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大漢的都市王?

經過簡單的磋商後,雖然百姓們已經接受了,不久之後將要換一片土地繼續生活的事實。

但留給他們的問題還依舊很多。

當前,最大,也是最緊要的便是,在這片荒野中,聚集的百姓數萬人,看起來似乎挺多的,但實際上只不過是涼州龐大人口下的一小部分罷了。

要尋找到涼州其他府衙的縣令,乃至丟失的刺史,把這幾十萬戶的人聚集起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別說之後,勸解其他人接受他們跟佑靈王訂下的約定了。

當然,在審視,思考的過程中,縣令自我覺得還是前者的問題更麻煩一些,至於後者.除了縣令,兵卒,乃至刺史這些家大業大,在大漢的牽掛如同蛛網一般密集交錯的部分人外,其實最下層的百姓,大多也只是會略微躊躇,最後肯定會欣然接受的。

畢竟倘若選擇第二條路的話,那等西域挪過來,他們跟之前的生活又有什麼變化?

沒什麼變化的。

涼州地處大漢西北,遠離中原富裕地方的同時,自身環境也相對惡劣,再加上狹長的州府地形跟臨近匈奴,西域,羌人等等外族,迫使涼州雖然是大漢直屬的十三州中的一員,但在大漢內部卻相當不待見。

朝堂上的肉食者雖然知曉涼州所具備的巨大防守價值,以及北串西域,南聯並,益的地理位置,但涼州與中原地區的距離較遠,向當地輸送軍隊和軍用物資的成本較高。如果在和平時期,這一問題還不突出,但是一旦處於戰爭時期,包括戰備、運輸等產生的高昂的維護成本就會使帝國感到負擔十分沉重。

東漢帝國與周邊遊牧民族的戰爭十分頻繁,涼州西南部和北部都與遊牧民族接壤,邊防壓力很大,尤其是西南部的羌人與東漢帝國進行了上百年的戰爭,使東漢帝國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涼州雖然體現了拱衛帝國、抵擋遊牧民族進攻的價值,但是也成爲帝國財政支出的黑洞。

也因此,東漢朝廷中的一些人就有了收縮戰線,放棄西域、涼州,在幷州、益州重兵防守的保守想法。

當然,想法是想法,但在尚未塵埃落定之前,涼州的存在仍然是有必要的,只是有了這一遭之後,放棄涼州的聲音必然在朝堂上喧囂塵上。

涼州被諸神之戰打的疆土破碎,但西域也討不了好啊,大火延綿之下,有多少異族葬身火海,更別提北邊匈奴人的神道扛把子被燒的魂兒都沒了,不能說至此匈奴一蹶不振吧,但也是元氣大傷,短時間內唯一算得上麻煩的也就是位於高原上的羌族。

打羌族這活兒,益州也能替代啊,更何況益州富足,能大量的減少維護成本。

再加上大漢之內,地祇隕落如雨。

地祇在時,雖然也放任詭神爲禍,讓它們的存在彰顯神靈的必要性,來獲取大量的香火跟祭祀,雖然也很惡劣,但有人管轄總歸還是有幾分規矩在的,可地祇盡數死亡後,失去了轄制的牛詭蛇神們必然瘋狂霍亂,大漢必然派兵鎮壓。

如此,涼州即便繼續存在,也成了後孃養的,爹不疼媽不愛的,只靠自己又能支撐多久。

與其等到壓抑的情緒無法遏制之後,涼州發生叛亂,還不如早做打算。

當然,這是以縣令的視角來看待的。

百姓不會想這麼多,他們的想法很簡單,涼州種地收成不好,還得交稅,時不時羌族跟匈奴來打秋風,再加上,涼州雖然荒僻,但也因爲狹長區域下,可被人族利用的範圍不多,荒野之中存在大量的牛詭蛇神.選擇真的很難做嗎?

當然,這是之後的難題。

當務之急還是籌集這數萬人生活所需的基本物資跟糧食纔是頭等大事。

必竟,當初事發突然,大家逃離的時候都沒帶上太多的財產,有些人更是隻有一兩餐的幹餅,就着河水過活,如今,在不知道佑靈王何時出發歸鄉的情況下,吃飯跟住宿便成了頭等大事。

後者還好,搭個草棚就能先湊活十天半個月的,但缺了糧食,沒幾天就得餓死一大票人。

想到這裡,縣令的目光越過這塊砍伐出的平地,跳過凹凸不平的丘陵,看向了遠方的城池.現在,他們還是大漢子民,既然如此,益州出些賑災糧讓百姓度過難關不過分吧?

