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關東諸侯扛不住了!

第550章 關東諸侯扛不住了!

英侯國。

當代英侯洛衆色有些複雜的望着面前的信件,坐在他身邊的則是當代的呂侯呂常,信是王莽拜託呂侯送來的,內容很是簡單。

就是簡簡單單的將天下和朝廷之間的局勢與他講解了一下。

最後說道:“昔年高皇帝和孝宣皇帝都許下誓言,兩百多年的時間,還沒有改變啊。

但是如果大漢傾覆,這些誓言就會化爲飛灰了。

現在不挽救社稷,又要等到什麼時候呢?”

鎮守列侯。

從大漢開國時就不容忽視的力量。

尤其是在地方郡國的博弈之中,士族大豪強、郡縣長官、鎮守列侯這三者之間,唯有鎮守列侯立於不敗之地。

最差的結果不過是削減封戶,然後改遷而已。

這算是皇室對鎮守列侯的迴護。

洛衆將信放下,然後望向旁邊的呂常問道:“文常願意爲王巨君送信,想必是支持他了?”

呂常直接搖頭道:“當然不是,家族的準則永遠不會改變,那就是追隨皇帝的腳步。

但是家族同樣有自己的利益訴求。

從靖難之後,我們鎮守列侯基本上很少將手直接插到中央朝廷。

只通過察舉等方式來舉薦人才,與曾經最輝煌的歲月相比較,已經差了許多。

二十年前,青州刺史,不過一個六百石的官員,竟然就敢借着監察的權力,直接欺負到呂氏門前,若不是父親果斷應對,即墨呂氏就要在天下的面前出醜。

這些年天災頻繁,青州流民不少,盜匪層出不窮。

家族的土地、商隊都遭到了打擊,外出的族人也有不少死在外面的,十年前發生了那件事後,更是直接下令,不允許家族女性隨意出侯國。

這在以前都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子臣兄,我聽說英侯國的商隊在揚州地面上被水匪劫走,這是一個極其不好的信號啊。

雖然英侯國商隊不加洛氏標識,但以前至少還顧忌一些,現在……

如果再不改變,青州本就是人口稠密之地,等到流民四起,很快就能卷出實力強大的義軍。

那時作爲鎮守列侯,極有可能會家族覆滅。

上一次戾帝之禍,很多人都忘記了,但是呂氏沒有忘記多少家列侯都被攻破了侯國,多少諸侯王被殺死在王座之上。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啊!

縱然是以洛氏的聲望,一旦天下亂起,想要獨善其身也極難。

民心如流水啊。

呂氏在青州算是有善名,但是依舊不能倖免。

王氏是關東人,對這些當然是清楚的,所以纔來說服我,而且我承認,我被他說服了。

這個天下真的不改不行!”

呂常的話中帶着滿滿的擔憂和隱隱約約的恐懼,隨後重重的嘆了一口氣。

想要維持一個家族的富貴實在是過於困難了。

雖然列侯削爵不像諸侯王那麼快,但開國時上百家列侯,到了現在,侯國還在的,不算是特別多了。

畢竟皇位的變換頻繁,列侯這種依附於皇帝的貴族,肯定會受到影響,多有改封到別處的。

而且拿不到軍功,戶數也是一削再削。

雖然即便是最後失爵,有這近百年的繁衍和積累,還擁有大量的財富、傳家的經學、政治上的人脈,這些曾經的列侯家族,都很輕鬆的就能轉型,甚至因爲失去束縛,還能瘋狂的擴張起來。

但呂常不願意!

或者說幾個大列侯都不願意,爵位和姓氏是他們的驕傲。

王莽見到了這一支力量。

他明白鎮守列侯的實力還是很龐大的,如果這些人站在他的對立面,那他的大業一定會受到影響。

洛衆沉吟問道:“這封信絕對不僅僅給了我們二人,肯定還有其他的列侯。

那麼其他家會做什麼呢?

