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震撼朝野的聘禮!

第557章 震撼朝野的聘禮!

洛琪聽明白了一句話,天下的士人不答應。

王莽自己也是身不由己,他必須要做出前所未有的改革才能安撫天下的人心,他藉助了儒學的強大力量而興盛,現在就必須承受這些反噬。

無數的人在下面推着他走,這就像是競選承諾一樣,當初說的好,上位之後如果不做,那大可試試。

但是洛琪剛纔擔憂之下所說的話,王莽又思索了一遍。

洛琪對王莽的影響力還是極強的,在王莽的計劃之中,洛琪是自己的第一盟友,因爲洛琪既有道德,又有能力,是他能完全信任的人。

王莽沉吟了一下,若有所思道:“不過文琪你剛纔說的很有道理。

如果長時間不能做出明顯的改變,會產生欺騙的感覺。

我們的改制之中,最關鍵的是土地制度的變更,這是最不容易做到的。

應當讓天下人見到立竿見影的新世,號召公卿百官崇尚簡樸和廢除奴婢或許是其中最容易做到的。

昔年孝惠皇帝和孝文皇帝躬行節儉,於是天下率然,當今之世,貴族之間奢侈成風,荒淫無度,一日之食竟然花費小民之家一年之用。

天下之間錢貨就如此,權貴多一分,小民便少一分,權貴全部吞到腹中,小民就死於飢餓。

素王說,人不患貧患不均啊。

百姓終日勞作卻困苦度日,權貴家的狗都每日食肉,這若是沒有揭竿而起的血性,簡直枉爲素王上皇的子民了。

我曾經讀史書,便時常感嘆洛國君王富有四海卻不置宮室、不着華服,千年以來,未曾有過變化,這難道不是洛國和昭城百姓和睦的原因嗎?

廢除奴婢的制度,使所有人都置於官府之下,諸夏的子民,無論日後會如何,但不能生來就剝奪他們的一切。”

王莽的道德觀中,只要統治者作爲表率,天下就會追隨,他這一路走來,能寸功未立而身居高位甚至執掌天下,就是因爲道德高尚。

這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卻非常符合人的心理。

雖然總有人說什麼只要能做事,些許錯誤不算是什麼。

但真的把一個生活簡樸的官吏和一個生活奢靡的官吏放在面前,百分之九十的百姓都會去選擇那個生活簡樸的官員。

道德完人或許不是一個好官,但壞不到哪裡。

洛氏雖然不認同平均,因爲平均本就是一種不公平,但差距過大同樣不贊同。

縱然孝文皇帝那樣的樸素,實際上肉食、美酒等是從來不缺的,這樣就已經很好了,但有的權貴奢靡到難以想象的地步,這樣的統治者說出來的話,怎麼能讓人相信呢?

徹底廢奴和號召節儉,雖然同樣很難,但至少比先前所提出來的事情容易許多。

號召貴族節儉洛琪認爲不可能做到,有錢不讓花,那是不可能的。

況且就算是真的做到了,也不一定就是好事,不讓貴族花錢那貴族手中的錢不就越來越多了?

不過徹底廢除奴婢制度,洛琪覺得可行,可以藉着這個政策,去瓦解豪強。

洛氏對這一條是無所謂的,因爲洛氏本身就沒有奴婢,那些女官都是親戚,一般人還來不了。

尤其是洛氏子身邊的女官,那可真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因爲數據顯示,洛氏子的妻子基本上都是身邊的女官。

就算是不嫁給洛氏子,這些女官也都掌握着極大的權力,充當着大管家的角色,可以讓自己的小家庭更有地位,不亞於敢戰士!

至於徹底廢除掉,洛琪依舊覺得很難,因爲奴婢制度的存在不僅僅是律令的問題,不是簡簡單單的一道詔令下去,權貴們就按照詔令去做。

這其中有無數的鬥爭,甚至洛琪現在就能夠猜到,還有一些奴婢自己都會反對這項法令。

洛琪現在無比的慶幸自己接到了王莽的信件之後,就果斷的來到了長安,否則就現在這幾位,一通瞎折騰,真就是改革不如不改。

實在是過於理想化了。

想不想解決問題?