至於之後涼州過了這麼久的苦日子,這點糧食就當大漢給的補償好了!

當縣令召集附屬的官吏,拆人去幷州跟其他方向尋找涼州失散的人羣,並派人去附近的縣城要糧的時候。

將供桌上的貢品打包進胃囊的張珂,感受着略微有些飽腹感的肚子,輕舒一口氣的同時,也準備開始幹正事兒了。

雖然這些百姓決定了要跟他去後世,但涼州的爛攤子總得有個人來收拾。

按理來說,這是大漢地祇們要乾的活兒,但這不是有名有姓的地祇都被張珂殺光了嘛,剩下的數量雖多,但要湊夠能挪移西域這麼一塊龐大區域的地祇,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更何況,現在,大漢的本地神,對張珂畏懼頗多,恐怕還不等他找上門去,就早早的都跑了。

與其費力不討好,還不如自己親自上陣,反正西域已經被蒼玉所接管,挪一挪也耗費不了多大的功夫。

嗯,張珂這人心腸好,習慣了捨己爲人,不單單做事兒,他還同樣替大漢打包垃圾,將那破碎無用的涼州一併帶出這大漢天地,省的多這麼一片焦土,日後讓人心煩。

而詭神這方面,張珂也不準備放棄,只是參照之前,靠自己一個個殺過去,有些事倍功半的意思。

略作思考之後,他熟練的從懷中拿出了蒼玉。

手中黃綠相間的晶瑩玉石,突然滋生了一道玄色的氣息,並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蔓延了整塊印璽。

張珂高舉蒼玉,震聲道:

“今我以都市王之神位,暫代幽冥主位,開陰曹地府,設陰神之位,以分大漢陰陽之序.”

伴隨着張珂的聲音,頭頂清晰的圓月忽然間暗淡了下來,層層疊疊的雲霧將月光悉數遮蔽,萬千星辰的光芒再無法照耀人間,無數正借月華星光修行的精怪因月光的突然隱沒,被從修行的狀態中強行踢了出來,心中雖然焦躁萬分,但它們也懂得,能施展此等遮雲蔽月的法術,必然不是易與之輩,心中暗罵了兩聲之後便沒了下文。

而伴隨着星月潛藏,整個大漢的土地上忽然間颳起了一股微風。

風勢愈演愈烈,從習習涼風,到嗚咽風流只不過用了一盞茶的時間,而伴隨着狂風的吹拂,本是早秋之季的大漢,陡然間像是進入了寒冬一般,草木上都凝結起了一層纖薄的冰霜。

山林中的野獸更是倉促的,嘶鳴着往洞穴,低窪處聚集

而這只不過是風雲變幻的序幕罷了。

遠在益州北部,羣山之中的張珂,看着自己一言之下,遍及整個大漢疆土,風起雲涌的變換,嘴角流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微笑。

雖然頭是他開的,蒼玉跟自身的幽冥權柄也在其中發揮了作用,但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遍佈疆域遼闊的神話大漢,這着實有些超出他的能力範圍了。

直白點來說,張珂只是起了個頭,結果世界本身就眼巴巴的貼了上來,幫他完成了後續的動作。

沒什麼大驚小怪的。

詭神也好,魂魄也罷,已經死過一次的生靈,本就不應該存在物質位面,或許在虛空之中,有其他的世界的物質位面能夠承載生命跟亡靈一同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但九州顯然還是隨大流的。

幽冥的存在,本身就是爲了安置亡魂跟詭神的。

哪怕是在上古,混沌未分的時候,鑑於地上人族跟山海萬族的嫌棄,跟某些異獸的獵食,詭神都只能躲在幽冥之地,瑟瑟發抖。

而大漢肆虐的詭神,只不過是挑了一個好時候。

恰巧天庭初立,碰上了不得不衆神前往外域作戰的麻煩,而地祇們又爲了自身的需求跟香火,或多或少的放任自流,才造成了詭神霍亂的結果。

但存在並不代表合理。

事實上,即便按照正常的神話史書,在張道陵伐山破廟之後,仙神們也結束了自己的忙碌各自歸位,而後地府的建制也被迅速成立起來。

再往後的朝代,雖然詭怪傳聞頻頻發生,但再難像秦漢這會兒,成羣結隊的存在了。

而張珂的所作所爲,只不過是加快了這個進程罷了。

就像是你一個萬分嫌棄的親戚,在你家搭建新房的時候,主動上門來想要幫忙,即便是懷疑他不懷好心,但只要不是做出什麼實質性的破壞,你還真會選擇攔住對方? 伴隨着刺骨寒風的呼嘯,昏暗的大地上,漸有陰煞漸起,本無形體的陰煞,在大量聚集的情況下,形成了如同大霧一般的存在,爲大地披上一層銀紗。