這些多年遠離朝廷的中樞權力,還能讓他們保持淡定的心態嗎?

面對這重返中樞的機會,這些列侯家族會怎麼想?

現在是皇帝不支持改制,你我能怎麼辦?

難道再來一次靖難,把皇帝拉下來嗎?

那英侯和呂侯以後恐怕就成了亂臣賊子的代名詞了!

越是在這種時刻,越是不能着急,先將自己侯國周圍的情況理順,保證一個比較安穩的環境,然後再去考慮其他。”

呂常聞言沉吟着點了點頭,他的確是因爲這些年發生的事情,而有些昏頭了。

那些大列侯自然都收到了信,相對比某些列侯來說,只要不考慮未來的話,這些大列侯的日子過的還是比較舒服的。

因爲侯國人口多,私軍多,在地方就有實力。

一旦逼急了他們,他們就能讓那麼仗勢欺人的官員好好看看什麼叫做開國勳臣的底蘊。

面對王莽的招攬,不少家勢衰微的列侯攀了上去,但是這些開國列侯的態度很是曖昧。

尤其是那些有金令的列侯。

因爲王莽畢竟不是皇帝,一時的顯赫不算是什麼,這些家族動輒一兩百年,如果每一個權臣都去攀附的話,早就死了不知道多少次了。

石沉大海的信件並沒有讓王莽有任何的沮喪。

因爲鎮守列侯本就是皇帝的最後一層保險之一,他和皇帝之間的關係算不上特別融洽,列侯們自然是有顧慮的。

但是他拉攏列侯是順手而爲,不算是特別放在心中。

因爲現在已經不是靖難之時了,若是哪個時候,面對武德充沛的鎮守列侯,王莽還真的需要顧忌一下。

但是現在關東的大部分列侯和諸侯王,經過這麼多年的榮華富貴,大部分都沒有了昔年的勇武。

這些諸侯王和列侯即便是加起來,實際上對長安朝廷也沒有什麼威脅,甚至在王莽的眼中,如果沒有皇帝拉偏架,鎮守列侯不一定就比當地的豪強強大。

在王莽的改制計劃中,列侯都不屬於重點打擊對象,本來就是一羣廢物,有什麼可打擊的?

以關中御四方以朝廷御地方,這兩條沒有人說出來,但是卻實行了這麼多年的政策,導致誰掌握了中樞,誰就掌握了天下,除非天下皆反。

但是王莽絲毫不擔心,等到他掌握了朝廷的大權,只要不搞到戾帝時那種秩序全崩的境地,擁有三河六郡、羽林孤兒的他,將是無敵的存在!

沒有任何人是他的一合之敵!

……

對於王莽,昭城洛氏同樣一直都在關注,畢竟天下之間已經許多年都沒有見過聲望能有這麼高的人出現了。

當年王莽前來昭城求學的時候,就比較有名氣,在洛氏子之間也有所流傳,甚至還得到了一個“其誠近乎僞”的評價。

這個評價雖然聽起來怪怪的,但的確是實打實的稱讚,王莽的那一顆堅定之心,任誰見到了都要高呼。

“家主,前御史大夫突然參與了謀逆,在家中自殺,皇帝任命王莽爲御史大夫。

王巨君擔任光祿勳不過短短四個月的時間,就已經升任御史大夫,據說丞相在向皇帝遞交辭呈,希望能夠乞骸骨。

從現在的情況看來,王莽很快就會升任丞相,因爲漢朝現在沒有大司馬大將軍,他基本上會掌握朝政。

王莽是改制派的士人領袖,這是否是皇帝改變了態度呢?”

