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定亂

第17章 定亂

如今勤王大軍共分三路行軍,以晉侯統領五萬戰兵走伊水,向熊頓的西側迂迴。

齊侯與宋公兩人率領大軍在熊頓北側與他正面對峙,而且還緩步逼近,關鍵是軍令一致,防止熊頓發揮出他最擅長的打短仗的本領。

第三路由鄭伯率領,主要任務是佔據房、蔡之地,防止熊頓向東劫掠。

這些時日,諸侯聯軍與楚軍交戰了不少次,對楚兵的悍勇深有感受,尤其是熊頓本人,沒有人是他的一合之敵,甚至甲冑都沒用,他能直接把甲冑打的凹進去。

不過熊頓的處境依舊不太好,畢竟楚兵還是人少,而且這一戰收穫太大,楚兵都想要回國了,現在完全依靠着他崇高的威望鎮壓着。

這些時日,一車車的奴隸、財寶、糧食向着楚國運去,整個楚國的家底瞬間膨脹了一倍不止,僅僅姬完南征帶來的財富就有這麼多,可想而知,洛邑王畿之中有多少財富。

洛蘇對雙方的形勢洞若觀火,他來到這裡就是要趕緊結束目前這種對峙的狀態,維持目前龐大的勤王大軍對財政的壓力極大。

實際上,雖然勤王軍現在對楚軍形成了三面的合圍,但是楚軍只要願意,隨時能夠直接順着漢水而下,現在漢水五城全都在熊頓的手裡,他進可攻、退可守,戰略主動權完全握在他的手中。

洛蘇來到前線一刻時間也沒有耽擱,直接就派遣使者向楚軍提出,要與熊頓商議。

熊頓一直想與洛蘇見一面,這也是他不退兵的原因之一,兩人時隔多年,再次會面卻已是物是人非。

望着洛蘇那張儒雅的臉,想着若是大雪降下,不知有多少楚軍能夠逃出生天。

第一批是洛侯、燕侯、晉侯這三位姬姓中最強大的諸侯,這是宣佈姬姓諸侯對他的大宗繼承人的認可,洛蘇特意沒有將衛侯列入其中。

熊頓開懷大笑,對於洛蘇稱呼他楚子也沒有絲毫惱怒,因爲洛蘇是素王之後,維護制度幾乎是本能,“洛侯可真是一個妙人啊,只可惜你是素王之後,否則將你帶回楚國,寡人或許也能得到天命眷顧了。”

熊頓臉色變冷,洛蘇反倒笑了起來。

只是此次漢水之戰,你犯下大錯,往前的功績便一筆勾銷,孤且問你,願意戴罪立功嗎?”

“誠如楚子所言,孤乃是素王之後啊,邦周社稷、天命歸屬,盡在孤的手中!”

“你還是選擇了放他走。”

至於兵鋒不向北的承諾,一是爲洛蘇增添一分助力,二則是,他明白這一退,再也沒有機會北上了。

熊頓心中不禁生出一股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先殺了洛蘇,再率軍與勤王聯軍拼一場,不枉他在這世上走一遭。

見到熊頓態度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洛蘇不禁感慨神器真是好用。

兩人都知道,即使重新稱臣納貢,熊頓也與其他諸侯不同,他是不可能前往洛邑朝拜天子的,此次一別,兩人可能永遠都不會再相見了。

洛蘇便將兩人商議的結果告知衆人。

此次放你回去,務必奮進向前,先祖素王曾經說過,楚地向南,有三千里錦繡河山,你儘可取之,孤言盡於此,便如此罷。”

“熊頓那樣的桀驁之輩,能答應這樣的條件?”

洛蘇彷彿沒有感受到那幾乎實質化的殺氣,他臉上依舊帶着和煦的笑意道:“楚子坐,嚐嚐這杯冰酒,孤來時特意到宗廟之中,向老祖宗求來的,在這個時月能喝上一杯,可是一件快事。”

……

“老祖宗,您智慧通天,蘇做的對嗎?”

“洛侯莫要玩笑,素王早在康王時便已薨了。”

見到熊頓表態,洛蘇便將思考一路的對策紛紛道出:“楚子你要向洛邑上請罪書,其中要點明這幾點。

這種情況下,就連那些與洛蘇不對付的諸侯,也沒敢成爲衆矢之的。

“老祖宗,熊頓此去,南方廣闊,楚國日後定然是我邦周的心腹大患。”

唯一的區別就是,姬昭當初攝政,是武王親自下的遺詔,那是總攝邦周,代王政事,擁有天子的所有權力,洛蘇沒有遺詔,會有很多人反對他,到時候洛邑之中定然還有一番爭鬥。

熊頓轉身離開此地。

最後纔是其他的異姓諸侯代表,他們的存在主要是證明,邦周不僅僅是有諸姬之地,天子仁德的對待天下所有臣民。

若是天降大雪,河面結冰,楚軍將死無葬身之地!

