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六章 新生活(三)

由貨物運輸船臨時改爲移民運輸船,其中的舒適度自然不太好。

特別是很多旱鴨子,更是暈暈沉沉。

船艙內的方大用,倒是適應得挺快,主要是他身體比較強壯。

冬天的東海,以非常強勁的西北風爲主,這對於南下的風帆船隻而言,有巨大的提速效果。

目前運輸船隊的整體速度, 維持在10~12節左右,這已經是風帆船隻中的高速狀態。

鬱洲距離胡逗洲的海上航程,大概是460公里左右,大概一天左右,就可以抵達胡逗洲。

第二天中午, 運輸船隊抵達了胡逗洲的東鹽鎮港口。

移民在港口的臨時安置營地休息一晚上, 明天再搭船前往大流求。

站在臨時營地的木牆上, 方大用看到了整個東鹽鎮的大概輪廓,以傳統的中式城牆不一樣,東鹽鎮是棱堡型城市。

東鹽鎮由港口堡、鹽堡、海產堡,三個棱堡組合而從,上面佈置了9門平等炮,足以封鎖棱堡城牆對出3公里之內的區域。

任何試圖從港口或者附近海岸線登陸的敵人,都將承受至少3門火炮的打擊。

對於沒有火炮的敵人而言,想從3公里之外的海面,安全登陸東鹽鎮,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方大用並不理解棱堡這種特殊的防禦體系,他只覺得東鹽鎮的城牆非常低矮。。

倒是傍晚時分,點燃了鯨魚油燈的燈塔,讓他不由自主的側目。

東鹽燈塔是東鹽鎮的地標建築之一,也是少數採用了水泥和鋼筋的建築物,高度有23米左右。

從遠方望過去, 都可以看到燈塔頂層的明亮燈光。

除了導航燈光之外, 燈塔還是無線電報的電報室, 負責航行的調度、天氣預報之類。

這裡的天氣預報,並不是真的預測,而是通過電報的高速通信,知道各地的即時天氣狀況。

例如淡水今天遭遇了強颱風天氣,那舟山和胡逗洲的船隻,就不能向南出航了,而是要及時回到避風港之中。

吃了晚飯。

方大用等人便躺下休息了。

三天後。

基隆港。

方大用一家人,還有其中1200名移民,被安置在基隆港這裡,騰出的運輸船,又迅速裝載了上百噸焦炭、五噸焦油瀝青。

然後船隊帶物資和剩下的1200名移民,前往52公里之外的淡水城。

同樣被分配在基隆的姚波一家,站在港口的安置營中,向周圍張望着。

這裡比起東鹽鎮簡陋得多,到處都是施工的痕跡。

很快就有當地的工作人員,過來安排他們的去向。

其中752人是拖家帶口的,他們被劃分爲一個村子,安排在基隆城的西面,那裡有一片面積上萬畝的山谷平原,將在那裡設置河谷村。

而剩下的471人則是單身的,其中不乏孤兒、寡婦之類,老弱病殘全部留在基隆城。

然後篩選出322名青壯年,編入煤礦公司。

基隆城向西的荒野叢林之中。

被安排到河谷村的居民們,並沒有馬上被安排到河谷村,因爲那裡現在還是一片森林。

作爲河谷村的民兵隊長王耀新,向所有人宣佈了以工代賑的方案,那就是大家出力工作,總督府安排食物和工錢。

谷鯤

對此一衆難民也沒有意見,畢竟他們中的很多人都兩手空空,如果直接扔到河谷村的位置,估計要全軍覆沒。

“大家努力幹活,吃喝管夠,不過要注意衛生,老弱就安排在臨時營地暫住。”王耀新給所有人打氣道。

河谷村的青壯,第一份工作就是修路,修一條從基隆城到河谷村的道路,長度是5.7公里左右。

第二天,王耀新和其他四個轉業的戰兵,拉來了鐵鏟、鐵鍬、鋤頭、鋸子、斧頭和斗車等工具,還有四頭黃牛。

前面五百米的平整工作進行了非常快,兩頭黃牛拉着壓路鋼輪,不斷碾壓着道路的路基。

然後是綁着絲綢口罩的王耀新等人,用木材燒煮鐵桶裡面的瀝青,將炸藥開山炸出來的碎石子,河流開採的河沙,混入瀝青溶液之中。

“一二三……”

王耀新六個人擡着一大桶瀝青,傾倒在鋪滿石子的路基上。

人力擀輪正在上面碾壓起來,其他人則拿着鐵鏟,剷起鐵桶中剩下的瀝青混合物,鋪在缺口或者比較低的位置。

這些瀝青是基隆煉焦廠的副產物,煉焦過程中,會產生相當於煤炭質量5~8%的副產物,包括粗煤氣、粗笨、煤焦油。

而煤焦油佔據副產物的90%,煤焦油通過分餾塔的二次處理,利用分離出瀝青(佔50~55%)、富油等產物。

也就是說,用100噸煤炭煉焦,最後會產生2.5~3噸瀝青。

目前基隆煉焦廠的一共有三個煉焦爐,每個月可以生產600~800噸焦炭,以及15~24噸瀝青。

則還是初期產量,隨着基隆煤炭公司的規模擴大,這個產量會繼續攀升。

畢竟淡水鋼鐵廠的鍊鐵產能設計,今年是計劃提升到年產5000噸的規模,要配套年產5000的鍊鐵產能,那就需要至少1萬噸焦炭。

由此可見,未來基隆煤炭公司的煤焦油副產品,產量也會水漲船高。

瀝青拿來修路,也是可以替代一部分水泥消耗的。

至於剛剛開工建設的基隆水泥廠,今年的設計產能是5000噸水泥。

5000噸水泥可以幹什麼?

