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章 腦洞大開

大唐拼盡全力發動西征。

而人革聯卻在收拾爛攤子。

瓦崗軍、幽州軍制造了高達647萬的災民。

另外就是少帥軍地盤上的326萬人口、夏國地盤上的483萬人口、宇文化及地盤上的26萬人口、王世充地盤上的55萬人口。

總數1594萬人口,另外還有很多逃亡到深山老林、隱藏起來的人口。

不過好在今年廣南州、嶺南州、東南州、流求州、江東州大豐收,糧食公司庫存了537萬噸糧食。

而夏國、少帥軍也留下不在少數的糧食和物資,六百多萬災民人革聯還扛得住。

修建了湘桂靈渠運河、贛粵運河、浙贛運河之後,珠江連域、長江流域、淮河流域、黃河流域徹底連接起來。

目前各運河河道的最小通行船隻,也達到了百噸級,在古典時代, 這就是超級鐵路一般的存在。

畢竟戰馬在地形平坦的地區,一天也只能前進70~80公里,如果強行軍可以勉強達到每天170~180公里,但很難維持三天。

運河在順風順水的情況下,速度可以達到7~10節,一天可以走140~220公里左右。

就算是逆風逆流, 也可以勉強達到3~5節。

更何況隨着蒸汽船的普及,運河的運輸速度正在逐步提升之中。

比起馬車最多隻能運輸2.5~3噸,現在排水量龐大的內河水泥船,一次可以運輸上百噸,哪怕是排水量百噸級別的水泥船,載重量也達到了70噸左右。

因此古代修建運河,並不是好大喜功,而是非常有必要的戰略,特別是對於水網密佈的江淮地區、江南地區,更是增強統治的利器。

白玉樓面對北方各地的難民,迅速調集幾十萬噸糧食,展開了大量的工程,其中大運河疏通工作,就是核心工程。

只是白玉樓站洛陽城上,和宋缺等人看着浩蕩的黃河之水,卻陷入了沉思之中。

黃河這條母親河, 可不是脾氣溫柔的老母親,而是脾氣變幻莫測的悍婦。

比起宋缺等人,白玉樓可更加了解黃河的暴脾氣, 現在的黃河河道是西漢時期疏通出來的。

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黃河河道中的泥沙不停淤積,下游的地上河已經變得非常明顯了。

而地上河的情況,很容易導致河堤決口。

特別是隋唐交際這一段時間,官方基本失去了對河道的維護能力,黃河氾濫成災的情況,越發的嚴重起來。

畢竟“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可不是開玩笑的。

急匆匆從江南搭乘飛艇過來的唐菲林,已經拿出了一個治理黃河的方案。

唐菲林帶着衆人來到巨大的沙盤室內。

“要根治黃河,只有一個方案,改道、退耕、造湖。”

他指着從洛陽開始到渤海灣的黃河口,然後又指着隋朝的大運河中段和北段。

拿起小旗,插在魯郡的鉅野澤、清河郡的大陸澤、平原郡和渤海郡之間的豆子湖。

這是華北平原在這個時代的大湖。

其中大陸澤湖面有900平方公里左右,豆子湖也差不多是900平方公里,而鉅野澤的面積則有1500平方公里左右。

這些湖泊的存在,對於黃河下游和華北平原的生態至關重要。

“退耕還湖只能遏制湖面加速萎縮,但是黃河中游的泥沙,纔是大麻煩。”白玉樓提醒道。

唐菲林自然知道其中的關鍵:“這就是我計劃中的改道部分。”

他將目光轉向黃河中上游的幾字型區域,從沙盤上的陰山山脈中間,劃出一條向北的河道。

宋缺有些驚奇的問道:“陰山中間真有如此巨大的缺口?”

唐菲林點了點頭:“是的,陰山分東陰山,和西陰山(狼山), 中間存在一片地形平緩的谷地,東西寬度18~30公里,南北長度40~45公里,平均1000~1500米,和黃河在河套平原的高度處於同一水平。”

“我計劃挖掘一條引導渠,然後利用黃河的凌汛,堵塞黃河河道,讓河套平原的水位擡升,然後向北衝河,引黃河進入大漠。”

宋缺此時才發現,漠南、漠北之間的大漠,竟然存在一連串的低地。

“瀚海低地的平均海拔在500~1000米左右,比河套平原低了幾百米,而且距離黃河的河套河道,只有150~160公里,只要衝出一條河流,那黃河上游的水,就可以分流一部分到瀚海。”

宋缺還是有些擔憂:“唐部,從上游分流黃河河水,那中游和下游會不會缺水?”

“這就是我的第二部分計劃,造湖。”

唐菲林指着秦地、晉地,黃河從中間將兩地一分爲二,這也是黃河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區域。

“在秦地的黃土高坡上,建立水壩截流進入黃河的河水,然後整個黃土高坡全部退耕還林、退耕還草,這裡只作林場和牧場,減少農耕活動。”

“而秦晉段的黃河故道,改造成爲階梯水庫,徹底不再作爲常規河道,黃河下游只剩下渭河、汾河作爲上游,秦晉階梯水庫只作爲季節水量調節。”

“如此一來,沒有了秦晉之地的泥沙輸入,黃河下游河水含沙量將迅速減少,然後在下游平原上選擇低窪的地區,作爲泄洪湖泊,我計劃劃出10~20個湖區,將黃河下游絕大部分的水流留下來。”

