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 大將死!

第731章 大將死!

風聲烈烈,血紅如流,遍地殘屍。

洛燕身着玄甲緋袍,面色冷肅,踢嗒踢嗒的率領着青州衆將策馬而前,手中馬槊則插在戰馬邊側,赤血沾染到駿馬的白色毛髮上,猶如雪上一片紅。

青州軍對面,袁紹率趙國羣臣而來,旌旗環繞中軍車輦,他扶着車架,身後紅色披風微微揚起。

洛燕瀟灑地一個翻身下馬,抱拳躬身道:“臣青州大都督燕拜見王上,臣來遲,請王上降罪。”

袁紹望着英武的洛燕,眼中滿是笑意,朗聲笑道:“子燕平身。

此番大勝,有賴你振作青州,又斬首頗多,實在是首功,又何罪之有?”

洛燕能從青州帶這麼多的軍隊出來,是袁紹等人都始料未及的。

按照之前的計算,最多四萬人,沒想到竟然直接多了兩萬戰兵。

一行人簇擁着袁紹和洛燕回到營中,氣氛很是熱烈,出河北時的擔憂之心一掃而空。

待衆人皆落座,袁紹望着衆人直接放聲大笑道:“衆愛卿,如今看來,是我等之前多慮了啊。

曹劉二人氣勢洶洶而來,但是天下的諸侯響應者卻寥寥,這難道不是漢室氣數已盡嗎?

寡人曾經聽先賢說,天下大勢便如同潮水一般,潮起潮落,皆有定數。

現在漢室氣數如日暮西山,我趙國若不乘勢而起,豈不是錯失良機?”

袁紹的這番話滿是鏗鏘之聲,趙國羣臣立刻就知道袁紹已經起了一戰而定中原,進而平定天下的心思。

袁紹望着趙國羣臣,目光熠熠。

什麼叫光武之道?

劉備現在嘴上所說的嗎?

笑話!

我袁紹從冀州以及青州出兵,攻取兗州豫州,再奪徐州,全據中原五州之地,這才叫光武之道!

沮授和田豐二人對視一眼,這二人屬於趙國中典型的保守派。

不願意擅動干戈,之前給袁紹提的建議是固守河北,等曹操和劉備勞師遠征。

但最後袁紹決定主動迎戰。

不過戰爭的形勢很快就出乎了兩人預料。

呂布逆勢願意投向趙國一方。

燕國和趙國結盟,使趙國免除後顧之憂,能夠傾巢而出。

洛燕在青州大有作爲。

本來曹操和劉備利用漢室餘威所營造的大勢竟然隱隱有崩塌之感。

這讓所有人又是欣喜,又感覺措手不及,此刻便是要商議接下來的戰略規劃。

荀諶乃是謀主,立即向前一步朗聲道:“王上,如今曹劉受挫,定要休整。

河內太守歸順漢廷,臣以爲當乘此良機,遣派一師,先取河內郡。

如此便可全據河北之地,亦可緩解我軍右翼壓力。

幷州軍南下時亦可避開耳目。

河內太守首鼠兩端,投向曹操,應當誅殺。”

田豐卻不同意,說道:“王上,河內郡與冀州間有安陽韓氏鎮守,且有河流攔截,暫時對我大軍沒有威脅。

但是泰山郡卻是阻礙我大軍與青州間聯結的關鍵所在。

冀青二州,乃是我趙國根本。

泰山郡在劉備手上,我軍從青州而來的糧草就時時刻刻都有危險。

大都督派遣高覽圍困泰山郡,臣深感不安。

現在應當先下泰山郡,打通冀青二州,對曹劉形成半包圍,亦可緩解我軍左翼壓力。”

荀諶皺眉道:“元皓說笑,泰山郡易守難攻,山高林密,自古以來就是是山賊呼嘯聚集之地。

莫要說劉玄德的正軍,即便是那些潛藏在泰山郡中的賊寇,劉玄德佔據泰山這麼多年,現在都沒有掃平。

我軍進擊談何容易?”

田豐回懟道:“劉玄德假做仁義試圖收攬而已。

我軍進擊,逢山放火,遇水投毒,區區賊匪,手到擒來。

三河一體,河東、河南未在手中,怎麼能收服河內?

