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往齊國去

第147章 往齊國去

從洛國公室子弟的培養之中就能看出,洛國一向在意子弟的實踐能力,認爲坐在宮中是治理不了天下的。

孟子的確是天才,但是即便是非常喜歡他文章的洛弘也認爲他還是太過稚嫩。

昔年的孔子也曾名滿洛國,但他的思想真正成熟是在周遊列國之後,是在教育了無數的學生之後。

到了那時,孔子才徹底的返璞歸真,成爲了那個聖賢。

孟子想要前往魏國之中宣揚仁義之道,自然是有原因的。

魏國是最早變法的國家,但是變法的成果在歷代的大戰之中已經損失殆盡,所以魏國正需要新的道路來讓魏國從疲敝之中恢復過來,而儒家在休養生息方面自然是要強於法家的。

其次就是秦國的存在,魏人稱呼秦人爲虎狼,連續的失敗讓魏人畏懼秦人,秦國恰恰是霸道大行其是的國家,所以孟子要到魏國之中實行仁義之道。

不過在洛國之中待了一年之後,孟子的想法稍微改變了一些,他決定先去齊國之中。

因爲孟子雖然不是剛剛來到洛國時那個籍籍無名的人物,但畢竟還不算是名滿天下的大賢,直接到魏國之中的話,恐怕大魏王根本不會搭理。

這就是素王所說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道理了。”

對於齊王申,孟子並沒有一上來就宣揚王道,而是先明褒暗貶了齊法家一波,說他們現在已經不適合齊國了,應該拋棄掉。

洛國的嫡女有多難娶,沒人比齊國公室更清楚了,畢竟他的體內就流着不知道多少洛氏的血。

但是孟子不這樣認爲,擅長編寓言故事的孟子很快就說道:“大王,您認爲齊國因爲法度而興盛,這或許是對的吧。

齊王申命侍女將酒爵奉上,向孟子問道:“孟子,洛侯和太子在信中都稱讚您的才能,公子啓文同樣對您讚不絕口,想來您是具有大才的賢人了。

等到孟子和洛啓文離開齊國之時,已經在齊國之中聲名遠揚的孟軻,齊王申自然親自前來相送,“孟子有大才,寡人不能用,這是寡人的錯啊。”

公子啓文是孟姬的親哥哥,他同樣很是喜歡孟子的文章,於是主動請纓要一路隨着孟子游歷,將孟子的言行和成長都記錄下來。

孟子灑然笑道:“心中懷着仁義,天下之間又有什麼值得在乎的呢?

洛氏將嫡女嫁給他,就是讓他不要爲了金銀財位而放棄堅持。

但還請讓我來給您講一個故事。

但是齊國就不一樣了,雖然齊國公室爲了證明自己,一直暗戳戳的想要甩開洛國單幹,但雙方之間的關係一直都不差。

正如您的手一樣,伸到冷水之中,或許嚴寒刺骨,但還是能夠忍受的。

至於怎麼做,聽我的,走洛國那樣的王道之路,好好的休養生息,別天天到下面收稅,搞的國人家裡的財產還不夠交稅的,到時候有錢有糧,國人感激你的恩德,自然就不需要擔心其他國家了。

六國伐齊致使齊國凋零不堪,寡人想要知道,如何才能使齊國恢復往昔的強盛呢?”

齊人同樣如此,他們的境遇已經變化了,而您還在使用舊的法度,這難道是合適的嗎?

如果您現在更加仁義的對待您的子民,減免他們的賦稅和勞役,讓他們自由自在的種地,留下餘糧,這樣就能養活一家人。

孟子臉上浮現出微笑,慨然道:“很簡單,只要大王仁義的對待您的子民就可以了。”

齊王申暗道:這是一位類似於孔子的賢人,怪不得洛國會看重他,但是仁義之道是不適合齊國的。

昔年孔子有冢宰之能,卻遊歷列國而不能得志,他的學生卻有成爲國相的。

齊墨對葬禮的奢侈浪費太過驚人,完全背離了墨家的節葬,空有墨家之名,而無墨家之實,還不如終日打打殺殺的楚墨,至少楚墨還同情窮困的庶民。”

