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變與不變

第110章 變與不變

洛國七百年來,只做兩件事,一是驅趕着諸侯攘夷,二是尊王,將所有妄圖對邦周天命造成威脅的全部清除掉。

這兩件事的核心是姬昭需要邦周存在,需要諸夏興盛。

現在攘夷已經不需要洛國,邊境的各國都已經是龐然大物,可以獨自應對,在天下之間,還沒有新的足以挑戰諸夏的蠻夷出現。

至於尊王,現在的王室實力很強,這是邦周天命最後的餘暉。

洛長望着從東方升起的太陽,照在洛國學宮之上,明白這就是洛氏未來的道路了。

從諸夏大戰開始,洛國學宮之中的爭論就沒有停止過,越是慘烈的戰爭,各種思想就會如同雨後春筍一般的冒出來。

……

學宮之中,兩撥人正在激烈的辯論着,雙方對戰爭的理解完全不同。

一方是孔子的門徒,大聲道:“五年的戰爭,爲天下帶來了什麼?

帶來了死亡、飢餓、疾病,帶來了無信、無義、無仁。

魏侯卿這樣的小人,竟然能夠僭居大國君主之位,這難道還不可笑嗎?”

旁邊的周王室則剛剛迫於無奈給他冊封了諸侯,甚至就連韓趙和他聯合也是因爲弱弱聯合,抱團取暖罷了。

項程想的是乘着君臣二人大權在握的時候,將這個延續了七百多年的傳統直接破壞掉。

這是列國之中第一位甚至僭越臣子婚事的君主,因爲光是公室的女子,根本沒有那麼多適齡的。

昔年秦國國相大庶長異裡就是隨着宣羋公主陪嫁到秦國,最終興盛秦國,固然其中有無數的原因,難道就和楚國的用人之策沒有關係嗎?

楚國建立七百多年,所有官職全部由貴族把控,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啊。

君臣二人相顧無言,兩人說的都很是有道理。

只要依法行事,不賢的君主依舊可以強大國家。

儒生迂腐,但是天下的君主會看到,這是法家的天下,且拭目以待。”

君臣二人思慮良久,還是決定先不妄動,再等等看,楚國家大業大,是諸夏第一強國,已經不是從前那個篳路藍縷不得不搏命存活的楚國了。

實際上這話由項程說出是非常不合適的,因爲他自己就是楚國之中最大的貴族,整個楚國之中,除了公室,就數項氏最爲顯赫。

現在國中局勢本就不穩,若是還剝奪貴族的權力,剛剛興盛的楚國可能就要出事了。

這難道還不是聖王嗎?

吾已經決定前往魏國,一展所學,在這學宮之中與你們這些迂腐之人辯論,實在是浪費時間。

這些封君維護着公室的存續,維護着公室的地位,但是一旦楚國想要改變現在這種體制,就會迎來巨大的反噬。

還願意將公室貴女賜下。

雖然艱難,但是魏侯卿是個人傑,他每一次的選擇都是對魏氏和魏國最好的,爲了迷惑秦伯,他謙卑到了泥土之中,簡直就要把秦伯當成爹來供着。

雖然大家都知道魏侯卿人品不行,但是他真的稱得上求才若渴,甚至有素王吐脯的感覺了。

學宮之中的紛紛擾擾,並沒有影響到列國前進的腳步,所有的國家都在盡力的恢復着自己的國力。

儒生自己也知道理虧,又說道:“天下有賢明的君主,有不賢的君主。

所有人的國家身份都變得很快,就像是楚國的項氏,前兩三代的時候,還會說是在楚國出仕的洛人,但是現在他就是楚人。

他還下令,“公室、五代公族、卿族、外戚,族中適齡貴女,應當全部造冊上報,若是有幸能由國君賜下婚姻,這纔是榮耀之事。”

魏國。

這實際上有一些自由心證的意味。

但是君主是高於法律的,君主可以肆意的修改法律,甚至顛倒對錯,並且以此來合法統治,這代表着萬民都是君主的奴僕。

爲了吸納天下的賢才之人,魏侯卿幾乎是傾盡全力,只要有才,就能在魏國之中獲得一切。

一向和儒家不對付的法家之人則嘲笑道:“魏侯卿廣邀天下賢才到魏國之中,但凡能夠強大魏國的政策,他全部採用,即便是一個奴隸,他也願意以國相之位待之。

這是魏侯卿面對複雜的局勢所做出的第一個選擇,然後就是向韓趙再次示好,“給韓國和趙國輸送利益,全力維持三晉聯盟,重點堵住秦國,然後打擊楚國。”

