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作案時高調,案發後低調

“元振辛苦了!”

鷹兒率先飛回,又過了一日,郭元振及其手下才風塵僕僕地迴歸洛陽城,李彥來到定鼎門外迎接。

“勞六郎親迎,我等大有面子啊!哈哈!”

郭元振畢竟年輕,精神狀態還很好,小半年未見, 只是黑了些,笑聲爽朗,體格孔武有力,看來勤練勁力。

他麾下的內衛則不少帶着憔悴之色,有幾個更是面有病容,有氣無力地行禮:“李閣領!”

這個年代舟車勞頓, 去一趟嶺南真的是太折騰了,李彥真心實意地道:“諸位的功勞我謹記在心, 府上已經設宴, 請!”

衆人頓時興奮起來,郭元振更是笑道:“爲六郎辦事,是最舒服的,六郎絕不會虧待我們!走,今晚飽餐一頓,不醉不歸!”

等到酒飽飯足,李彥讓許大準備了上等的布帛茶餅,給這些內衛送回家中,留下了郭元振:“嶺南之地如何?”

郭元振眉頭一揚,拍了拍胸膛,十分驕傲地道:“名不副實,雖然夠燥熱的, 但我也沒有生一場病,遠沒有別人說的那麼可怕!”

李彥心想歷史上你身爲進士,在那邊一干就是十幾年的縣尉,居然還享受得很,這樣的也沒幾位了。

正常情況下,天下三百多州的刺史,按照品階來說都是三品紫袍,可那種偏遠下州的刺史,讓京中的六品官去,都不見得願意,嶺南毫無疑問就是最不願意去的地方,沒有之一。

當然,那裡也不是沒有人才,比如原歷史上的郭元振,被武則天慧眼識珠,稱得上是裡最具代表的寒門士子,又比如開元盛世裡的名臣張九齡,也是出身嶺南。

但特例歸特例,真實的情況是嶺南的州縣官員常有空缺,許多官員被派去哪裡,都不願上任,在路上託病返鄉,疏通關係再謀差事的,反正施展渾身解數。

郭元振也正好提起這點, 皺眉道:“嶺南州縣的官吏缺員嚴重, 在位的也辦事拖沓,互相推諉,若不是他們這般低效,我不至於拖了這麼久纔回來。”

李彥取出之前鷹兒帶來的案卷:“你收集的資料我已看過,目前最大的嫌疑者,是案發當晚院內所喊的‘吳王’,也就是現在的吳國公。”

“永徽四年,吳國公在長安宮禁之內被縊殺,有子四人皆未成年,全部流放嶺南,有女亦四人,被罰守獻陵。”

“關於這位吳國公的兒子,你接觸過了沒有?”

郭元振笑道:“我都接觸過了,在嶺南流放的那些案犯,我用內衛身份,但凡是能見到的,都問了一遍,不誇張的說,我現在比刑部都官司都要了解那些犯人!”

李彥讚許道:“依你之見,吳國公的四子如何?”

郭元振道:“吳國公的長子隱忍有野心,次子在嶺南染疾病死,三子聰慧沉穩,對於我內衛瞭解最深,四子就是一位普通的郎君。”

這個概括夠簡略的,李彥對郭元振的識人之明更是暗暗點頭。

李恪的四子在歷史上,是到了武則天光宅年間,才被赦免,回到洛陽襲爵。

長子李千里在武則天掌權期間,一直十分恭順,數次進獻祥瑞,但後來悍然參加神龍革命,推翻武則天統治,堪稱臥薪嚐膽了。

李顯上臺後,他進封成王,身居高位,不過政變上癮,後來跟隨李顯太子發動景龍政變,事敗被殺。

這種經歷和歷史上李敬玄之子李思衝,幾乎是一模一樣,先是神龍革命擁護復辟,進封高位,然後跟隨李顯太子政變,還想重續輝煌,結果悲劇。

李恪的第三子後來也頗有才幹,

在武週一朝歷任六州刺史,還和其兄李千里一起平定邊遠地區叛亂,其子孫一脈更是興旺,達官輩出。

李恪的第四子則較爲平庸,沒什麼作爲。

郭元振寥寥數語的評價,雖然不是完全準確,卻也大致應了幾人的一生,李彥更加放心採納他的看法:“那這三子對於前趙國公的看法如何?”

