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吾以楚興,吾爲楚亡

第263章 吾以楚興,吾爲楚亡

滎陽和談很是順利,項羽並沒有藉機提什麼條件,淮泗之地退出了一部分留給齊國。

他只是要了一些通往江東的重要關隘,他準備回江東去了,以後就守在楚地不出來。

既然做不成天下的王,那做個劃疆而治的楚王也挺好的。

劉邦心中滿是憋屈,但是卻不敢不答應。

見到呂雉和劉盈劉樂之後並沒有什麼欣喜的神情,反而愈發的煩躁。

呂雉心中有恢復自由的欣喜,還有終於能夠重新握到權力的喜悅。

這兩年洛新時常教導她,她的長進實在是很大。

劉邦內心深處甚至帶上了一絲絲的恐懼,呂氏的勢力實在是太大了,或者說宗法的力量實在是太強了。

劉盈這個大多數人都沒見過幾面的小孩子,僅僅憑藉嫡長子的身份,竟然生來就得到了這麼多人的支持。

韓信自然是和項羽打對壘,如今項羽麾下有將近十五萬大軍,其中兩萬是項羽親自率領,另外十數萬是交予龍且等將領率領。

隨着項羽死去,楚軍踏上歸途,漢軍之中經歷了短暫的寂靜,然後陡然之間爆發出震天的歡呼之聲。

尤其是很多諸侯王,望着漸漸離開的楚軍,心中慢慢升起了一絲絲的恐懼,一行人越走,一個想法就愈發的清晰,很多人甚至竊竊私語起來。

洛亦微微閉眼,註定如此。

他或許不是天下的王,但一定是楚人的王,楚人深深地愛戴他,尤其是江東之地皆是他的臣民。

呂雉平靜道:“您和項王爭奪天下,自然不能容忍項王活下去。

龍且急聲道:“大王,劉季那斯背信棄義撕毀了合約,漢軍正在重新包圍我們。”

若是劉季不願意善罷甘休,籍實在是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以楚地擊天下,想要獲勝實在是太難。

“不可!”

縱然您說這是誅殺獨夫,但項羽並不是桀紂幽厲那樣的天下皆叛的君王。

然後不知道是誰帶了頭,一行人直接去找劉邦,張良直接說道:“大王,臣聽聞上古成就大事的人,是不會在乎小節的。

楚軍開始撤退,漢軍同樣在撤退,項羽開始分批讓江東子弟先行返回祖地。

項羽輕聲哼唱着:“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臣聽聞爲天下伸張大義的人,是不能在乎個人聲譽的。

項羽聞言臉上出現剋制不住的憤怒,他沒想到纔不到一個月,劉邦就直接撕毀了合約,低聲吼道:“劉季,枉你還是豪傑,寡人真是羞於與你爲伍。

隨着一日日的戰鬥,項羽回首望去,卻發現身邊的楚人越來越少了。

楚軍四周響起了震天的楚歌之聲,楚人皆泣淚,回憶起了家鄉的河流和田野。

當日他衝擊劉邦之時,只覺得大軍之間處處是破綻,種種機會多的他甚至抓不完一樣。

但項王俘虜臣妾之後,以王侯之禮相待,並未有絲毫的凌虐,這難道不是對臣妾的恩情嗎?

大王縱然是要殺死項王,依舊應當給項王一個最後的體面,況且項王無論如何都是天子,天子豈可刀劍加身呢?

