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求新求變

第372章 求新求變

洛景在望着劉徹,劉徹同樣在望着洛景。

劉徹是個自信心爆棚的人,他在做樑王的時候就銳意進取,敢於做事,所以劉恆一旦開始考慮換太子,根本就沒有思考過其他人,直接就將他召回了長安。

劉徹望着洛景眉間的聖痕開口道:“聖痕一向被世人認爲是洛氏天生高貴的象徵,似乎洛氏的興盛就是因爲聖痕的庇佑。

但在朕看來,這是何等的荒謬的言論啊。

真正讓洛氏高貴的,難道不是代代出賢能之人?

難道不是洛氏所堅持的高尚的德行和出衆的能力嗎?

洛氏興盛千年之久,難道僅僅是憑藉素王的血緣嗎?

朕以爲不是這樣的。

上古時的天、地、泰三皇何等的尊貴,他們的直系後裔現在又在何方呢?

高皇帝受命於天,劉氏得到了天命,於是有了如此天下之主的尊貴地位。

洛氏在大漢顯貴,是因爲昭公爲高皇帝加冕,英侯爲高皇帝佐翼,洛文王救高皇后、孝惠皇帝於水火之中,又在先帝朝攝政天下,這難道是因爲素王的庇佑嗎?

如今天下由朕秉持,洛氏有您在朝中輔佐朕,想必是能夠繼續富貴了。”

洛景聞言笑了起來,覺得皇帝的這番話很是有趣,他沉吟一番回道:“陛下天資英斷,有識人用人之能,只可惜臣年老身朽,不能盡力。”

這算是微微的拒絕,但是劉徹聞言卻微微的鬆了一口氣,笑道:“洛卿不可如此妄自菲薄啊。

朕剛剛承繼大位,只覺朝中紛亂,千頭萬緒,無法理清,正要向您問政。”

洛景端坐道:“還請陛下示下。”

劉徹便道:“朕授業之時,聽聞天子的古老是難以贅述的,君王接受了上天的旨意,於是統治天之下的一切。

如果君王不能統治,陰陽的位置就會翻轉,四時的順序就會打亂,高高的山巒就會崩塌,洶涌的大江大河就會枯竭,君王不再是君王,臣子不再是臣子,天下就在這種境地之中大亂了。

朕登基以來,每每思及朝中的千頭萬緒,就很是憂慮啊。

這大概是因爲朕不知該做什麼,能做什麼而導致的,所以想要問政於您。”

洛景敏銳的把握住了這番話的核心,那就是“該做什麼,能做什麼。”

這八個字,是掌握着權力的人才該問的。

皇帝現在有權力嗎?

有,很大!

他能夠做很多事情嗎?

做不了,這是現實。

所以劉徹想要問洛景怎麼才能夠獲得做事的權力。

洛景聞言卻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說道:“陛下,您這是見到了什麼,才升起了這樣的想法呢?”

劉徹瞳孔一縮,他萬萬沒想到洛景竟然會問出這個問題。

洛景的話很委婉,但是其中的深意卻是,你是爲了什麼纔要權力?

這是劉徹難以想象的事情,皇帝想要權力,難道還需要什麼理由嗎?

這天下的一切難道不都是皇帝的嗎?

皇帝至高無上,理所應當的擁有一切,這難道不是天經地義的嗎?

他的腦海之中迅速的開始回想有關於洛景和洛氏的一切,然後陡然之間將思緒定在“獨夫”這個字眼上。

這個詞語是素王帶到這個世間的,這個詞語幾乎說盡了洛氏對君主的態度。

這個傳承了千年之久的家族,從未曾忘記過這一點。

從高皇帝、孝惠皇帝、孝文皇帝,之所以洛氏出將入相,扶保大漢社稷,乃至於洛文王鞠躬盡瘁,是因爲大漢得到了天命,是因爲大漢代代明君,是因爲大漢的君主都體恤天下百姓。

現在東阿侯洛景問自己,就是想要知道,自己會是下一個體恤百姓的君主嗎?

做了天子,做了皇帝,是爲了諸夏的昌盛,爲了天下的福祉,還是單純的爲了自己的權力慾,單純的爲了騎在天下人的頭上耀武揚威呢?