以孟子的戰鬥力,如果不算洛墨的話,估計只有昔年的墨翟復生,才能和孟子一爭高下,二代目鉅子陽勝子大概率也不行。

果然如同孟子所料,齊王申熱情的招待了他們,對於孟子能夠得到洛國的青睞,展現出了極大的興趣。

孟子是洛國的女婿,以這個身份前往齊國的話,齊王申是一定會見他的。

孟子在齊國之中講學,同齊法家和齊墨辯論,別看齊墨是專門搞辯論的,但是孟子那可是極其少見的辯論天才,他擅長用各種比喻來證明自己的思想主張,而且他的文字非常的優美,經常性的化用詩經的賦比興手法,來增強說服力。

齊王申並沒有採納孟子的政見,他心中還是懷着稱霸的夢想,孟子心中雖然有些沮喪,但面上並沒有顯現出來。

短短數月,就把專攻辯論的齊墨打的丟盔棄甲,至於專於實務的齊法家就更是不行。

然後第二年種穀,鄰人就對他說:‘種麥和種穀是不同的,你需要去學習新的種植方式。’

這話聽的洛啓文就是一樂,儒家弟子嫌棄墨家弟子葬禮太過浪費,這簡直能夠上滑稽集了,可惜不是宋人。

在宋國之中有一個農人,他第一年種麥,獲得了大豐收。

對孟子來說,踐行自己心中的理想纔是最重要的。

這些實務不用,而作王道之言,不覺得遺憾嗎?”

還有一批調來負責保護洛啓文和孟姬的衛士。

穩固國家所依靠的永遠都不是險峻的山川河流和堅城雄關,而是國人的人心向背。

齊國曾經因爲此而興盛啊,這是所有人都見到的。”

等到齊國貴族離開,洛啓文對身邊的孟子笑着問道:“軻,明明有一身佐國的才能,卻在齊國之中碰壁,作何感想?

出身管仲的齊法家和出身刑罰之術的三晉法家有天壤之別,所以齊國確實可以算得上法家治世裡面比較溫和的,而且取得的效果並不差,若不是六國伐齊,齊國就真的復興霸業成爲列國第一了。

吾見到你在齊王面前暢所欲言,又在齊國之中辯論,並不是那些迂腐的儒生,伱是通曉事務的。

齊王申搖頭道:“先浸熱水,後浸冷水,這是對犯人才使用的刑罰,寡人自然無法忍受。”

即便是齊國公室想要娶洛國嫡女,照樣要看個人的品德和才能,人品不太好或者太無能的話,洛國是不嫁的。

齊王申就說道:“難道寡人對待齊國的子民還不夠好嗎?

齊國之中的法度不像秦魏那樣的森嚴,齊國之中的貴族不像楚國那樣的猖狂,對待兵員的抽取也沒有其他國家狠厲,這難道還不算是仁義的對待子民嗎?

人心的培養是以十年計的,稅收的減少是當時就能看出來的,十幾年都足夠法家完成一次強國的變法積累了,而王道纔剛剛起個頭。

對洛氏來說,孟子腦子裡面所迸發出的智慧精華是最重要的。

年老的人可以活命,年幼的孩子有人供養,一家人都可以正常的生活,而不是被那些吏員逼迫的家破人亡。

孟子還私下裡和洛啓文說道:“齊墨和洛墨之間,宛如螢火和皓月,這些人把墨家好的方面基本上丟盡了。

洛啓文全程跟着孟子,他和孟子都不在乎能不能在列國之中身居高位,而得到富貴榮華。

但是經過大戰,齊國民衆的生活已經困頓了,就連您的王宮,甚至都有未曾修繕的地方,這時再使用先前的法度,就會讓國人產生嚴苛之感。

隨着孟子一起去的,除了他的妻子孟姬之外,還有洛國公室弟子之一,公子啓文。

聽起來貌似沒什麼問題,但關鍵就在於時間。

跟隨孟軻而來的洛國之人那一車車的書簡終於有了用武之地,開始記錄,然後當即就送回洛國之中。

齊王申就是之前擊敗燕國大軍,收復齊國失地的太子申,他的威望在收復齊國之後到達了頂峰,加上燕國入侵齊國,導致大批的貴族戰死,齊國公室的權力比起之前大了不少。

但是他不聽,還按照種麥的方式,最終顆粒無收。

如果您能夠做到這一點,難道會有人不感念您的恩德嗎?

