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再行封建,十二諸侯

第22章 再行封建,十二諸侯

還沒等洛蘇將申酉與周韻扶起,就又有幾人朗聲拜倒,請求外鎮。

洛蘇以及席中衆人轉頭一看,是姬姓張氏、姜姓紀氏、許氏三家的族長。

洛蘇沒想到效果這麼好,連忙將幾人扶起,口中說道:“諸公的心思,孤已經知曉了,身爲素王的子孫,孤心裡自然是願意的。

只是孤畢竟不是總攝王政事,明日孤會在攝政會議上提出來,讓另外幾位諸侯進行表決。

這等壯我邦周的大事,問題不大,諸公可以安心。”

姜姓紀氏的族長本來還準備思考一下,可是剛剛申氏那一段話,直接戳到了他的肺管子。

申氏不過是百年之前與呂氏有些競爭,紀氏可直接就是從呂氏出來的分支!

試問哪個分支沒有將主家幹翻的心思呢?

真實歷史上從嬴姓趙氏分出來的秦氏,殺起趙國王室來,可是一點都不手軟。

許氏則是在王畿之中處於失勢的地步,由於家族人才的缺少,歷次官制的微調,一點點將許氏掌控的權力剝奪。

如果洛蘇能夠知道他這一番分析,也要給他點贊。

嫡子不需要改氏,但是到了第四代就需要改氏,這證明雙方的血緣關係已經很遠,下一代已經不是公室,而只是公族。

“嗯?”

攝政王太后擺擺手道:“洛公莫要謙虛,這件事涉及的貴族極多,其中關係繁雜,本宮知道自己沒有治理國家的能力,便全權交給洛公了,攝政會議之印,由你一言而決。”

攝政王太后是最驚喜的,聲音都不由自主的昂揚了起來:“洛公真不愧是邦周第一重臣,這些年王畿之中的土地越來越少,本宮一直壓着很多采邑沒有分封,這些年偶爾也知道有許多怨憤之言,洛公能把這個問題解決,是了了本宮的一塊心病。

“目前的情況是,十二家大氏族願意派出起碼一半的族人出洛,其中嬴姓三家與許氏甚至願意讓七層以上的族人派遣出去,他們派出了家族的嫡子,費氏甚至將嫡長子派了出去,是鐵了心要回歸祖地。”

這十二個封國基本上在鎬京與洛邑之間的關鍵位置上,依山傍水,兵家重地。

對於紀氏來說,留在王畿之中,永遠都比不過世代與天子聯姻的呂氏。

洛蘇雖然說的好聽,即使出鎮也會保留畿內諸侯的身份,但政治需要的是平衡。

嬴姓徐氏、江氏,封爲伯爵,但特別加恩賜予一百里的土地,允許使用侯爵的樂器與鼎器,但不允許使用侯爵的禮器,同樣封在秦川,與費國守望相助。

上一次四個侯國的分封完成的很簡單,因爲三個王子以及餘修的人事關係都非常簡單,只要帶走親信以及財物就可以。

……

洛蘇彷彿沒有看出場中氣氛的尷尬,開懷笑道:“孤添爲攝政會議諸侯不久,今日見諸公就是希望各位賢才能爲國效力,果然諸公今日便給了孤一個大大的驚喜。

姬姓周氏韻,封爲西周侯,賜予土地百五十里,封在伊洛之西。

素王薨前曾言,禮崩樂壞之日,邦周天命即終,寡人授王命於攝政會議,決心振作邦國,再起封建,佈告天下諸夏,鹹使聞之!”

突如其來的消息,驚動了姬昭。

孤今日也有了這一絲至誠之感,素王大行封建,開拓東夷,邦周得以興盛,今時孤再行封建,開拓西戎,邦周必然天命永昌啊。”

