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所當者破,所擊者服

第231章 所當者破,所擊者服

如果這是一個仙俠的世界,在趙、宋、韓、洛四國的舊土上空,一定凝結着無數軍隊集結的殺氣。

在攻破項梁之後,章邯給扶蘇上書分析天下的局勢。

“陛下,臣章邯頓首。

自先皇崩殂,到陳勝逆賊起事,天下雖然叛逆極多,但大秦依舊據有關中、巴蜀。

這是先王得以併吞天下的基業,您是不遜色於先王的君主,這難道不是上天要讓您來興盛大秦的嗎?

三晉之地表裡山河,得到這裡就能得到中原,魏韓已破,楚趙聯軍不成氣候,只剩下洛公陵還能一戰。

臣將爲陛下得到勝利,洛氏會再次寂滅,就像始皇陛下活着時那樣。”

章邯倒是沒吹牛逼一戰覆滅洛氏,他爲扶蘇展望的是覆滅山東羣雄。

到那時洛氏不過一家之力,難不成還能一人敵大秦百萬大軍?

只能像是始皇帝時那樣,逃亡天南海北,或者隱匿在某些大秦控制不住的郡縣中。

項羽連殺兩王,渾身浴血,只覺渾身舒爽不已,又向王離所部而去,連破三營,皆斬將奪旗,秦兵譁然,不敢直視,王離眼見大勢已去,楚軍正向自己殺來,思及子嬰和白禮兩人皆死,自己不能獨活,又想到扶蘇的信重,悲痛之下只能自殺。

面對這樣的恩寵,章邯只能仰天長嘆道:“作爲臣子到了這個地步,難道還有什麼可以追求的嗎?”

楚賊項梁十萬人尚且敗在寡人的手中,三萬人竟然敢來送死?他難道以爲那是洛國敢戰士,能以一當十嗎?”

如果不是王翦過於急流勇退,而且始皇帝想要削弱王氏的存在和影響力,所以擡舉蒙氏,現在的大秦第一將門本該是王氏的。

洛陵望着三萬精銳楚軍,朗聲道:“楚公,此去救援齊王,能勝則勝,不能勝則僵持,山東羣雄並起,最終定然是我等獲勝,這一戰要讓秦廷不敢東望韓趙之地。”

項羽乃引兵三萬渡河擊章邯,秦將子嬰、王離、白禮奉命將秦兵十萬阻之。

素王的信仰是很複雜的,在普通的山東黔首庶民眼中,素王就是老天爺,他們沒有讀過書,不知道素王的本意,只以爲素王就是老天爺的名字,所以“願素王同在”等於“老天爺保佑”。

前軍一退,潰兵衝擊,整支軍隊都炸了起來,子嬰見狀面色慘然,知道自己犯了大錯,想要彌補卻不知道該怎麼做。

項羽這話一說,洛陵都有些愣住,雖然項羽話中透着濃濃的野心,想要將素王后裔大宗的地位奪走,但這番話還是讓他心中思緒翻滾,擡頭望了望天,素王沒有反應,說明素王並不在意這個。

於是調遣諸軍,數十萬軍隊匯聚在這片土地之上,洛陵則指揮着山東諸侯的軍隊襲擾章邯,雙方都在對對方極限施壓。

整個秦軍大營被項羽打了個人仰馬翻,實在是他們出現的時間太過不湊巧,剛剛立足未穩就遇到了士氣正旺盛的、精力正處於巔峰的楚軍,晉中王白禮麾下的兩萬多人在短短時間之內幾乎快要被打穿了。

項羽的戰鬥策略就是要快,以快打慢,集中兵力,以強凌弱,攪亂敵軍陣型,然後繼續斬將奪旗,徹底搞亂對方的指揮系統,將整個敵軍搞亂,最後直撲敵軍主帥所在,實施斬首。

雖然章邯沒把這支楚軍放在眼裡,但是在挑選將領的時候,他還是全力以赴,滎陽王子嬰、晉中王白禮、翼侯王離三人都是軍中比較優秀的將領。

城想要光復齊國,僅僅像現在這樣隨波逐流是不行的,總要付出鮮血和犧牲才行,呂氏扶保邦週一千年,深受洛氏影響,很是清楚尊貴總是伴隨的犧牲,您儘管放心。”

項羽磨刀霍霍,洛陵自然不會將希望完全放在項羽身上。

若是你真能擊破章邯,讓楚國前所未有的輝煌,縱然是羋姓熊氏的歷代先王,也會爲你慶賀。”

天下共主!