臣若不是出身項氏,這令尹之位,無論如何也落不到臣的身上。”

因爲公室和大貴族不可能代代出人才的,中原列國的士子之中定然有大才之人,但是楚國的體制吸引不到那些真正的天縱之人。

儒家對於魏侯卿鄙視到了極點,這是一個完全不符合儒家聖王屬性的君主。

魏侯卿的大手筆甚至將列國君主都看呆了,但是想要效仿是很難的,魏國是被打的太爛了,貴族力量本來就小。

項程最憂慮的卻不是這一點,“王上,以現在的情況,即便是列國聯合,楚國也足以保護自己,楚國真正的危機是遍佈全國的封君啊。

反正現在楚國強盛,等到國中恢復之後,五十萬的大軍足以橫掃一切,難道還有人能五萬大軍就打敗五十萬嗎?

舅父也不要太過憂慮。”

公室尚且如此,更不用說低級貴族和普通的國人,基本上割讓城池就相當於直接換國籍了,這是非常普遍的事情,現在儒生用這個來指責,屬實是非常的不智。

法家和儒生最不同的一點就是,君主至高,是一切的中心。

儒生嗤笑道:“你來到學宮之時,還是晉人,晉國亡於魏國之手,你現在還能如此堂而皇之,真是法家做派。”

待吾強盛魏國之日,對錯自然知曉。”

儒生雖然尊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但是義務是雙向的,臣子服從君父的同時,君父要庇護臣子。

南邊的楚國一直心心念唸的想要從南陽北上,魏國恰好堵在這一條路上。

這話說的所有儒生心中都是慼慼然,他們生活在洛國之中,心知洛國曾經是如何的繁華,但是在戰爭之後,無數的國人都失去了親人,這還是在洛國,若是在其他的國家,那些國人的生活定然更是悽慘。

魏侯卿建國之後,就非常的有危機感,畢竟魏國的戰略環境實在是太差了,西邊的秦國剛剛被他背刺,想必很長一段時間之內兩國都會處於敵對狀態。

但是亡國奴這個概念還沒有出現,基本上亡國之後最慘的就是直系的公室,大部分的貴族搖身一變就能入仕新國,甚至身居高位。

輔佐賢明的君主纔是天下大治,輔佐不賢的君主就會讓天下陷於災難之中,難道現在列國的慘象伱們還沒有看夠嗎?”

最後,魏侯卿開始招納賢能之士,當初追隨他化家爲國的功臣,有能力的留下,沒能力的直接趕回封地,整個魏國的高級官職,包括國相之位,全都空置,留待大才赴任。

所以面對儒生之論,法家一向嗤之以鼻,“所謂賢明不過是人的判斷,律法一旦定下,無論對錯,皆在竹簡之上。

楚國對這方面實在是太有經驗了,無數次的被毆打。

這本就是一本糊塗賬,要說沒有國家的概念,那真就是胡扯,出門在外第一時間要報的就是自己的國家。

和議剛剛簽訂就搞出了那麼多的大亂子,列國定然是不甘心的,等到元氣稍微恢復,一定會再起戰端。

魏國背刺了秦國,但是淮泗之上兩國還能平衡是因爲楚國還在,作爲遏制楚國的橋頭堡,還要合作。

楚國現在又是興奮又是憂慮,“列國現在以楚國實力最強,不論是人口,還是土地疆域,其他國家都無法相比,但是列國會不會直接聯合起來對抗楚國呢?”

楚王有些遲疑道:“但是楚國貴族一向能力卓絕,像是舅父您所在的項氏,英才不絕,又與公室親近,如果不用這些親隨,反而從底層拔擢,這似乎更是不妥。

法家先進的地方在於,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而且有明確的律法,對錯分明。

這個地圖炮直接將學宮之中的法家士子激怒了,紛紛指責道:“鄭、宋、陳等國在大戰之中湮滅,怎麼不見儒家出生這些國家的士子前往殉國呢?”