郭元振道:“恨是肯定恨的,可以看得出來他們對於長孫氏全族身亡相當暢然,但若說是他們向長孫氏復仇,且不說有沒有那個膽量,也沒有那個能力。”

李彥微微點頭:“那吳王的其他族人呢?他當年王府的屬臣也被流放了不少,那些人如何了?”

郭元振道:“基本都病逝了,嶺南之地對於我等身強力壯的年輕人來還好,就是燥熱潮溼些,但對於上了年紀的人卻根本適應不了,還有蚊蟲叮咬,蛇蟻出沒,確實難熬。”

李彥目光閃了閃:“有線報稱,吳國公臨死前,痛斥前趙國公,說他構害良善,宗社有靈,當族滅不久,可有此事?”

郭元振仔細回憶了一下,搖了搖頭:“沒聽過這等言語啊……”

這段很著名了,吳王李恪臨死前大罵,說長孫無忌竊弄威權,構害良善,李唐皇室如果顯靈,接下來就要滅他的族,結果長孫氏還真沒滅了,可謂報應不爽。

但這一段其實出自野史小說,後來被《資治通鑑》引用,真實度可想而知。

沒辦法,古人特別喜歡這類預言,比如上官婉兒在孕時,有占卜“當生貴子,而秉國權衡”,生下女子後,旁人都嗤笑是假的,結果上官婉兒專秉內政,果如佔者之言,這一段是後朝散文收錄,非正史,真實度存疑。

又比如李淳風說唐三代後有武氏起而滅之,這一段出自野史,基本可以確定是到了武則天登基後,市井中才有流傳。

說白了都是先射箭,後畫靶,事情發生後,再編造出當年的預言,宣示天命所鍾。

既然郭元振沒聽說當年李恪罵過這個,說明當面痛斥的可能性就不大,李彥眉頭微凝:“元振,你想過沒有,如果此案的動機真的是爲吳國公復仇,那倒罷了,雙方確實有大仇,但如果不是,兇手爲什麼要栽贓給他呢?”

郭元振不太明白:“因爲吳國公最有身份,也最恨長孫輔機啊,栽贓到他身上,不是順理成章的嗎?”

李彥道:“這是正常的想法,但問題在於,此案事後是不是被壓下去了?”

郭元振點點頭,然後回過味來:“我明白六郎之意了,兇手選擇吳國公栽贓,在動機上固然合情合理,可一旦關係到這兩位,事情就鬧大了!”

李彥道:“這也是爲什麼都官司失火,案卷被燒。”

“如果新任的官員注意到案件細節,一旦上報,關係到‘前趙國公’和‘吳國公’,那先帝肯定就會調查此案,只有一把火燒了,嶺南之事傳達不到京城中,才能暫保無恙。”

“而恰恰是這點,也暴露出了兇手不願意這起案子被人關注,這又與吳王鬼魂復仇的細節產生了衝突,作案時高調,案發後低調,這不是自相矛盾麼?”

郭元振大爲佩服:“不愧是六郎,僅憑小小細節就能分析出這麼多,如此說來,案發過程中應該是發生了某種意外,導致了兇手事後不得不做出諸般遮掩?”

李彥卻有些無奈:“以上都還停留在猜測階段,時間太長了,只能先從邏輯上的分析入手,如果線索再多一些,其實不必如此……”

郭元振聞言有些遲疑地道:“六郎,我聽到一個說法,但不太好辦,與太后的外戚有關。”

李彥道:“但說無妨。”

郭元振道:“聽說太后的兄長武元爽,即是如今周國公武承嗣的父親,他的病逝與此案有些關聯。”

話音剛落,他見李彥露出欣然的神色,趕忙勸道:“六郎,那畢竟是周國公,我們詢問時是不是要迂迴一些,不然太后失了顏面,也給羣臣攻訐的藉口。”

李彥失笑:“你剛剛回來,恐怕還不知道,現在的武氏子弟,已經不是你去之前的武氏子弟了,太后的顏面也損失了一些……”

“他們又犯事了?”

