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國朝同休,罔替世襲

第468章 國朝同休,罔替世襲

長樂宮。

偏殿之中,僅僅只有一盞飄搖的油燈照耀,屋中很暗,劉病已半倚靠在席上,一半的光照在他的臉上,半明半暗,他面前有一杯酒,“丞相,你心中在怪朕。”

垂首坐在席中的衛平一個激靈,立刻伏下身子戰戰兢兢道:“陛下,臣不敢。”

劉病已將酒一飲而盡道:“你是靖難功臣的領袖,但是朕卻刻忌你,朕出身關東,受到恩惠,累及關東,伱卻不怪朕,這不對。”

衛平已經完全說不出話,他甚至已經想好了離開宮中就自殺,卻聽到皇帝彷彿拉家常一般問道:“你的長子性格怎麼樣?朕聽到了一些不好的傳言。”

衛平顫聲道:“臣的長子性格有些暴躁,做事衝動,做下的錯事不少,讓陛下費心了,臣一定嚴加管教。”

劉病已聞言微微感嘆道:“你們這些靖難諸侯,都是平生難得一見的忠臣啊,如果不是你們奉天靖難,大漢的社稷可能就在戾帝那裡終結了。

自朕登基以來就有小人以讒言迷惑朕,說靖難功臣權傾朝野,世人只知有靖難功臣,不知有皇帝,朕從來不曾理會,說的過分便隨手殺死。”

衛平一直都知道有人向皇帝進讒言,但這是第一次聽到皇帝說,那些人他都已經處理掉了,他再次深深拜道:“陛下恩重,臣萬死難報。”

劉病已接着說道:“讓忠臣可以安享晚年,讓忠臣的子嗣得以延續,這是朕的願望,你們這一代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後代呢?

你現在是丞相,於是你的兒子便驕狂起來,你是靖難功臣的領袖,於是你的兒子連皇親都不放在眼中,這是禍患的根源啊,這不是朕想要看到的啊。

衛氏是孝武皇帝提拔起來的,存在不過幾十年罷了,還不曾經歷大的衰落。

你看元從諸勳,高皇帝開國時有上百家,存留到現在的只剩下幾十家,這難道是漢室不願意和他們同享富貴嗎?

是因爲子嗣實在太不成器了,不僅僅沒有功勞,還不斷的坐法。

朕感念你的功績,善待衛氏的子孫,但是等到你薨逝,朕實在不知道還能容忍你的兒子到幾時啊。

父輩立下了功勳,子孫任意的揮霍,最後敗光了家業,這樣的事情難道還少嗎?

不如回到關東,在侯國之中,朕見不到,也不願意去管,三代的富貴就這樣得到了。”

一番話說的衛平感動不已。

劉病已又道:“朕是天子,想要給予列侯家族富貴易如反掌,但是朕卻給不了自己富貴啊。

朕一直在思慮,天子是承載了天命的上天之子,天子沒有威信,要如何去鎮壓天地的四極呢?要如何統御天下的臣民呢?

朕這個天子,是得到了天命的天子,還是諸侯所擁立的天子呢?

朕思索了良久,朕必須是得到了天命的天子,否則這天下離散的人心,就無法聚合,而是應在諸侯之上。

那些奸人是在構陷你們,但是他有一句話說的很對,那就是天下人不把天子放在眼中了!”

這樣的誅心之言!

衛平直接叩首下去,戰慄道:“陛下,臣等恭敬的對待您,絕沒有絲毫的反心。”

劉病已語氣平淡道:“朕知道,否則朕怎麼會和你說這些心裡話呢?

但天下人心的離散是事實,如果天下人心不齊,丞相知道會出現什麼時候情況嗎?

會分裂!

分裂就代表着動亂,代表着血腥的殺戮和死亡,那受害可就不僅僅是一家一姓了。

朕即位以來的所有事情,都是爲了這一件事,那就是振作天子的權威。

你明白了嗎?”

衛平不明白,但是洛盛對他說過一樣的話,經過劉旦禍亂和奉天靖難,漢廷中樞的威望損失殆盡,天子的神聖性遭遇了巨大的打擊,甚至連累了西域都護府和遼東都護府以及嶺南都護府的震蠻夷事。

聽到這裡,衛平知道關東運糧之事,皇帝的確是在猶豫,擔心關中出現災禍,擔心朝廷的威望再次遭受到劇烈的打擊。

若是再發生一次長安易主的事情,大漢的天命就可以進入倒計時了。

劉病已如果握着糧食,關中是絕對穩固的,最多是關東離心離德,現在他把糧食運到了關東,那就是把自己的皇位置身於天災、臣子和百姓手中。

對於一個君王來說,這是何其難的決定!