河南至河內的關隘渡口是否都要分兵佈防?”

二人竟然直接吵起來了。

審配性格專斷,又是統帥,出聲道:“王上,如今我軍強勢。

曹劉剛剛受到挫折,何不就在兗州,邀請幷州牧南下,速戰速決。

我聯軍強勢,擊潰曹劉二人,河內郡以及泰山郡便化作孤郡,不過是順手施爲而已。”

一聽審配所說荀諶和田豐二人同時冷哼一聲。

趙國高層謀士團中的三人三條不同路線,一下子讓袁紹有些犯難,他望向洛燕問道:“子燕可有什麼想法?”

洛燕搖搖頭道:“王上,三位軍師所言,都有道理。

如今我軍佔據優勢,一旦幷州牧的軍隊加入,甚至可以說是泰山壓頂的勝勢。

主動權在我軍手中,只看大王您想要什麼了。”

袁紹揉了揉眉心,有些糾結,擺擺手嘆口氣道:“容寡人思索一下,衆愛卿先退下,斥候灑出,注意防備曹劉二人的襲營。”

衆人皆步出營帳,沮授低聲自言自語道:“這三個選擇都差不多,隨便選擇一個即可。

這有什麼可猶豫考慮的呢?”

洛燕恰好經過沮授身邊,聽到了這一句,立刻腳步一頓,皺眉道:“王上應該是想要一個萬全之策。”

營帳中,袁紹不住的思索着這三個建議。

他思索着現在趙國最需要的東西是什麼,但他感覺什麼都需要。

“這三個建議都有缺點,可能會對局勢造成不可挽回的結果,這可如何是好呢?”

袁紹感覺自己從來沒有這麼爲難過。

……

曹劉二人經歷了一場小敗後,則壓力有些大。

這場戰爭的名義是平叛。

但如果被叛軍打敗了,那可就滑天下之大稽了。

到了那個時候,誰是叛軍,誰是王師,就有新的說法了。

“爲之奈何?”

這是曹操劉備的共同心聲,“漢室已經到了有人公然反叛,而沒有人討伐的程度了嗎?”

“沒有!”

望着焦慮的曹操,荀彧安撫道:“丞相,袁紹之強,就在幽州騎兵。

如今之計,當遣使關中,馬騰韓遂有西涼鐵騎,可以引爲強援,共克袁紹,他二人素有忠義之名,定會出兵。” 忠義?

曹操簡直要當場笑出聲來,但他知道荀彧絕不會無的放矢,於是問道:“使馬騰韓遂二人千里奔襲,若是不願如何爲之?”

荀彧微微笑道:“丞相只需言明,袁紹一戰下中原,天下泰半,盡在袁紹手中,漢室諸貴,皆不存矣。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呢?

使持節,鎮守關中,一方諸侯之位還能維持嗎?

袁紹麾下諸謀臣武將,河北諸士雙手空空啊!”

曹操蹭的站起,踱步兩週,咬牙道:“文若,給韓遂馬騰二人降旨,許諾萬戶侯。

再給西涼諸將降旨,願意率兵而來的,事後給他們封侯,正式冊封爲太守。

以諸先帝的名義降旨給劉表,斥責他,如果不願意出兵,就廢掉他的荊州牧之位。”

衆人一驚,曹操這真是大出血和大魄力啊。

……

一個月前,幷州。

呂布整裝完畢,張遼以及呂布麾下諸將和兩萬餘幷州狼騎皆整裝待發。

呂布拍拍高順的肩膀道:“孝甫,此番我率軍出行,幷州就交給你了,若是有危險,務必要保證夫人安全。”

高順沒說話,只是點點頭示意自己知道,對高順呂布既有忌憚,但又深知高順忠誠,只可惜二人性格實在不和。

交待完高順後,呂布便率領着幷州衆出擊,過河內,然後繞到後方襲擊曹操和劉備的大軍。

幷州當年是趙國的土地,西邊是大河以及山脈,東邊是太行山,南邊是呂梁山,中間則是幾塊盆地,可以種地,所謂山河形勝,北方一修長城,天然割據之所在。

但同樣,從幷州出擊也很是困難,除了向北往草原而走之外,進入其他地區都要走山路或者渡河。

河內郡。

自袁紹突然稱王,郡中氣氛就相當詭異,畢竟河內郡距離冀州鄴城太近,而太守卻是傾向於朝廷的。

這誰能不急?