熊頓渾身殺氣瞬間直升而起,他直直的盯着洛蘇,嗓中有些沙啞道:“洛侯想必是在與寡人玩笑,上天……”

當年孤的老祖素王大行封建,維護邦周的天命永存只是次要,實際上是爲了夏君夷民,上天頒下諭令,但凡是太陽能夠照射到的地方,都要化作諸夏的樂土。

熊頓說着,一邊不由自主的伸手拿起那杯酒,只覺刺骨生寒,定睛一看,竟然有厚厚的冰塊凝結在上面,亡魂皆冒,直接失魂落魄的跌坐下來,喃喃道:“素王,這就是天命庇佑嗎?”

“我能前知一千年,後知一千年,卻一句不能多言,只能教你一些做人的道理,事情怎麼去做,還要看你自己。”

這可是大手筆,每一位侯爵的冊封都意味着財富的重新分配,所以現在對於諸侯的冊封越來越慎重,只有真正的王子、公子,才能得到冊封。

楚王頓,破周、攻巴、剿蠻,凡百餘戰,無不勝者,無不克者,時人皆以兵主稱之。

“申呂之地讓出是很正常的,但是唐隨之地他也能讓出?這是真的要重新稱臣?”

第三,申呂之地你肯定佔不住,五國之地,隨唐二地孤要收回來,派遣重臣建立侯國,這樣對你我都好,鄧、盧、鄀三地便留給你,否則你怕是無法和國內交待。

“洛侯,後會有期了!”

四位侯爵!

至於天子會不同意,那根本不可能,姬息現在還沒有成年,到時候主政的肯定是洛蘇,就像是曾經的素王。

熊頓知道自己沒有拒絕的能力,他現在只想將楚軍帶回楚國。

熊頓爲洛蘇與自己滿滿斟了一爵酒,有些感慨的說道:“洛侯啊,寡人想見你很久了,至今還記得,洛邑之大,只有你一人稱讚寡人是‘邦周支柱,諸夏之光’,沒想到如今再見,你效忠的王卻死在了寡人手中。”

等到熊頓將請罪書遞來之後,洛蘇派遣一支軍隊去接受申呂之地,等到這兩座城池拿到手中,這場對峙纔算是徹底結束。

面對這份名單,再想一想洛蘇的用意,衆人只能拜服,不愧是素王之後。

侍者曰:何不北上問鼎之輕重?

“楚子不要過於擔憂,你這些年雖然僭越稱王,但不過是在國中誇耀,孤知道你征討諸蠻時,依舊用周禮教化,這便是你的功績,也是如今孤在此地救你的原因。

面對熊頓自稱寡人,洛蘇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反應,他只是淡淡的說道:“楚子,由紀二人畏懼忠正之士清君側,所以挾持天子,導致天子崩於亂軍之中。你不是弒君之人,否則孤現在不是坐在這裡,而是盡起大軍,與你決一死戰了。”

漢水五國,遠離中原,人口稀少,蠻夷衆多,據說還有瘴氣,是蠻荒之地,即使是就封也沒有多少貴族願意去,對於絕大多數諸侯來說,在這裡建國就是白白將人力物力浪費掉。

“蘇知曉了。”

第三批則是齊國這些重量級外戚,他們強大能夠彰顯天子手中的力量。

現在最重要的就是休養生息,絕對不能陷入內鬥,所以洛蘇花了很多心思,回到洛邑之後,諸侯們終於收到了洛蘇的這份名單。

洛蘇只能一遍遍的對衆人講:“孤腹中自有良謀,待回到洛邑之中,便告知各位。”

他直直的望着熊頓身後波濤滾滾的江水,突然問了一個風馬牛不相及的問題:“楚子,你可知天意如刀,逆天之人,必被其責。

洛蘇一回到勤王行軍大營,一堆諸侯就圍了上來,“太傅,那熊頓怎麼說?”