項羽直接就衝着一員將領而去,那個秦將距離他實在是太近了,只有不到百米,兩人直線上的士卒不過百多人,對項羽來說,這個距離就相當於是死人,百多人就是擺設。

雖然這是呂城故意做餌,但是戰死的可能是有的,衆人皆是滿臉凜然之色,紛紛沉聲道:“國君,誅滅暴秦,臣等只有效死。”

章邯感覺到了洛陵等人的動向,這同樣是他想要做的,這些時日以來雖然他主動出擊得到了不少的戰果,但是偌大的秦王朝實在是人才匱乏。

項羽騎着烏騅在楚軍面前高聲道:“楚人,伐無道,誅暴秦,這是太一素王降下的旨意,我們從江東走出,要爲楚人復仇,你們都是這世上最英勇的兒郎,今日渡過漳河,前面就是邯鄲,那裡有五十萬的秦人,你們害怕嗎?”

“諸王侯、宗親、貴戚:

朕安,諸臣安。

能做餌還不被吃掉,還非常聽洛陵話的,就是齊王城,尤其是他的兄弟膠東王前剛剛犯下錯誤,正忙着要打回來,一定會同意,是最合適的人選。

項羽軍中實際上有不少的洛人,還有不少在楚地長大的洛人,這些人遷徙逃難來到被項氏統治數百年的江東之後,很快就融入當地互相通婚,但是心中依舊懷着對秦王朝的仇恨,現在追隨着項羽誅滅暴秦是他們迫不及待的事情。

咸陽城中的扶蘇望着章邯這封上奏,沉默了很久,洛氏站在他的對立面,這讓扶蘇始終心中感覺不舒服。

在洛陵看來,項羽就是執行自己戰略的一把鋒利的刀,他對項羽的期望就是先祖武公那樣,能斬將奪旗,從正面纏住章邯的主力軍隊。

齊國軍隊將戰車等結陣,秦人依舊是弓弩箭雨開道,這種攻擊方式對無甲的軍隊是毀滅的打擊,一個不慎就是巨大的傷亡。

烏騅開始向前慢慢跑動,項羽的聲音傳來,“項氏問心無愧,縱然是站在楚國曆代先王的宗廟之地,籍依舊可以自豪的說,籍是一個楚人,不愧對先王和先祖。”

齊國軍隊自然不甘示弱,居高臨下同樣予以還擊,但是在被圍的狀態下,齊國士卒的士氣受到了不小的影響,秦國士卒越過同袍的屍體,齊國士卒則將被射殺的屍體搬開,鮮血流在地上,很快就積成一塊塊小水窪。

當章邯得知一支僅僅三萬人的楚軍衝着自己來之後,他有些難以置信的望着左右道:“三萬人?

王離經驗還算足,立刻讓士卒結陣,抵禦着潰兵的衝擊,子嬰竟然選擇稍微讓士卒稍微往後退一下,避開這些衝來的士卒,項羽一見眼前一亮,當即就讓楚軍大喊:“秦人敗了,往後退是要逃跑。”

自先祖造非在秦川立國,到現在八百餘年,從區區兩百里的封土,到現在四方各五千裡的疆域,這難道是僅僅憑藉人力所能得到的嗎?