結果在素王薨後,兩都制的計劃擱置了數十年,直到現在,才由他的直系後裔洛蘇再次發起。

在張紹看來,未來的十幾年,洛蘇會逐漸將他們這些畿內的大貴族分封在鎬京與洛邑之間的土地上,就像素王當年營建洛邑王畿一樣,將那片土地當作邦周的核心來經營。

雖然洛蘇主要的目的,一是延緩王畿內的土地不由自主的向公卿大貴族流動的趨勢,改善王畿的財政問題,二是緩解大貴族與小貴族之間的土地兼併導致的政治問題。

以嬴姓三氏爲例,費氏、徐氏、江氏,都是族中的大宗,這些貴族沒有生存壓力,相當能生,嫡子不多,但是庶子一堆,依附他們生存的小宗有幾十個。

不愧是素王之後,能人所不能,昔年武王說素王是邦周之中最有才能的人,有他輔佐天下才能安定,後來素王果然安定社稷,興盛邦周。

那些沒有能力與威望,還死守權力不願意放手的,只會成爲衆矢之的,被人羣起而攻之,最後死無葬身之地。

他們中的大多數依靠爲主家工作、追隨主家爲天子服役而生存。

姬昭所設立的宗法制度規定,庶子成年就要分家改氏,另立小宗,成爲自己這一脈的始祖,不允許再祭祀主家的祖宗。

姬姓張氏紹,封爲張侯,封在晉國以西,鎬京以北,賜予土地一百里。

那邊土地地理位置是比較優越的,北上可以與晉國等姬姓諸侯已經開拓過的土地接壤,南下有無限廣闊的空間。

當初邦周實力可沒有現在強,每一個就封的諸侯都是自己單打獨鬥,若是現在十七家一起,能大規模的出去就封,新建立的邦國之間還能守望相助,比起當初,難度已經大大降低了。

【你的家族在歷史上重重的留下了痕跡,你的家族再次加速了歷史的進程,系統會逐漸的加強歷史修正力的存在,你的氣運點增幅速度加快了。】

如今理論上整個邦周最有權力的人就在這裡,王畿龐大的力量在這股政治力量的面前開始展現。

他從齊侯呂白前往鎬京的那一長串頭銜之中,隱約判斷出了洛蘇是要重新振興鎬京,今天宴會之中發生的事情,證實了他的猜測。

之所以這麼禮貌的請你們來喝酒商量,是因爲你們聯合起來確實強大,但現在你的盟友已經是我的盟友,那你們這些人不出鎮也得出!

上一次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就是東征以及後續的封建,開拓東部的紅利直到現在都沒有吃完,還在源源不斷的給洛邑王畿供血,諸如齊國、宋國、洛國,這些大國每次諸侯會盟獻禮環節都是中心焦點。

諸侯會議的金璽詔書很快就將這件事情在王畿之中公佈,然後讓四方信使,到各個諸侯國中,昭告天下。

但是這一次的十二家,各個都是畿內大貴族,不說他們在政治方面的影響,僅僅是經濟關係就是極其的錯綜複雜。

列席的另外幾人齊聲道:“臣等聽命行事。”