這種感覺很難受。

但昔年諸侯相約,先入關中者爲王,大王先入關中,但是項羽卻背信棄義,爲您改封漢王。

————

即便洛陵已經安居昭城,再也沒有發出過一句話,但還是有無數人期盼着他死去,只要他不死,所有人做事就都需要考慮他的意見。

這是臣妾爲您所憂慮的。”

只要項氏族人安分守己,寡人不會清算,而且會善待江東子弟,不會歧視打壓楚人。”

現在將肅兒送走,到了昭城,他纔是安全的,有亡秦大功在,洛公會庇佑他的。”

洛陵和過往的那些洛氏家主不同,展露了太多的神異,智慧又太過高絕,就像是一座大山一樣,壓在天下諸侯的心間。

劉邦吸取了上次項郢大戰的教訓,讓韓信掛帥,於是韓信以漢國上將軍,掛相國印,得以統帥羣雄。

兩人正輕聲互述,龍且突然求見,項羽走出外殿就見到龍且滿臉焦急,心中咯噔一下,問道:“龍且,發生什麼事情了?”

項羽和龍且等人很快就感受到了羅網密織的恐怖,七十萬大軍在項郢周圍百里的土地上,結成一層層包圍網,實在是令人感到無限的窒息,在這種密不透風的組織之下,外界的糧草自然是進不來的,韓信很快就截斷了項羽的糧道。

大王或許對不起天下人,但是他對得起楚人。

季布等項羽四部將膝行至劉邦之前,請求帶着項羽的靈樞回到楚地,劉邦嘆息道:“真是義士啊,以後你們的家族後人就爲項羽守陵吧。”

換回呂雉是必須要做的,這是劉邦集團大部分人的共識,但是當開始返回的時候,不僅僅是劉邦,很多人心中都開始隱隱不舒服,就像是吃魚卡了一根刺一樣。

隨着一批批江東子弟隨着楚人離開江淮以北,項羽心中的大石終於緩緩落地。

但是劉盈能掌握這股力量嗎?劉邦在心中暗自問道。

整個漢軍都感覺到了,勝利就要到來了,劉邦振奮道:“參與殺死項羽的封萬戶……”

面對劉邦的詢問,洛亦只是搖搖頭,他不知道大兄的意見,沒有人能知道,大兄是凡人權謀算計的巔峰,任何一個時刻,腦海之中都有無數的可能。

虞姬實在是太過了解項羽,她已經做出了選擇,必死之局,他不會拉着更多的楚人陪葬。

沒有人敢動洛陵要保的人,即便他是天子也不行。

但是並沒有多少人動搖,是項羽帶着他們走出了楚地,楚國八百年沒能完成的賜田是項羽憑藉刀子逼着貴族完成的。

項羽等人自然不會坐以待斃,各自率軍與漢軍大戰,然後項羽深刻的感受到了韓信和劉邦之間的差距。

她並不感到恐懼,衣袂飄香,靠近項羽起舞,吳儂軟語輕聲唱道:“生同居兮死同穴。”

項羽嘆息道:“和談的時間只有一年,一年之後根據雙方關係再製定合約。

翌日,項王自殺的消息傳遍了楚軍大營,衆軍啼哭不止,有遺命出,“漢有天命,衆軍歸之即可。”

以臣弒君,這不是忠誠的。

恩重若此,有死而已,他們的目光望向了項羽的中軍大營。

天下紛亂,楚漢罷兵,貌似安定。

他沒能打崩漢軍,一條防線崩潰之後,另外一條防線等待着他,然後之前的潰兵很快就被齊整的陣型所消化吸引。

項王過後,您就是天子,現在您以刀劍殺死了項王,翌日其他人難道不會效仿嗎?

您雖然是諸侯王,爲天子友,但畢竟是項羽所分封,依舊有臣的身份。

項羽嘴中不住的灌着美酒,虞姬爲他跳着舞,項羽哼唱着楚地那詠歎般的歌謠,爲虞姬敲擊着,他是能活下來的,他有亡秦的大功,只要他願意一輩子生活在昭城,即便劉邦不願意,洛陵照樣會保他一條命。

臣聽聞仁義有大有小,德行有真有假,腐儒囿於小的仁義,遵從假的德行,這不是君王該做的。

既然想戰,那便戰罷,寡人難道會畏懼戰爭嗎?”