但陳賊起事,他一人在天下大呼,整個山東都隨之而反,這樣危急存亡的時刻,諸位宗親、貴戚卻都在關中,直到邯鄲王率領驪山之徒,才堪堪平定,這不得不說是先皇的錯誤。

扶蘇所封的王侯之中,能堪大用之人實在是少,在山東諸侯的連番打擊之下,遭受了不少的損失,再這樣下去,章邯感覺決戰可以不用打了,直接退回韓地重新修整即可。

匆匆趕來的王離和子嬰見到了這一幕,瞬間狂怒,沒想到半天之前還互相談笑風生的晉中王就這樣直接死在了他們的面前,最關鍵的是,楚軍的那個主將似乎越過重重的士卒,將冰冷的目光投射在了他們兩人的身上。

但是在有文化的人眼中,還有洛人眼中這兩者區別是很大的,素王是一個更加豐富的形象,雖然和天是一體,但是感情更加豐富,比較學術的說法就是天的人格化。

尤其是翼侯王離,長城軍團的副手,出身大秦第二將門王氏,祖父王翦是攻滅六國的第一功臣,父親王賁也是名將,還娶了嬴姓宗室的公主,始皇帝的女兒,王氏是貨真價實的外戚。

項羽仰頭大笑,“洛公勿要憂慮,籍兵鋒所指,無不勝者,不僅僅是韓趙之地,這一戰就要讓章邯折戟,三晉盡在籍的手中,您且看罷。”

洛陵聞言眼神很是複雜,這個世上受到洛氏影響最大的就是呂氏,或許是摻血摻的太多了,或許是一代代先祖太壯烈了。

在通信不通暢的歲月之中,組織數萬人的撤退一向都是一件風險很大的事情,很容易就會從撤退變成潰敗。

章邯拿到這封詔書的時候整個人都在抖,節制山東諸軍國重事,而且還有秦皇劍,能夠讓他對不聽從命令的王侯先斬後奏。

斬將奪旗對他來說就像是吃飯喝水一樣的簡單,手刃百人也不能讓他感到絲毫的疲累,這種人出現在戰場之上實在對敵方士氣的打擊太大了,反正現在這一營秦人直接轟然散開,楚軍呼聲震天,各個以一當十,跟隨在項羽身後,直接將這一營打炸,項羽驅使着這一營的軍隊宛如一支利劍一般衝向其他各營。

項羽恰恰很是善待士卒,酒肉推食,士卒有難他都願意幫助,所以在普通的士卒之中威望很高,士卒都願意爲他效死,所謂上下同心者勝,大部分兵形勢派都是這樣凝聚軍隊的軍心。

雙方唯一的區別就在於決戰地點的選擇,最終還是洛陵棋高一着,章邯率領着大軍來到了邯鄲郡,數十萬的軍隊在郡中的城邑之間展開。

項羽率領着大軍渡過漳河,這一條從太行山流出的大河是趙國邯鄲郡水系源流之一。

大帳之中,章邯手持扶蘇賜下的秦皇劍,正色道:“滎陽王,晉中王,翼侯何在?”

邯鄲王給朕上書要蕩平山東,朕同意,令出不一,會有禍患,思及邦周前例,賜邯鄲王奉皇受命,位列諸王之上,封太尉,賜秦皇劍,節制山東諸軍國重事,諸王侯都要聽從他的調遣。

項羽將王離的屍身挑下,望着四處奔逃的秦兵,轉身向着邯鄲城而去,他沒有忘記,章邯纔是他的目標。

羽曰:“楚秦之仇,天日可鑑,不報則死,沉船破釜,以示決死之意,何也?”

項羽騎着高頭大馬,那是一匹神駒,毛髮光亮,神俊異常,最終是項羽角力將其掀翻在地才降服。

“踏踏踏!”

項羽實在是太猛了,雖然他沒有洛國敢戰士那樣的天下強軍,但是楚國精銳在他這種人類天花板武力的帶領之下,在戰鬥力上完全不遜色於成建制洛國敢戰士,楚人以一當十不是形容詞,而是事實。

項羽狂笑一聲,“找死”,伸槍便刺,速度之快,力道之大,秦將根本反應不過來就直接透心涼,項羽面帶不屑的望着長槍之下的亡魂,從他出道以來,任何人在他面前沒有區別,不論是普通的士卒還是所謂的戰將,都不是一合之敵。

項羽自然知道是這種場景,他派出三支兵馬分別和三人率領的軍隊一接觸,立刻敏銳的意識到其中一支軍隊調度最爲混亂,正是晉中王白禮。

洛陵聞言眼神瞬間冷冽起來,冷聲道:“讓齊王城去接收他的軍隊,再次告誡諸王,不可和章邯的主力決戰。”

“不要停下,隨我衝鋒!”