想。

知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

知道。

怎麼去解決?

下詔令,號召權貴和豪強向百姓讓利。

兩個字,離譜。

王莽過的有些過於順利,曾經的那些坎坷,甚至都稱不上是坎坷因爲他並沒有任何的損失。

王莽覺得,他從年輕時,就說要清丈天下的田畝,就要節儉,就平等的對待奴婢,就說要讓天下的物價都保證一致,他幾乎所有想要做到的事情,都明確的說了下來。

在天下人都知道他想法的情況下,無數人將他推上了這個位置,那就一定是支持他的,既然都支持,那現在我推行法令,爲什麼不支持我呢?

若是那些支持王莽的權貴知道王莽心中所想,一定會直接氣的吐血。

誰敢不支持你?

不支持你,那些士子能把我們生吞活剝掉,太皇太后會放過我們嗎?

而且,伱只說清丈天下的田畝,沒說要把土地全部充公然後重新分配!

你只說要穩定物價,沒說要官府壟斷所有的行業,然後自己定價!

你自己節儉,你平等的對待奴婢,我們敬佩你的品德,但不代表着我們自己想節儉,不代表我們就不想使用奴婢!

我們只是無可奈何的說說而已,你怎麼還來真的呢?

王莽一直以來就是憑藉着道德走上了人生的巔峰,所以他真的覺得這是治世的靈藥。

洛琪憂心忡忡的離開了王莽的府邸,他是絕對不希望王莽陷入失敗之中的。

道德對一個社會的聚集作用,不亞於法律。

王莽是一個標杆,他代表了一種思潮,如果王莽失敗,對天下人的精神打擊會極大,甚至可能會陷入迷茫之中。

……

趙合德進了長安城,然後徑直住進了皇宮之中,去陪伴自己那個處於權力巔峰的姐姐。

洛琪沒有見到自己的這位未婚妻,但是聽見到的人說,簡直和皇太后是一個模子裡面刻出來的,甚至猶有過之。

既然皇太后不願意讓自己直接見到趙合德,洛琪也就放下了心中的好奇,開始盤算接下來的廢奴之策,這是洛琪認爲的最簡單的一件事。

他要用這件事,撬開天下豪強密不透風的堡壘,然後將那些豪強權貴斬於馬下。

長安城中,以及天下都在等待着大司馬大將軍主政之後的第一道法令,太學以及天下所有的士子都在盯着王莽,盯着這位無數人眼中的聖人。

其中帶着無數的期盼,帶着無限的憧憬,彷彿如今天下的亂局馬上就要消失了。

大漢將會回到那個國泰民安,倉廩充實,四夷賓服的時代。

在這種氛圍之中,昭城的求婚使團進了長安城,洛氏的使團從來不搞的花團錦簇,一個簡簡單單的洛字加鳳凰王旗就足夠了。

敢戰士的服飾也極其的明顯,胯下則是從西域烏孫和大宛運回來的汗血寶馬,每一匹都價值千金。

接到趙飛燕的口諭之後,求親使團便擡着禮品進宮。

趙飛燕的寢宮之中,站着趙氏之人,趙氏隨着趙飛燕崛起如今相當的顯貴,是除了王氏之外門第最高的一家,僅僅列侯都有三人,還有大司馬這樣的高官。

不過面對洛氏倒是沒有絲毫的高傲,甚至還有些沾沾自喜,以後就是洛氏的親戚了。

洛氏使者擡着整整幾個大箱子走進殿中,殿中衆人紛紛交頭接耳起來,世人對洛氏的好奇是完全停不下來的,雖然知道洛氏一向節儉,但還是紛紛猜測都有什麼禮物。

“皇太后陛下萬安,家主使外臣向您帶話,兩姓聯姻,結爲一家之好,此乃大喜,願素王與您同在。”

“願素王與您同在!”