而城池所在的地方,因爲人族聚集,陽氣跟大漢國運的交織下,大霧在靠近城牆的位置就被阻攔了下來。

只停留在荒野之中,擴散着,呼嘯着。

那些不明所以的詭神,看着陰煞升騰,似有瀰漫四方之象,再加之一直按在頭頂上的枷鎖盡去,竟紛紛活躍了起來,走出了自己的老巢,匯聚成龐大的陰兵洪流。

自山林,墓穴,低窪處涌動出來,行進在各種道路上,掃蕩着,搜刮着,任何在野外跟它們碰到的生靈,都難逃脫形銷骨立,魂魄離體的結局。

而在益州這邊,濃郁的大霧卻並沒有向外擴張。

每滋生出一縷陰煞,便彷彿被無形的呼喚召集一般,急匆匆的飛往了北部的山巒。

而在這裡,無窮無盡的陰煞正在聚集,在哪怕常人都能清晰觀測的視線下,濃霧之中影影綽綽,無數的身影行動此間,扛着一塊塊粗糙打磨的青石,於某處平地開始搭建。

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一座雕刻着無數兇魂厲詭,高達百丈的青石門戶正在迅速成形。

而被召集於此的陰煞,便在門戶搭建的過程中,好似泥沙一般幻化,融入了這些青石接觸的縫隙之中,將原本分離的青石粘合在一起,伴隨着巨大青石門戶的成形一片純黑的光芒陡然間升騰而起,且直衝天穹。

詭門關(簡陋版)

沒有正版那麼宏偉的體積,也沒有正版那無窮無盡的容量,但基本的接引亡魂的工作還是能夠勝任的。

而且,雖然材料跟打造的過程雖然都相當簡陋,但因爲有世界輔助跟權柄配合的緣故,這扇詭門關在不被嚴重損毀的情況下,也能循環往復的一直利用,並且門上雕刻的九百九十九個兇魂惡詭的雕像,每一個都足以容納百來個厲詭,亦或是一個詭王級別的詭神。

詭神的加入,會加成詭門關的本體能力,擴大範圍接引那些魂魄,甚至是一些剛剛轉變不久的兇魂厲詭也難逃召喚。

在其背後,便是直通幽冥的路途,一旦踏上,除非有州府土地那般的實力,否則很難強行調轉方向。

自聳立的這一刻起,直到被摧毀的那天,它都一直將聳立在此,每個夜晚的子時顯露形體,門戶大開,牽引亡魂前往幽冥中輪迴轉世。

當然,因爲六道輪迴欠缺的緣故,魂魄們只能用最原始的方法,魂飛魄散後,只餘真靈轉世。

而六道輪迴也不是現在的張珂能立起來的,即便是簡化版本的,他也沒有相應的權柄跟材料,至於世界本身能配合張珂已經很給面子了,這種事關世界根本的權柄,他並不指望對方會傳達給自己。

詭門關建成的一瞬間,伴隨着那通天的光柱的噴發,同一時間,大漢現有的十二州內的詭神便感覺到了一股發自內心的悸動。

就好像是冥冥中有某種親切的聲音在呼喚着自己,前往命中應許的使命之地一樣。

一些實力強橫,生命悠久的詭神能夠及時從那種迷幻的感覺中清醒過來,但即便如此,這一個個的也是被嚇出了一身冷汗。

悄無聲息間被迷惑就已經足夠駭人了,更可怕的是,在真靈被矇昧的短暫功夫裡,它們竟離開了巢穴,躍到空中,真朝着西方的某個方向飛馳了一段距離。

“嗯,爾等要去哪裡?”

荊州,臨近嶺南交州的某處山間溶洞內。

回到自己的白骨王座上,心有餘悸的獨角詭王看着溶洞內一個個呆滯的向前離去的魂魄,忍不住震聲吼道。

但,哪怕它的聲音十分洪亮,其中夾雜的法力更是耗費自身的近四分之一,在溶洞內迴盪,引得大小碎石不斷掉落,也無法叫醒這些昏睡中的下屬,只有極少部分的幾個左右手藉此機會清醒過來。

“我這是大王,不能任憑它們順着感覺走,不然您的霸業沒有足夠的兵將支撐,可無法成功,您再嘗試一下,若是真叫不醒,不如暫且把這些陰兵詭民關押起來,再作考量?”