韓信收到劉邦的命令之後,就果斷重新開始集結大軍,齊王呂城帶着無所謂的態度重新跨上戰馬,跟隨韓信出戰。

但是項羽不願意,他活着,楚人就不能好好活着。

項郢。

劉邦帶着些許不安的望向洛亦,他想要問問洛陵的態度。

這世上從來沒有不打就形成的和談,劉邦和項羽還未曾分出勝負,即便這是註定的戰爭,但還是太過醜陋了。

龍且泣聲道:“大王,英布等人襲擾江淮,援軍無法北上,我們被困在這裡,得不到新的糧草,一旦糧草徹底用盡,必死無疑。”

戰爭終於結束了!

————

他想起了洛新說的話:君以此興,必以此亡。

洛亦聞言正要說話。

……

臣請大王,立刻發兵攻楚,項羽不死,天下難安!”

他又多方對諸王無義無信,對天下人苛刻的對待,尤其是秦人深受其害,這是天下人不願意服從他的原因。

項羽在歷史中的形象是一位相當悲情的英雄,尤其是與虞姬之間的愛情故事廣爲人知,他在楚人之中的威望極高,即便是在經歷了漢王朝的統治後,在吳越這片土地上,項羽的祠堂祭祀依舊綿延不絕,千百年後,霸王陵依舊被人瞻仰,這樣一位歷史人物是我們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我們修建主題博物館的用意所在。——《關於西楚文化歷史博物館開館的發言》

您這樣殺死項羽,還怎麼成爲楚人的王,難道您還能將數百萬的楚人全部殺光嗎?

楚人爲他留的血已經太多了,現在是他爲楚人流血的時候了。

劉邦聞言沉吟一下說道:“王后所言有理,將此言告知項王,請項王爲楚人自裁吧。

您遵從了小的仁義道德,卻爲天下放過了這樣的獨夫,這不是真正的仁義道德,而是腐儒的行爲。

項羽的身姿依舊挺拔,但是眼中卻閃過一絲疲勞,太久了,這種完全沒有希望的衝殺實在是太久了。

韓信四十萬兵,齊王十五萬兵,劉邦十五萬兵,淮南王十萬兵,另有其他諸侯率領十數萬軍隊,這是真正的百萬大軍。

寡人會以天子之禮將他葬在江東,四時節氣會有祭祀。

韓信爲了這一天不知道準備了多久,現在終於操持着上百萬大軍得以完成那個不斷完善的構想。

項羽望着洛新離開的身影,虞姬眼中帶着悲慼的淚光,泣聲道:“大王,不是說不打了嗎?”

至少江東子弟保住了,他還有臉面回江東祭祖。

嘩啦啦一片人,盔甲碰撞的聲音響徹營中,衆將齊聲道:“臣等請大王攻楚!”

現在遇到韓信,雖然依舊能夠依靠着他無可匹敵的勇武和抓時機的能力得到斬獲,甚至斬將奪旗,但是沒有大用。

淮南王等人的軍隊被他派出前往截斷江東子弟的歸途,防止這些人回援項羽,沒有了項羽的率領,這些江東子弟雖然悍勇,但還不是英布等人的對手。

衆人轉身一看,竟然是呂雉,劉邦皺眉道:“王后這是何意?當年項羽俘虜了你,現在難道伱還要爲他求情嗎?”

