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楚國:中原,我又回來了

第100章 楚國:中原,我又回來了

從穎水之地開始,整片漢陽平原幾乎都在楚國的手中,不過楚人對這裡的開發還不太夠,主要採取軍事駐紮,稅收很少,主要是爲了從這裡獲得兵員。

順着漢水而下的南陽盆地纔是楚國的核心地區,這裡有千里的沃土,無數的農人在其中勞作,清風拂過,鬱鬱蔥蔥一副盛世景象。

楚國已經很多年沒有徵召全國之兵出征了,相比舊年血流成河,堆屍斷流的戰爭,就像是小孩子過家家般。

楚國腹心的江漢平原,這是楚國的大本營,幾乎最精銳的甲士都是出自這裡,這裡還負擔了整個楚國超過六層的糧食。

郢都,楚國王宮。

由於身處中原之外的偏遠之地,對中原之中的複雜形勢不太瞭解,所以楚國君臣對於中原驟然發起的大戰,感到很是奇怪。

之前一直都是邊境的一些小摩擦,最多不過是一兩座城池之間的戰爭。

可現在怎麼短短時間之內就發展到三國血戰,甚至周天子都直接下場干涉的地步了。

這就像是兩個人口角兩句,互相文質彬彬的問候一下對方的父母家人,結果突然雙方抽出刀子,鮮紅的血嘩啦涌出,止都止不住。

楚國對晉國的滲透還是比較嚴重的,尤其是他們推波助瀾晉國之中的卿族勢力增強,甚至還主導過一些小的戰敗,就是爲了讓那些與晉國公室離心較重的卿族能夠得到更高的地位。

這一番話真的是深情並茂,但是在楚國的殿堂之上說出這些苟且之事,讓楚國君臣吃瓜之餘只能面面相覷。

楚國的國勢一日日興盛起來,中原諸侯的國勢卻逐漸的衰落下去,難道還有比這個更好的消息嗎?

列國相爭,就是一個比爛的過程,最爛的國家先死掉,剩下的國家繼續比爛,稍微沒有那麼爛的那個就會獲得最後的勝利。

陳國大夫此次前來請求楚國出兵,心中還是很有把握的。

“昔年晉國公子舞之事,也比不上鄭國的半分惡毒。

身懷利器,殺心自起。

雖然這百多年中楚晉之間的關係漸漸緩和,但如果楚國向北,難道晉國會同意嗎?

寡人自然是相信楚人的英勇,但是晉國、洛國、齊國,甚至還有吳國,這難道不是白白的葬送楚人的性命嗎?”

因爲鄭國是大國,所以國君不敢殺死鄭姬,只是將她軟禁在後宮之中。

這畢竟已經不是當年吳國攻破楚都的艱難時刻,年輕的楚王有些無法接受,項程有些奇怪楚王爲什麼會猶豫,稍微想一想就明白了楚王的顧慮。

但是這一條道路的出口是江漢平原,早在楚國和巴國相爭的時候,就在大江的地方修築了關隘,防止巴國順流而下,相當於大江之上的函谷關。

上將軍率十萬大軍駐守南陽防備晉國。”

楚國王室、公族、封君,各率私兵在郢都聚集。

但經歷過民間疾苦的他,是個英明的君王,有些憂慮的問道:“舅父,晉國的實力強大,而且一向將中原之地視作自己的禁臠。

這種手段實在是防不勝防,若是洛宴在英靈殿中醒來,看到自己的子孫如此的努力想要掀翻大宗,恐怕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了。

外臣曾經聽聞,鄭姬與自己的兩個兄長有染,或許就是他們兩人之中的一個。

“王上,楚人念念不忘北上,難道您以爲秦人就願意生生世世,在西陲生活,和那些嗜血的西戎廝殺嗎?

從宣羋夫人嫁到秦國時起,秦國就念念不忘東出中原,這也是秦國和楚國這麼多年聯盟未曾破裂的原因。

您是和周天子所並列的王,您的光輝萬萬丈,想必是可以照耀到陳國身上的。”

鄭國實在是欺人太甚,前代鄭侯將鄭姬嫁入陳國是因爲鄭姬已經懷上了不知道誰的孩子。

鄭侯卻因爲陰謀被識破,於是氣憤而薨,這想必是上天在懲罰他。”

楚國王宮之中,瞬間沸反盈天,五百萬的人口,十抽一出兵,這可不是衝着兵諫去的!

楚國羣臣眼中滿是狂熱的笑意,項氏一向都是反對楚國前往中原的,認爲時機未到,沒想到現在卻第一個建言,看來這是大勢所趨了。

“王命:楚國北上兵諫天子!

“臣在!”

“陳國做了何事,讓鄭國能舉國伐之呢?

寡人記得鄭國一向是一盤散沙,卿族之間互相爭鬥不已,這次竟然能行動一致?”

