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陵邑

第349章 陵邑

邯鄲。

一輛馬車在繁華的街道上緩慢行走,馬車之中正是巡視山東的洛景,望着眼前的盛世繁華,洛景滿意的點了點頭。

作爲天下最爲繁華興盛的商業城池之一,邯鄲的情況對整個天下都是富有參考價值的。

數年之前朝廷褫奪宗親封國之後,就在天下各郡國設置了監錢司,專門用來監視各個郡國之中,是否有那種明顯的差錢在市面之上流通,一旦發現就是扭送官府,依照罪責或重罰,抄家,乃至於流放。

通過如此嚴格的監管,雖然不可能真的徹底消弭掉那些差錢,但是基本上已經見不到那些花樣百出的造假手法了。

“君侯,如今天下數十個郡國之中,絕大多數都已經使用朝廷所鑄的天漢錢,前些時日下臣拜訪大司商時,大司商說去年朝廷的歲入增長極多,這鑄幣之利,真是可怕,由此可知昔年的那些王侯到底賺取了多少利潤。”

洛景聞言沒有應答,反而說道:“陛下這些年減刑行仁,減免農稅,雖然大大恢復了民間的經濟,但是因爲施政過於寬仁,民間兼併定然嚴重,但是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卻是不可能,希望這一次前來,能夠緩解一些。”

說完拉下了馬車的窗簾,馬車之內陷入了靜謐之中,只聽見嗒嗒嗒的馬蹄聲在不斷向前。

“信使向四方散出,徵召天下的豪強,告訴他們,按時來到邯鄲朝拜,吾有大事要宣佈,未到者,後果自負。”

洛景來到邯鄲之前就已經向諸多的豪強大族發出了徵召信,要求他們按時到邯鄲接受召見。

畢竟朝廷都想要他們的命了,還指望他們能夠忠誠,那的確是有些太不要臉。

這實在是千年未曾聽聞過的景象!

有人忍不住了,直接起身道:“君侯可是要致我等於死地嗎?”

皇帝親政這些年,做事一向仁慈,都是用寬廣的胸懷和崇高的品德來感化天下人,就像是當初楚王被陛下的仁慈所感動,主動了結了自己的生命。

洛景剛剛說到這裡,那些豪強大族的臉色就已經大變了,甚至是驚駭之色。

“君侯!”

而在如今的時代,土地這種能產量養人的資源就是最強大的力量。

但大漢自然有大漢的規矩,陛下知道諸位都是大族,族中人口衆多,所以要求諸位爲入宮的郎官備足家資,郎官的親屬等等同樣都要帶往長安。

“君侯!”

這是整個大漢所有豪強聞之色變的詞語。

皇帝是想要再派人去守皇陵啊。

洛景緩緩收起笑容,淡淡道:“你們這些人今日能夠坐在這裡,是因爲伱們雖然豪富,但巧取豪奪的少,和官吏勾結的少,所以吾才願意見你們。

身爲臣子見到君上有難卻不相助,這不是臣子應當做的。

不過這些人手中畢竟有藏書,教育資源豐富,還有土地,發展起來很快,只要朝廷稍微控制不嚴,基本上二十年之內就能徹底控制地方。

直接有數人都忍不住悲憤起來,這個時代的人,相當的有血性,一言不合就血濺當場。

洛景是什麼人?

對於洛景的召見,這些人心中只有惶恐,因爲洛景從長安而來,身份太高,遠遠不是他們所能相提並論,面對這種人,稍有不慎就會引來禍患。

聽好了。

洛景正與趙王寒暄。

這句話直接讓衆人都繃不住了,就連趙王臉上都開始抽抽,他當年也是在長安生活過的,皇帝陛下當然不會在意這些外地豪強。

若全是依靠壓榨百姓才得來的財富,早就把你們抄家流放了。

腦子靈活的人很快就反應過來,直接下拜高聲道:“吾等愚笨,還請君侯示下!”

……

身爲臣弟見到兄長哀傷卻不安慰,是不足以稱作孝的。

陛下一向公允,不會巧取豪奪爾等的家資,你們若是願意遷徙,陛下會記着你們的功勞,爾等皆知我大漢以察舉入仕。

笑言笑語,卻讓人如墮冰窖,話中甚至隱隱有血腥氣和金石鋒銳之音,若是想要殺死你們,還需要廢這麼大的勁?