“向周王室進貢美人,表示魏國的臣服。”

這就是洛國學宮之中,那些法家之人對魏侯卿推崇至極的原因。

如果做不到,甚至還殘害子民,這就是君父失責,就要被斥責爲獨夫,是要直接被打倒的。

唯一能夠效仿也就是韓國,同樣是因爲徹底被打爛,但是韓成還是比較猶豫,他沒有魏侯卿那麼果斷。

面對着天下的局勢,魏國和楚國根據國中的情勢,做出了相反的決定,一個沿着傳統的貴族封君統治慢慢尋求改變,一個則暴烈的開始推倒重建。

……

在諸夏大戰結束之後,列國都在慢慢地恢復着實力,但魏國是列國之中的異類,在百廢待興之中,魏國的統治者看到了其中的變革時機,並且果斷地發動了一場自上而下的變法,這是戰國時期第一個大規模變更國家制度的大國,魏國的國力得以迅速強盛起來。——《戰國變法合集》

人都是複雜的,沒想到魏卿還能有高光時刻吧!

(本章完)

第146章 孟子第603章 縱橫無敵洛子凌第413章 長安,霍去病真香第102章 大戰第一劍,先斬狗隊友第65章 重耳雨中哭洛宮第718章 蠢到家的公孫瓚第368章 孝文之治第106章 毀滅之前第99章 宋陳:活不下去了,反了!第623章 兵臨洛陽城!第621章 洛空你個王八蛋!第127章 世間活着的聖賢第145章 儒家兩大法寶:拿來主義和素質教育第215章 吾乃大秦擎天白玉柱第367章 皇太子徹第364章 大漢棋聖第185章 洛人爲何而戰第416章 戰報第354章 這個祭酒不好當啊第719章 爲大漢而戰,而死第810章 我洛氏要的東西很簡單!第459章 天下羣起而攻之第647章 極於情!第786章 殺一人而救天下!第606章 霄於人間全無敵!第672章 皆大風起!第846章 洛氏女子!(等待更新)第593章 曹孟德欲報漢恩第573章 太平道!唉請假條第336章 哀榮第893章 李洛聯姻(卷末)第863章 諸洛!第288章 嶺南行第393章 洛陵隕,萬物生(二合一)第871章 威赫唐廷!第678章 向死者才得生路!第512章 一副燃爆長安的圖!第97章 宋國下場,籌謀周天子第524章 王昭君爲洛氏帶來的改變第302章 偉大的意義第875章 李氏的血脈天賦!第156章 準備開大第60章 重耳即位,鐵幕落下(下)第857章 洛氏南歸!第126章 魏卿之死第403章 爲盟主千秋帝一加更第86章 洛瑜開始秀操作第700章 告祭上天與醫會第390章 洛陵終於到了草原第623章 兵臨洛陽城!第668章 逐漸開始超神的洛楚第701章 篇章支線劇情出現!第740章 天命爲何?第315章 金盃共汝飲第711章 高貴名門!第318章 洛氏不缺文物第258章 大王真豪傑矣第340章 奪權第777章 願以赤血挽天傾!第743章 漢業將何?洛川薨!第139章 項氏:楚國還得看我,楚人以後拜素第222章 洛村(爲盟主叫我王子陛下加更)第267章 稱號功能第33章 姬涅崩第310章 負帝於背,總攝國政(下)第219章 大秦諸侯王和山東諸侯王第304章 和樓蘭借財寶第576章 唯我獨法,蚍蜉撼樹第619章 旌旗漫卷諸侯落第249章 漢軍東出!第812章 手掌江左權!第335章 一人加冠一人薨第609章 洛陽宮中有計謀第412章 御馬三寶第769章 諸夏外的胡人們與漢末列國諸帝紀元第265章 系統大更新,玄階道具第713章 災!第430章 軍費從哪裡來?第444章 觸動靈魂的問題第427章 選帝!第497章 我洛氏的藏書可能不太多第483章 請你喝茶你不喝第798章 洛水誓,衆一心!第832章 神通不敵天數大變故!第823章 洛顯之治佛!第245章 洛亦獻計第458章 奉天靖難第519章 殘酷清算一些廢話第248章 簞食壺漿,喜迎漢軍,優勢在我第588章 賈文和畫策獻計第510章 兩難之地第472章 昭城已開,大道已現!第711章 高貴名門!第808章 洛氏在江東是什麼?第174章 諸侯盡西來第406章 十七歲,封侯拜將!第721章 大雪滿弓刀,公孫夜遁逃!第739章 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卷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