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論天下諸洛異同

第608章 論天下諸洛異同

營帳之中坐滿了人,幾乎每個人的臉上都是焦急的表情,帳中明明沒人說話,卻顯得極其的嘈雜。

洛川端正跪坐着,雙手順勢放在膝上,面上很是平靜。

除了他之外,帳中唯一還算平靜的,就是安陽侯韓立。

因爲韓立是唯一一個還比較安全的。

他望着衆人焦急的臉龐,知道現在只有自己最適合說這些話,他微微嘆息了一聲,開口說道:“子川公,請率軍回關東吧。”

隨着這一句話,營中氣溫都彷彿在蹭蹭的上漲,咚咚咚的心跳之聲劇烈的跳動着,能夠看出來所有人都很緊張。

洛川臉上閃過一絲嘆息然後望向衆人道:“我知道諸位心中都焦急。

但大軍行動之難,諸位是非常清楚的。

諸家散在諸州之中,勢必要分軍,張角攻破了袁紹聯軍,實力之強,可想而知。

現在最安全的做法,就是和朝廷軍隊以及無雙侯的西域軍,還有弘農等諸郡勤王軍待在一起。

如果我們返回關東,勢必力弱,給太平道可乘之機。

前路荊棘滿叢,諸位要好好思慮。”

淮陰侯韓章慨然道:“子川公,我等又如何不知呢?

我們幾家相交三百年,既然隨着您踏上了戰場,難道還會畏懼死亡嗎?

劉氏的諸位皇帝給了這三百年的榮華,我等奉天靖難扶持劉氏,就算是漢室天命衰微,不過是把這一身的血肉都還給他劉氏罷了。

又有什麼害怕的!”

淮陰侯韓章此言,帳中衆人都頗爲認同的點頭,沒覺得有什麼不對。

這就是漢代風尚,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爲主盡忠,爲忠效死,就算是那些互相爲了利益斗的不可開交的臣子,該爲主公盡忠而死的時候也毫不猶豫。

尤其是五姓家的列侯之位,可不是那麼容易揹負的。

提起淮陰兩個字,會想起誰?

大漢三百年有無數的淮陰侯,但是提起這兩個字永遠都會想起韓信韓武穆!

老祖宗太出名,就像是洛氏一樣,這就是所需要揹負的枷鎖,身爲家主,隨時都要準備爲皇室盡忠。

韓章這慨然之語說罷,語氣便低落起來,聲音低沉道:“既然繼承了侯位,那生死早就置之度外了,但闔族親戚,妻子兒女盡在關東縣中。

家中妻女貌美,無論是官還是匪,淫色之事猶如附骨之疽,誰能不覬覦,若是城破,唯有一死而已。

軍中士卒都是百戰的勇士,早已都將生死置之度外,但現在家人凌於刀劍之下,縱然留在此處,又哪裡還有什麼戰意呢?

還不如直接率領諸軍返回關東,歸鄉心切之下,若是太平軍真的阻攔,那便拼死一搏罷了。”