第二批則是二王三恪,作爲邦周的客人,他們的政治地位還是很高的,彰顯邦周的天命正統。

已經心神俱震的熊頓聞言忙道:“洛侯有何教寡,不,教孤的。”

剛纔他使用了一支老祖宗賜下的竹籤,在酒爵上凝上冰塊,加上先祖的威名事蹟,以及邦周多年來矢志不渝的天命宣傳,瞬間就制服了熊頓。

熊頓聽到洛蘇恐嚇之語,滿臉不以爲意道:“洛侯真是奇思妙想,寡人出生入死,不信這些,如今六月時節,怎麼可能……”

……

這些人隨着他出徵,他不能讓他們都死在異國他鄉,便沉悶道:“洛侯還請直言吧,到了如今的境地,孤難道還能有其他選擇嗎?”

熊頓的撤退很快,他還需要回到國內賞賜國內的貴族,而且突然退軍也需要說明理由。

熊頓收起笑意,冷聲道:“洛侯所言狂妄,甚是可笑,寡人麾下十萬大軍,姬完小兒盡起邦周大軍也被寡人大敗,如今進取漢水之地,又佔據申呂,三面齊出可直擊洛邑,你說退軍便退軍嗎?”

但是他們清楚,隨唐對於楚國來說是核心利益,一旦讓出這裡,洛邑很快就能重新構建一條防線。

勤王大軍也開始緩緩撤離,大多數的軍隊都由諸侯的部下帶回封國,至於諸侯們自然不會回去,太子姬息的登基大典在洛蘇離開的時候就開始準備,這次回去,便要擁立姬息登上王位。

實際上就算是真的用了六月雪,也不可能將一條大江凍住,最多是打擊楚軍的士氣,削弱一下楚軍的戰鬥力罷了。

很多人都過來問洛蘇何時擁立太子,即使按照禮制姬息即位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但是擁立之功是會記錄在冊的,到時候各種封賞都會列上去。

本來這種事情,大家都是搶先,先到太子面前刷臉熟,但是如今洛蘇都放着白給的功勞沒要,很明顯是在這件事情上有所謀劃。

殷商六百年社稷也不能倖免,這申呂之地屬實是大好風光,可若是天降大雪,大河結冰,又當會如何呢?”

王曰:洛侯者,素王之後,執掌王業,天命在周,吾敬天而知命,故不向北。——《史記·楚世家》

這些人中,有的人希望談判破裂,這樣他們就能在戰爭中攫取權力,有的人希望和談成功,因爲現在戰爭並不是要緊的事情,政治上的纔是大問題。

一道道不敢置信的聲音傳來,熊頓實力不弱,最重要的是,他能舉國而來,對於這一場戰爭的目標,雙方從一開始就是不同的,這纔是雙方僵持的根本原因。

……

老祖宗!

素王!

實際上洛蘇早就已經列好了擁立的名單,政治無小事,接下來的洛邑政治秩序,就從這一次擁立開始佈局。

你是於諸夏有功勞的人,所以孤一直在緩和楚國與天子的關係,甚至願意爲你請封侯爵。

熊頓的心緒已經漸漸平復下來,見到洛侯還爲自己考慮,便有些感動,向着洛蘇鄭重行禮道:“孤在此對着漢江立誓,洛侯在王畿一日,楚兵鋒便絕不向北,若是日後楚國後世君主有幸能前往中原,便讓他去洛侯冢前祭拜。”

先將熊頓弒君的帽子摘出去,這場談判才能談下去,否則真的沒得談,弒君之仇如果不報,邦周的禮儀法度還怎麼運行下去呢?

“哈哈哈。”

“熊頓雖然已經臣服,但針對楚國的防禦卻不能落下,孤已經決定,待太子登基之後,向新天子請金冊,在申地、隨地、桐柏、唐河四地,冊封四位方三百里的侯爵,並且駐兵三年,穩固四國的社稷。”

第二,你起兵反抗天子,只是自持有大功於邦周,卻不得賞賜,沒想到天子被奸臣所害,就此山崩,你悲痛欲絕,自責歉疚,便獻上楚國珍寶作爲天子陪葬,以示忠君之心。

隨着衆人對姬息的勸進,周王朝迎來了新的天子,姬息。

“太傅,您沒開玩笑吧?”

