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回家嘍

第642章 回家嘍

長安長樂宮中。

這座曾經的天下正中,雖然一直都有修繕,但依舊顯得破舊不堪,完全沒有一絲絲的皇城氣象。

尤其是對從小生活在洛陽城中的皇族子弟來說,更是如此。

在宮殿之中,劉辯已經坐到了主位上,在董卓的擁護下,他已經成爲了大漢王朝的皇帝,劉協則被封爲陳留王,一個虛名而已。

長安這個朝廷從上到下全部都是董卓的人,這不是一種誇張的說法,而是事實。

這完全就是西涼軍改頭換面組建的長安朝廷。

董卓作爲擁護劉辯上位的臣子,被封爲縣侯。

縣侯在先漢的時候不算是珍貴,劉邦對自己的老兄弟們很是慷慨,後來的漢帝封的侯也都是縣侯,區別只在於大縣小縣。

唯一的例外就是無雙侯這個國侯,算是一種在遙遠邊陲的例外。

太傅兼尚書令,董卓算是一步走到人生巔峰。

只不過這還遠遠達不到董卓和李儒的要求,他要的是萬人之上的攝政,李儒要的是能改天換地的能力。

殿中董卓毫不顧忌的劍履上殿,坐在左首第一,洛空一身袍服跪坐在右首,董卓望着洛空笑道:“無雙侯是要跟在陛下身邊前往洛陽嗎?”

董卓在面目不猙獰的時候,看起來還是頗爲和善的一個胖子,現在的表現絲毫看不出來他曾經和洛空生死相向,甚至差點就一刀將洛空砍了。

洛空眼底藏着深深地戒備,漠然說道:“總是要陪着陛下走一遭的。”

董卓又深深地望了洛空一眼,站起身來道:“那無雙侯可要好好保護陛下,本公攜陳留王稍後趕到。”

說完又向劉辯行禮,然後直接離開了殿中,殿中的侍衛一個個身着鐵甲,全都是董卓的人,可謂是小心謹慎到了極點。

李儒走在最後,走的很慢,然後在殿門前轉過頭來,他完全忽視了劉辯,徑直向洛空問道:“無雙侯,您出身洛氏,想必對那些禍國殃民的豪門貴族也是痛恨的吧,爲什麼不願意加入我們,去開創一個新世界呢?

在這個新世界裡面,洛氏是不會改變的,依舊輝煌。”

洛空面帶複雜的望着李儒,每次見到李儒他就愈發明白爲什麼家族一直強調德行比才能更重要,這些天才人物作惡的危險性實在是太大了。

還有就是一定要打開明確的上升通道,這些能改天換地的人傑都是不甘於屈居人下的。

朝廷不要,他們就流向地方;地方再不要,他們就會往外走,去其他列國;造反推翻朝廷;甚至極端一點的直接投奔外族反攻中原。

當年匈奴變強就和漢人的投奔有不小的關係。

總說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但秀才協助造反那可就太可怕了,看看李儒,十數年之間就培養出了董卓這個能爭雄天下的諸侯。

天下李儒這樣的人又有多少呢?

收攏在朝廷手中的又有多少呢?漢室的衰敗實在是不冤。

聽到李儒的話,洛空徑直回道:“道不同不相爲謀,李文優,你太極端了,而董卓,他不配去完成你的理想,你的主公選擇錯了,伱的大業會成爲一片泡沫,化爲烏有。

選擇董卓不如效忠你面前的大漢皇帝,至少你對陛下好,陛下一定信任你。”

李儒見到洛空並沒有反駁厭惡豪門貴族的那一條,但是卻直接否定了自己和董卓這兩個人,又擡頭盯着皇帝望了一眼,拱拱手,沒再說話,直接轉身走了。

劉辯被李儒這一眼直接嚇得有些哆嗦,李儒的長相和賈詡類似都比較和善,但眼中時時刻刻流露出來的陰冷以及渾身陰惻惻的氣質,讓他整個人都像是鬼一樣。

單論心性的話,李儒和賈詡是差不多的,都擅長陰謀詭計,而且下手不擇手段。

但兩人之間的區別就在於李儒執念太深,而賈詡雖然心中也有復興家族的心思,但不強,屬於隨緣的態度。

賈詡是想着我要活,李儒是想着都要死。

“君侯,太傅是不是要殺我?”