楚王果然如同陳國大夫所預料的,滿臉厭惡,憤聲道:“噁心吶噁心,這就是所謂的姬姓宗國嗎?

他們不是一直說楚國是蠻夷的國度,怎麼連楚國都不如呢?”

諸夏列國是用德行來立國和教化天下的,現在鄭國失去了德行,周天子還如此的袒護他,這是不對的。

身爲諸夏大國,理應維護公平正義,勸諫周天子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臣請國君兵諫天子,使天子意識到他的過錯,以維繫邦周天命!”

司馬率二十萬大軍發往吳國。

如果一個國家沒有外部的威脅,又沒有賢名的臣子,就一定會漸漸地衰落下去,這就是天地之間的道理。”

如果現在讓秦國走這一條路,相當於爲了讓秦國能從家中出來,要先把楚國和秦國之間的牆壁砸個洞,然後秦人拿着刀槍在楚國家中觀賞一圈,再從大門施施然的離開。

明明是他們的錯,最終造成了陳國的君臣相殘,卻將原因歸咎到陳國身上,這都是由於陳國弱小的緣故。

楚國令尹項程語氣之中帶着興奮感慨着:“醉生夢死!

王上,洛國和晉國聯手把中原的蠻夷大致清剿乾淨,又維持着中原的和平,他們被保護的太好了。

爲了借兵,陳國大夫也不顧及陳國公室的臉面,直接向楚王造謠哭訴:“大王。

щщщ ★ttka n ★C〇

陳國大夫貼心的繼續爲楚國出兵找着理由,“國君以爲識破鄭國的陰謀便結束了,卻沒想到鄭侯產太過無恥,用這個作爲理由強行來進攻陳國。

這位楚王之前並不是太子,而且還不受先王的寵愛,尤其是在母親薨後,舉步維艱,最終是在項氏的庇護之下才能活下來。

聽到這裡,大殿之上的楚國君臣都是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姬姓宗國公室穢亂的把戲屢見不鮮。

周厲王身爲天子,尚且因爲沒有控制住軍隊,最終死於亂軍之中,項程當然不可能去冒這個險。

陳國一向恭順的對待楚國,是您最忠實的藩屬,楚國是諸夏之中最強的國家。

鄭國是想要讓這個孽子成爲陳國的公子,最終達到吞併陳國的目的。”

楚王更是猶豫起來,兩國攻佔了巴蜀,平分了蜀都平原,這給了秦國東出的另外一條道路。

陳國大夫直接開始用語言的藝術顛倒黑白,總不能說陳侯胡爲了美色殺死父親,又在父親的屍體之前就迫不及待地霸佔了庶母。

於是笑道:“王上,您是否以爲臣是讓秦國從大江之上順流而下呢?

江漢平原是楚國根本,這裡生活着不知道多少宗親貴戚。

項程說道:“陳國是楚國的屬國,《王道》中明確說過,宗主國對屬國要幫助的義務,所以楚國是理應出兵幫助陳國的。

聽聞此言,年輕英武的楚王終於再無顧慮,站起身大聲道:“太一在上,衆臣聽令!”

項程笑道:“王上,難道您忘記了秦國嗎?

這些年兩國協同開發蜀都平原,再加上渭河平原的氣候漸漸好轉,秦國這些年的實力膨脹的不像話,加上多年與西戎血戰,秦人個個驍勇,是上好的戰兵。

軍隊代表着危險和破壞,控制軍隊是很難的一件事情,而且永遠不要以爲自己真正的控制住了。

然後整個大殿之中,全部都是勸諫楚王出兵的聲音。

否則函谷關再如何險峻,恐怕也會被直接攻破,您是知道的,現在攻城的利器實在是太多了。”

楚王聞言自豪的說道:“楚國七百多年的篳路藍縷,正是有舅父您這樣的忠正之士前赴後繼,纔有楚國如今的繁盛。

楚國君臣不論心中怎麼想,哪怕是爲了史書之上的顏面,也會直接將他趕出去。

鄭姬迷惑了先君,但是國君識破了他們的陰謀,於是誅殺了先君,又殺死那個孩子。

那就是直接走大江,從原先巴國的地方順流而下即可。

楚王自然是非常的願意,沒有任何一個楚國的國君能夠拒絕前往中原。

他從小在項家長大,跟着項氏的子弟一同讀書,所以瘋狂的崇拜素王,是個道德底線很高的君王。

臣怎麼會讓外國數十萬的大軍經過呢?

若是一個不慎發生了兵變,動搖了楚國的社稷,臣就是有十條命,難道能還得起嗎?”

項氏在楚國之中堪稱呼風喚雨,項程這一派的臣子紛紛下拜道:“還請國君出兵,挽救諸夏於水火之中!”