郭元振想到之前武懿宗犯的事情,也知道這羣武氏子都是廢物,對於這羣傢伙又作惡並不奇怪,卻還是道:“血濃於水,他們與太后的血緣關係,終究是割捨不了。”

李彥心想武后現在最痛恨的就是這點,正因爲血脈是先天註定的,她哪怕再做出厭惡排斥的姿態,武氏子做的每一件壞事,都要算一份大的在她頭上。

想到接下來又是最喜歡的環節,他先將之前的詐騙案和叛國罪講述了一遍:“那兩個被捕的武氏子接下來要在刑部行刑,我要去監督,你也來看看?”

郭元振聽得既感震驚,又覺得有趣,笑道:“這般好事怎能少了我,同去同去!”

兩人又休息了一段時間,到了時辰後來趕往皇城。

不出意外,丘神績風雨無阻地第一個趕到,見到郭元振笑道:“元振從嶺南迴來了啊?精氣神不錯,你倒是趕了個巧!”

郭元振有些羨慕地看着丘神績的緋袍:“能陪丘機宜一起觀刑, 可不是我一直所願麼?”

丘神績挺着肚子,發出爽朗的大笑聲。

刑部官員心驚膽戰地看着他們,實在不明白這等心態是怎麼培養出來的,甚至免不了戰戰兢兢。

這畢竟是殺皇親國戚,太后的直系親屬,哪怕在貴人眼中,武氏子早就聲名掃地,但對於他們這些官吏而言,還是難以抹除心中的階級敬畏。

就連劊子手揮舞刑具的姿勢都不再那麼昂揚,頗有些小心翼翼的感覺。

這種不能快刀斬下的磨蹭,反倒讓武承業和武元宗更加恐懼,哀嚎不絕,直到李彥貼心地彈指點出。

不再是石子,不再是細針,就是自身的勁力勃發,猶如無形劍氣飛出。

當着衆人的面,卻又無人能察覺,只覺得一陣冷風颳過,悄然刺入二武的脖子。

武元宗首先歪倒,武承業緊隨其後。

【不斬無名(生效)】

【武元宗最高屬性爲家世,抽取家世屬性點失敗】

【不斬無名(生效)】

【武承業最高屬性爲家世,成功抽取1點家世屬性點】

……

劊子手不知道自己的業績又雙叒叕敠被搶了,終於打破了對皇親國戚的敬畏,一刀斬下。

望着滾落的人頭,四處噴濺的鮮血,就連剛剛嬉皮笑臉的郭元振都沉默下去,半響不發一言。

直到李彥帶着他和丘神績離開刑部,一句悠然的期盼,讓他徹底繃不住了:“一回生二回熟,若是武氏子再爲惡,外戚問斬的多了,再行刑時就會熟練了。”