但有人卻不急。

河內郡中有一個大族,司馬氏,這個司馬和司馬遷沒有關係,而是另外一支,傳承自古代夏官司馬,後漢一朝,乃是世宦兩千石的望族。

到了這一代稱得上人才輩出,最出名的便是司馬朗與司馬懿兩兄弟,博聞強識,又以道德見長,在士人中頗有聲名。

司馬懿不願意出仕,只在家族中研習經典,但無人小覷。

小道消息中,當年無雙忠武侯欲殺太守,就是他幫助太守活命。

這些年河內局勢動盪,但一直以來司馬家都是座上賓,不得不承認其能力。

管亥望着面前神色有些陰鬱的司馬懿,嘆息問道:“仲達公,如今如何是好,袁紹竟然能勝曹操劉備二人聯手,河內危在旦夕啊。”

司馬懿飲下茶水,淡然道:“府君莫要驚慌,天下局勢,旦夕可變。

如今天下諸侯觀望,所以袁紹烈火烹油,但天下智者心中都有計較。

看吧。

袁紹必敗!

與其計較袁紹,不如關注幷州猛虎,呂布呂奉先。

我得到風聲,呂布將要南下協助袁紹!”

“怎麼可能?”

管亥驚駭道:“呂布爲什麼要……”

他說不出話來了,司馬懿緩緩道:“這就是呂布啊他沒有人主之相,所以他纔會做這種事。

府君要早做準備了!”

……

泰山。

高覽遵奉洛燕的命令率領青州步騎堵在奉高之外的山中,盯住奉高。

他是河北名將身爲前河北四庭柱之一,如今也是趙國地位最高的將領之一。

此戰結束,日後袁紹稱帝,他極大概率會是趙國重號將軍之一,前途遠大。

鎮守近一個月後,高覽覺得很不對勁,“奉高城中劉備軍未免太過於沉得住氣了,我軍糧草源源不斷的往兗州輸送,竟然看都不看一眼?

難道是夜間出城?

在準備什麼大事?”

他越想越不安,認爲劉備軍絕不可能坐以待斃,立刻派人去探查,果真見到了奉高城有人夜間偷偷摸摸的出城!

目的也很快就查了清楚,聯絡山賊盜匪,打劫自青州而來的糧草輜重,用心不得不說險惡至極。

他立刻就想要出擊,但又想到洛燕囑咐他盯好奉高即可,看好糧道即可,又有些猶豫。

泰山道,山坳間。

最終還是選擇出擊的高覽所率領的數千青州步騎,遇到了刀槍林立的數千徐州大軍。

爲首的將領肌肉虯札,身着玄甲,手持大弓,見到高覽出現,當即一聲怒喝道:“吾乃東萊太史慈是也,來將速速通名!”

太史慈!

高覽心一沉,果真是他,太史慈鎮守泰山有威名,他在河北亦得知。

策馬大喝道:“吾乃趙國大將,高覽是也。

太史慈,你藏身奉高,久不出戰,今日便在此斬伱!”

太史慈冷笑一聲,搭弓便射,“賊人,先吃我一箭!”

這一箭勢大力沉,高覽連忙躲避,太史慈向前衝來,徐州諸軍齊齊向前,漫山遍野都是震天的呼聲。

甚至就連高覽身後都傳來了喊殺的聲音,他心知自己定然是中了埋伏,頓生恐懼。

不明白到底是哪裡出現了問題!

但現場的形勢已經來不及讓他多想,太史慈已經殺將而來,他想要逃也無處可逃,二人相交纏鬥,高覽也是猛將,但面對太史慈,只能說還差一些,兩人越鬥越快,周圍的士卒甚至都不能插手。

待百招後,高覽一個疏忽,力道不足,直接被太史慈一戟擊中,若不是護心鏡,當場就要暴斃。

落在馬下的高覽只見一張網直接落下,一點掙扎餘地都無,然聽太史慈高聲道:“高覽,看你是個壯士,若是願意跪地投降,留你一命。”

投降?