所以衛平才說縱然拼上命,是因爲他做好了下獄而死的準備。

但是最終的結果比他想象中的好得多,劉病已終究不是劉旦那種獨夫,若是劉旦的性格,絕對會讓關東百姓自生自滅。

衛平心中的怨憤消解了大半,這一次他真心實意的拜道:“陛下宅心仁厚,臣爲天下臣民賀。”

是的。

劉病已已經很是宅心仁厚了,這也就是在這個道德底線良好的世界之中,若是前世的漢朝,經歷過一個個刻薄寡恩的影帝皇帝,靖難功臣這種羣體,沒有一個能夠活下來,就像是唐朝的神龍五王一般,全部被殺才是結局。

劉病已輕聲道:“丞相將朕的想法轉告給諸侯功臣,不要讓功臣和朝廷離心,這是朕所期望的。”

衛平叩首然後離開殿中,出了殿中,才感覺渾身都是冷汗,思及殿中所言,心中的顧慮漸漸消除了,正如公子盛所說的那樣。

“皇帝並不想清算功臣,但是他坐在那個位置上,有些事就一定會去做。”

但只要皇帝自己不對靖難功臣抱有惡意,那衛平就無所畏懼。

劉病已望着衛平離去的身影,輕聲自語道:“太史令可都記下了。”

司馬遷從廊柱之後走出,一手執筆,一手握書,躬身道:“回稟陛下,一字不落。”

劉病已問道:“太史令著史,好惡是非以何爲準?”

司馬遷回道:“以素王好惡爲好惡,以《洛宮春秋·執政》爲準,微言大義,一字褒貶,是非曲直,記之,書之,不改,留待後人。”

劉病已又問道:“昭昭青史,何時流傳?”

司馬遷回道:“人亡史出。”

劉病已點點頭,示意自己知道了,不再過問。

……

君臣交談不過幾日,衛平就遞交了乞骸骨的奏章,劉病已自然不能直接同意,那樣衛平就太沒有面子了,於是下詔挽留,衛平再述說自己的理由,如此兩番,劉病已這才同意衛平的上奏。

翌日。

一道上諭傳出:“戾帝元正十五年,靖難功臣振作社稷,有大功於國,到了今日,關中漸次繁盛起來,關東流民逐漸歸家,戾帝造成的禍亂漸漸消弭了下去。

現在丞相要離開朕了,朕左右一看,昔年的功臣竟然都不在朕的身邊了,這一定是朕的德行還不夠,一定是朕給予的賞賜還太少的緣故。

高皇帝賜予了元從諸勳恩德,於是有了今日。

現在,朕要向天下宣佈,參與靖難的諸侯王封國能夠多延續一代,參與靖難的郡守記錄爲上等,賜予其中佼佼者關內侯和列侯的爵位,取郡縣官員壯烈的忠臣子嗣作爲秀才。

列侯的侯國增加五百戶到一千戶的食邑,朕要立下誓言啊。

縱然巍巍羣山消逝不見,縱然滔滔江水乾涸枯竭,讓你們的國家和王朝一起直到滅亡的時候,讓你們的子孫一直繼承,不廢除你們的封國。”

劉病已這個人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到底,一旦決定了不清算靖難功臣,那就要消除他們的戒心。

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大撒幣,尤其是加食邑這件事是真的離譜,差不多二十萬戶都要封出去了。

用權力換富貴,和杯酒釋軍權是同樣的道理。

成效非常的顯著,先前瀰漫的那種陰詭的氛圍基本上消散而空了,留在長安城中的功臣之中,先前那種兔死狐悲的心理大致上消失。

更不要說隨行的還有皇帝的誓言!

上一次這樣的誓言還是大漢開國的時候,高皇帝和元從諸勳共同定下的,現在皇帝再一次發下了誓言。

這道詔令向着天下而去,傳到了河西諸地,安撫了這裡的人心。

傳到了關東,然後洶涌的向着各個州郡傳去,大部分早早回到關東的列侯終於徹底放下了心,靖難這件事在當今皇帝這裡算是徹底結束了。

一直在即墨待着的呂產,帶着笑意讀完了這封信,他舉起手中的水壺爲花花草草澆了一些水,輕聲道:“長的繁盛一些,下個月就用你們來寫信吧。”

洛盛在長安待了許久,卻默契的和劉病已沒有見面,他們兩個不是一個時代的人。

“高皇帝的誓言有五世皇帝攝政去貫徹,百年養恩有了現在的結果,你的誓言有沒有一羣這樣的子孫呢?”

