帝(卷終)第838章 不過笑談中(卷末)第328章 後繼第396章 爲盟主書荒被迫寫書加更後續可能的調整第32章 天命在周第243章 呂雉要和洛新做摯友第728章 兄弟再相見!第408章 劉徹的宏偉計劃和覺悟第492章 太子劉賀第428章 劉旦第50章 三戰定乾坤第853章 素王不許,太陽也不能落山!第196章 被姬昭選中的洛陵第212章 反抗第169章 秦王的承諾,難道能夠相信嗎?第474章 道爭是要踏着對手的屍骨向前的!第144章 撐不住六國合縱,不配爲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