並不僅僅因爲陳國是楚國的屬國,還因爲他對當今楚王算是比較瞭解。

天子犯下了難以忍受的錯誤,身爲臣子是理應勸諫的,您是邦周的楚侯,是楚國的國君,理應前往中原勸諫,爲了防止遭受小人的暗害,帶上二十萬的大軍隨身保護,這是非常合理的。

項程很是滿意的點點頭,經過上百年的文化改革,現在的楚國貴族頭終於沒有那麼鐵了,明白了要將自己包裝起來,裹上一層大義的外衣。

以秦國的實力,晉國至少有一半的兵力都要放到崤函通道之中。

楚國甚至都不需要特意的通知秦國,現在中原大亂,他們一定會叩關的。

郡縣命郡守將國人徵召。

若是攜手秦人一同進入中原,楚國的損失想必就能大大降低了。”

寡人率二十萬大軍發往鄭國兵諫天子。

……

時隔百年,信仰着太一的楚人,終於再次踏上了這片始終讓他們魂牽夢縈的土地。

從素王將楚國先祖分封到南荒之地起,歷代楚國的君主就矢志不渝的,要重新回到諸夏的中央,他們無數次的失敗,無數次的在這裡失落。

這一次他們重整旗鼓,前所未有的強大,中原則前所未有的虛弱,他們抱着必勝的信心而來,試圖創造一段屬於楚國的傳奇。——《先秦列國·火焰中的楚國》

我最愛的楚國,他又回來了

(本章完)

第492章 太子劉賀第394章 爲盟主月孤城加更第761章 幻想番外:輪迴者絕望之界2第192章 落幕第484章 漸行漸遠第53章 合縱扼楚第766章 幻想番外:穿越者降臨2第287章 漢承周室,其命維新(二)第237章 洛陵踐法(上)第509章 此子類我,當爲堯舜第282章 規矩制度第537章 洛與劉,本就共天下!第635章 願結同心第502章 人世間的悲哀第267章 稱號功能第210章 一夫振臂,天下景從第124章 欲殺燕侯,不攻自破!第241章 給韓信賜字第343章 聖諭第384章 爲盟主與道合真加更(求月票)第232章 成爲天下共主的堂皇大道第793章 正義的司馬懿!免費番外:輪迴者絕望之界1第577章 洛霄此人第173章 秦國的王,天下的王!第732章 戰三英!第532章 天災有孽令!第488章 呂瑩遺言第614章 奮勇而爲天下先!第653章 洛陽有狂風暴雨,憤怒猙獰!第77章 攻越,降吳,獻西施第655章 殺!第840章 洛蘇入關第550章 關東諸侯扛不住了!第729章 嘴遁無敵!第768章 支線番外:素王神廟大祭司洛星第868章 天選之人!第734章 全都在超神!第444章 觸動靈魂的問題第588章 賈文和畫策獻計第487章 皆殺,皆流,皆刑!第289章 諸夏之國與諸夏之君第396章 爲盟主書荒被迫寫書加更近期總結第202章 苦尋長生而不得的始皇帝第267章 稱號功能第776章 一千三百年,俱往矣!第897章 太子多病(4月初求保底月票23)第70章 天下公子,盡皆來洛第724章 趙國艱難!第48章 管呂之交第130章 時光匆匆如流水第208章 扶蘇你得支愣起來啊第4章 洛水之戰第657章 死!第127章 世間活着的聖賢第203章 自古未有生人而神第637章 又行了第878章 洛蘇李淵,李世民明心見性!第93章 天下局勢,安居昭城而天下息第851章 洛蘇看見了竇建德第479章 三年之期已到,人心浮動!第498章 殷商第397章 鷹揚校尉洛無疾第505章 終結!第635章 願結同心第322章 孝第685章 喪鐘爲誰而鳴?第742章 吳國都何處?第381章 頌聖與天啓第391章 一言退萬敵第100章 楚國:中原,我又回來了第91章 洛國拉偏架,楚國捱揍第55章 百家源流,至聖之道第841章 關中行!第164章 洛載薨,白起出第790章 蒼天所鐘有神能第678章 向死者才得生路!第277章 諸夏天子和漢朝皇帝第833章 揮劍刺心,爲我所控!第796章 鳳旗漫卷,大勢已變第414章 進擊的霍去病第735章 願爲王而死!第199章 蒼生血,衆生淚第850章 蒼生之血,洛蘇憤言!(感覺寫的有第240章 安居昭城,坐觀天下第159章 楚國項氏第672章 皆大風起!第449章 洛世揚鞭第660章 四境之內,六合之中!第768章 支線番外:素王神廟大祭司洛星第521章 震驚洛青一整年第144章 撐不住六國合縱,不配爲天子第649章 劉郎才氣第316章 白刃不相饒第303章 西域之歌第58章 晉國五公子第666章 馬踏冀州山河動!第549章 此心光明即可第63章 王室宮闈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