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制典!讓諸夏先賢光耀萬年!

第129章 制典!讓諸夏先賢光耀萬年!

姬昭還處於沉睡之中,這一場沉睡實在是太久了,而且還沒有絲毫醒來的趨勢,但是諸子百家實在是太過重要,冥冥之中,他還是向着子孫傳去了朦朦朧朧的信息。

洛國要編撰的這部大典,是要將諸子百家的學說一網打盡,無所不包,無所不容,尤其是那些爭鋒相對的理論,是最珍貴的東西。

這些各有道理卻爭鋒相對的理論,能使人面對各種狀況,不至於直接走向非此即彼的極端之路。

“從《管子》開始,將這數百年之間所有聖賢之人所作的全部收錄,不僅僅是儒道墨法,還有那些小流派的學問,全部都要收錄。

還要昭告洛氏子孫,自此以後要不斷添加新學,作爲傳世之典,讓千百萬年之後的諸夏子孫,依舊能夠見到無數年之前的先賢智慧。”

洛長望着手上的戒指感慨道:“若是沒有洛氏孜孜不倦的收集,數百年的戰火不知道要遺失多少珍貴的史書。

史書就是諸夏之人的根,擁有了史書,我們就能知道自己從哪裡來,祖先都做了哪些事情,光輝璀璨的流傳下去,誇耀後世。”

宮室之中,洛國公室子弟的臉上全都是自豪的神色。

千年!

但洛氏是真的要存世一萬年,乃至於萬萬年。

若是不服,有本事把我家祖師從素王所建立的廟宇之中踢出去啊!

————

至於少數還在各學派手中的書籍,只要洛國告知天下願意以書易書,那麼就會有無數人蜂擁而來。

洛氏要在洛國之中,立起高高的石碑,記錄諸子的典籍,建立廟宇,用金屬和美玉鑄造人像,留下諸子的容顏,直到洛國滅亡,諸子聖賢的精神智慧亦可永遠留在世間!”

先祖素王作書數卷,還命列國皆設史官,這是爲了將列國的事蹟傳承下去,使後世子孫或爲誇耀,或爲鄙夷。

這是多麼恐怖的數字。

古代中國對於歷史典籍和古代文化書籍的保存,完整到了一種難以置信的地步,中國考古學甚至只需要攜帶古代的典籍,就能夠準確地找到數千年之前的遺址,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

“高山會崩塌,河流會枯竭,王朝的天命會墜落,這世間沒有不毀壞的萬物,但是唯有人的智慧是永存的。

法家就更是如此,法家的區分本來就不太明確,法家內部的區別也很大,昔年齊法家就親自趕赴洛國之中求書。

唯一好一點的就是道家,因爲老子當年就寫了五千言,至少道家手裡還是有原版的經書的。

邦周萬萬年眼看是沒戲了,但是諸夏會萬萬年,素王的光輝會萬萬年。

裡面還有二聖的註釋,遠遠比現在儒家手中掌握的珍貴,從那些書籍之中,才能真正的看到聖人在寫作之時的心境和理解。

道家早就想着要向洛氏求書了,但不知道怎麼開口,書籍這種珍貴的東西,哪裡是能輕易予人的。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大部分的原本書籍都在洛國手中,這使得洛國不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去收集那些不知道流落在何處的書籍和資料。

但道德經註釋的數量是經書的幾十倍,老子根本就沒寫,全都是洛氏自己在他講解的時候記錄下來的。

邦周八百年,一萬萬人來來去去,能在史書上留下姓名之人又有多少呢?

公室衆人一愣,緊接着同聲頌唱道:“素王的光輝萬萬年!”

等待時機捲土重來即可。

在諸夏列國之中,不論天子、諸侯、卿大夫,求的是數百年的富貴,若是能延續千年已經是上天庇佑。

這是因爲,除了墨家這種誕生不久的學派,像是儒家和法家這種誕生已經不短時間的學說,書籍遺漏或者是摘抄時出現錯誤,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修書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即使對於洛國這個有八百年修書傳統的國家來說,這也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

洛長悠悠頌唱道:“素王的神靈在天上。”

萬年!

青史昭昭,是流芳百世,還是遺臭萬年,都在青史之上。

這一番話更是讓天下人心浮動,在過去的八百年之中,想要誇耀後世,就要成爲王侯將相,才能被收錄到列國的史書之中。

數百年來,自先祖明公作《洛語》,述王道之言,又作《洛宮春秋》,直到老子作《道德經》等,多少先賢著書立說。

長時間下來,他們掌握着大量的書籍註釋,但是卻根本不知道自己手裡的書籍到底是不是原版。

諸夏佔據了天下的中央之土,而四夷則被厭棄,只能生存在山川大澤、荒漠林原這些窮惡之地。

素王的神靈在天上,向人間降下了天啓!