劉徹突然哈哈大笑起來,笑聲甚至響徹了整個大殿,他實在是喜歡這個問題。

劉徹這個人的性格,某種程度上是很怪的,你可以說他好大喜功,但決不能說他是不顧百姓死活。

很多昏君暴君是知道自己在做壞事,所以他不讓別人說,甚至搞出文字獄這種東西,這就是越害怕什麼,越反對什麼。

但是劉徹不一樣,那些批評他的,都被他當成笑話來看待。

因爲他知道自己所做的是什麼,批評他的人,他只認爲是眼光短淺,鼠目寸光之輩。

洛景好奇問道:“陛下何故發笑?”

“我笑那……”

劉徹順嘴說道,然後陡然頓住,擺擺手朗聲道:“朕要讓大漢的東、南、西、北盡皆佈滿諸夏的列國。”

洛景眼中閃過了讚賞的目光,劉徹聽懂了他話中的深意,這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

一個從藩王短短時間之內驟然成爲皇帝的人,卻擁有這樣的政治嗅覺,只能說是天賦異稟。

洛景靜靜地聽着。

“朕要率領大漢的將士們,打下一個大大的疆土,朕要做素王以下,諸夏史上開疆拓土第一人,朕要帶着無上的功勳,在泰山之頂,向至高無上的素王祭告。”

說完就緊緊地盯着洛景,他的戰略目標可以說和前幾代執政非常不同,但劉徹現在剛剛當上皇帝,意氣風發,還沒有遭遇過任何的挫折,他秉持着一個驕傲的理念,真正的皇帝,不屑於隱藏自己的政治目標。

洛景微微作揖道:“您是諸夏的天子,大漢的皇帝,臣以爲王侯公卿都應當臣服於您,這是符合道理的。”

劉徹聞言滿眼都是振奮之色,只要洛景站在他這一邊,之後可以試探的餘地就大了許多。

只聽洛景又道:“治國首重才,先帝建立太學,又從山東遷徙那些家學淵源的豪強,都是爲了在關中聚攏人才。

您想要用什麼樣的人才呢?

您希望他們是什麼出身呢?

您希望他們有什麼樣的能力呢?

找到這三個問題的答案,您就掌握了一切。

法家說君臣上下一日百戰,這是無能者的謬論,那些玩弄法術勢的國家都不得好死,您要謹記這一點。

臣有一些門徒,還有一些姻親,在長安乃至於山東的郡國還算是能說得上話,您將要什麼,臣願意爲您尋來。”

劉徹聽到洛景的三個問題若有所思,又聽到洛景後面的話,說道:“朕聽聞這世上沒有不變的法度,沒有不易的規則,先帝所行之道,從高皇后時起,到現在一甲子左右了,按照天道的規則,應該有所變化。

朕需要這方面的賢才,應該向天下有才能的人發佈詔書,尋求天下人的看法,只要是能夠提出見解的,縱然是一介布衣,也應當毫不吝嗇的賜予三公九卿之位,以此表達朕對賢才和新政的渴求之心。”

改制!

這彷彿是篆刻在每一任大漢皇帝血脈之中的基因,每一代皇帝登基之後都要改制。

這實際上正是歷史賦予大漢皇帝的宿命,秦王朝存在的時間太短,剛剛統一天下就崩殂,它對天下最大的貢獻,大概就是證明了郡縣制還不能作爲實實在在的制度存在於這片土地上,以及不能太過分的使用人力物力,那些終日種地的農民,一旦反抗起來,是足以摧毀一個帝國的根基的。

漢王朝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肩負着要爲天下人尋找從封建時代到帝制時代道路的重任,直到現在,前面的幾代皇帝和攝政都做的很好,到了劉徹這一代,他自然有自己的歷史使命。

一個人吃飽了,就應該幹活了。

一個國家興盛起來了,它所應該揹負的責任就自然而然的降臨了。

……

洛景從長樂宮離開,今日他和劉徹在宮室之中談了許久,可以說是相談甚歡,但洛景還是能夠感受到兩人之間的那種隔閡,這種隔閡是生來就有的,兩人縱然是再君臣得宜,這也是改變不了的。

“想要改變這樣的盛世,要爲天下人尋找新的道路,那該是何等的帝王呢?”

洛景心中思索着,劉徹目前爲止的操作都是一個優秀的帝王,尤其是他面對先輩所創造的盛世,卻敢於求變,這是很難得的。

但效果如何,還要看他日後的表現,至少在現在,洛景非常願意將自己那些用不到的資源送給劉徹來掌控局勢。

“咚!”