章邯推進不過片刻就發現抵抗很強,於是下令諸軍停止進攻,開始真正的圍困,在這個前不着村後不着店的地方,齊國糧草堅持不住,只要不出旬月,齊國軍隊要麼餓死,要麼就自己出來與秦軍大戰。

軍隊一旦混亂起來,就不是將領能夠控制的,項羽率領着楚軍衝擊着秦人所在,滎陽王子嬰很快就見到那個殺死晉中王的楚國將軍衝着自己而來,見到非人一般的項羽,他知道了剛纔晉中王到底是怎麼死的了。

“洛公,膠東王呂前撤退不及被章邯攻敗,他的部下潰散,這該怎麼辦?”

其餘諸王會按照洛陵的規劃攻破秦王朝的其他王侯,斬斷章邯的羽翼,最終會獵章邯。

呂氏單獨的時候或許和其他貴族沒什麼區別,但只要和洛氏站在一起,先不論智商和能力,這種覺悟立刻蹭蹭的上漲,很是靠譜。

話語之間盡是自信,洛陵聞言笑道:“楚公若是真能一戰而空秦廷主力,陵便上秉素王,請下風雨雷電驅策,攻破函谷,進入關中,這天下共主的位置,就是楚公你的了。”

子嬰麾下的秦人本就見到同袍在逃跑,心中惶然,現在又聽到主帥讓撤退,再一聽到楚軍大喊,直接就混亂起來,軍令不一。

項羽一夾馬腹,踏雪烏騅開始原地踱步,他沉聲道:“洛公,素王如天,所以這是天要楚國興盛,素王要項氏興盛。”

隨着項羽出現在楚軍面前,歡呼聲不住響起,對於普通的楚人來說,項羽是個絕好的主君,這些普通的士卒不需要高爵顯位,更喜歡能和他們同甘共苦的將領。

這些時日在洛陵的指揮之下,秦軍的損失自然是更大一些,但是秦軍的底子極厚,不是山東諸侯所能比的。

友軍被打炸之後居然還敢支援,支援的前提是友軍還能穩住,現在這一支秦軍完全控制不住了,楚軍獵殺着四處亂竄的秦軍,項羽則率領着自己最精銳的親衛衝到了晉中王白禮之前,殺死了白禮的親衛之後根本沒想着留活口,直接殺死了白禮。

項羽直衝而過,長槍揮舞沒有一合之敵,動輒筋斷骨折,宛如魔主降世,秦人紛紛駭然,到了後面根本不敢阻擋,秦將眼睜睜的看着對方的主將衝到自己的面前,他也算是個勇將,大吼一聲就要上前。

————

圍繞着邯鄲城,廣袤的趙地上,處處都是旌旗招展,轟隆隆的戰車之聲響徹,還有精銳的騎兵在其間奔騰,森寒的兵甲在陽光的映照之下,刺骨寒冷。

二王一侯便直接出列,章邯朗聲道:“以滎陽王爲首,帶十萬兵,殲滅楚軍。”

項羽那麼敏銳的戰場直覺怎麼會放過,立刻就是全軍壓上,將秦人攪得更加混亂起來。

項羽三萬混合着步兵、騎兵和戰車兵的軍隊渡河而來,士氣旺盛,王離根本就不是能帶十萬人的統帥,而且十萬人根本就不可能在戰場之上正面擺開。

……

項羽一馬當先,他的親衛紛紛跟在他的身後,然後就看着自己的主君宛如一塊巨石砸進人堆之中,瞬間就是人仰馬翻。

使者連忙退走,洛陵走出屋子,望着星河璀璨的夜空,開始盤算雙方決戰的勝率,所謂軍略就是不斷在大戰之前爲己方增加勝率的手段。

尤其章邯不是等閒之輩,山東諸王更多是依靠血統身份才身居高位的,其中真正戰術素養高的反而是他們麾下的臣子,膠東王這一次的事情是遲早會出現的。

王離沒想到局勢竟然會在陡然之間就惡化到這個地步,晉中王和滎陽王身死,六萬大軍互相踐踏,死傷不知凡幾,短短時間之內如此大勝,楚軍士氣更是旺盛,王離麾下僅僅四萬大軍,被楚軍威勢所震懾,瑟瑟發抖。

