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徐州歸順

“你說什麼?盧植跑了?”

穆易有點頭疼,他就說曹操身邊怎麼沒有盧植,原來盧植居然從其他地方跑路了。

但是看了看曹操身後的荀彧、荀攸、典韋、曹仁……

穆易也只能無奈地揉揉太陽穴,把盧植的事情拋在一邊,在這種戰場上,想要抓住一兩個存心想要跑的人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他能堵住曹操已經是很幸運的事情了,想要同時堵住盧植,那隻能說是想多了。

而且盧植這種大儒也是燙手山芋,真砸在手裡就有點太麻煩了。

“好了,奉孝,你去安排人手接管兗州吧,這邊暫時就交給你來處理了!”穆易吩咐了一句,將兗州的處理事宜交給了郭嘉。

曹操已經投降,接管剩下的郡縣很輕鬆,最主要的問題還是如何處理與兗州世家之間的關係。

不過郭嘉帶着大軍,料想也不會有那種頭鐵到拼死反抗的世家,大勢在穆易手中,他們也翻不出什麼浪花來。

“喏,主公要去徐州?”郭嘉冷靜地點點頭,然後略帶猜測的問道。

“是啊,元直傳來消息,徐州牧陶謙想要見我,將徐州牧讓給我,雖然現在徐州也已經是我的了,但是如果有陶謙配合,後續我們能省不少事情!”穆易點了點頭。

陶謙畢竟是徐州牧,而且在位期間做的很好,很多徐州人都受了陶謙的恩惠。

在這個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的時代,如果他們殺了徐州牧強行奪取徐州,後面肯定會有很多人出來搞事。

如果能有陶謙自己退位讓賢這層buff在身上,他們後續在徐州展開工作的時候會順利不少。

穆易抵達徐州很順利,帶着第一黃天軍團也沒有什麼不開眼的盜賊敢跳出來。

“見過青州牧!”陶謙迎接穆易的陣勢很隆重,顯然是在爲讓位做準備。

看着陶謙那斑白的頭髮,還有那撐着柺杖迎接自己的身形,穆易默默地嘆了口氣,歲月還真不饒人。

“見過陶公,喊我正平即可!”穆易對着陶謙施禮。

“正平有禮了!!”陶謙佝僂着身形握着柺杖對着穆易回禮。

“陶公。”穆易嘆了口氣,伸手扶了一把陶謙,他明顯的感覺到陶謙已經時日無多了。

“哈哈哈,不必如此。”陶謙大笑,但是卻很明顯的感覺到一種英雄遲暮的悲涼。

“我本來很好奇徐元直那樣的英才爲什麼會效忠於你,結果你用擊潰曹孟德無聲的告訴了我!”陶謙大笑着稱讚着穆易。

他也沒想到,穆易這麼能幹,兩線開戰,而且全都是大獲全勝。

“陶公謬讚了,易也是運氣好罷了!”穆易謙虛的說道。

“哈哈哈,手握三州之地,如果只是運氣好的話,未免也太好了一些了!”

兩人寒暄之際,徐庶帶着人匆匆趕了過來。

“元直,你這是!”穆易皺了皺眉頭,徐庶身上居然有血跡。

“正平不用理會,一些跳樑小醜罷了!”

陶謙搖了搖頭,對着穆易說道。

“徐州宵小衆多,殺之不竭!倒是讓正平見笑了!”

“我老了,也就只能讓元直代替我動手了!”陶謙說到這裡的時候,笑了起來。

和徐州世家糾纏了多少年,結果老了老了,才發現這些世家實際上孱弱的可以。

只需要一場戰爭,就能完全摧毀他們的依仗。

不過這些世家也確實是生命力夠強,也足夠噁心人。

這些天他大殺特殺,把徐州世家不聽話的殺了一個七七八八。

按道理來說,徐州應該沒有反對勢力了纔對。

自從他打開城門把徐庶迎入徐州城之後,結果隔三差五就會出現一些刺客和死士,對着自己和徐庶發起刺殺。

雖然每一次都能輕鬆的鎮壓,但是就像是癩蛤蟆爬在腳面上,十分膈應人。

徐庶本來和自己一起在迎接穆易,結果突然跑出來一堆人,想要把自己弄死。

陣容之強大是前所未有的,甚至可以稱得上是一次叛亂了。

要不然徐庶也不會在這個節骨眼上離開,自然是爲了將所有叛亂者殺掉,保證穆易的安全問題。

陶謙看了一眼後面默不作聲的陳登,眼中閃過了一抹寒光,徐州的世家還真不懂事,原本以爲陳登會是個聰明人,沒想到也是一個蠢貨。

想要刺殺自己,然後靠着陳家的聲望獻州,以此來在青州中混個好地位嗎?

想法不錯,可惜他沒死掉!

