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到達北宋最富城——汴京!

第488章到達北宋最富城——汴京!

要出門也不容易,李彥從練武場來到內宅,開始在林三的服侍下穿衣。

林家無疑是小康之家,後來林沖用一千貫買了一柄險些要了自己命的寶刀,這一千貫對應到後世值多少呢?

上個世界的唐初時期,還沒有經歷過安史之亂的大貶值,一文錢的購買力勉強相當於後世兩塊錢人民幣,而宋朝的物價由於具體記載的差異很大,衆說紛紜的地方比較多,後世估計,一文錢的購買力,大約在三毛錢到一塊錢的區間內徘徊。

按照七毛錢算,宋朝七百七十文爲一貫錢,一千貫就是七十七萬文,約合後世五十四萬人民幣。

這真的不少了,宋朝重文抑武,但武官的工資福利一點也不比文官少,有的甚至更多,只是精神上往往受欺壓。

所以當林三打開衣櫃,李彥往裡面看了看,發現自己的衣服相當多,令他皺眉的是:“怎麼連士大夫的帽衫和涼衫都有?”

帽衫是北宋士大夫交際時的穿戴,由烏紗帽、皁羅衫、角帶等組成,涼衫是北宋中期汴京的士大夫們,爲方便騎馬出行而創制的服裝,蒙在朝服外,防灰防塵,維持儀態。

林三低聲道:“這些是阿郎爲兒郎準備的。”

李彥明白了:“父親也是想我參加科舉啊,倒也不奇怪……”

林元景心中是盼着兒子能考科舉的,畢竟宋朝是全民科舉,連商人之子都可以參加,武官子弟自然也能參加,只是往往拉低錄取率,讓進士看起來更有含金量罷了。

李彥對改革科舉感興趣,對自己考科舉不感興趣,視線從士大夫的款式上移開:“取一件合身的白袍。”

袍,是宋朝男子最爲普遍的服裝,有官品者服皁袍,無官但生活條件較好者穿白袍,庶人布袍,有時候也有變化。

李彥一向是什麼身份地位,就穿什麼樣的衣服,既不會逾越,也不會穿得破落,故意招惹麻煩。

林三選了身白袍,又挑了抹額,系在額頭上,再選革帶。

古代的達官顯貴們,往往用腰帶來彰顯身份,區分男性的社會地位。

這點宋朝分得挺細,腰帶上綴以各種飾品,三品以上配玉;四品配金;五品六品配銀塗金;七品和內職武官配銀;八品九品配烏銀;流外官員、工商、士人、普通老百姓配鐵、角。

林三看着腰帶上的角飾,有些感慨:“二郎,待你有了九品官身,就能配烏銀腰帶了!”

李彥笑笑,不答話。

整理完儀表後,他帶着林三,走出家宅。

林家住在汴京內城,內城最爲繁華地帶,無疑是位於開封府中心大相國寺,這倒不是完全因爲百姓崇佛,而是因爲那裡是一個巨大的貿易市場,各種雜貨,應有盡有。

李彥卻沒有往大相國寺去,而是來到汴京的御街。

從宣德門到南薰門,一條長達十里,寬達二百二十步的御街。

他帶着林三,匯入人羣中。

唐朝的長安,給人的第一感覺是,工整。

不僅是因爲街道橫平豎直,商人的鋪子也都聚集到規定的坊市內,所以走在同爲御道的朱雀大街時,兩側是成行遮陰的榆樹槐樹,坊牆後纔是深宅大院,飛檐重樓,整座城市大氣磅礴,莊嚴肅穆。

而宋朝的汴京,給人的第一感覺是,熱鬧。

街道兩邊再也不是平整的牆壁,而是店鋪攤販,各種吆喝,車水馬龍,人流如織,隱隱有了幾分後世繁華大都市的味道,倒是讓李彥露出幾分懷念之色。

人就是這樣,以前看慣了繁華大都市,

初見長安那樣規整的城市,就特別喜歡,後來見慣長安和洛陽的坊市制,再看汴京這酷似後世的繁華大都市,又有些喜歡這種人氣鼎沸的感覺了。

只是看着看着,李彥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二十多年後的靖康之恥。

笑容緩緩消失。

後世有一個著名的謠言,五胡亂華的時候,漢人女子被當成兩腳羊吃。

這是假的,正史記載中並沒有這一段。

羯胡把漢人女子當軍糧,和冉閔後來的殺胡令,都是網絡虛構的產物。

冉閔是個標準的政治家,沒有民族立場,需要幫胡人時就幫胡人,需要幫漢人時就幫漢人,至於兩腳羊的真正出處,是宋朝一本文人筆記,猜猜描寫的是什麼時候?

是的,正是靖康期間。

或許後世的造謠者,覺得靖康之恥慘到根本不需要多加描述,所以把這個往前一挪,挪到了五胡亂華裡面。

李彥不是悲觀的人,但當漫步在富麗繁華,甲於天下的汴京街頭,想到那段最屈辱的歷史,都忍不住嘆了口氣。

林三察覺到他的情緒變化:“二郎,你怎麼了?”

