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文章初成文碑動,落筆劍氣滿乾坤【求月票】
雨落楸坪鴛鴦瓦,點點輕音伴自來。
料峭春風裹挾寒意,於簡單的號舍內吹拂,讓人身軀不由籠罩一抹冰涼,雞皮疙瘩泛起。
初步閱卷,安樂對於此次春闈的第一場考題已經有了些許的把握,但是, 那最後一道題,卻是讓他眉頭不由蹙起。
北伐與否……這個問題,竟是出現在了春闈考題中,考生答此題,答的非是題,甚至可說是一個立場的表明。
“秦相統考,此題……莫不是那秦相出的題吧。”
安樂輕笑一聲, 搖了搖頭,對此大抵也是猜了個七七八八。
腦海中慢慢將這道題的思路給甩個乾淨,實際上,對於安樂而言,這題的答案,幾乎是呼之欲出。
而這答案,定然是不會受出題人的欣賞,乃至會被出題人打個零分皆有可能。
因此, 安樂需要從其他地方將該拿的分數俱數取得,這是最保險的做法,在丟棄一道大題的情況下, 其他分數皆到手,才能穩穩的衝上甲榜進士列。
可文院的大多數儒生都不願北伐,認爲北伐不僅僅是武將之事,乃天下萬民之事,北伐若起,必定勞民傷財,打破五百年所營造的繁榮局勢,這也成了文院與武廟五百年來爭端愈發熾烈的一個主要原有。
安樂一手託着下巴,沐浴燭光,開始陷入思考,於他而言,這道題其實已然有了答案。
忽然,三夫子猛地望向文院深處,眼底精芒一閃而過。
對於普通的文士儒生而言,夜深了便需要休息,養足精神方可於明日繼續作答。
當然,更多的府邸,純粹就是對考題的好奇。
“二夫子。”
染墨狼毫,在雪白的紙上書寫,沙沙輕聲回想,像是人在沙漠中拖曳着腿腳行走,勾勒與留下各種各樣的痕跡。
三夫子眯了眯眼。
林四爺斜了李幼安一眼,你是狀元你了不起啊?
……
安樂磨墨蘸筆,在捲紙上書寫,他用的不是板橋體,而是正兒八經的字體,講究一個工整和清晰。
“大夫子。”
視線落其上,凝神盯注了許久。
“天運循環,中土氣盛,億兆之中,當降生聖人,驅除胡虜,恢復中土,立綱陳紀,救濟斯民……”
夜深了,安樂依舊在答題。
三夫子端坐在屋檐下,蒼老的臉上皺紋堆疊,觀那越來越磅礴的大雨,每一滴雨中似都藏着幾許肅殺。
林府,天波水榭。
“蕩蕩乎,民無能名焉;魏魏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
風不定,人初靜,明日桃花應滿徑。
既然如此,那小心翼翼的作答毫無意義,何不放開了作答,肆意縱橫筆墨,直抒胸臆!
一念及此,安樂脣角不由一挑。
做題便是一個勾心鬥角的過程,不過,以安樂如今的心神強度,倒是並未感覺多有吃力。
李幼安捧着熱茶,輕飲一笑:“那倒未必,要入殿前會試也簡單,除此大題,其他題目盡數答對便可,不算什麼難事。”
文章中心思想,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除了那道論北伐與否的大題,其他的題目於安樂而言,並不算難,前身能夠以十八歲年紀取得舉人功名,在作學問上自是有一手,安樂修行之後,記憶更加深刻。
天波水榭中,頓時傳出了一聲略帶玩味的輕笑。
夜幕降臨,春雨淅瀝,文院考場號舍內,考生們準備好的燈盞紛紛點亮,如黑夜星火,闌珊出一片朦朧。
腰間的墨池,顫慄不止,倏地懸浮而起,號舍內劍光漫漫,那是墨池在弛掠。
蒼老儒生行至二人身邊,亦是作揖回禮,三位老人不再言語,俱是望向那立於文院深處的無字文曲碑。
每一道題目實際上皆是出題人對考生的考校,暗中較勁的過程,甚至暗藏着出題人的小心思。
重重簾幕密遮燈。
安樂很清楚,這一題,他大抵上是不會得多少分了。
“果然是隻有那位秦相爺纔會出的題。”
文院深處,無字文曲碑。
春闈第一場有三日時間,然而安樂不過一日,便將題目俱是答了七七八八。
觀老人歲月流金的畫面俱是浮現眼前,滄浪江上的悲嘆、怒吼、哭泣等等心緒俱是涌上心頭,凝成雲後速流電,炸起驚雷萬丈!
書墨之氣不斷融入墨池之內,惹得墨池的品秩在不斷的提升着,隱約有破五品之狀!