第1128章 京師之上,神龍現蹤第三百九十章 我說什麼好,吐蕃人就得認爲什麼好第1142章 小倩:太子哥哥也成鬼了?第一百八十六章 內衛壓力大了,暗衛居然發老婆!第三百七十三章 丘神績之威第一百五十三章 江南血案結!第1316章 齊天大聖,今非昔比!第七十一章 我來了第一百零四章 你的人不錯,接下來是我的了!第四百九十三章 開封府什麼時候多了這麼牛逼的人物?第六百零八章 造反專業戶,摩尼明尊教第七百零九章 趙佶一覺醒來,親信只剩一個高青天了第四百三十八章 新羅王:滅國還要誅心?第二百四十三章 讓你捂蓋子,直接羣情激奮,妖后亂國!第1082章 《東海龍王還魂事件》第八百六十二章 簡王投林沖,此天命也!第三百七十七章 盯緊武后的小密探——上官婉兒!第五百零一章 當着偵探和無數人的面,幫兇手脫罪第三百九十一章 吐蕃“鳳雛”與武氏“臥龍”大唐篇結束總結第六百九十六章 董平:呦,趙中丞你的女兒挺漂亮啊!第四百四十七章 李元芳:我來爲聖人改命!第三百零二章 大唐夢實現了第六十一章 升官第一百五十六章 該結束士子案了第一百四十章 此案由此而生,也將由此而終!第1276章 老君多寶,助我修行!第四百六十五章 單項屬性提升至世界極限的天賦第二百零六章 爲了伐木累第二百四十四章 武后的心理陰影第六百四十四章 神通與天賦的絕配第六百一十章 從未見過如此囂張的反賊(爲盟主“鳳羽舞菲…第二百九十四章 榮譽大唐人第三百零九章 統統拿下!第1202章 嚴世蕃跟着天師學修仙?第1096章 真的是小白龍!第1319章 最後的時刻終於到來(高考加油!)第五百七十一章 這一幕,應該名留青史!第1207章 嚴嵩:天師還沒用力,如日中天的嚴第962章 對士大夫,要麼不做,要麼做絕!第三百零三章 “臥龍”“鳳雛”,得之可安洛陽第1316章 齊天大聖,今非昔比!第五十七章 讓我看看!第三百零四章 刺客:爲什麼我們走到哪裡,哪裡就出事?第五百零九章 林沖的養望之法第1311章 不度衆生的救世之舟第一百八十九章 全自動摸魚式教徒(爲盟主“的道路上”賀)第八百三十七章 河北頭頂上的那片天,要換了!第五百五十章 但凡有困難,就去請兄長!第八百五十一章 希望你們從實力和地位出發,好好看一看在跟…第四百七十五章 被下毒的武后與被逼瘋的楊思儉第八百六十三章 人心所向,天命之助,何須人爲製造的祥瑞?第一百四十章 此案由此而生,也將由此而終!第1128章 京師之上,神龍現蹤第一百四十章 此案由此而生,也將由此而終!第1040章 “起死回生”第七百二十章 得此龍駒,還不得滅一支軍隊,慶祝慶祝?第二百二十章 大唐使節傳統技能——借兵!第二十五章 直接當官?第五百三十三章 下一場及時雨!第1177章 又見道醫手術中第七百八十一章 在遼國境內,豎起梁山大旗!第1202章 嚴世蕃跟着天師學修仙?第四百一十一章 犬畏其主,卻又反咬其主,自然要打死第一百三十三章 我與賭毒誓不二立!第一百一十七章 建議你下載一個國家反詐中心APP求下月底的雙倍!第1146章 營救太子!第1076章 我們中出了一個奸細?第1231章 納頭就拜!第1178章 冒充王母的無生老母?(新年快樂!第三百二十九章 快點找到人吧,否則我要天下第一了!第一十五章 我本來不想繼續出風頭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玄武門銷丹第四百七十三章 終於正式見面了,朴正恩!第一百一十八章 狄胖胖:糟糕,口頭禪被學走了!第四百八十一章 不捨的告別第1067章 嘉靖破天荒的巨大反應第七百九十九章 “佐命”入陣擒遼帝第1278章 滿載而歸第三百八十七章 李元芳得道多助,武后失道寡助第八百七十六章 帝王心術第1303章 裝天第四百三十三章 你的資質已經曠古爍今,古往今來也罕有幾人第六百二十六章 努力之後,實力再進第四百四十七章 李元芳:我來爲聖人改命!第五百二十一章 光天化日之下的作案第二百零一章 出乎意料的嫌疑人第1114章 幕後黑手終暴露第1103章 對嘉靖的遠程攻略中第六十五章 你故意找茬是不是?第六百九十七章 丁潤:我沒動手啊,趙挺之被滅門了?第四十章 怒火第一百三十九章 血案真相第八百二十一章 觀望天下,靜候真龍天子第六百九十七章 丁潤:我沒動手啊,趙挺之被滅門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全自動摸魚式教徒(爲盟主“的道路上”賀)第七百七十一章 霸王勇冠三軍,林沖卻不止是霸王……第一百五十七章 丘神績之名,可止惡人啼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