當代家主洛伏沉吟道:“最大的可能是皇帝受到了巨大的壓力,畢竟還有皇太后在上面壓着他,而且朝廷中改制的聲音越來越大,甚至就連鎮守列侯都開始彙報各地的不良情況,民怨太大,快要壓不住了。”

————

神爵十七年夏,關東民變四起,盜匪愈烈,諸侯遂持劍,破金令掌州郡兵者十,有甚者,一年三破金令諸侯尚不能保,曰:“惜戾帝之禍,流民遠甚於此,亦拔劍而定,今有精兵,亦有糧草,竟不能制,此非天之不佑?”

諸侯聯結,皆垂首而嘆,不能振作,盜匪破國者四,身死者十一,有功者復其社稷,有過者削戶減民,奪爵除國者七,諸侯衰微,盡在此時。——《漢書·漢興以來諸侯年表》

(本章完)

第36章 再幸洛邑第592章 沛郡曹氏有麟子第86章 洛瑜開始秀操作第820章 君昏而臣賢者,何其多也?第61章 一國之相,兩國從之第725章 曹劉,導火索!第671章 非英雄也!(求月票)第97章 宋國下場,籌謀周天子第816章 踐踏廟號體系!第660章 四境之內,六合之中!第297章 這麼有錢?打劫!第354章 這個祭酒不好當啊第702章 洛楚對洛彰言!第377章 洛氏的庇護第447章 高低端路線第732章 戰三英!第839章 洛蘇降世第350章 阿景,你要老婆不要第543章 再試上天!第33章 姬涅崩第344章 洛陽第590章 忠義兩肩擔,無雙劍向東第191章 天日垂虹第400章 爲盟主運營官早睡少睡加更免費番外:貼吧1第651章 去徐州見糜貞第261章 兵仙,楚漢!唉請假條第341章 弊端第413章 長安,霍去病真香第488章 呂瑩遺言第84章 洛瑜使齊第488章 呂瑩遺言第225章 夫人,在下氏洛第703章 諸洛盡流散!第440章 西域神廟軍第151章 非王即賊第455章 求一封信第165章 凡王之血,必以劍終第299章 凋零,呂后崩第207章 始皇帝崩第170章 王侯將相,黎民百姓,終有一死第328章 後繼第451章 獻闕!第213章 風來!第203章 自古未有生人而神第43章 勸王殺子第806章 謝氏有女初長成第745章 爲國盡忠死!第783章 生死皆有命,不悔即可!第17章 定亂第774章 千重劫難惟此心!第79章 吾與良人孰美?第209章 陳王奮起揮黃鉞第173章 秦國的王,天下的王!第189章 陽謀之計:兌子第215章 吾乃大秦擎天白玉柱第680章 你的未來在哪裡?第22章 再行封建,十二諸侯第263章 吾以楚興,吾爲楚亡第644章 陰詭第502章 人世間的悲哀第404章 給你背心來一刀第841章 關中行!第312章 大漢仁宗孝惠皇帝(卷終)第765章 洛氏現代番外:一個天才孤兒在洛國第229章 拜將第741章 一千年,吳國再次來此!第269章 昭公,救命啊!第24章 洛蘇薨第286章 漢承周室,其命維新(一)第265章 系統大更新,玄階道具第722章 一觸即發!第446章 調查分析報告第220章 山東英豪會盟第11章 祁巖之盟第748章 又一諸侯薨!第301章 洛仲堪第12章 熊頓問鼎第304章 和樓蘭借財寶第218章 給劉邦灌雞湯第116章 洛氏不王第53章 合縱扼楚第447章 高低端路線第599章 人心浮動有間隙第475章 學宮開,亂戰起!第861章 李爲王,洛做公!第521章 震驚洛青一整年第26章 有些話想要說一下第391章 一言退萬敵第760章 洛氏現代番外:碰瓷引發的一場血案第289章 諸夏之國與諸夏之君第851章 洛蘇看見了竇建德第783章 生死皆有命,不悔即可!第68章 素王解惑,老子成聖第904章 太子魏王第781章 有生死令如山如淵!第739章 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卷終)第420章 番外:姬昭見劉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