韓章此話一出,帳中便響起了道道嘆息之聲,這就是衆人最爲擔憂的。

從承接侯位的時候開始,生死就已經不在他們的考慮之中了。

但是家族的傳承,家族的聲譽,族人的安定,家人的平安,這都是要考慮的問題。

更不要說士卒的心態問題,就算是百戰老卒,如果家人落在敵人手中,那除了投降絕對沒有第二種可能。

所以對士卒家人的保護,是所有諸侯最爲重要的事之一。

若是前面士卒浴血奮戰,後面傳來消息家沒了,軍心散了都是輕的,更大的可能是軍隊譁變。

韓章所說的都是衆人的心裡話,洛川當然是清楚的,而且很是理解,但在洛川看來,這麼回去,實在是過於危險了。

但人就是這樣不理智的動物,會犯下許多錯誤,會做下現在認爲正確,但是未來卻證明是錯誤的事情。

洛川沒有什麼多餘的言語能讓他們放下心中的顧慮,五姓家如此龐大的組織,十萬計的軍隊洛氏是護不住的。

連綿的戰亂,主要是道路的隔絕,讓天下的商業都陷入了停滯以及飛速的衰退之中,這對洛氏的打擊是極大的。

不過昭城一直以來都有存儲各項物資的習慣,短時間之內不會受到影響,現在昭城分批訓練族人,以防止未來可能出現的大變。

萬一出現不怕死的軍閥準備來洛氏打秋風,總不能直接動用越來越稀少珍貴的氣運點以及神器,還是要依靠洛氏族人自己的力量來對抗。

洛川聽罷,知道事情已經成了定局,於是一言不發,徑直從席上站起身來,然後走出了營帳,一眼望去,軍營之中到處都是竊竊私語的聲音。

在太平道的刻意傳播之下,袁紹聯軍全軍覆沒,太平軍兵指關東的消息傳得到處都是,軍心的浮躁是顯而易見。

帳中衆人紛紛走出,洛川在望着軍中,衆人則望着他,不知道過了多久,洛川悠悠道:“本侯會去見無雙侯,收拾行囊吧。”

洛川此言一出,衆人臉上先是欣喜,然後就是濃濃的不安,紛紛應喏,然後下去安撫自己的士卒。

……

洛川也不耽擱,既然下定了決心,那就要雷厲風行,衛士通報之後,他徑直走進無雙侯洛空營中。

見到洛川一臉凝重,洛空和賈詡對視一眼,洛空揮手請洛川坐下,賈詡將手中羽扇一揮,緩緩退後兩步,將自己藏在一片陰影之中。

“姐夫來此可是因爲關東諸家都想要率軍回家?”

以賈詡對人心的把握推算出這一點實在是輕而易舉,洛川面色有些沉重的點頭道:“子明,本欲和你並肩作戰,但是諸軍歸心似箭,恐怕是不行了。”

突然一道陰惻惻的聲音傳來,是藏在陰影之中的賈詡,“子川公率軍留在軍中是最好的,回關東山高路遠,定然會遭遇太平道。”

洛川對賈詡的印象還是很深的,這是一個平日不說話,但一說話就切中要點的謀士,從不無的放矢。

但洛川聞言笑了笑說道:“文和你說的我又怎麼會不知道呢?

但這些人是我從關東帶出來的,這些人是因爲我的名聲而投奔的,現在如果不將這些人安全帶回去,我又怎麼能夠放心呢?”

賈詡不說話了。

這就是洛氏的作風,這正是賈詡願意追隨洛氏的根本原因所在,只要他持身正,洛氏就永遠不會拋下他,對他這種尋求安穩的人來說,是上上之選。

洛空也不勸說,抱拳說道:“洛陽那邊我們一起上書,就說往關東去對抗太平軍,勤王軍本就有自主權。”

洛川點點頭,回關東自然不能和皇帝直接說,我們不勤王了,那實在是太難看了。

望着洛川轉身離開的身影,洛空突然感覺眼前出現了漫天遍地的血色,他彷彿見到了洛川每走一步腳下都沾着無數的血。

洛空恍惚了一下,突然說道:“中原之地,人傑地靈,西域漢人許多都想要回到中原之中,就算是無雙侯國中的許多漢人也是這般想的。

中原的貴族更是不將西域貴族放在眼中,心中甚至被鄙夷爲蠻夷之輩。

我這西域無雙侯,若不是眉心的聖痕,恐怕來到這中原之地,會被排擠到死。

但是現在看着匆匆離開的五姓列侯,突然覺得西域真是一片寶地,至少比中原之地更能保存家族。”