剛剛清醒過來的詭主簿,在看到詭王難看的神色之後,迅速開動腦筋給出了一個建議。

此時的獨角詭王也顧不上許多,磅礴的法力伴隨着聲音傳遞了出去,溶洞本身,甚至連同山巒都在不停的顫抖,一時間,山中土石砸落如雨。

然而,即便詭王的法力消耗過半,凝實的魂體也顯的有些蒼白,虛幻。

能清醒過來的終歸也只是少數,約莫幾千之數,更多的詭民跟那些轉化時日尚少的兵卒,絲毫沒有清醒過來的跡象,仍搖搖晃晃的向前走去。

眼看着,這會兒功夫它們已經出了溶洞,馬上就要下山去了。

獨角詭王也心知不能遲疑,趕忙帶着清醒過來的兇魂們去捕捉那些被矇蔽的魂魄去了。

而與此同時,在這大漢的土地上,同樣的一幕正在各個山間,野外的地方上演着,因爲距離的問題,幽州的情況算是比較好的,但在這些詭神麾下,仍然有大量的詭民百姓踏上了歸家的旅途。

至於遊離在荒野中的無主魂魄,連清醒的機會都沒有,便搖搖晃晃的踏上了西去的路。

就在人間因爲大量魂魄被詭門關牽引,踏上直通幽冥的歸途的時候,在陰煞瀰漫,一切都被濃霧所遮蔽的野外,卻突然多了一簇橙黃的光芒。

溫潤的光芒,自官道旁的樹叢中亮起。

周遭化作大霧的陰煞卻彷彿遇到了什麼天敵一般,紛紛倉皇逃竄,一眨眼的功夫,在這路旁便空出了一個直徑十多米的空曠圓圈。

而在圓圈之中,幾位身披袈裟,腦殼反光的和尚,正面色凝重的看着眼前匯聚的魂魄。

互相對視了一眼。

這些日子裡,大漢的變化他們是越來越看不懂了!

先是荊州突然冒出來一個域外天魔,殺了荊州土地跟治水河神之後倉皇逃竄,地祇跟紅了眼一樣瘋狂追逐,據說,一日前,雙方已在涼州遭遇,大戰正酣。可惜那籠罩了整個涼州的濃霧跟在場衆多的地祇,導致便是菩薩也不敢多作停留,只是匆匆觀測了一眼後便遠離了戰場,只留下一道微不可察的神念,模糊的感應涼州之戰的結果。

也因此,靈山,哦不,應該說是白馬寺。

東漢永平十一年,佛門傳入大漢,並在司州興建了第一座朝廷管轄的寺廟——白馬寺,此爲佛門東傳九州的開端,而以佛門在大漢的積蓄,如今尚營造不起靈山佛土。

佛門的崛起跟靈山真正的出現,還在距現在數千年之後的兩晉末期跟五胡亂華的時代。

當下的佛門還處在猥瑣發育,積蓄力量的節點。

當然,即便是疲弱如此,也不妨礙這些西方來的和尚對大漢的嚮往跟好奇,因爲嚮往,所以將這片古老的土地化作佛門聖地,成爲天下大同,人人向善的淨土也是他們夢寐以求的目標。

也因此,雖然只有白馬寺作爲立足點的佛門,在察覺到大漢的風頭陡然變換的時候,忍耐不住露出頭來。

打探消息,早作佈局總歸是沒錯的,若不趁着九州本土的仙神都在外征戰,無暇顧及本土的功夫,等到主人回來,哪兒還有他們的機會。

更何況,若是真被尋找到一點蛛絲馬跡,藉此機會一口吃個大的,縮短時間那更是再好不過了!