洛盛微微感慨着。

他見到事情徹底結束,便決定回昭城去,要離開長安時,劉病已才遠遠的和皇太后一起在城牆之上望了一眼。

劉病已帶着莫名的意味輕聲道:“母后,我們來這裡做什麼?”

皇太后微微眯眼,“這次你做的很好,洛氏要回來了,皇帝你要做好準備,能不能成爲第四個拿到廟號的皇帝就要看你的努力了。”

劉病已聞言驚詫的望向母后,臉上滿是疑問。

————

昔元從諸勳受爵,高帝誓曰:“使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寧,愛及苗裔。”

及至靖難,孝宣曰:“周之侯伯,歷三代千有餘年,尚見於史,朕誓:‘使山無棱,江水爲竭,國朝同休,罔替世襲。’”

上始未嘗不欲固其根本,而百有餘年,或枝葉稍陵夷衰微,或枝葉繁茂亭亭如蓋,皆己之功過也。——《史記·漢興以來功侯年表》

(本章完)

第584章 大漢諸豪門第756章 洛齊與諸葛亮第426章 迎立第593章 曹孟德欲報漢恩第271章 匈奴想要捱打第152章 天子託鼎,地階唯一道具第204章 韓信第592章 沛郡曹氏有麟子第339章 對比在秦始皇出來之前先說一下他的人設第703章 諸洛盡流散!第63章 王室宮闈之亂第826章 人心有是非善惡3死第361章 閥閱之家的隱約出現第219章 大秦諸侯王和山東諸侯王第47章 回齊第469章 胡人再現,無疾有疾第267章 稱號功能第702章 洛楚對洛彰言!第423章 大朝會驚變第156章 準備開大第679章 英侯國,風雲下,公子在等你!第175章 韓非奔洛第296章 廢王5.1和5.2請假條第689章 關中好王氣!第81章 《洛宮春秋》第80章 系統小更新 不能拋棄邦周的理由第320章 在這個世界線中改變的賈誼第113章 二十年彈指一揮間第814章 帝死!第863章 諸洛!第753章 魏王賞無可賞,封無可封!第674章 一年!二牧之爭!調整狀態。第25章 新君第130章 時光匆匆如流水第272章 韓信,洛陵向北第662章 江東橋氏第167章 武公若在,何至於此?第98章 天子姬擺,齊國下克上(爲盟主帝木鄉第481章 把我洛氏當病貓了?第63章 王室宮闈之亂第781章 有生死令如山如淵!第548章 天下雲從第543章 再試上天!第18章 攝政會議第227章 備戰第779章 人事起須天命終!第682章 我的妻子在哪裡?第591章 賈文和夜奔洛子明第373章 衛青第820章 君昏而臣賢者,何其多也?第553章 洛琪謀皇宮第156章 準備開大第570章 洛川上書!第118章 楚國攻略和齊國態勢第825章 人心已亂2第344章 洛陽第742章 吳國都何處?第140章 大齊和大魏都天下無敵第407章 送往昭城的信第318章 洛氏不缺文物第127章 世間活着的聖賢第28章 王畿弊政第685章 喪鐘爲誰而鳴?第40章 諸夏破徐淮第434章 天下人心如流水第288章 嶺南行第816章 踐踏廟號體系!第835章 人無再少年!第426章 迎立第432章 聖主明君第188章 仗節死義第238章 洛陵踐法(中)第79章 吾與良人孰美?第633章 結算 神器(二合一)(卷終)第186章 秦洛之戰:弩第208章 扶蘇你得支愣起來啊第853章 素王不許,太陽也不能落山!第255章 我劉邦要爭一爭天下共主的位置第63章 王室宮闈之亂第480章 洛世的態度第554章 帝位與我何加焉!第756章 洛齊與諸葛亮第476章 唯洛活我,新的武器!第377章 洛氏的庇護第108章 洛水和議第398章 出征,兩人的第一次會面(二合一!第342章 我言第220章 山東英豪會盟第569章 蒼天也救不了你,素王說的!第528章 靈爵十二年,諸事落畢第349章 陵邑第568章 士宦衝突!第411章 懵逼的冠軍侯第13章 詭計 陰雲 先敗第699章 昭城之盟!(6000字!)第114章 邀請墨家入洛第247章 韓信表示聽洛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