這一盆涼水直接讓衆人都冷靜了下來,是啊,以前都是直接旨意下發到郡縣王國之中,然後開始遷徙,現在卻是洛景親自來。

洛氏一向奉行既要強幹弱枝,保證國家的一統,又能保持枝幹的活力,若是主幹出了問題,枝幹能快速成長爲新的主幹。

因爲不論願不願意承認,這些有文化、有進取心、有武力的豪強,就是目前諸夏最有力量的一批人。

這種思想的根源來自於姬昭所著的書。

在長安之外有三座大漢皇陵,爲太祖高皇帝陵,高皇后陵,仁宗孝惠皇帝陵,日前陛下前往祭拜之時,曾經感慨三座皇陵人煙稀少,於是落下淚來,稱是因爲自己不孝,才使得先祖如此孤零。

竟然沒有出現本地士族支持諸侯混戰的局面,清廷這個外來戶,幾乎勢如破竹的接納了整個士族體系。

趙王也有些震驚於竟然直接說出來,這種事情不應該是直接一封旨意強令他們遷徙嗎?

洛景彷彿沒有感受到他們身上傳來的凜冽殺機,依舊笑道:“稍安勿躁,若是真如爾等所想,便直接一封旨意,爾等難道還敢不去嗎?

但陛下仁慈,不願意強令爾等遷徙,離開故土,所以才命吾來勸說爾等,好好商議一番。”

若是大漢朝廷能許諾他們利益,這些人甚至可以自備武裝去幹翻蠻夷。

因爲皇室自己都在兼併土地,又怎麼可能管的了其他人呢?

洛景所召集的豪強,不是那些簡簡單單的大商人,因爲那些商人大多數還都是處於依附地位的,他所召集的都是在郡縣之中做了一些小官,家中資產又極其豐厚的人。

陛下要在皇陵周圍建立大縣邑,爲了儘快使縣城興盛起來,需要天下豪強大族入駐其中。

雖然還掛着趙王的名義,但稱作邯鄲王可能更加合適。

但面對這些人就連洛氏也沒有什麼辦法。

陵邑!

至於土地兼併,豪強會本能的吞噬周圍的一切壯大自己的力量。

洛景笑道:“爲先帝守陵,此乃對朝廷的忠心之舉,閣下又何出此言呢?”

只能說宋明士大夫比漢唐豪強更貪婪卻更無能,起碼漢唐大族上馬打仗,下馬治民,手裡是真有幾把刷子的。

王宮之中已經坐滿了來自各個郡縣的大族。

土地兼併是不可逆轉的,這由政權的性質而決定,只能儘量去緩解。

吾出長安,來到山東見爾等忠臣,正是爲了皇帝陛下而來啊。”

這些豪強大族之中,許多都是從邦周時流傳下來的貴族支脈,不過經過歷次的戰亂和大漢朝廷對豪強的割韭菜行爲,已經遠不如從前了。

要知道就連腐朽的門閥貴族時代,東晉都能把北方打的滿頭包,雖然一北伐就拖後腿,但起碼守土沒問題,結果千年過去,士族已經連守土都做不到了。

這些人平日裡走南闖北,有些人認識,還有些人甚至有仇怨,但是在這個地方都按捺住了自己的心思,紛紛交頭接耳想要知道有沒有人知道一些內幕。

從後世的角度來看,陵邑制度就像是噶韭菜一樣,一茬一茬的收割着大漢朝的各個郡縣的豪強,不斷的防止豪強在地方坐大,是極其具有進步意義的政策,雖然這項政策手段太過粗糙,但中央朝廷實力強橫的時候,這些人不得不服從,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經過裂國推恩,如今的趙王已經不是當年那個能節制整個燕國代國諸國軍事的諸侯王了。

知識就是力量,就是財富,在這些人的身上真是體現的淋漓盡致。

但是對這些豪強來說,這就是毀家滅門的政策,甚至因此而對抗朝廷。

陛下要在山東大族之中遴選一批文采出衆,亦或是有一技之長的子弟,作爲郎官充入宮中,郎官乃是侍中備選,即便是不能充任侍中,那也是陛下的近臣。

但是沒有根基的外地人到了遍地勳貴和皇親國戚的關中,那不是任人宰割的肥羊嘛。

直到祭拜結束,陛下依舊感傷不已。

這也太講究了。

那是皇帝陛下最親近的臣子,基本上他出馬就代表着皇帝的意思。

趙王陪着洛景走進大殿之中,所有人都起身行禮。

前世明朝末年,朝廷一敗塗地,但是下層宗族又原子化到無法支持豪傑成長。

洛景環視半周道:“今日將諸位召集來,是有一件極其重要的大事,需要諸位爲朝廷出力。

臨死之前還將這些人聚集起來,告訴他們,我要來殺你們了。

陛下說了,山東有諸子聖殿,百家同樣多出山東,乃是文華璀璨之地,人才極多,除遴選郎官之外,察舉同樣應當關注山東子弟,若是爾等願意遷徙,近些年的察舉同樣會大開方便之門。”