殿中的洛氏十數人齊齊單膝跪地,叉手舉過頭頂,沉聲肅穆道。

殿中趙氏衆人見狀一愣,瞬間回想起曾經學習過的禮儀,紛紛單膝跪在地上,齊齊朗聲道:“素王的神靈在天上,光輝美名萬萬年!”

趙飛燕只覺渾身舒坦,她何曾想過有朝一日,竟然能得到洛氏家主如此的祝福呢?

“素王在上,萬安萬福!

感謝昭公爲予帶來的祝福,予恭謹的對待素王上皇天,遠遠超越了蒼天,這大概就是今日能夠得到昭公祝福的原因吧。”

洛氏使者從地上站起然後深深作揖道:“皇太后陛下,這是家族爲公子琪求親尊家貴女所準備的禮物。

大宛汗血寶馬十匹。

遼東神翼海東青三隻。

西域上等美玉百枚。

康居神物。

……

極西琉璃盞一套。”

開頭這些都是極其珍貴的東西,皇室尊貴其中許多也難以得到,尤其是海東青,如果不是洛氏,想要捕獲還真的不太容易,這裡麪價值最低的可能是上等美玉百枚。

但洛氏好玉,所有的禮單中都有玉,這是天下皆知的事情,屬於添頭。

從這些禮品的規格,就能夠看出洛氏的誠意有多大,畢竟是娶太后的妹妹,東西太少不太好。

洛氏使者沒有在意殿中衆人的神情,繼續說道:“商朝青銅寶鼎一件,乃商王祭天所用。

周天子賜下的酒爵一套及賜旨竹簡。

齊桓公贈予的編鐘一套,上有銘文記錄出處。

孔子親手所寫的春秋釋義一卷。”

轟!

這四件東西,一下子把殿中衆人震得瞠目結舌起來,就連趙飛燕這種喜歡浮華的女子,都有些激動的站起身來。

這每一件東西都是除了洛氏之外,絕無僅有的東西!

每一件都能夠作爲傳家寶,一直流傳下去,作爲家族的尊貴底蘊,爲家族增光添彩,尤其是趙氏這種驟然而起的家族,最是需要這種蘊涵着歷史底蘊的物件,來使自己擺脫暴發戶的名頭。

趙飛燕這一刻甚至都有些嫉妒自己的妹妹,既有好郎君,還嫁入了這樣的高門,瞬間感覺這太后之位都有些不香了。

趙氏衆人先是驚喜,然後就開始發愁,洛氏的這份聘禮有些過重,到時候嫁妝該怎麼辦?

把趙氏翻個底掉也不可能湊出來這種禮品,趙飛燕知道只能從皇宮的寶庫之中去翻東西了。

商周的寶器那肯定是沒有的,不過皇宮的寶庫之中還是有一些比較珍貴的東西,趙飛燕可以先賞賜給趙氏,然後再讓趙氏作爲嫁妝帶到洛氏之中。

躲在垂簾之後的趙合德聽到禮單,對自己所嫁的洛氏有了更深的瞭解,輕輕嘀咕着,“這就是姐姐所說的絕無僅有的高門啊。”

不禁對自己未來的丈夫有些好奇起來,只聽人說長相俊美,卻不知道俊美到何等地步,又回想起帷帳之間姐姐和自己說的那些體己話,臉上有些羞紅,“想必是很俊美,很俊美吧。”