是夜。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陳涉首難,豪傑並起,羽承祖德,尊貴親之,楚人愛之,乃率楚攻秦,神勇無二,一戰亡秦,暴秦之勢傾頹,有恩天下蒼生,昭城相約,功高者王天下,項羽遂爲天子,分封王侯,號曰“霸王”,其興之勃焉,近古未嘗聞也。

然羽自矜功伐,不加仁德,居天子之位,以爲楚王,王侯庶民皆怨憤,高祖振臂,豪傑遂起,羽猶無自責,欲恃力而霸天下,三年即崩,身死國滅,徒爲天下笑,其亡之忽焉,亦近古未嘗聞也!——《史記·項羽本紀》

想了又想,爲了楚人而死,這或許是項羽最好的結局了,他太強又太年輕了,劉邦不可能放任項羽活到自己老死,不這麼寫,項羽真就要被關在昭城一輩子了,感覺更憋屈。

另外,之後中午十二點會準時更新。

(本章完)

第87章 此非天命,實洛之翼也第621章 洛空你個王八蛋!第615章 諸將齊出第579章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第792章 天命唯有洛血破!第791章 我不是個聖人啊!第304章 和樓蘭借財寶第714章 四神醫第379章 爲盟主太叔幺幺加更(求月票)第832章 神通不敵天數大變故!第582章 太平軍之勢第241章 給韓信賜字第175章 韓非奔洛第32章 天命在周第840章 洛蘇入關第111章 儒家道統?拿來吧你!第461章 繁星千萬,鑑照吾心!第165章 凡王之血,必以劍終第392章 舉薦,周亞夫薨第881章 貞觀元年!(10000字,感覺我要燃盡第38章 洛國敢戰士第839章 洛蘇降世第726章 青州大都督!第123章 開整第818章 洛氏如今若何!第69章 公室求書第854章 李家諸子女!第472章 昭城已開,大道已現!第744章 趙國存亡,繫於我身!第877章 父子衝突,玄夜重擔。15號了,大夥第759章 漢終於斯!漢立於此!(本卷結束!第243章 呂雉要和洛新做摯友第674章 一年!二牧之爭!第700章 告祭上天與醫會第479章 三年之期已到,人心浮動!預告,今晚有加更,單章求票第833章 揮劍刺心,爲我所控!第709章 重新來過,史詩重啓第619章 旌旗漫卷諸侯落第722章 一觸即發!第144章 撐不住六國合縱,不配爲天子第484章 漸行漸遠第860章 晉陽起兵!第477章 天下英才,爲我所用!第902章 青海之上第69章 公室求書第811章 《士族論》!第324章 念想第167章 武公若在,何至於此?第771章 大河風雪堅冰上!第414章 進擊的霍去病第128章 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儒家第235章 項羽的野望第60章 重耳即位,鐵幕落下(下)第298章 五年第389章 衛青開始崛起第636章 天下俊秀第450章 神廟軍!第251章 項羽,呂氏是有骨氣的!第300章 相父第574章 洛霄第120章 離間,縱橫家互相秀操作第225章 夫人,在下氏洛第660章 四境之內,六合之中!收集意見貼第39章 洛宴使楚第45章 割土(爲盟主第二次睜眼看世界加更)第572章 黨錮之禍終結第102章 大戰第一劍,先斬狗隊友第229章 拜將第550章 關東諸侯扛不住了!第79章 吾與良人孰美?第822章 洛顯之的糧食改制論第246章 洛陵和項羽的分歧所在第660章 四境之內,六合之中!第348章 結束後臺一不小心看到了評論。。第291章 我安排皇帝的婚事沒問題吧?第354章 這個祭酒不好當啊第463章 誰堪爲帝?第225章 夫人,在下氏洛第559章 婚姻,神佑革命!第495章 史官風骨,不過是不屈權貴 秉筆直書第271章 匈奴想要捱打第102章 大戰第一劍,先斬狗隊友第720章 怎能不復仇呢?第233章 明攻洛陽,暗破武關第374章 危機來臨第512章 一副燃爆長安的圖!第268章 天下要真正的一統第706章 不說天子說什麼?第328章 流國第198章 抹掉洛氏存在的痕跡第494章 重判重刑第461章 繁星千萬,鑑照吾心!第273章 告訴匈奴單于,我叫洛陵第108章 洛水和議第690章 奉皇帝以討不臣!第84章 洛瑜使齊第399章 爲盟主竹蘭白菜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