洛氏的子孫要誇耀這些聖賢,讓他們的思想永遠流傳。

而將這些輝煌傳下去的,就是書籍。

這些聖賢不是諸侯,或許史書之上的記錄寥寥無幾,但這些聖賢對諸夏的貢獻,比起尋常的諸侯國主不知道要勝出多少。

洛國學宮是成聖之地,現在洛國更是要爲這些聖賢塑像,還是素王降下的天啓,若是自家的祖師能夠參與到這一次的塑像之中,即便一時弱勢,但終歸是正統諸夏聖賢之一。

洛國公室要編撰一部大典,持續收錄諸子學說,並且要讓這部大典永遠流傳後世的事情,很快就風行各國,瞬間引起了軒然大波。

這是因爲諸夏的先賢憑藉智慧得到了上天的垂青!

上古聖王的事蹟只能憑藉口口相傳,但即便如此,依舊能夠讓後世子孫誇耀。

至於哪裡有原版,自然是洛氏的守藏室!

天下儒生都知道,最正宗的儒家典籍在洛氏的手中,那些可都是洛明公和孔子親自寫下的。

古代中國的聖賢留下了包容萬物的豐富思想,思想的傳承變遷,能夠完美應和中國歷史的進程。

即,中國的歷史發展總是和思想的改變相對應。

這是世界上其他缺少史料和典籍的文明,所不能達到的。——《全球通史·古代中國文明》

晚上多寫點吧,這一章好難寫啊。

(本章完)

第306章 洛陵降臨在西域第452章 新一章,重新出發第37章 淮夷亂第810章 我洛氏要的東西很簡單!第803章 願以我血薦諸夏第682章 我的妻子在哪裡?第727章 猛虎柔情!第303章 西域之歌第419章 大漢高宗孝武皇帝(卷終)調整狀態。第847章 江南洛氏!第65章 重耳雨中哭洛宮第698章 昭城中第191章 天日垂虹第538章 巫蠱第786章 殺一人而救天下!第486章 不殺不足以震懾天下請假條第105章 晉國人最強的天賦:內鬥第659章 羣星落位,章結束第743章 漢業將何?洛川薨!第302章 偉大的意義第98章 天子姬擺,齊國下克上(爲盟主帝木鄉第103章 秦人東出,沒有人可以阻止的戰爭第99章 宋陳:活不下去了,反了!第113章 二十年彈指一揮間第472章 昭城已開,大道已現!預告,今晚有加更,單章求票第900章 王朝戰爭!第129章 制典!讓諸夏先賢光耀萬年!卷末感言第169章 秦王的承諾,難道能夠相信嗎?第497章 我洛氏的藏書可能不太多第458章 奉天靖難第528章 靈爵十二年,諸事落畢第896章 洛蘇布子大唐!(求4月份保底月票1第416章 戰報第297章 這麼有錢?打劫!第853章 素王不許,太陽也不能落山!第505章 終結!第114章 邀請墨家入洛第250章 帶着劉邦老婆孩子逃命第407章 送往昭城的信第156章 準備開大第345章 罪證第561章 東海舉義!第512章 一副燃爆長安的圖!第394章 爲盟主月孤城加更第35章 鎬京大戰第830章 二朝鼎立第859章 威震諸夏!(卷末)第542章 勿忘先帝之志!(還2)第199章 蒼生血,衆生淚第256章 洛新見洛陵第107章 天,落下了雪第668章 逐漸開始超神的洛楚第602章 曹孟德再笑洛子凌第567章 一切都結束了(卷末)第681章 我自己的道路第754章 法正爲劉備畫策!翻版隆中對!第398章 出征,兩人的第一次會面(二合一!第681章 我自己的道路第152章 天子託鼎,地階唯一道具第234章 嗟爾秦朝,氣數已盡!第372章 求新求變第488章 呂瑩遺言第134章 爲盟主大佬帝木鄉之人加更第815章 父慈子孝,壯哉大魏!第504章 來取你項上人頭!第287章 漢承周室,其命維新(二)第491章 元封第十八年的夏天第746章 死去的人,活着的人!第611章 洛空指點劉玄德第762章 幻想番外:輪迴者絕望之界3第579章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第750章 關中竟然是四戰之地?第127章 世間活着的聖賢第884章 科舉這件大事(可惡啊,真的燃盡了第194章 和氏璧第90章 六百年,邦周天命依舊在第725章 曹劉,導火索!第29章 褒姒第896章 洛蘇布子大唐!(求4月份保底月票1第368章 孝文之治第681章 我自己的道路第383章 戰前準備,戰前驚變!第241章 給韓信賜字第391章 一言退萬敵第47章 回齊第587章 李文憂選賢舉能,賈文和欲圖大事第735章 願爲王而死!第580章 貧道洛霄,請大漢赴死!第255章 我劉邦要爭一爭天下共主的位置第433章 王血以貴第410章 準備遷徙列侯第472章 昭城已開,大道已現!第167章 武公若在,何至於此?第772章 君子之國也!第344章 洛陽第118章 楚國攻略和齊國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