……
號舍之外。
很多學問,很多問題都鐫刻在腦海,思考之時,如春風吹落的瓣瓣桃花,那些答案便記錄在桃花上,他只需捻起一瓣桃花,抄寫其上答案便可。
這樣的題其實很多,主要還是看審題。
……
不僅僅是他,雨中亦有人影漫步而來,身着儒衫,正是之前他與之分享墨竹畫作的二夫子龐紀。
夜深人靜,春雨急驟,一場暴雨突然來臨,降下的雨水宛如天怒,砸落人間,切的漫山桃花零落!
安樂落筆急書,感覺暴雨聲入耳,宛若千軍萬馬之怒號。
“文曲碑動,你們也都察覺到了?”
但對於修行者而言,心神充沛,煌煌如烈陽,自是無需睡眠亦可精神清明。
這是出自《行經》中的一道題,就需要細細審題,看似簡單的題,其實破題點卻是彎彎繞繞頗爲複雜,水能灌溉,火能烹飪,金能切割,木能興作,土能種植,谷能養育,其爲六府,乃天地自然誕生以孕育萬物生靈。
三位夫子頓時一笑。
茅廬下,碳爐燒着沸水,熱氣升騰。
心神甚至在一次次做題過程中,緩緩壯大,做題亦是養神,甚至,有書墨之氣瀰漫,被腰間墨池汲取。
“不太像,有人在作肅殺文章……”
……
三夫子王半山捋了捋鬍鬚,眼眸閃爍一抹思索之色。
此題就極其陰險,隱藏了後半段的題幹,原句乃爲“士先器識而後文藝”,若不知全句,很有可能便答偏了方向,給考官落得一個審題不清的印象。
林四爺很自信道。
二夫子龐紀蹙眉思索:“興許是此次春闈中,出了一位有才華之人,作了一篇得文曲碑認可的文章,方惹得文曲碑動。”
李幼安、林四爺與花夫人正在閒聊,三人賞着水榭春雨夜色,就着燭火光輝,觀看着卷題上一些有特色的題目。
“文曲碑乃我文院至寶,與武廟武魁石一般,具有非凡意義,平日裡文曲榜上那些才子儒生,皆是會將得意文章拿來文曲碑前誦讀,可除了當初李幼安與那山主蘇瞻仙惹得文曲碑動生異象外,便再也未曾動過……”
不少勳貴大府內,已然有儒士在剖析考題,對考題進行解答,待一些考生出考場後,可進行答案的甄對,使得心中有數。
號舍外的暴雨,如化劍瀑,與安樂眉心劍爐不斷呼應,不斷的壯大,不斷的鏗鏘,幾欲要噴薄而出。
開篇之後,安樂眼眸精亮,越書越興奮,滄浪江往北,他見得多少武將落淚泣血,心中自是有所不甘。
“春闈的緣故嗎?”
李幼安就着夜色,飲了一口茶,道。
大夫子聲音沙啞,緩緩說道。
“以安大家的脾性,這題肯定會給出北伐答案,奔馬圖就可看出其意氣,又得前輩所贈青山,若是選擇順着題幹,主推放棄北伐,維持當下之局,那就着實是可笑了。”
故又得思路,德惟善政,政在養民,聖賢之政便是要幫民衆將六府處理好,安排好,得一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便爲惟修,以此破題後,自然就很好作答了。
眉心泥丸宮中,劍爐蘊藏劍氣鏗鏘。
大夫子擡起手,對着文曲碑輕輕一摘,一縷文氣似從其中掠出,縈繞指尖。
有很多題目出題人只摘取了其中一小段,便讓考生作答,若是不曾通讀全文,乃至默誦出全文,很容易答偏。
大趙南遷五百載,繁華如夢蝕骨銷魂,早已磨滅了太多人的鬥志,忘卻了曾經那場壯烈而被悲愴至極的南遷之舉,可安樂不與同,他曾觀趙黃庭的流金歲月,親眼目睹了那一場悲歌。
春闈第一場,考的內容很繁雜,《禮言》、《聖語》、《行經》、《妖論》等等書籍內容,俱是出題範圍。
卷面分這種東西,還是頗爲重要的。
看上去風燭殘年,但瀰漫的心神之磅礴,彷彿一念便可讓無數驟雨,盡數逆流歸天。
心神竟是微微興奮,提筆蘸飽墨,沉思幾許,開始於卷題空白處落筆:
“自古帝王臨御天下,皆中土居內以制蠻夷,蠻夷居外以奉中土,未聞以蠻夷居中土而制天下也……”
三夫子飄然而來,一席儒衫於風中獵獵。
李幼安和花夫人自然皆是懂得這個道理。
例如此題,便出自《聖語》中的名段,出題自是中規中矩,屬於送分題,安樂稍稍思索,便捋清其表達的意思:聖賢太偉大,人民都想不出詞來讚美他,功績也太過卓越了, 猶如光芒照射四方。
墨池乃書香之劍,畫中有香,書中有香,皆可養墨池品秩。
下一刻,暴雨爲之而分簾,三人邁步而出,順着那縷飄忽出的文氣方向而去。
濃郁的書墨之氣涌動而出,安樂眉心的劍爐,都彷彿在書寫這篇文章之時,不斷的顫動,劍氣憑心意,鏗鏘不止。
……
如今大趙皇族之中,主張北伐者其實不少,但大多皆爲武廟武將,例如大將軍葉龍升,武魁狄藏等強者。
或許是因爲修行的緣故,記憶力提升許多,讀過的書俱是印刻在腦海中, 不管是這具身體原本的讀書記憶, 或是穿越而來的讀書記憶,俱是浮涌上心頭。
李幼安嗤笑着搖了搖頭。
他曾見武將泣血哭嚎的不甘,曾見文武官員跪伏船板,面朝故土的哭泣自責,也曾見有人憤怒至極拎起破竹劍便殺向那天下第一的元蒙皇帝。
“蓋我中土之民,天必命我中土之人以安之,蠻夷何得而治哉!恐中土久污羶腥,生民擾擾,故當奮力廓清,志在逐蠻夷,除暴亂,使民得其所,雪中土之恥!”