李彥道:“我想到一件慘禍,我既然來了,阻止其實不難,主要是阻止之後,又能怎樣呢?有些事情還是改變不了……”

林三露出茫然之色:“二郎說的話,小的聽不懂……”

李彥倒也不急:“無妨,先慢慢看看,觀察觀察,再說其他。”

林三還是沒聽懂,作爲從小生活在汴京的人來說,他左右看看,低聲道:“二郎,新帝登基,大赦天下,這街頭上並無什麼變化啊?”

對於底層老百姓來說,換皇帝其實沒什麼,關鍵還是大赦天下,有什麼親朋好友關在獄中,或者出逃在外的,就有機會洗去罪名,重新做人。

對於李彥來說,換了這個皇帝上位意味着:到達北宋最富城——汴京!太繁華了汴京,誒呀這不宋徽宗嗎?還是看看遠處的金人吧,家人們!

既然想到靖康之恥,剛剛登基,今天才十八歲的趙佶,就是一個不得不說的話題。

很多人覺得,李治的皇位是天上掉下來的,如果不是李承幹作死,輪不到李治,但李治至少是同爲長孫皇后所生的嫡子,真正白撿皇位的,其實是出身在所有皇子裡最差的趙佶。

那麼這位未來的花鳥皇帝,是怎麼喜從天降,白撿了個大宋天子的呢?

因爲他沒媽。

嗯,這麼說似乎有些粗俗,那就換種說法。

因爲他媽死了。

今年的正月十二日,哲宗突然暴斃,別說沒有子嗣,連份遺詔都沒有留下,繼承權自然就落到了他五個兄弟身上。

神宗的同母弟還在,年已十六,宰相建議立其爲子,這本來很正常,但向太后不願意,因爲宋哲宗的生母朱太妃還活着,如果這個同母弟繼位,那向太后的權勢難以保證,就以五個兄弟全部是庶出,並無不同的理由加以否決。

庶出確實是庶出,都不是向太后所生,而其中兩個的生母還在,兩個生母已死,但其生母的養母是仁宗皇帝的嬪妃,能作爲靠山。

唯獨趙佶,生母原爲掖庭御侍,身份低微,年輕病逝,沒媽的孩子反成了塊寶,被向太后一眼看中。

趙佶一登基,向太后立刻“權同處分軍國事”,其實就是“軍國大事息聽之”,成爲北宋第四位攝政太后。

歷史上的今年七月,向太后依約定撤了垂簾,但並不打算還政,她就算不敢跟武則天比,但劉娥還是可以模仿模仿的……

結果這老太婆就被十八歲的趙佶鬥倒了。

又菜又愛玩。

北宋到了這個階段,問題太多了,後續的亡國其實是帶着些歷史必然性,換個皇帝不見得就能好到哪裡去,除非是那種天降偉人,否則該滅還是得滅。

但被滅亡得那麼容易,靖康之恥那麼屈辱,這就是歷史偶然性了, 根源正在趙佶上位,向太后絕對要背鍋。

李彥一路走着,習慣性地考慮起皇帝和太后,突然發現身後側的林三頻頻看向一個方向,而且街上不少男子也步履略帶匆匆地往那個方向走,不禁問道:“那是去哪裡?”

林三笑容賤兮兮的:“二郎,他們是去看女颭啊!”

李彥眉頭一揚:“女颭……女子爭交麼?”

林三眼睛亮了起來:“二郎也有興趣?那我們要不要也去看看?”

李彥奇道:“自從仁宗朝時,溫國公進《論上元令婦人相撲狀》,禁止女颭裸戲爭交,現在汴京還有你們愛看的那種麼?”

溫國公就是十四年前死了的司馬光,按理來說應該稱文正公,但李彥會對范仲淹稱呼文正公,對於司馬光就不喜歡這麼稱呼,以國公代之。

林三根本不知道溫國公是誰,卻聽過那個打壓女子相撲的大奸臣,磨了磨牙,又笑了起來:“確實不許裸戲了,但衣衫不經撕扯,有所損壞,也是無奈,嘿嘿嘿,現在女颭更熱門了呢!”

李彥:“……”

當真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不許裸戲,就來爆衫?這方面真是玩明白了……

林三眼見這位公子感興趣,更是眉飛色舞,如數家珍:“二郎若有興致,近來的撲戲是萬萬不容錯過的,上場的有‘韓春春’‘錦勒帛’‘賽貌多’‘女急快’,都是有名的女颭,去晚了,使銀子都沒地方站呢!”

“這都什麼名號啊?”

李彥失笑,卻也通情達理地道:“也罷,既然你這麼熱切,我就勉爲其難,帶你去看一看吧!”

