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相父

第300章 相父

皇宮。

一向強勢安排他一切的母親突然去世,劉盈一時之間有些六神無主,只能將目光放到他一直以來事之如父的洛新身上,問道:“丞相,朕現在該做什麼?”

洛新收拾好心緒,望着身形有些單薄的劉盈,沉聲道:“太后先停靈在未央宮中,然後召集羣臣宣佈此事,後續還有很多事情需要處理,一切都要快。”

劉盈應是,洛新擡頭望了望天上皎潔的明月,輕聲道:“陛下,您先回長樂宮休息吧,明天還要見羣臣,您要保持好狀態,臣今晚在未央宮爲太后守靈。”

劉盈還要說話,洛新走近輕輕爲他撫平肩上袍服的褶皺,輕聲道:“陛下,臣知道您心中悲痛,但聽話。

您是大漢的皇帝,您的身體是最重要的事情。

明天要做的事情很多,您的身體一向不好,臣雖然年老,但畢竟是能上戰陣的武夫,還能撐得住。”

劉盈聽着洛新的溫聲言語,眼眶又是一紅,握着洛新的手道:“丞相,朕……”

劉盈回到長樂宮,洛新轉身進了未央宮,呂雉的棺槨就在其中陳放,輕風將帷幔輕輕撫動,這座大殿之中基本上沒有油燈的,只有走到最裡間纔有油燈點亮。

洛新剛剛靠在廊柱邊,就聽到非常急促的腳步聲傳來,他擡頭一看,竟然是去而復返的劉樂,之前召集羣臣宣佈遺詔之時,作爲呂雉僅有的兩個孩子之一,劉樂自然同樣來到了宮中。

朕幼時,東阿侯便救朕於萬軍之中,後來母后以此功爲東阿侯封侯。

最好的諡號當然就是文武,宣這個諡號從宣公開始是僅次於文武的。

武肯定是不合適的,那就是文,或者宣了,這是大多數人的想法。

洛新輕輕撫着劉樂,輕聲道:“聽話,你先回去吧。

洛氏的聲望再高,實力再強,但只要還不能徹底的鎮壓天下,就依舊需要依照一些規則來做事。

衆卿以爲如何?”

“東阿侯安好!”

以爲如何?

諡號!

姬靈均有些好奇的問道:“老祖,當年的您和文公、宣公,就是這樣總攝國政的嗎?”

“丞相安好!”

姬昭望着這一幕,神情突然有些恍惚,他想起了自己曾經也是這樣持着劍,接受了兄長的遺詔,站在康王的身邊,天下的諸侯都臣服於他。

劉樂來到洛新身邊,悲聲道:“良人,妾身實在是悲痛莫名,就讓妾身陪着您爲母后守靈吧。”

很多人心中頓時就是一凜,心知現在這種高壓的日子可能還要繼續下去。

從幼時到現在,一直是東阿侯在教導朕,他教朕治國,教朕愛民,教朕親近宗親,教朕恩賞功臣,他爲了朕的江山殫精竭慮,他對待朕,就像是父母之愛子,朕實在是不知道該要如何報答他。

天下人除朕外,見東阿侯都應當行禮,縱然是皇后也不例外。”

一位皇后!

即便是當年在韓國五代相韓的時候都沒有這麼顯赫過,東阿侯的權力雖然大,但是年紀畢竟漸漸大了,而皇后還很年輕,只要東阿侯一死,這朝廷最顯赫的就是張氏了。

洛新一改往日打扮,穿着齊身的盔甲,腰間佩着鋒利的寶劍,正望着向大殿而來的羣臣。

天上有日月同輝,地上同樣應當有二聖,太祖高皇帝諡號爲高,太后同樣應當諡號爲高,稱‘高皇后’。

母后賜予了東阿侯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的榮耀,朕所能賜予東阿侯的就是大丞相之位,使東阿侯佩金印金綬,稱相父。

洛新的話就像是一場風暴,瞬間席捲了大殿,沒人相信這件事會是洛新單純的爲了太后的身後名而做,所有人都在思考其中的政治意味。

羣臣紛紛向洛新行禮,洛新微微躬身。

雖然還有一位威望權力都極大的輔政大臣在,但劉盈終於成爲了真正的皇帝,羣臣都目光灼灼的望着他,尤其是二代留侯,目光之中滿是火熱。

羣臣皆身穿朝服,取下所有的裝飾,面色肅穆的向着皇宮匯聚而來。

這是唯一的辦法,反正生前都得到了假天子的地位,死後以天子禮儀下葬,羣臣雖然有些震撼,但並沒有覺得很難以接受,呂雉畢竟是太后,是皇室自己人。

太后的棺槨還要停留不少天,會有你守靈的日子,明日伱還有許多事要參加,先好好休息,這裡有我。”

“鐺鐺鐺!”