劉辯哆哆嗦嗦的說着,他實在是太害怕了,甚至就連朕都不自稱,洛空在心中嘆息,劉辯是真的不適合當皇帝。

他和孝惠皇帝還不一樣,孝惠皇帝其實是相當有主見的,只不過前有高皇后,後有洛文王,顯的他不行了。

劉辯是真不行!

主弱臣強絕不是好事想要在臣子強勢的情況下保持君主的威嚴,這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一定會有陰邪在其中滋生。

洛空望着劉辯的眼神之中帶着憐憫,他已經可以預見到劉辯的下場不會太好,溫聲道:“陛下,臣會陪着您的皇后也會陪着您。”

相比於劉辯,洛空覺得唐姬更值得憐憫,劉辯是嫡長子,這就是他的命運,唐姬一個小丫頭,什麼都不懂卻成了皇后,完全是被連累。

洛空的安慰還有些效果,劉辯抓着洛空的衣袖,“君侯,我們要回洛陽了嗎?”

“是的,我們要回洛陽了。”

劉辯的眼中陡然亮起了光,洛陽是唯一能帶給他溫暖的地方了,“回洛陽好啊,回到洛陽就能見到母后了。”

洛空的心中卻只有擔憂,洛氏在漢朝積威這麼多年,他都敢依仗着軍陣之上直接殺洛氏子,還有什麼事情不敢做呢?

這畢竟是內部政治爭鬥,董卓想着直接殺人是洛空沒想到的,只能說邊郡武人名不虛傳。

現在纔是剛剛開始亂世,董卓這樣敢於踐踏約定俗成潛規則的人就出現了,好在他心中還是有些屬於政治人物的覺悟,沒有直接動手。

但是這樣的人以後肆無忌憚起來,恐怕是個混世魔王啊。

……

自長安向洛陽,雖然有千里之途,但西涼鐵騎全力趕路,需要的時間並不久。

直道之上,煙塵起落,一隊隊充滿肅殺之氣的騎兵疾馳而過,西涼軍幾乎是傾巢出動,雖然頂級的謀臣除了李儒基本上沒有,但出身邊郡的邊疆軍團,猛將卻可以稱得上如雲似海。

李傕、郭汜、張濟、華雄這些在西涼軍中位於二流的校尉都是難得一見的騎兵大將以及衝陣猛將,甚至董卓自己也是能開強弓,能披掛上陣的猛人。

西涼軍在往洛陽狂奔。

前軍已經出發,中軍以及後軍卻還在長安,蓄勢待發。

洛空以及劉辯和唐姬坐在一輛馬車之上,洛空對劉辯幾乎是形影不離,生怕董卓對劉辯下手,劉辯和唐姬一左一右坐在洛空兩側。

唐姬比劉辯還要年歲小,又顯得發育不良,她是個相當缺乏安全感的小女孩,而洛空就是她唯一能依靠的人。

“此去洛陽,生死難辨。”

洛空心中有不詳的預感,但是又不知道這一絲絲預感來自哪裡,劉辯現在是皇帝,難不成董卓敢於直接弒君不成?

長安舊宮之中,董卓望着離開的劉辯,轉頭望向李儒,眼中兇相畢露道:“文優,皇帝獨獨與無雙侯交好,這對我們不利啊。

而且劉辯懦弱,沒有帝王的氣象,怎麼能夠主導天下呢?

唉。

無雙侯因爲自己的私慾,而使劉辯爲帝,這是置天下於不顧啊。

身爲洛氏子卻爲了一己私慾,本公乃是大漢忠良,先帝親近,絕對不能坐視不理!

陳留王聰穎,靈帝雖然是個獨夫,但畢竟是本公的恩主,他想要讓劉協爲帝,本公應該完成靈帝的遺願,不若使陳留王爲帝。

文優以爲如何?”