洛景每說一句,衆人眼中的光就亮一分。

“君侯,王氏願意遷徙到關中。”

立刻就有人踊躍起來,洛景說的好聽,遷徙不遷徙全憑自願,誰信誰傻,現在遷徙還能獲得皇室的關係,再不同意就是傻了。

(本章完)

第470章 無疾薨第821章 慕容恪!第554章 帝位與我何加焉!第251章 項羽,呂氏是有骨氣的!第46章 天下爲棋盤,諸侯爲棋子近期總結第790章 蒼天所鐘有神能第852章 洛蘇爲家族定調!第110章 變與不變第519章 殘酷清算第797章 吾爲洛神犬馬也!第578章 渡河!上洛!第477章 天下英才,爲我所用!第427章 選帝!第574章 洛霄第384章 爲盟主與道合真加更(求月票)第227章 備戰第879章 玄武門!(12000字,手指都冒火花了,求月票!)第8章 商議勤王第393章 洛陵隕,萬物生(二合一)第476章 唯洛活我,新的武器!第809章 如何斬斷所謂的千年世家?第664章 一道旨意破雲來!第862章 大唐第一統帥是如何煉成的?第755章 千萬裡,來到呂布面前!第204章 韓信第162章 白起願爲吾王效死第17章 定亂第56章 洛休薨,地階道具第466章 吾劍未嘗不利!第756章 洛齊與諸葛亮第825章 人心已亂2第839章 洛蘇降世第216章第790章 蒼天所鐘有神能第835章 人無再少年!第850章 蒼生之血,洛蘇憤言!(感覺寫的有第69章 公室求書第406章 十七歲,封侯拜將!第346章 嘲諷第877章 父子衝突,玄夜重擔。15號了,大夥第801章 四時之神,神廟!第355章 百家爭鳴,一花獨放第643章 互斥!第96章 素王最愛的崽,姬靈均,英靈殿徹底出第189章 陽謀之計:兌子第393章 洛陵隕,萬物生(二合一)第524章 王昭君爲洛氏帶來的改變第870章 李世民,不要讓我失望!(卷末)第442章 風暴第819章 天下事在人心忠奸!第362章 朝見大典第780章 風起西域爲哪般?第879章 玄武門!(12000字,手指都冒火花了,求月票!)下午的更新取消了,晚上發第296章 廢王第287章 漢承周室,其命維新(二)第495章 史官風骨,不過是不屈權貴 秉筆直書第656章 衆聚諸侯,洛空求祖!第14章 漢水之戰第187章 秦洛之戰:寧鳴而死!第361章 閥閱之家的隱約出現第853章 素王不許,太陽也不能落山!第890章 天可汗!(再次燃起來了,9000多字第418章 一切的結束第128章 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儒家第427章 選帝!第466章 吾劍未嘗不利!第165章 凡王之血,必以劍終第277章 諸夏天子和漢朝皇帝第813章 宮闈有亂怨何人?第794章 人之噁心,一至於斯!第351章 文華昌盛第661章 天下漸安,諸州皆靜!第73章 孫武與慶忌第383章 戰前準備,戰前驚變!第721章 大雪滿弓刀,公孫夜遁逃!第281章 重啓廟號 諡號體系第506章 薨!第902章 青海之上第133章 衛鞅第366章 樑王劉徹!第380章 稟素王,建元請假條第27章 斥天子第594章 馬踏幽州試劍鋒第716章 盤點收穫第383章 戰前準備,戰前驚變!第652章 光武之道,就在英侯國中!第340章 奪權第816章 踐踏廟號體系!第125章 刺君,君非國家第858章 誅獨夫,楊廣死!第454章 重罪令第465章 坐法者誰?第397章 鷹揚校尉洛無疾本卷行將結束,本書總結:第一篇第187章 秦洛之戰:寧鳴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