在鄭森眼裡,5000噸水泥的產量太少了,要不是現在配套設施要從零開始,他纔不會用這種落後的水泥窯。

因此河谷村等移民村的道路,都設計得非常寬,路基寬度在12米左右,而兩側還留下各10米的區域,作爲排水溝和綠化帶,這是爲以後擴建做預留的。

而鋪瀝青和水泥的路面,只要材料足夠就用上,剩下的路,暫時平整壓實好路基。

反正路基也可以通馬車和牛車。

修到距離基隆2.4公里的位置,他們遇到了一條小河。

早有準備的王耀新,先指揮一部分人修河對面的道路,他自己帶着方大用等人,從基隆城的供銷社,購買了一些地條鋼做的鋼圈和鋼筋、鐵絲。

回來之後,他讓方大用做八個圓桶木模,四大四小。

王耀新捆紮好鋼筋之後,將模型套在鋼筋上,然後澆築混凝土,等待一個星期之後,鋼筋混凝土的管道乾透了。

小河河道底部,已經先堆平了一些石子,然後他帶人將四個鋼筋混凝土管道,依次推入小河中。

然後插入石條,加上水泥之後,建造出一條石混平板橋。

這種建橋方式,是之前鄭森在淡水那邊推行的,主要是適用於小河。

而那些可以作爲內河運河使用的河道,是不允許建設這種石混平板橋的。

在不知不覺之間,他們終於在三月底,完成了這條5.7公里的鄉村公路,當然這條路80%都是土路,不過兩地的交通已經可以通行了。

王耀武開始帶着村民,準備春耕和建設村子的房屋,畢竟隨着四月份到來,流求開始進入雨季了。

第一百六十九章 學生第三百九十七章 秘術(求訂閱)第三章 三個方案第四百零二章 疑點(求訂閱)第三百四十章 不安(求月票)第657章 交匯第六百六十一章 真正的可樂第四百一十六章 族地(求訂閱)第四百一十二章 漩渦(求訂閱)第四百七十九章 蠶食第四百八十六章 謀劃第五十七章 改編第五百九十章 鼎立第四百八十二章 曉與蛇第六百三十一章 撥開迷霧第一百五十章 吞併第五百九十一章 行舟雜談第737章 突破(二合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終點第六百零八章 抵達第一百五十八章 鼎革第五百七十七章 人間正道第一百六十四章 征服第四百七十六章 反應第六十七章 誰主沉浮(上)第六百七十一章 暗手第兩百四十八章 開拓第三百五十八章 民心(求月票)第三百四十三章 本質的差距(求月票)第一百一十二章 十戒第四百六十三章 驚爆第兩百零九章 破壁機第四百一十八章 各方雲動(求訂閱)第兩百一十七章 深不可測第660章 斬斷第四百八十三章 試探第十七章 黑礁列島第六百八十九章 發現第一百七十八章 擔憂第一百二十一章 突如其來第兩百四十五章 清剿(四)第七十八章 海王(求月票)第三百二十六章 選擇(求訂閱)第五十一章 暗流涌動第四十四章 空島攻略第兩百三十五章 大勢第八十章 各懷鬼胎第四百二十一章 神祗(求月票)第一百四十三章 缺失第一百八十五章 絕望第647章 一觸即發第五百八十四章 羣雄並起第四百六十六章 死神第兩百零四章 冥界第一百四十四章 遠古第666章 各行其是第四百三十六章 血月(十)第四百九十七章 收尾第三百六十四章 系統(求訂閱)第二十六章 晉升第三百九十四章 初變(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一章 沃德第四百七十五章 衝突第三百五十五章 尾聲(求月票)第五百零二章 破殼第四百五十七章 開拓第三百三十四章 死寂(加更)第五百八十三章 鯨吞(求月票)第九十七章 感染力第兩百八十四章 火藥味第732章 發展(二合一)第四百一十六章 族地(求訂閱)第五百二十五章 爭論第664章 敗退第742章 賽區(二合一)第六百二十二章 這不可能!第752章 佈置(二合一)第六百七十四章 矚目第六百零六章 橫掃第四百六十二章 激戰第五百五十八章 慘敗第兩百四十四章 清剿(三)第一百一十一章 西海的風第651章 潮流(二)第二十五章 鎮壓(求收藏)第兩百四十六章 終結與起始第二十二章 推進城的底蘊第四百八十六章 謀劃第四百八十章 突發狀況第三百四十九章 獵物(求月票)第三百六十九章 幻霧島(求訂閱)第五百二十八代 理想國第兩百一十四章 牛刀小試第六百七十八章 吞噬第一百一十一章 西海的風第一百九十四章 意外第四百九十六章 慘敗第十三章 動物系第四百一十二章 漩渦(求訂閱)第九十五章 會面(明天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