洛氏的禮單很快就被趙飛燕傳了出去,洛氏甩出這樣一份大手筆的禮單,充分說明了對於這一次結親的看重。

在許多人眼中,這算是一種表態,洛氏希望皇太后的位置穩固,這就是希望皇室存留下去,希望大漢的社稷能存續。

————

此次發掘出的古墓,對於墓主人的界定,本來衆說紛紜,唯一所能確定的是,這應當是一位漢朝的貴族。

但是前日出土的文物之中,有一套是出自周王朝時期的編鐘,從銘文上我們可以看出,這是春秋霸主齊桓公贈予洛國君主的。

想必大家都猜到了,在歷史上曾經有過一份豪華的聘禮,出現在各個西漢末的話本之中,那就是洛琪迎娶趙合德時那一套編鐘。

這位漢朝貴族的身份由此可知了,應該是趙氏的一位列侯,最大的可能是趙飛燕的胞弟,大司馬沉陸侯。——《關於古墓主人身份的聲明》

(本章完)

第699章 昭城之盟!(6000字!)第385章 匈奴小霸王第603章 縱橫無敵洛子凌第16章 勤王之師第165章 凡王之血,必以劍終第606章 霄於人間全無敵!第865章 洛玄凌的大運!第536章 姬昭的期待第234章 嗟爾秦朝,氣數已盡!第226章 雙方第381章 頌聖與天啓第160章 洛載不服第40章 諸夏破徐淮第401章 突襲白羊王!霍去病出現!(二合一第749章 關中之變!第566章 上天助我!第733章 第一隻能是我們的,孝子急了第786章 殺一人而救天下!第815章 父慈子孝,壯哉大魏!第833章 揮劍刺心,爲我所控!第790章 蒼天所鐘有神能第176章 攻魏第215章 吾乃大秦擎天白玉柱第91章 洛國拉偏架,楚國捱揍第695章 真正的大業!第111章 儒家道統?拿來吧你!第121章 洛墨第800章 古來征戰幾人回?第868章 天選之人!第34章 諸侯同心第646章 美第338章 召回第97章 宋國下場,籌謀周天子第207章 始皇帝崩第674章 一年!二牧之爭!第121章 洛墨第776章 一千三百年,俱往矣!第394章 爲盟主月孤城加更第493章 離譜的太子!第857章 洛氏南歸!第235章 項羽的野望第269章 昭公,救命啊!第809章 如何斬斷所謂的千年世家?第501章 這是我此生最後所能做的!第847章 江南洛氏!第780章 風起西域爲哪般?第824章 人心已亂1第316章 白刃不相饒第16章 勤王之師第426章 迎立第66章 三國弭兵之盟第281章 重啓廟號 諡號體系第173章 秦國的王,天下的王!第774章 千重劫難惟此心!第793章 正義的司馬懿!第860章 晉陽起兵!第111章 儒家道統?拿來吧你!第110章 變與不變第836章 爾朱榮,薊城之變!第738章 瘋狂的背叛!第303章 西域之歌第335章 一人加冠一人薨第2章 宗法制與分封制第566章 上天助我!第885章 貞觀元年諸大事結束第886章 李靖 李績進京!第749章 關中之變!第185章 洛人爲何而戰第622章 大廈將傾惡叢生,皇帝昏庸敗社稷第716章 盤點收穫第667章 世上哪裡有常盛不敗?第402章 爲盟主竹蘭醬加更第164章 洛載薨,白起出第256章 洛新見洛陵第726章 青州大都督!第417章 祁連山下擒兩王第669章 盡入彀中!第63章 王室宮闈之亂第307章 大漢財政第72章 問道第678章 向死者才得生路!第698章 昭城中推書~獻祭~第777章 願以赤血挽天傾!第103章 秦人東出,沒有人可以阻止的戰爭第291章 我安排皇帝的婚事沒問題吧?第736章 王上,臣回來了!第160章 洛載不服第646章 美第872章 洛玄照坐斷河北!第660章 四境之內,六合之中!第499章 制典第642章 回家嘍第342章 我言第235章 項羽的野望第804章 卷終第817章 慕容恪和慕容垂第605章 勝白馬太平揚威,戰關張洛霄無敵第119章 腳踏實地,洛氏種地第128章 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