若是您能夠做到洛國那樣,即便齊國暫時沒有強軍又如何呢?

孟子笑道:“明明是同樣的一盆冷水,爲什麼會出現這麼大的區別呢?

是因爲您手的溫度不同了。

您的齊國就是這樣,之前齊國強盛,人民富裕,所以您的法度顯得並不嚴苛,您的稅收並不嚴重。

但若是您的手先放到熱水之中,再放到冷水之中,您還能忍受嗎?”

您將得到數百萬願意爲您而戰的士卒,您將有一個富裕的國家作爲支撐。

這難道是孔子的學問不如學生嗎?不過是‘吾遵從素王之道’七個字罷了。

今日在齊國之中未能達成所願,不過是‘吾遵從洛國之道’,而不屈從君王罷了。”

洛啓文哈哈大笑,“好啊,就該如此。

若是沒有這樣的氣魄,怎麼能夠成爲一代聖賢呢?”

(本章完)

第346章 嘲諷第615章 諸將齊出第511章 劉賀的反擊和把握第808章 洛氏在江東是什麼?第588章 賈文和畫策獻計第619章 旌旗漫卷諸侯落第648章 曹操第475章 學宮開,亂戰起!第478章 洛氏典藏第647章 極於情!第644章 陰詭第471章 舉薦!法將死?第331章 皆寂,武穆第815章 父慈子孝,壯哉大魏!第848章 素王信仰!第255章 我劉邦要爭一爭天下共主的位置第149章 白駒過隙第68章 素王解惑,老子成聖第612章 二洛終相見(求波月票!)第900章 王朝戰爭!第126章 魏卿之死第57章 九合諸侯 一匡天下第140章 大齊和大魏都天下無敵第453章 百家躁動第42章 上架感言第361章 閥閱之家的隱約出現第406章 十七歲,封侯拜將!第771章 大河風雪堅冰上!第706章 不說天子說什麼?第418章 一切的結束第159章 楚國項氏第221章 劉季願爲公子戰一場第357章 再次掀開改革大幕第679章 英侯國,風雲下,公子在等你!第320章 在這個世界線中改變的賈誼還是發個單章吧第321章 裂國:前奏曲第556章 分歧!爭吵!第696章 昭城相約第148章 天命難道在秦國?第700章 告祭上天與醫會第150章 奪鼎,洛氏準備拼命第783章 生死皆有命,不悔即可!第366章 樑王劉徹!第487章 皆殺,皆流,皆刑!第580章 貧道洛霄,請大漢赴死!第673章 大漢不會亡!第432章 聖主明君第336章 哀榮第593章 曹孟德欲報漢恩第315章 金盃共汝飲第378章 上長安,稟素王!第234章 嗟爾秦朝,氣數已盡!第279章 洛新回到了他的長安第399章 爲盟主竹蘭白菜加更第127章 世間活着的聖賢第687章 紅袍玄甲!敢戰士!第317章 禮樂是最鋒利的刀第82章 十年磨鍊,完全體的洛瑜第306章 洛陵降臨在西域第202章 苦尋長生而不得的始皇帝第555章 予有一個妹妹第575章 請大漢赴死!第153章 韓魏劫道,再殺王!第574章 洛霄第116章 洛氏不王第408章 劉徹的宏偉計劃和覺悟第761章 幻想番外:輪迴者絕望之界2第279章 洛新回到了他的長安第759章 漢終於斯!漢立於此!(本卷結束!第691章 公子楚!第388章 劉徹:大漢慈父第247章 韓信表示聽洛採的第759章 漢終於斯!漢立於此!(本卷結束!第353章 太學第216章第609章 洛陽宮中有計謀第562章 小民從來不可欺!第637章 又行了第120章 離間,縱橫家互相秀操作第375章 先王之道!第238章 洛陵踐法(中)第720章 怎能不復仇呢?第94章 洛瑜西子辭世,玄階唯一道具第584章 大漢諸豪門第639章 看看人第681章 我自己的道路第784章 有一劍從天外來!第700章 告祭上天與醫會第888章 動手(上)第809章 如何斬斷所謂的千年世家?第259章 諫楚第119章 腳踏實地,洛氏種地第852章 洛蘇爲家族定調!第339章 對比第442章 風暴第300章 相父收集意見貼第646章 美第418章 一切的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