羣臣噤聲,只有洛新的聲音在大殿之中響徹,“太后賓天,功高蓋世,不宣不足以服人心,不讚不足以定天倫,羣臣當商議諡號,以彰顯太后功德。”

姬昭笑道:“是啊,總攝國政,阿新還做不到,但已經相距不遠了,他還有洛陵爲他撐腰。

這一問就將朝臣都問蒙了,當然是以皇后的禮節下葬,和先帝葬在一起啊。

當年阿成纔是最難的,家族的底蘊還沒有這麼強,洛國也沒有後來那麼強勢,他是超越極限,用智慧達成了無數的妥協,才終於得以興盛邦周。

以皇帝仁慈的性子和對洛新的感情和信任,洛新依舊會掌握大權,他們還是要夾起尾巴做人。

她要一座帝陵!

洛新答應了這個要求,沒想到劉盈直接提了出來。

這是洛新對朝臣服從性的測試,他要看看在太后崩後,這些朝臣是否心中起了其他的想法,目前看來還是沒問題的,然後他又拋出了另外一個問題,“太后崩逝,應當以何禮下葬,葬於何處呢?”

劉盈望着眼光火熱的羣臣,又望了一眼身邊的洛新,朗聲道:“母后賓天,遺詔丞相東阿侯輔政。

如果按照普通皇后的禮節下葬,這難道能彰顯高後的尊貴之處嗎?這難道能彰顯高後與高皇帝並列爲二聖的崇高地位嗎?

這實在是不妥當,羣臣應當再議!”

等到有人將疑問問出之後,洛新嚴肅道:“高後是史上第一位皇后,而且還是臨朝稱制的攝政,口稱朕,亡曰崩,諡爲高。

這兩件大事一結束,剩下的就是攝政皇太后崩逝之後,親政的皇帝了。

再賜相父九錫,出警入蹕。

隨着呂雉駕崩的消息傳開,整座長安城彷彿被按下了暫停鍵,她是真正的攝政十幾年,在長安城的影響力甚至劉邦也不如她。

你都這麼說了,我們還能說什麼?

況且呂雉這些年的所作所爲,的確是一代聖君,羣臣紛紛道:“丞相所言極是,當爲太后上諡號‘高’,以彰顯太后功德。”

洛新問道:“阿樂,你怎麼沒有回府中?”

路上不斷有人向自己派系的領袖打聽着昨晚皇宮之中的事情,然後就得到了洛新受命輔政,而且拿到了生殺大權的消息。

【你的家族出現了一位輔政,他擁有着事實上的攝政地位,這是你的家族第四次正式的攝政,將會記錄在史書上,你的家族的威望再次提升了,你得到了5000氣運點,他的人生軌跡將會被記錄,你的家族政治信譽將會受到他的行爲極大影響,將會在家主之外額外計算。】

當年呂氏作爲外戚多麼的顯赫啊,現在終於輪到張氏了。

嗚嗚咽咽的泣淚之聲在未央宮之中漸漸傳出。

羣臣在大殿之中坐定,洛新持着劍走到劉盈身邊,然後面向羣臣,臉色一片漠然。

洛氏最優勢的一點是,可以無視很多的潛規則,很多時候至少都能夠體面的退場,而不至於招來殺身之禍。

“大哉邦周!”

譁!

大殿瞬間喧譁起來,加九錫,出警入蹕,再加上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這到底和天子還有什麼區別呢?

洛新表情微微鬆開,實際上這件事同樣是呂雉想要的,她不想和劉邦葬在一起,既是出於個人感情,又是因爲位格的需要。

“文宣雖尊,但卻不合適太后。

自古以來能拿到諡號的女子,少之又少,但是以呂雉的功績,拿到諡號當然是應有之意。

“大哉銀漢,攝政皇太后賓天!”

打壓劉邦的政治地位和提高呂雉的政治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因爲洛新的權力來源就是呂雉,和劉邦完全沒有關係。

翌日。

且看阿新如此做吧。”

衆卿以爲如何?”