這恐怕是唯一活命的機會吧。

但這一戰全軍覆沒,辜負了趙王和大都督的信任囑託,甚至糧道都可能會有危險。

再回想家族聲名。

一念之此,高覽便喝道:“儘可來殺,決不投降。”

太史慈眼見高覽決絕,鐵戟直接投擲而出!

————

紹有四庭柱,高覽據其一,驍勇有力,忠壯激烈,官渡之役,洛燕以覽駐泰山,太史慈欲服之,覽曰:“覽敗軍之將,葬我主大任,當死,河北之士,豈可降而受辱乎?”遂死。——《魏書·袁將軍世家》

(本章完)

第71章 孔子第585章 大漢忠良董仲穎第328章 後繼第320章 在這個世界線中改變的賈誼第22章 再行封建,十二諸侯第854章 李家諸子女!第194章 和氏璧第809章 如何斬斷所謂的千年世家?第253章 影帝夫妻第252章 洛新給劉邦送來了老婆第691章 公子楚!第904章 太子魏王第828章 人心有疑誓洛水5黃河之盟第619章 旌旗漫卷諸侯落第169章 秦王的承諾,難道能夠相信嗎?第833章 揮劍刺心,爲我所控!第264章 加冕,分封,維天有漢(卷終)第87章 此非天命,實洛之翼也第243章 呂雉要和洛新做摯友第568章 士宦衝突!第87章 此非天命,實洛之翼也第122章 素王歷第309章 負帝於背,總攝國政(上)第517章 我輸給了洛氏啊!第36章 再幸洛邑第842章 李淵第178章 再離間第344章 洛陽第179章 全部帶走,留下空城第429章 新皇第263章 吾以楚興,吾爲楚亡第624章 洛陽的旨意第238章 洛陵踐法(中)第152章 天子託鼎,地階唯一道具第240章 安居昭城,坐觀天下第701章 篇章支線劇情出現!第876章 玄奘講法,世民多哀!第695章 真正的大業!第735章 願爲王而死!第387章 大戰第653章 洛陽有狂風暴雨,憤怒猙獰!第554章 帝位與我何加焉!第599章 人心浮動有間隙第588章 賈文和畫策獻計第418章 一切的結束第525章 子嗣大計,長安盛典第258章 大王真豪傑矣第789章 冉閔?石閔?第197章 文化正統之爭第239章 洛陵踐法(下)第332章 陰雲第140章 大齊和大魏都天下無敵第188章 仗節死義第842章 李淵第695章 真正的大業!第889章 頡利可汗很有跳舞天賦,冬突厥,亡了第50章 三戰定乾坤第604章 見豪傑洛霄霸氣第582章 太平軍之勢第349章 陵邑第876章 玄奘講法,世民多哀!第422章 南國罪己詔下午的更新取消了,晚上發第495章 史官風骨,不過是不屈權貴 秉筆直書第30章 申戎入寇第232章 成爲天下共主的堂皇大道第8章 商議勤王第551章 洛氏之中的分歧第860章 晉陽起兵!第189章 陽謀之計:兌子第38章 洛國敢戰士第626章 談崩了第469章 胡人再現,無疾有疾第741章 一千年,吳國再次來此!第697章 洛氏子女第700章 告祭上天與醫會第855章 洛蘇向北第54章 合諸侯第128章 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儒家第614章 奮勇而爲天下先!第220章 山東英豪會盟第677章 第二次化國爲家!第732章 戰三英!第19章 洛邑與鎬京第366章 樑王劉徹!第63章 王室宮闈之亂第571章 天下楷模洛子川!第842章 李淵第857章 洛氏南歸!第589章 佛道相爭鋒,無雙欲向東第233章 明攻洛陽,暗破武關第779章 人事起須天命終!第644章 陰詭第101章 五國伐宋,吳齊之間的齟齬第466章 吾劍未嘗不利!第818章 洛氏如今若何!第392章 舉薦,周亞夫薨第787章 卻道人心太易變!第105章 晉國人最強的天賦:內鬥第112章 我全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