顯然這個計劃是瘋狂的。

簡直是要將黃河肢解,上游、中游、下游都被分開了。

當然,以黃河此時的流量來看,這個工程還是具備可行性的。

如果是後世那種到處缺水的情況,別說改道進漠南了,沿途各地都不夠用,到處截流河水,黃河下游都快斷流了。

隋唐時期的黃河年流量大概在800~1000億立方米左右,上游截流200億立方左右;秦晉中游截流200億立方左右;下游還剩下400~600億立方。

然後通過大量湖區,將300億立方水留在關中平原、華北平原,剩下的才流入渤海。

由於上游中游的截流,導致下游河水的含沙量降低,這樣一來,地上河就可以得到遏制,渤海被填平的速度也會減慢幾十倍。

而且秦晉階梯水庫的存在,不僅僅利好秦晉的沿岸地區,好用在上游和下游缺水的時候,起到緩解效果。

如果下游因爲極端天氣,導致降雨量暴漲,還可以通過各個部分進行調節。

按照唐菲林的設計,秦晉階梯水庫的存在就是調節整個流域的核心,無論是攔水入漠,還有放水南下,都是非常重要的。

“話說這個工程,是有生之年系列吧?”白玉樓吐槽道。

唐菲林聳聳肩:“並不是,因爲階梯水庫是最後建設的,第一階段的大湖計劃、第二階段的北進計劃,都不需要建造大型水壩,只有第三階段的階梯計劃時,才需要建造一系列水壩。”

白玉樓又拿起另一份計劃書,額頭上冷汗直冒的說道:

“不過這個瀚海計劃是什麼鬼?”

唐菲林不在意的擺擺手:“以後會用到的,畢竟黑水的年流量有3000~4000億立方,相當於3~5條黃河,我打算截流一部分,用於建造瀚海運河。”

從地形來看,瀚海低地和黑水上游的呼倫貝爾大草原是同一個海拔,確實存在引黑入漠的可能。

只是這個工程量一點感人呀!

白玉樓還沒有來得及吐槽。

唐菲林又繼續自言自語起來,似乎在盤算着將鮮卑利亞上的北海湖,一部分河流引入黑水,然後增加黑水上游的水量。

在一旁的宋缺,整個人都快傻掉了。

他剛纔還在感嘆黃河計劃的天馬行空,現在看來是小看了唐菲林的腦洞大開。

宋缺又想到此時還盤踞着關中的李唐,以及漠北的東部突人,顯然唐菲林等人並沒有將這些勢力放在眼裡,連規劃圖都直接出來了。

不過唐菲林初期的大湖計劃,倒是沒有什麼難度,畢竟只要完成退耕和遷移,就可以引黃河灌注,這些湖泊還是非常容易改造出來的。

第695章 暗度陳倉第四百五十九章 陰謀第五百章 各自的抉擇第十章 大腦第五百四十一章 各隊(二)第六百九十三章 計劃第二十章 組織成立第721章 變故(二合一)第兩百七十四章 潛移默化第五十六章 五老星第兩百四十五章 清剿(四)第一百九十九章 波爾第九十四章 預言第四百七十三章 隱患第五百九十五章 繼續開拓第兩百九十二章 底牌第四百五十四章 五代(求月票)第三百三十九章 選擇第一百八十四章 茶話會第750章 發現(二合一)第兩百七十五章 變化第兩百九十一章 恐慌第三百九十章 炎門(求訂閱)第735章 垃圾星球(二合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暗質第746章 計劃(二合一)第720章 塵埃落定(二合一)第四百九十三章 壓制第737章 突破(二合一)第四十七章 新兵第四百二十九章 血月(三)第六百二十章 實驗與天災第兩百六十四章 起風第一百三十八章 往事第四百四十三章 攻略(求訂閱)第六百三十二章 恍如隔世第兩百二十一章 前奏曲第六百七十七章 各方關注第五百二十七章 反正第兩百六十二章 本質第一章 推進城第730章 能量第三百零四章 毀滅(求訂閱)第三十六章 迷霧深處第三百一十七章 新世界(二)第兩百八十三章 陸續到來第三百九十七章 秘術(求訂閱)第二十六章 晉升第三百九十八章 瘋狂(求訂閱)第四百七十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五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兩百七十七章 訓練第六百六十一章 真正的可樂第三十九章 大本營(上)第兩百三十六章 宣言第九十七章 感染力第四百三十六章 血月(十)第四百八十七章 集齊第三百九十二章 發現(求訂閱)第三百七十二章 做局(求訂閱)第八十四章 人地戰略第四百七十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四百零八章 征服(求訂閱)第六百二十五章 離奇第兩百六十一章 五人第653章 美學和優勢第六百零一章 南下北進第一百五十三章 恩怨第兩百三十八章 烏合之衆第五百零六章 應對第兩百六十四章 起風第十章 大腦第七百章 激戰第一百七十六章 激戰第七百章 激戰第四百零一章 插曲(加更)第兩百六十二章 本質第三百二十章 新世界(五)第一百二十七章 雷神(求訂閱)第六百九十五章 試探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裝色第一百八十章 碰面第717章 前兆第四章 本身能力第六百八十章 風起雲涌第一百三十三章 賞金第三百一十五章 生態位第659章 推衍第兩百一十章 更新換代第752章 佈置(二合一)第六百三十章 落子無悔第一百七十五章 矚目第兩百七十一章 改造第六百零六章 橫掃第二十五章 鎮壓(求收藏)第一百六十章 空間第658章 親至第兩百七十三章 希望第四百二十一章 神祗(求月票)第653章 美學和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