項羽眼中的光越來越亮,他豪氣貫雲的大聲笑道:“若是籍能成爲天下共主,定然要讓天下之人都日日頌唱素王恩典,雖然籍是洛諱宴公的後裔,但若是做了天下共主,想必還是有資格祭祀素王的。”

洛陵深深吸口氣鄭重道:“素王如天,不因爲信仰的多少而改變,素王會保佑每一個發自內心信仰之人,直到生命的盡頭。”

齊王呂城統帥着齊國軍隊,被章邯圍在邯鄲城外十數裡,對着麾下羣臣道:“諸君,今日坐困此處,寡人和洛公是千年的姻親,他定然會率軍來救,但若是不奮勇,恐怕就撐不到救援而來了。”

項羽自然不會停下自己的腳步,子嬰和王離很快就發現自己來的實在是太快了,這片紛亂的戰場之上完全沒有秩序和紀律。

這是朕所能做的,等到戰事勝利,從將軍到士卒,朕都重重有賞。”

人過一萬,接天連片,這十萬人自然是分散開由三人率領,然後共同聽從王離的指揮從各個方向對楚軍進行合圍。

傳令兵一重重傳下去,震天的呼喊聲傳來,“不怕!”

洛陵望着英姿勃發的項羽,朗聲道:“楚公,你是兵主下凡,素王會與你同在,率領着楚軍去追尋那個天下共主的位置吧,那是楚人一千年來想要的,現在它就在伱的面前了。

無數的兵器都被項羽的巨力砸碎,在他的手底下根本沒有任何人能抵擋一招,親衛瞬間項羽砸出的縫隙涌入,戰車在其中衝擊,然後是騎兵突入,身着甲冑的步兵跟在戰車的身後衝鋒。

很簡單又很難,簡單是說其中的戰術很簡單,但是除了項羽這種個人武力值變態到極點,戰場嗅覺敏銳到極點的將領之外,其他人很難成功。

項羽舉起手中鋒銳的長槍,立刻就要乘着秦軍剛剛到達立足未穩之際,先勝一場,“楚人,隨我衝殺!”

朕憑藉血脈功勳封賞宗親功臣,山東之亂漸漸平定,這大概是上天再次垂青大秦了。

果然齊王城直接拍着胸脯保證一定會完成洛陵的任務,“洛公,城知道您之所以親善城,是因爲先愍王死社稷的壯烈之舉。

他有很多的理想想要去做,但人這一生實際上是活在套子裡面的,最終大秦皇帝的身份驅使他向着天下下達了一封總動員的詔書。

隨着齊軍將章邯徹底引到邯鄲,山東諸侯在洛陵的指揮下開始在數個方向和秦軍諸王侯大戰。

心中算計了一陣,洛陵緊皺的眉頭漸漸舒展,“差不多了,現在就需要一個餌,就齊王城吧。”

現在扶蘇上位之後重用宗親和外戚,雖然現在蒙恬已經封王,但是王離感覺自己還有機會,畢竟扶蘇是他的親舅舅,依照扶蘇的性格,外甥不比蒙恬這個外人親嗎?