現在族中嫡系終於出現了一個值得培養的人才,但是許氏的力量已經不足以將他推到上卿的位置上。

洛蘇很巧的挑了一個洛邑王畿力量過剩,再不向外轉移矛盾就要爆炸的階段。

這都是另外八家自作主張,自己求着洛蘇,希望能夠以攝政會議的名義,下金璽詔書,賜予他們諸侯的金冊。

現在的邦周之中,爲了加強公室的力量,很多都沒有嚴格執行第二條,但即使這樣,那些庶子所分出的氏依舊是極多的。

這下除了幾個人比較堅定的氏族之外,又有四人下定了決心,要出去拼一把,反正畿內的地位最多就是下降一些。

畿內諸侯的位置確實清貴,雖然上限被鎖死,但在世卿世祿的制度下,即便是許氏這種人才匱乏的家族,也能把持權位這麼多年。

嬴姓費氏來,封爲費侯,賜予秦川之地百五十里的沃土,由嫡長子前往封國就封,另外賜下錢糧布帛若干。

姒姓陳氏,姜姓許氏、謝氏、高氏,姬姓李氏,全部分封爲伯爵,按照舊例賜土七十里。

侍女爲衆人斟酒,紛紛陪着洛蘇一飲而盡,但是所有人都敏銳的捕捉到了“開拓西戎”這個詞彙。

姜姓申氏酉,封爲申侯,封在鎬京之北,同樣賜予土地百五十里。

還有的諸如姒姓杞氏,畿外已經有一個杞國,還是公爵國,他們出去立國,諸侯會盟時還要向杞公行禮,甚至作爲主宗上國,一定會被打秋風,這就讓他們感覺很難受。

洛蘇的目光另外幾個人臉上掃過,臉上帶着笑,眼底卻是寒光凜冽,十二家大貴族出鎮,王畿之中的權力一定會出現真空,他可不是給別人做嫁衣的大善人。

姬姓張氏是這裡面最不同的一個,張氏的族長張紹是個很有政治智慧的人。

在南方冊封了四位侯爵之後,王畿一次性冊封了十二位諸侯,如此大規模的冊封,整個邦周的目光都被吸引了過來。

但構建真正的兩都制,加強對中西部的力量投射,最終重建鎬京的防禦,乃至於天子西遷,都在他的計劃之中。

而且他們在王畿內的權勢確實很大,穩定上卿,甚至偶爾能位列三公,采邑也極大,不亞於百里的公侯之國,這可是王畿之中的肥沃之田。

現在九家就感覺有些尷尬,表面上看,從宴會開始,洛蘇從來沒有說過要求他們出鎮。

畿外諸侯就不一樣,征討蠻夷不利,是可能身死國滅的,但是他們這些年待在洛邑之中,見到最多的就是東部諸侯。

現在天子年幼,有洛公這樣的重臣輔佐,他才能安穩坐在王位上啊。”

最重要的是,試圖推動計劃的洛蘇,恰好有足夠的威望、足夠的權力以及良好的政治信譽,某種程度上,稱得上是天時地利人和。

即使洛蘇答應,其他的氏族也不會答應,一旦大量的族人出鎮封國,王畿內的權力是一定要讓渡的。

衆人立刻心神激盪起來!

“果然如此。”張紹不動聲色的環視了宴會上的一圈人,心中暗暗爲自己的前知有些得意,“今日洛侯的目的就是我等十二家,現在有三家答應,張氏是其中最強的一個,看來這一次開拓西戎,我張氏要拔頭籌了。”

有的諸如姬姓王氏,他們是王族子孫,與王室的關係最是親近,歷代天子也信任他們,是真的不願意離開王畿。

洛蘇微微笑道:“王太后謬讚了,素王是天人化生,豈是臣所能相比的,這些事不過是拾人牙慧,本分之作罷了。”

姜姓紀氏,同樣封爲伯爵,加恩賜予一百里的土地,只允許使用侯爵的樂器。

素王爲邦周定下分封、宗法、禮樂,所以有邦周的興盛,數十年來,分封廢弛、宗法鬆懈,寡人痛心疾首,這是邦周天命衰落的象徵啊。

用王畿的一部分權力換一個自由的封國,紀氏認爲這算是很划算的買賣,值得一試。

在齊國、洛國、宋國、衛國,這幾個大國的強力打擊下,東夷的勢力已經削弱到了極點,現在的東部諸侯國,只要不故意找事,根本就半點危險都沒有。

史書上記載,素王時期就想要實行這個計劃,結果東部開拓太成功,無數的土地與財富源源不斷的流入洛邑與各個諸侯國之中,吸引了整個邦周的資源,導致沒有多餘的人力物力去進行其餘地方的開拓。

不是每一個主家都像洛氏那種,對分支態度比較好的。

不論是這些人心中到底如何想,洛蘇自己已經很滿意今天晚上的成果,他邀請來的十七家大貴族,八家表態支持,一半的數量代表這件事的主動權已經徹底到了他的手中。

宗法制度將人生來就分出了高低尊卑,他們這些分支面對高傲的主家,只能說很難受。

爲了區分申侯酉與先前冊封的申侯伯,申侯酉稱爲西申侯,申侯伯稱爲南申侯。

紀氏人數衆多,勢力龐大,完全能夠將大量人力物力調往封國的同時,保持在王畿一定的影響力。

孤的先祖是能溝通上天,管理人間之事的玄聖素王,孤幼時讀素王治政書,素王稱自己爲至誠之人,所謂‘至誠之道,可以前知’,所以素王執政、治軍、治民,無往不利,無事不成。

“寡人曾問政太師,太師曰素王曾言,邦周興盛的關鍵就在於任命賢良的人才,制定有益的制度,現在寡人有攝政會議諸侯輔佐,素王后裔洛氏蘇,有先祖之風,胸懷經天緯地之才,是能夠託付天下的大賢。

他要在有限的生命之中,把最難的事情做完,這樣自己的兒子就能接過一個比較平穩的三公之位。

許氏耳濡目染之下,加上這些年邦周實力的膨脹,他對周初時期夏君夷民的難度,大概是有了什麼誤解。

……

全憑自覺,這就很尷尬。

想要振興鎬京,就要徹底打通兩都之間的通道,起碼要達到東部那種程度,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夏夷不分,大片的土地上還生活着無數的戎狄部落。