(本章完)

第三百零六章 準備收網第七百七十四章 曹丞相:我沒有惹你們任何人……第三百八十九章 賣茶那麼久,終於到了收穫的時候第一章 我是李元芳第三百七十一章 武后壞事做盡!第五百八十三章 報應來了!第三百零五章 死神來了第一百七十章 定遠將軍,李元芳!第四百五十五章 要確保冤有頭債有主第二百二十一章 終於輪到我李元芳送書了第八百二十二章 宋江麾下“良民”“好漢”齊聚第八百八十三章 “佐命”:殺你們,何須出刀?第七百零九章 趙佶一覺醒來,親信只剩一個高青天了第985章 中原信仰,入主金國第三百九十二章 武氏詐騙集團第七百五十九章 趙跑跑遷都,昏君無道,當扶潛龍!第1093章 拯救東海龍王的可能第五百三十三章 下一場及時雨!第一百七十四章 你說你們惹他幹嘛?第五百七十五章 感謝朝廷打壓了能查案的,讓我等除惡再無顧…第1195章 必須要有一位無生老母第九百零八章 心照不宣,互相配合(國慶快樂!)第999章 無敵的鄉兵團,無敵的總教頭,再度第八十一章 武氏:相厭相恨一家人第七百四十五章 獅子驄:我不是針對某個人,我是說所有遼人…第六百四十九章 智慧主教的真身第983章 大燕的爵位封賞第1232章 九頭蟲:追隨恩公,撥亂反正,證得第四百八十五章 我是林沖第一百六十四章 回家繼承100010000家產第996章 天殺星的高光時刻即將來臨第一百一十一章 根骨資質,當世第一第八百五十四章 開封易主第五百八十六章 童貫之死第四百三十八章 新羅王:滅國還要誅心?第四百八十章 首個赤色天賦,真武聖體!第三百五十三章 “佐命”到底是誰第二百四十八章 李元芳入宮!第三回合直接剛正面!第七百九十五章 大宋再籤城下之盟,天下沸騰!第七百三十六章 有人在遊街示衆,有人的書院和酒樓紅紅火火第二百六十一章 我接下來說的話,你萬不要激動……第七百七十章 現在想參加鄉勇團,也要接受篩選了!第六百五十章 抄家三人組第1230章 請九頭蟲當外援第1015章 夢幻開局第1182章 八戒:小婿有禮了!第四百五十一章 “佐命”的真正定位第926章 蕭兀納之死第一百八十一章 後悔,現在就是相當的後悔!第二百九十八章 連武士都這麼矮,必是倭人無疑第1147章 天師對我不重要,沒有你對我很重要第二百二十三章 剛擒住了幾個妖,又降住了幾個魔第二百五十九章 經典三選一第六百九十四章 跟着“佐命”前輩一起造反,美滋滋!第五百七十四章 “童話”結束,“兇手”降臨第三百六十三章 初次見面,我是來抓捕你,或者打死你的!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要以爲憑你一個公孫昭,就能澄清玉宇,平…第六百五十三章 天賦了不得的李師師第949章 “佐命”出場,雷電相隨第五百二十六章 偵探順利推理出“真相”第1282章 我有千秋之法,當擇取經人傳於世間第七百四十四章 高俅:只要林沖在河北,我就有信心!第919章 一戰決定二王的結局第八百三十二章 “佐命”:我擇的潛龍,與你扶的蛟龍,較量…第六百一十五章 當好漢開始學文化……第917章 趙宋最強西軍的落幕第八百零九章 軍民洶洶,不能彈壓,將奈之何?第六百六十五章 曾經你們決定了我的人生,現在由我來操縱你…第四百六十七章 吐蕃戰神的末日第五百六十九章 年頑疾,一朝掃滅!第五百二十五章 道不同第1138章 陶仲文的前世是誰?第938章 趙構,金國纔是你的家啊!第926章 蕭兀納之死第一百九十七章 真-靠顏值上位第八百四十九章 換成遼國簽訂城下之盟,進獻歲幣,與鄉軍議…第二百八十一章 都學會搶答了!(爲盟主“的道路上”賀)第1281章 當今的皇帝,配不配爲天下萬民的君第三百二十四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武氏窮!第二百二十一章 終於輪到我李元芳送書了第1272章 意想不到的發展第八百二十三章 歲安的招牌,已經是天下第一等的護身符了!第六十六章 老倒黴蛋了第二百二十七章 一切都不一樣了!第七百七十五章 他甚至不敢笑那林沖無謀,吳用少智……第983章 大燕的爵位封賞第六百六十一章 賺上明尊教(X)帶路黨一網打盡(√)第七百四十九章 諦聽目標:史文恭第七百九十六章 一十二道金牌發燕雲第三百五十二章 這一夢很甜第五百五十八章 定的就是進士的重罪!折的就是士大夫的臉面…第六百五十七章 林沖的白手套——高俅!第七百六十二章 是考驗獨當一面的時候了第七章 爲國爭光第1292章 爲大明遮風擋雨的承諾,今日履行!第五章 李廣弓弦勁第五百五十九章 被活生生氣死的言官第1322章 抉擇第三百二十二章 丘神績獨創的探監式審問法第八十三章 酷吏歸來!別人不敢做的事,我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