劉辯絕對想不到前一段時間還恭恭敬敬迎立自己上位的董卓,這麼快就想要換掉自己。

李儒聞言卻搖搖頭道:“主公,暫時不可以。

洛陽城中還有一個皇子,是靈帝的嫡次子,現在定然已經被那羣逆賊迎立爲皇帝。

劉協是個庶子,他的身份壓不過劉合,只能用劉辯這毫無爭議的嫡長子身份來壓制劉合。

我們既有靈帝授權,又有綱常法統,這樣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至於您所擔憂的,臣明白。

等到將劉合廢掉帝位,伺機除掉,再除掉劉辯即可,那時只剩下劉協,自然就是他做皇帝了,兩個兄弟死去,一定能教會他怎麼去做。”

在李儒的口中,殺死皇親乃至於皇帝,就像是吃飯喝水一樣的簡單,在他的眼中,皇帝公卿和圈中的豬狗牛羊沒有區別。

董卓再次被李儒說服了,漸漸開始生起橫肉的臉上兇光一收道:“那就再讓他活一段時間。

一定要把無雙侯看好,不要讓他做出什麼對朝廷不利的事情來。

進入洛陽,執掌天下,漢廷崩摧,張角昇天,這是上天在襄助我董卓啊。

上天所賜予的卻不接受,是一定會帶來禍患的,文優,你我的夢想馬上就要完成了。”

一直面無表情,眼神之中帶着陰冷暗沉之色的李儒聞言竟然微微扯起了一個笑容,只是這笑容略有些陰惻惻的,看的董卓都是一個激靈。

然後拍了拍李儒的肩膀道:“文優,我們走吧,去洛陽。”

董卓頗爲健壯的身軀走出宮門,李儒緊隨在其後,他望着天上的驕陽,裹了裹身上的錦袍。

……

當西涼鐵騎的前軍踏破河東時,整個洛陽朝廷都如臨大敵起來。

洛陽宮中。

何太后與一干漢室老臣都面帶寒霜,氣壓低的甚至能凍結人心了。

本來羣臣以爲回到洛陽的會是無雙侯,卻沒想到竟然是董卓的西涼軍。

何太后望着殿中羣臣,然後問出了一個略顯怪異的問題,“這個董卓是什麼人?”

董卓是誰?

前涼州刺史、護羌將軍,但是何太后卻不知道他是誰,但是殿中衆人卻並不覺得奇怪。

因爲不僅僅是何太后,殿中也有許多不認識董卓的人。

一個邊郡武人,若不是大變,一輩子都進不了洛陽的邊郡武人。

在邊境是個人物,但放在洛陽城,卻算不上什麼,誰會去在意呢?

洛陽城中的官員汲汲所求的是三公九卿以及禁軍諸將,那纔是權力的極致。

但是現在,一個邊郡武人竟然敢馬踏河東,而且毫不掩飾的往洛陽而來了!

“太后,董卓是一個典型的邊郡武人,他從弱時就一直在涼州廝混,一步步走上了高位。”

在大漢朝,典型的邊郡武人是一種蔑稱。

因爲邊郡武人作爲一個形容詞,其中包含着反覆無常的含義,這是整個天下對這些邊郡武人的印象,無論是涼州、幷州、幽州還是西域,當然,無雙侯是例外。

這些邊郡武人的反覆無常不是道德上的兩面三刀,而是發自內心深處的求生之道,是常年在邊境過着刀頭舔血生活後的一種敏銳直覺。

呂布就是典型的邊郡武人,實際上劉備也算是邊郡武人,換盟友換的也特別勤快,但劉備個人道德水平高,總是盡心盡力之後再換盟友,所以沒人用這個指摘他。

這句邊郡武人一出,基本上就給董卓的洛陽之路定了性,那就是不能相信董卓。

“太后,董卓是靈帝所封的假涼州牧、司隸校尉,還輔佐太子,現在董卓既然敢到洛陽,那想必太子辯落在了董卓的手中,若是他用這封旨意,我們應當如何做?”

話音剛剛落下,就聽到殿外有略顯急促的腳步聲傳來,只見信使手中高高舉着一封類似於信件的東西,匆匆走進殿中,然後徑直跪下,大聲道:“皇太后陛下,這是董公所送進來的信件。”

“什麼?”

“董卓已經到了?”

“是董卓的大軍到了,還是他本人到了?”

這一封信頓時在朝廷之上引起了軒然大波,怎麼會這麼快啊?