三人很快就帶着兵符前往軍營調動兵力,雖然是以滎陽王子嬰爲首,但是實際上是以王離爲首的,畢竟王離纔是真正的久經戰陣之人。

翼侯王離和滎陽王子嬰連忙指揮着大軍趕來支援,項羽從斥候處聽到兩側都有秦軍來援的消息,簡直要直接笑出來了,這是什麼愚蠢的將領啊。

楚軍的戰鬥力雖然冠絕山東諸國,但是在章邯看來,並沒有本質性的區別,秦朝在邯鄲周圍的軍隊有足足四十萬,即便其中一部分要圍困齊國軍隊,但是擊敗一支僅僅只能說是偏師的楚國軍隊,實在是太過簡單。

楚軍曰:“悉尊公言。”

楚軍持糧三日,以一當十,羽踏秦營,殺白禮、子嬰,迫王離死。

又引兵北向,擊章邯。——《史記·項羽本紀》

大章還是沒寫完,我麻了,明天就要坐車去上班了,晦氣啊。

(本章完)

第441章 武夫之心第252章 洛新給劉邦送來了老婆第81章 《洛宮春秋》第527章 庇佑諸夏的天子啊第305章 伊水河谷,遇到了匈奴人第818章 洛氏如今若何!第623章 兵臨洛陽城!第756章 洛齊與諸葛亮第273章 告訴匈奴單于,我叫洛陵第508章 不要辜負朕的信任第843章 洛蘇爲洛氏選擇的道路!第279章 洛新回到了他的長安第641章 一些人與事在風中第108章 洛水和議第884章 科舉這件大事(可惡啊,真的燃盡了第410章 準備遷徙列侯第100章 楚國:中原,我又回來了第301章 洛仲堪第537章 洛與劉,本就共天下!第877章 父子衝突,玄夜重擔。15號了,大夥第199章 蒼生血,衆生淚第391章 一言退萬敵第10章 抽獎大豐收第491章 元封第十八年的夏天第49章 定策第599章 人心浮動有間隙第600章 洛子凌少智無謀第653章 洛陽有狂風暴雨,憤怒猙獰!第316章 白刃不相饒第271章 匈奴想要捱打第757章 冀州之戰!第409章 建新郡第445章 收穫第474章 道爭是要踏着對手的屍骨向前的!第879章 玄武門!(12000字,手指都冒火花了,求月票!)第105章 晉國人最強的天賦:內鬥第574章 洛霄第508章 不要辜負朕的信任第262章 項羽想要和談第626章 談崩了第507章 洛世薨逝引發的震動第707章 洛燕獻策第426章 迎立第84章 洛瑜使齊第63章 王室宮闈之亂第720章 怎能不復仇呢?第278章 帝崩第340章 奪權第318章 洛氏不缺文物第248章 簞食壺漿,喜迎漢軍,優勢在我第368章 孝文之治第187章 秦洛之戰:寧鳴而死!第705章 與神廟軍和敢戰士的差距!第98章 天子姬擺,齊國下克上(爲盟主帝木鄉第659章 羣星落位,章結束第207章 始皇帝崩新年寫給書友的一封信第162章 白起願爲吾王效死第464章 帝心莫測第159章 楚國項氏第131章 命運之門開始轉動第537章 洛與劉,本就共天下!第443章 洛氏來了,天就晴了第525章 子嗣大計,長安盛典第445章 收穫第825章 人心已亂2第875章 李氏的血脈天賦!第278章 帝崩第727章 猛虎柔情!第146章 孟子第47章 回齊第411章 懵逼的冠軍侯第233章 明攻洛陽,暗破武關第446章 調查分析報告第222章 洛村(爲盟主叫我王子陛下加更)第275章 風雷雨雪,聽吾號令第137章 燕國驚變第299章 凋零,呂后崩第227章 備戰第680章 你的未來在哪裡?第670章 我周氏!第612章 二洛終相見(求波月票!)第284章 漢廷的對洛人大殺器第607章 洛霄弄人心,諸侯知前計!第613章 斬將破陣顯兇風!第59章 重耳即位,鐵幕落下(上)第816章 踐踏廟號體系!第646章 美第185章 洛人爲何而戰第552章 趙飛燕!第745章 爲國盡忠死!第419章 大漢高宗孝武皇帝(卷終)第238章 洛陵踐法(中)第666章 馬踏冀州山河動!第398章 出征,兩人的第一次會面(二合一!第222章 洛村(爲盟主叫我王子陛下加更)第219章 大秦諸侯王和山東諸侯王第343章 聖諭第779章 人事起須天命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