說着說着卻見到洛蘇依舊是一臉認真的神情,陡然回想起典籍之中記載的,當年素王東征時,向上天借來狂風的傳說,一股刺骨的寒意瞬間直衝他的腦門。

一看熊頓表情,洛蘇就知道熊頓心中估計已經在思考殺了自己,他本來也不打算將熊頓真的逼急,便再次取出一個酒爵,斟滿酒推過去,笑道:“楚子不必如此慌張,若是要將楚軍一網打盡,孤今日便不會坐在這裡。”

名單之上一共十數位諸侯,分爲四批。

“後會有期。”洛蘇起身送別熊頓,目視着他漸行漸遠。

一縷清風拂面而來,兩人對向而坐,洛蘇沒有帶護衛,他有想過使用衛兵能不能擒下熊頓,但最終還是放棄了,因爲沒有必要,也沒有把握。

第一,僭越稱王只是激憤之語,你心中知曉自己沒有受命於天,所以未曾稱天子,現在願意自去王號,臣服邦周,將先前俘虜的貴族放回。

洛蘇望着大笑的熊頓,面上淡淡說道:“楚子,昨日之事不可追也,人總是要向前看的,孤到了此地,你就該退兵回楚地了。”

一個人的成功,不僅要看自身的能力,也要看歷史的進程,熊頓,亂世之豪傑,落到這樣一個結局,是歷史上多少忠臣名將的縮影。

……

感覺每天那個陰間時間更新確實不太好,以後大概就這個點更新,爲了防止大家等太久,今天加更一章。

這麼貼心的作者,大家動動小手,投投票票,月夜拜謝。

(本章完)

第205章 始皇東巡第739章 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卷終)第449章 洛世揚鞭第894章 制史!爲歷史破除迷霧!(4月初求月票!)第608章 論天下諸洛異同第842章 李淵第345章 罪證第467章 關東顯貴第394章 爲盟主月孤城加更第260章 洛採第564章 劉秀!第692章 江河滔滔!第821章 慕容恪!第579章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第478章 洛氏典藏第424章 求見洛無疾第155章 白起第593章 曹孟德欲報漢恩第348章 結束第808章 洛氏在江東是什麼?第259章 諫楚第64章 牢不可破的盟誓第536章 姬昭的期待第468章 國朝同休,罔替世襲第577章 洛霄此人第855章 洛蘇向北第406章 十七歲,封侯拜將!第213章 風來!第394章 爲盟主月孤城加更很重要的單章!兄弟們必讀!第475章 學宮開,亂戰起!第797章 吾爲洛神犬馬也!第274章 我在陰山上第257章 我是楚人的王,諸夏的天子第386章 大型資料片開啓,天命的猜測第300章 相父第801章 四時之神,神廟!第662章 江東橋氏第522章 大漢的命運第28章 王畿弊政第814章 帝死!第384章 爲盟主與道合真加更(求月票)第679章 英侯國,風雲下,公子在等你!第188章 仗節死義第404章 給你背心來一刀第410章 準備遷徙列侯第291章 我安排皇帝的婚事沒問題吧?第721章 大雪滿弓刀,公孫夜遁逃!第222章 洛村(爲盟主叫我王子陛下加更)第788章 我欲將心爲王戰!第121章 洛墨第88章 陳國:你不要過來啊,我有爹第99章 宋陳:活不下去了,反了!第682章 我的妻子在哪裡?第428章 劉旦第380章 稟素王,建元第711章 高貴名門!本卷行將結束,本書總結:第一篇第364章 大漢棋聖第617章 我恭敬的執行上天諭令第850章 蒼生之血,洛蘇憤言!(感覺寫的有第832章 神通不敵天數大變故!第843章 洛蘇爲洛氏選擇的道路!第328章 流國第439章 洛氏二三事下第209章 陳王奮起揮黃鉞第478章 洛氏典藏第296章 廢王第257章 我是楚人的王,諸夏的天子第187章 秦洛之戰:寧鳴而死!第899章 憶往昔漢諸侯靖難(800月票目標達成第690章 奉皇帝以討不臣!第642章 回家嘍第165章 凡王之血,必以劍終第805章 江東洛氏!第583章 黨錮大開,羣雄紛亂第450章 神廟軍!第612章 二洛終相見(求波月票!)第843章 洛蘇爲洛氏選擇的道路!第321章 裂國:前奏曲第723章 袁紹稱王!第794章 人之噁心,一至於斯!第605章 勝白馬太平揚威,戰關張洛霄無敵第225章 夫人,在下氏洛第461章 繁星千萬,鑑照吾心!第310章 負帝於背,總攝國政(下)第523章 死後聲名由我家!第328章 後繼第213章 風來!第433章 王血以貴第586章 李儒大話論天下,董卓欲結涼州士唉請假條第25章 新君第821章 慕容恪!第43章 勸王殺子第494章 重判重刑第784章 有一劍從天外來!第808章 洛氏在江東是什麼?第435章 支線番外:洛無疾開拓西域1第390章 洛陵終於到了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