力主北伐!
反正是放開了寫,安樂自是半點心理負擔都沒有。
花夫人抿了下紅脣,不由道。
三夫子起身,儒衫沾染春雨瞬間被浸溼,他伸出手捻起了一粒雨,渾濁眼眸盯着雨珠,只感覺雨珠中竟是藏着幾許書墨文意。
一步邁出,喧囂且磅礴的暴雨驟然被切割分爲兩半,如簾幕拉開似的。
文院,林間小徑通幽,直通茅廬。
三夫子王半山與二夫子龐紀見狀,不由心頭吃驚,不曾想今夜竟是惹得這位大夫子都出關了。
“現在看來,安樂不會真連殿前會試都入不得吧……”
“猜來猜去無甚意義,我等去觀之便可,能動文曲碑的文章,還是令人有幾分期待。”
立場、道統、見知等等原因,直接導致了二者矛盾的加劇,爭鋒相對不休。
秦相作爲極力反對北伐之人,既然出此題,目的自然不言而喻,就是爲了篩選與敲打。
……
天波水榭中,氣氛頓時古怪了起來。
不知不覺,時間如指間沙般流逝。
一道佝僂蒼老的身影,漫步雨中,宛若縮地成寸而至。
二夫子亦是執禮迴應。
花夫人慵懶的將此題的題目唸叨了出來。
“這題明顯就是個劃分立場的題目,安樂此題不用想,一分將不得。”
秦相?
磨好墨,安樂持狼毫蘸筆,開始於卷題上做題。
三夫子眼中浮現一抹笑,觀其出現,不由作揖。
“低眉折腰本就不是安大家的風格。”
然而,二人剛作揖結束,心神皆是一動,不由望向了一個方向,那兒風雨似是凝固,有腳步聲緩緩傳來。
吾鳥你?
這篇文章甚至隱隱有檄文之意,其志之壯烈,如煌煌烈陽消融山雪!
筆落驚風雨,文成泣鬼神!
這一夜的暴雨,似與安樂卷題上的文章,相互呼應!
例如有一題,題目甚是簡單:“水、火、金、木、土、谷惟修。”
當卷題發放後,外界也皆是得到了具體的考題。
終於,安樂翻到了最後一道“論北伐與否”的大題。
正如唯有那句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方能解心中之憤懣。
“大趙南遷五百載,元蒙皇帝仍氣吞萬里,麾下悍將無數,問:論北伐與否。”
林四爺眸光中亦是閃爍過一抹無言,搖了搖頭,輕嘆一口氣。
例如一題爲曰:“賦得‘士先器識’,得‘文’字。”
答題時自是要先頌揚先古聖賢的教育之功, 點名聖賢都做了哪些利於民的事,又用了哪些賢能, 隨後表達自己的決心,要學聖賢做利民之事,爲人民作大事業等等。
不知不覺,三人破開漫天雨幕,卻又無聲無息的來到了一處號舍之前,舉目望去。
便觀得那號舍之內……
少年脣角飛揚,落筆疾書,墨池飛掠。
心神溢壯志,劍氣滿乾坤!
這章太難寫了,邊查資料邊寫,八點多起牀寫到現在,令安樂所作文章,摘錄改編自朱元璋伐元檄文感興趣的可以看看,令,求月票衝新書月票榜啊,衝到前十纔有曝光,求大夥支持~老李拜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