事實上,他們也是這樣做的,只不過礙於這人間地祇實在是太多了,不好明目張膽,所以動作大多數都侷限在幽冥之中,只有極少一部分嘗試纔會放在地上。

如此,在察覺到整個司州的氣息陡然變換,陰煞升騰,且躲藏在荒郊野外,犄角旮旯裡的魂魄都跟排隊一樣,鑽出頭來的時候,白馬寺裡的和尚們立馬便忍耐不住派出一些人手,外出打探情況。

急性支氣管炎,不過炎症地方很深接近肺部,先吃藥過兩天再看情況,如果控制不住就得輸液了

第34章 法統的掙扎,諸神戰第494章 十帝圈踢第301章 在災厄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第92章 我的頭哪兒去了(求訂閱)第554章 碎嘴的猴子第11章 你最好真的是在說車第371章 我佛不打逆風局第206章 哎呦,你幹嘛!第417章 以德服人?以德服人!第208章 風起雲涌,與快被撐爆了的九州第412章 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第25章 驚變(求追讀)第439章 封神之戰?涿鹿之戰!!!第104章 龍脈(求訂閱)第377章 九嬰:我殺了刑天之子(大聲)第353章 功成身退,戰略轉移第595章 帝尤的驚世智慧!第189章 浙水水神!第298章 黃河涌,白骨現!(二合一)第522章 銀河大舞臺,能打你就來!第538章 帝尤:我就進去借個道,不幹壞事兒第584章 來自應龍的忠告第171章 做大唐的苟,多是一件美逝(求訂閱第372章 限時活動蟠桃盛會第311章 天庭無大將,滿月做先鋒(二合一)第485章 北山亂象第313章 堵泉水啦!第74章 攔路第396章 爲難小孩子是吧, 關門,放老師!第135章 你相信光嗎?第467章 這些人王哪兒有一個好人啊!第568章 人間,又污穢了呢!(二合一)第93章 彘身八足蛇尾神第317章 你呆在此地不要走動,我去(日萬第第262章 嗯,真香!(二合一)第451章 巫山瑣事第43章 要是多個爹(求追讀)第203章 在線等,挺急的!第488章 少尤中道崩殂的潛入第384章 放火是種惡行,但我已經戒不掉了(第32章 大錘八十第452章 人王末路,朝歌之談(二合一)第533章 羣英匯聚,突聞噩(驚)耗(喜)!第249章第380章 開門,自由貿易!(二合一?)第331章 所以,只有共工受傷的世界達成了第115章 祂給的太多了(求訂閱)第227章 來自隊友的背刺,以及夫目前第81章 有福不共享,有苦一起吃(求首訂)第161章 別打了,你不要再打了第44章 只有豬婆龍受傷的世界,達成了!第47章 爆金幣咯!(求追讀)第597章 九州無好人(神)!第15章 新神登基!第582章 天命顯現,諸強匯聚第358章 西域之地,決戰之所第612章 激進派覺得保守派太過激進第274章 你是BOSS啊?怎麼還帶二段變身的?第452章 人王末路,朝歌之談(二合一)第233章 戰爭點數與奇怪的兌換第211章 偶然閃回的玩家本性第561章 讓火焰帶來神聖的淨化!第166章 威武聖佑靈王(求訂閱)第161章 別打了,你不要再打了第439章 封神之戰?涿鹿之戰!!!第361章 好消息:贏了,壞消息:大神要跑!第239章 血脈返祖!第574章 相柳的新姿勢(二合一,求訂閱)第378章 副本結算,九州現狀第343章 代天執道張天師第165章 張珂,你要道侶不要,只要你張口(第587章 我,九州,熱愛和平,誰贊成?誰反第609章 來自昊天的清算第582章 天命顯現,諸強匯聚第224章 九州從不懼威脅,你想要戰爭,那就第293章 炎黃沒有,九黎部你來麼?(二合一第397章 上古舊事與終了第158章 我一個滑鏟(求訂閱)第203章 在線等,挺急的!第67章 明帝易溶於水!(求追讀)第62章 拋開事實第498章 四神神選,熾手可熱!第156章 清算(求訂閱)第373章 迴歸與地府建成(萬更)第320章 救救孩子,在線等,挺急的(二合一第364章 來自遊戲的高危提示第192章 老師與常駐副本—上古試煉(求訂閱第593章 整個虛空都亂成了一鍋粥!第380章 開門,自由貿易!(二合一?)第478章 商周天地的偉大理想與上古使者第281章 張珂,給你換個新老師你要不要?第607章 發現新大陸的帝尤:祿存,我要你助第215章 這玩意兒,確定是地祇?第265章 天庭大孝子,跟菩薩的坎坷出門路(第388章 迴歸結算與倒黴蛋第237章 重新演繹不周山崩第114章 封地精絕(求訂閱)第323章 夏啓向你發來了比試邀請(二合一)第509章 這把高端局第393章 問:拉攏人才的第一步要做什麼(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