翌日的攝政會議上,齊侯缺席,其他人包括攝政王太后都在,洛蘇將這件堪稱三十年內最大的事情說了出來。

同姓不婚,小宗之間因爲婚配,經濟之間的聯繫是很複雜的。

……

西周中期曾短暫存在的攝政會議,是中國王制時代第一個具有貴族共和性質的執政機構,在它存在的五年之中,一批思想先進、能力卓絕的奴隸制貴族,推動了一系列影響深遠的改革。

這個時代的繁盛,證明了由一羣經驗豐富的職業官僚掌控國家,是可行的,這對後來的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劍橋中國史·西周卷二》

(本章完)

第829章 世上輝煌終落幕第765章 洛氏現代番外:一個天才孤兒在洛國第840章 洛蘇入關第719章 爲大漢而戰,而死第589章 佛道相爭鋒,無雙欲向東第477章 天下英才,爲我所用!第885章 貞觀元年諸大事結束第603章 縱橫無敵洛子凌第748章 又一諸侯薨!第225章 夫人,在下氏洛第709章 重新來過,史詩重啓第889章 頡利可汗很有跳舞天賦,冬突厥,亡了第378章 上長安,稟素王!第739章 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卷終)第507章 洛世薨逝引發的震動第281章 重啓廟號 諡號體系第207章 始皇帝崩第267章 稱號功能第751章 洛燕進洛陽!第179章 全部帶走,留下空城第192章 落幕第674章 一年!二牧之爭!第28章 王畿弊政第839章 洛蘇降世第658章 後事!第558章 劉秀第177章 秦王政:寡人要做大秦的素王第633章 結算 神器(二合一)(卷終)第837章 洛顯之薨,謝道韞死!第659章 羣星落位,章結束第678章 向死者才得生路!近期總結第111章 儒家道統?拿來吧你!第218章 給劉邦灌雞湯第613章 斬將破陣顯兇風!第858章 誅獨夫,楊廣死!第70章 天下公子,盡皆來洛第617章 我恭敬的執行上天諭令很重要的單章!兄弟們必讀!第419章 大漢高宗孝武皇帝(卷終)第124章 欲殺燕侯,不攻自破!第386章 大型資料片開啓,天命的猜測第243章 呂雉要和洛新做摯友第847章 江南洛氏!第889章 頡利可汗很有跳舞天賦,冬突厥,亡了在秦始皇出來之前先說一下他的人設第166章 齊王,您以爲千年姻親能獨善其身嗎第235章 項羽的野望第37章 淮夷亂第434章 天下人心如流水第179章 全部帶走,留下空城第210章 一夫振臂,天下景從第39章 洛宴使楚第759章 漢終於斯!漢立於此!(本卷結束!第95章 妖氛第867章 江南洛氏歸唐!第800章 古來征戰幾人回?第716章 盤點收穫第133章 衛鞅第765章 洛氏現代番外:一個天才孤兒在洛國第842章 李淵第317章 禮樂是最鋒利的刀第703章 諸洛盡流散!第532章 天災有孽令!第628章 怒斥!第252章 洛新給劉邦送來了老婆第36章 再幸洛邑第357章 再次掀開改革大幕第822章 洛顯之的糧食改制論第466章 吾劍未嘗不利!第127章 世間活着的聖賢第729章 嘴遁無敵!第409章 建新郡第678章 向死者才得生路!第328章 後繼第313章 長安第174章 諸侯盡西來第876章 玄奘講法,世民多哀!第715章 支線劇情醫聖,結束!第366章 樑王劉徹!第85章 定計第379章 爲盟主太叔幺幺加更(求月票)第257章 我是楚人的王,諸夏的天子第488章 呂瑩遺言第334章 還政第764章 幻想番外:穿越者降臨1第449章 洛世揚鞭第865章 洛玄凌的大運!請假條第142章 洛國騷操作,天王與諸侯王第496章 王文君第666章 馬踏冀州山河動!第576章 唯我獨法,蚍蜉撼樹第716章 盤點收穫第382章 匈奴第663章 大幕落下,章開啓(卷末)第28章 王畿弊政第861章 李爲王,洛做公!第715章 支線劇情醫聖,結束!第530章 麒麟閣上(卷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