賈詡知道洛空有感而發在和自己說話,他向前兩步,從陰影之中走出,這就是權貴士族的矛盾點。

他沉吟了一下說道:“政治有一條鐵律就是越靠近權力核心,手中權力就越大,這就是宦官以及外戚這種人能夠興起的原因。

西域、嶺南這些地方的貴族在亂世的確是很安全,但是在非亂世時,可能洛陽一道旨意,就闔族全滅。

所以爲了權力必須要靠近京城,甚至爲了方便要舉家遷往京城,這就是袁氏這樣的洛陽豪門。

但這樣的壞處就是危險性大大增強,容易被人一鍋端。

現在被困在洛陽城中的諸多豪門,所能夠使用的資源以及權力甚至不如一個普通的士族軍閥。

實際上最適合停駐這些邊荒之地的就是昭城,詡一直認爲,昭城在冀州實在是不合適。”

洛空有些沒想到平日裡少言寡語的賈詡今日竟然一下說出這麼多話,看來賈詡已經漸漸融入洛氏之中。

但一國之都城尚且不能輕動,更何況是洛氏,搬去哪裡呢?

賈詡說罷就擡起手中羽扇不再說話,這也就是面對洛氏子,若是拜了其他主公,他絕對不會說這麼多。

……

洛霄看着剛剛獲取來的情報,臉上滿是認真,見到五姓家以及諸郡豪傑果然按照他所預想的返回關東。

太平軍諸將都在堂中坐着,這份情報同樣在他們手中,都頗爲振奮道:“道主,漢廷又分兵了,我們要攻擊他們嗎?”

這些將領都知道洛霄一直在試圖讓漢廷方面分兵,以減輕之後進攻的壓力,現在看來計劃執行的非常成功。

五姓家突然的返回,造成了戰線拉得很長,而且各種物資都有些跟不上,就算是諸家甲兵精銳,但對洛霄來說,戰勝這麼一支軍隊自然是手到擒來的。

但對洛霄來說,阻攔一支歸心似箭的軍隊沒有半分好處,況且這支軍隊就算是回到了關東,還要面對洶涌的太平道以及除了太平道之外的各路義軍。

太平道一帶頭起義,立刻就有無數早就不想忍受的義軍蜂起,這纔是諸州郡不能制止起義的主要原因。

否則太平道不過數十萬道衆,又在洛霄的束縛之下,不搞破城裹挾那一套,怎麼可能突然就這麼壯大。

在現在的關東有上百萬打着太平道旗號的義軍,但實際上許多都是冒認的,其中有無惡不作的盜匪,有揭竿而起的義士,有不願意受到壓迫的農夫,但洛霄就當作都沒看見。

他始終都很清醒,不要試圖去做每一個人的救世主,不要試圖去拯救每一個人的命運。

那是神的領域,不是人的。

自從那一日,星光灑落,他就明白自己的目標從始至終就只有一個,那就是做這個天下的醫者。

漢室本該有四百年,但是洛氏的出現改變了一切,按照現實不該有四百年,於是天下就是在腐朽、墮落以及不斷的擺爛之中延續下去。

再有能力的人也改變不了漢室逐漸的糜爛這一點,想要開創新世界的人會被天命毫不留情的鎮壓,這就是未來一百年的黑暗世界。

這就像是一個人身體上有一個致命的瘡,但是卻始終有一根千年人蔘在吊着命一樣。

洛霄所做的就是直接把千年人蔘毀掉,趕緊把這個人搞死,至於未來新出現的人會是什麼樣的。

那就不在他的能力範圍之內了,因爲他就要死了,他只是個凡人而已,完成了第一步,已經足夠了。

這天下有無數的英才,洛霄相信這些人能爲天下選出一條最好的道路。

洛霄的腦海之中閃過了無數的思緒,最終緩緩說道:“英侯洛川率領着一羣歸心似箭之人,不宜阻擋將筆墨取來,我要給英侯寫一封信。

然後我們直接率領軍隊前往洛陽,與漢廷最後護衛洛陽的大軍決戰。”

堂中衆渠帥聞言臉上滿滿的都是凝重之色,紛紛挺直了身子,齊齊抱拳道:“謹遵道主之命!”