今日應當是朝官來的最齊全的一次,不論是否在朝中任職的,都來到了宮中,他們走進宮中,順着寬闊的廣場向大殿而來,然後一眼就看見了站在臺階最高處的丞相——洛新。

劉盈見到羣臣議論紛紛,直接說道:“丞相,朕以爲,不如直接將母后以天子禮儀下葬,口稱朕,亡曰崩,葬爲陵,這樣足以讓母后顯貴了。

————

及高後崩,孝惠甚親新,事之如父,乃賜新九錫、出警入蹕。

羣臣諫之,孝惠不悅,曰:“朕嘆之,母后已賜相父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朕賜九錫,出警入蹕,不足表朕之心。

生我者高帝,育我者相父,勿要再言。”——《史記·東阿侯世家》

(本章完)

第163章 姬靈均甦醒,邦周的鳳凰墜落了第668章 逐漸開始超神的洛楚第264章 加冕,分封,維天有漢(卷終)第733章 第一隻能是我們的,孝子急了第65章 重耳雨中哭洛宮第723章 袁紹稱王!第450章 神廟軍!第549章 此心光明即可第57章 九合諸侯 一匡天下第226章 雙方第884章 科舉這件大事(可惡啊,真的燃盡了第269章 昭公,救命啊!第318章 洛氏不缺文物第889章 頡利可汗很有跳舞天賦,冬突厥,亡了第427章 選帝!第209章 陳王奮起揮黃鉞第819章 天下事在人心忠奸!第173章 秦國的王,天下的王!第39章 洛宴使楚推書,都是好書,走過路過不要錯過~第225章 夫人,在下氏洛第364章 大漢棋聖第779章 人事起須天命終!第175章 韓非奔洛第877章 父子衝突,玄夜重擔。15號了,大夥第150章 奪鼎,洛氏準備拼命第217章 從則王,不從則死第335章 一人加冠一人薨第599章 人心浮動有間隙第29章 褒姒第48章 管呂之交第737章 袁紹死!第532章 天災有孽令!第369章 天崩矣!第626章 談崩了第684章 洛氏的虎鬚也敢撩?第439章 洛氏二三事下第589章 佛道相爭鋒,無雙欲向東第520章 嘴上說不要第32章 天命在周第564章 劉秀!第424章 求見洛無疾第597章 勤王軍合圍滎陽,洛子凌揚刀諸侯第872章 洛玄照坐斷河北!第64章 牢不可破的盟誓第457章 朕不允!第658章 後事!第730章 義之所在,兄長,我回來了第838章 不過笑談中(卷末)第227章 備戰第819章 天下事在人心忠奸!第18章 攝政會議第317章 禮樂是最鋒利的刀第895章 讓聖王光耀萬年!(4月初求月票)第83章 我吳國又沒參加弭兵之盟,打楚國沒問第156章 準備開大第484章 漸行漸遠第708章 二氏下江東!第78章 吳越合一第521章 震驚洛青一整年第12章 熊頓問鼎第164章 洛載薨,白起出第760章 洛氏現代番外:碰瓷引發的一場血案第780章 風起西域爲哪般?第725章 曹劉,導火索!第319章 衆建諸侯與封親爲王第210章 一夫振臂,天下景從第173章 秦國的王,天下的王!第69章 公室求書第899章 憶往昔漢諸侯靖難(800月票目標達成第650章 洛楚第26章 有些話想要說一下第436章 劉旦的功績第661章 天下漸安,諸州皆靜!第378章 上長安,稟素王!第469章 胡人再現,無疾有疾書友玄都樵子寫的《上戾皇帝治安策》第870章 李世民,不要讓我失望!(卷末)第107章 天,落下了雪第845章 拂衣飄然去。第548章 天下雲從第742章 吳國都何處?第681章 我自己的道路第510章 兩難之地第107章 天,落下了雪第16章 勤王之師第660章 四境之內,六合之中!第166章 齊王,您以爲千年姻親能獨善其身嗎第59章 重耳即位,鐵幕落下(上)第362章 朝見大典第724章 趙國艱難!第406章 十七歲,封侯拜將!第178章 再離間第421章 陰霾籠罩大漢第291章 我安排皇帝的婚事沒問題吧?第800章 古來征戰幾人回?第59章 重耳即位,鐵幕落下(上)第253章 影帝夫妻第430章 軍費從哪裡來?第145章 儒家兩大法寶:拿來主義和素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