——-——

中平元年,靈帝既崩,董卓以太子辯嫡長,逢迎爲帝,帝既立,董卓乃自以爲太傅,又迫帝賜王侯,帝懦弱不敢制,空乃曰:“非劉不王公若願王,請死,上以忠義王賜之。”

董卓勃然變色,曰:“君侯欺吾乎?”

空同勃然曰:“太傅,大漢十六朝先帝,昭聖王、洛文王,爾可比之?

此二聖皆薨後而王,爾可敢生爲王乎?

豈非篡逆?”

董卓乃止。——《後漢書·無雙侯世家》

(本章完)

第398章 出征,兩人的第一次會面(二合一!第48章 管呂之交第873章 洛玄奘,素王賜姓,天下歸一!第403章 爲盟主千秋帝一加更第4章 洛水之戰第667章 世上哪裡有常盛不敗?第268章 天下要真正的一統第486章 不殺不足以震懾天下第874章 李氏承天!洛氏開帝業的回報!第133章 衛鞅第20章 齊侯向西第177章 秦王政:寡人要做大秦的素王第828章 人心有疑誓洛水5黃河之盟第408章 劉徹的宏偉計劃和覺悟第347章 回京第287章 漢承周室,其命維新(二)第763章 洛氏現代番外:“尊老愛幼”改造“第412章 御馬三寶第168章 秦異人第496章 王文君第840章 洛蘇入關第472章 昭城已開,大道已現!第69章 公室求書第102章 大戰第一劍,先斬狗隊友第696章 昭城相約第550章 關東諸侯扛不住了!第335章 一人加冠一人薨第39章 洛宴使楚第356章 洛陵的憂慮第764章 幻想番外:穿越者降臨1第641章 一些人與事在風中第473章 天下羣起,爭道爲先!第846章 洛氏女子!(等待更新)第77章 攻越,降吳,獻西施第65章 重耳雨中哭洛宮第39章 洛宴使楚第572章 黨錮之禍終結第840章 洛蘇入關第791章 我不是個聖人啊!第104章 列國(二合一)(爲盟主zjm0911加更第179章 全部帶走,留下空城第323章 驚第594章 馬踏幽州試劍鋒第376章 爲盟主葉落殤楓加更(加更了,求月第118章 楚國攻略和齊國態勢第546章 新資料片,王莽(求月票)第885章 貞觀元年諸大事結束第21章 四姓公卿第609章 洛陽宮中有計謀第496章 王文君第681章 我自己的道路第130章 時光匆匆如流水第25章 新君第287章 漢承周室,其命維新(二)第710章 曹洪死第175章 韓非奔洛推書~獻祭~第108章 洛水和議第412章 御馬三寶第674章 一年!二牧之爭!第659章 羣星落位,章結束第457章 朕不允!第769章 諸夏外的胡人們與漢末列國諸帝紀元第655章 殺!第748章 又一諸侯薨!第452章 新一章,重新出發第427章 選帝!第150章 奪鼎,洛氏準備拼命第306章 洛陵降臨在西域第346章 嘲諷第812章 手掌江左權!第268章 天下要真正的一統第45章 割土(爲盟主第二次睜眼看世界加更)第685章 喪鐘爲誰而鳴?第702章 洛楚對洛彰言!第862章 大唐第一統帥是如何煉成的?第246章 洛陵和項羽的分歧所在第794章 人之噁心,一至於斯!第421章 陰霾籠罩大漢後續可能的調整第98章 天子姬擺,齊國下克上(爲盟主帝木鄉第106章 毀滅之前唉請假條第594章 馬踏幽州試劍鋒第268章 天下要真正的一統第365章 請廢太子!第215章 吾乃大秦擎天白玉柱第384章 爲盟主與道合真加更(求月票)第619章 旌旗漫卷諸侯落第644章 陰詭第768章 支線番外:素王神廟大祭司洛星第637章 又行了第222章 洛村(爲盟主叫我王子陛下加更)第487章 皆殺,皆流,皆刑!第852章 洛蘇爲家族定調!第556章 分歧!爭吵!第526章 王侯 豪強與皇帝第650章 洛楚第812章 手掌江左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