隨着洛景踏出宮門,那扇沉重的門重重地落下。

————

漢王朝的偉大不需要筆者用繁華的文辭去贅述,只需要簡簡單單的一句——“在諸夏文明經歷數百年的戰亂之後,它成功的爲文明注入了新的動力,經歷了無數的改制,每一道改制都切實的改變了整個民族的底色。”

漢武帝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他擁有着極少人才能夠擁有的罕見卓識,在他剛剛成爲這個龐大的王朝統治者後,面對着鼎盛的王朝,他並沒有沉迷於盛世的繁華之中,而是發起了一場深刻的求變之路,筆者將會盡可能的描述這個偉大帝王的一生。——《漢王朝興衰史》

包括武帝在內的之後四代人的大劇情基調我都已經定好了,影響不了大局,我就是單純的煩腦補怪(推理劇情和腦補怪不一樣),腦補怪屬於那種先認定自己推理的一定對,然後開始輸出情緒

(本章完)

第627章 進宮第197章 文化正統之爭第886章 李靖 李績進京!第308章 劉盈昏迷!第544章 皆亡第655章 殺!卷末感言第591章 賈文和夜奔洛子明第158章 什麼楚霸王行爲第566章 上天助我!第459章 天下羣起而攻之第875章 李氏的血脈天賦!第708章 二氏下江東!第108章 洛水和議第175章 韓非奔洛第94章 洛瑜西子辭世,玄階唯一道具第152章 天子託鼎,地階唯一道具第881章 貞觀元年!(10000字,感覺我要燃盡第869章 洛蘇進洛陽,李世民見洛蘇!第305章 伊水河谷,遇到了匈奴人第885章 貞觀元年諸大事結束第430章 軍費從哪裡來?第435章 支線番外:洛無疾開拓西域1第108章 洛水和議第394章 爲盟主月孤城加更第746章 死去的人,活着的人!第160章 洛載不服第774章 千重劫難惟此心!第354章 這個祭酒不好當啊第313章 長安第820章 君昏而臣賢者,何其多也?第307章 大漢財政第859章 威震諸夏!(卷末)第873章 洛玄奘,素王賜姓,天下歸一!第569章 蒼天也救不了你,素王說的!作者君樂極生悲噶了第224章 洛陵第120章 離間,縱橫家互相秀操作第416章 戰報第88章 陳國:你不要過來啊,我有爹第240章 安居昭城,坐觀天下第87章 此非天命,實洛之翼也第400章 爲盟主運營官早睡少睡加更第585章 大漢忠良董仲穎第129章 制典!讓諸夏先賢光耀萬年!第325章 激將第185章 洛人爲何而戰第130章 時光匆匆如流水第409章 建新郡第721章 大雪滿弓刀,公孫夜遁逃!第361章 閥閱之家的隱約出現第465章 坐法者誰?第556章 分歧!爭吵!第540章 天意如刀(結婚欠更還1)(求月票!第157章 試探第499章 制典第727章 猛虎柔情!第697章 洛氏子女第104章 列國(二合一)(爲盟主zjm0911加更第57章 九合諸侯 一匡天下第135章 君位讓於汝,孤到洛國混吃等死第365章 請廢太子!第403章 爲盟主千秋帝一加更第442章 風暴第427章 選帝!第610章 州牧第167章 武公若在,何至於此?第397章 鷹揚校尉洛無疾第852章 洛蘇爲家族定調!第244章 驚變第654章 劉合的死第338章 召回第241章 給韓信賜字第119章 腳踏實地,洛氏種地第880章 朕是素王之子!(又是10000字,求月第81章 《洛宮春秋》第529章 霍光江河萬古流第456章 公車上書!第382章 匈奴第762章 幻想番外:輪迴者絕望之界3第710章 曹洪死第881章 貞觀元年!(10000字,感覺我要燃盡第6章 天命所在,變夷爲夏第511章 劉賀的反擊和把握第44章 血色王畿第522章 大漢的命運第618章 天下勢在人心向背之間第898章 功臣若何?(第三更!)第893章 李洛聯姻(卷末)第601章 能得人心洛子明第480章 洛世的態度第739章 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卷終)第765章 洛氏現代番外:一個天才孤兒在洛國第836章 爾朱榮,薊城之變!第627章 進宮第173章 秦國的王,天下的王!第747章 劉備的機會第520章 嘴上說不要第826章 人心有是非善惡3死第269章 昭公,救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