————

張角是少有的能得到統治階級比較正面評價的起義者,古代統治者通常將起義者污衊爲野心家以及賊寇,但張角卻得到了“官逼民反”、“皇帝昏聵,不能重用賢人,以致亡國”、“張王”的評價。

這在提倡忠義的古代專制是難以想象的成就,筆者深究過其中原因,最終得出了以下結論。

第一,在張角縱橫天下的時期,那些後來卓有盛名的人物,都曾經與張角交戰,對張角的遭遇報以同情,對張角的能力報以欽佩。

第二,張角的文治武功被史書較爲完整的記錄了下來,這是一個幾乎沒有黑點的人。

第三,與張角同時代的漢天子,被塑造成了一個典型的昏君,這給予了張角極大的活動空間。

這就是張角,天下第一的“反賊”,讓敵人都不得不讚嘆的天縱之才。——《張角傳》

(本章完)

第720章 怎能不復仇呢?第480章 洛世的態度第547章 王莽與昭城第739章 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卷終)第122章 素王歷第205章 始皇東巡第784章 有一劍從天外來!第764章 幻想番外:穿越者降臨1第389章 衛青開始崛起第765章 洛氏現代番外:一個天才孤兒在洛國第630章 過府第573章 太平道!第764章 幻想番外:穿越者降臨1第883章 洛蘇第二次講道,開明政治!(8400第532章 天災有孽令!第431章 查商稅第175章 韓非奔洛第140章 大齊和大魏都天下無敵第450章 神廟軍!第562章 小民從來不可欺!調整狀態。第352章 漢廷求書下午的更新取消了,晚上發第484章 漸行漸遠第187章 秦洛之戰:寧鳴而死!第290章 看好了,洛氏祖傳傳播王化第80章 系統小更新 不能拋棄邦周的理由第288章 嶺南行第548章 天下雲從第553章 洛琪謀皇宮第147章 往齊國去第521章 震驚洛青一整年第758章 烈烈風中霸業休!第498章 殷商第278章 帝崩第76章 尊王就能得到所有第767章 洛氏現代番外:瓦蓮京娜的洛國留學第302章 偉大的意義第80章 系統小更新 不能拋棄邦周的理由第288章 嶺南行第76章 尊王就能得到所有第147章 往齊國去第860章 晉陽起兵!第615章 諸將齊出第130章 時光匆匆如流水第450章 神廟軍!第412章 御馬三寶第777章 願以赤血挽天傾!第128章 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儒家第876章 玄奘講法,世民多哀!第91章 洛國拉偏架,楚國捱揍第339章 對比第601章 能得人心洛子明第317章 禮樂是最鋒利的刀第602章 曹孟德再笑洛子凌第384章 爲盟主與道合真加更(求月票)第733章 第一隻能是我們的,孝子急了第618章 天下勢在人心向背之間第48章 管呂之交第573章 太平道!第149章 白駒過隙第782章 我意堅決不爲貴卷末感言第92章 三君薨,一聖隕,仁者無敵第599章 人心浮動有間隙第702章 洛楚對洛彰言!第774章 千重劫難惟此心!第127章 世間活着的聖賢第199章 蒼生血,衆生淚第495章 史官風骨,不過是不屈權貴 秉筆直書第450章 神廟軍!第494章 重判重刑第897章 太子多病(4月初求保底月票23)第320章 在這個世界線中改變的賈誼第152章 天子託鼎,地階唯一道具第446章 調查分析報告第374章 危機來臨第60章 重耳即位,鐵幕落下(下)第398章 出征,兩人的第一次會面(二合一!第617章 我恭敬的執行上天諭令第903章 安西(1600月票目標達成加更)第632章 我要行的路走完了第471章 舉薦!法將死?第110章 變與不變第175章 韓非奔洛第723章 袁紹稱王!第320章 在這個世界線中改變的賈誼第741章 一千年,吳國再次來此!第561章 東海舉義!第28章 王畿弊政第151章 非王即賊第110章 變與不變第845章 拂衣飄然去。唉請假條第339章 對比第200章 項羽第300章 相父第417章 祁連山下擒兩王第423章 大朝會驚變第38章 洛國敢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