陳登這個人什麼都好,就是太過於注重家族的利益了,反而讓自己在一衆謀士當中落入了下乘。

陶謙面無表情地督了一眼陳登,既然你找死,那就不要怪他絕情了。

陶謙將穆易迎入了徐州城之中。

陶謙和穆易到府衙之後,帶着穆易入席,坐在和自己平齊的主位,然後猶豫了一下傳令陳登召集徐州大小世家。

雖然徐州剩餘的世家不多了,但是畢竟還是有一些世家活着的。

陳登面無表情的帶着徐州大小世家的人入座,很明顯其中有不少的人在見到穆易和陶謙的時候就有些畏畏縮縮。

陶謙殺的太狠了,尤其是在徐庶還給陶謙一千丹陽老兵之後,很多世家根本沒有反對陶謙的力量,被輕易的殺了個乾淨。

“正平,你看這徐州如何?”陶謙給穆易敬了一杯酒,然後笑盈盈的說道。

聞言的徐州大小世家皆是一顫,對於他們來說當這個事情變爲現實之後,處境變得更加艱難了。

陶謙雖然大殺特殺,但是終究是沒動他們,只能說死掉的那些世家算是鬥爭失敗。

而接下來要面對的穆易,那可是完全站在世家對立面的,搞不好會連他們也一起殺掉,可是現在他們想跑也沒得跑,只能聽天由命。

“徐州不愧是天下富碩之地,非一般州郡可比,陶公治理有功,令人傾佩!”穆易實事求是的說道。

“哈哈哈,比不得正平,僅用短短時間就將破爛的青州,治理到現在這般不輸徐州的程度!”

陶謙眼中閃過一抹緬懷,進而笑着迴應穆易。

奉承這種話,終究是要看誰來說,小癟三來說和穆易來說,自然是兩個分量。

前者他不會有絲毫的在意,而後者足以讓他開懷大笑。

雙方客套了起來,花花轎子衆人擡,一時間其樂融融。

酒過三巡之後,陶謙突然對着手下吩咐道。

“來人,去將徐州印綬拿過來!”

很快孔融和鄭玄跟在捧着徐州州牧大印的侍衛身後走了上來。

“孔北海,康成公,今日特地請你二人來做個見證,辛苦二位了!”

陶謙要讓位,自然需要見證人,而陶謙所選擇的自然是名士,還是和青州關係莫逆的兩位大儒。

雖然現在這兩位大儒都被打上了青州的標籤,但是他們說的話依舊具備一定的公信力。

就算是陶謙今天死在宴會之上,有孔融和鄭玄背書,也沒人能用這件事情來攻擊穆易。

陶謙拿起徐州州牧的印綬,輕輕的撫摸了兩下。

“正平,接好了,從今天起你就是徐州牧了。”

“陶公……”穆易早有心理準備,眼見陶謙這麼直接的將代表着徐州權力的印綬遞了過來,也雙手接住。

“照看好徐州百姓,莫要讓其再遭如此禍患!”陶謙鬆開雙手。

“如果正平有心,爲我照拂我的兩個兒子,也算是爲我了卻一樁心事。”

陶謙嘆了口氣,他還是放不下自己的兩個兒子,可憐天下父母心,他也只是一個普通的父母罷了。

“易定當不負陶公所託!”穆易鄭重地說道。

另一邊鄭玄做着史官的活,將這件事完完整整的記載在書卷上,然後寫上自己的名字,孔融也在做着同樣的事情。

這是他們作爲見證人的工作,今後如果有人要質疑,就必須先跨過他們這一關。

“恭喜正平公!”

府衙之中響起了一片喝彩之聲,徐州徹底信穆了。

“老朽年邁體衰,就先行告退了!”陶謙也對穆易抱拳恭喜,隨後便自稱身體不適開始退場。

實際上也是將場面交給穆易,讓穆易去解決之後的事情。

“元龍,你來扶我離開,我還有些話要對你說!”

不過陶謙在離開的時候,喊上了陳登。

陳登有些無奈,知道之前的刺殺惡了陶謙,對方這是給他上眼藥呢。

被打上陶謙嫡系的標籤,他在青州想要混個不錯的地位,需要付出更大的代價,做出更大的成績才行。

不過陳登也只能跟着陶謙離開,萬一陶謙在此刻挑明,他們陳家就真的糟了。

更可怕一點的,陶謙最後直接把他們陳家抄了,他們也沒地方說理去。

本身就是他們先動的手,想要踩着陶謙的屍體更進一步,沒能成功,現在自然是要迎接反噬了。

“諸位,我穆正平既然接了徐州牧的印信,諸位也認我爲徐州牧,那麼諸位還請聽我一言。”穆易舉起一杯酒,對着剩餘在場衆人說道。

“正平公請言!”衆人連忙齊聲附和道。

“過去的事情我可以既往不咎,諸位還請先維持徐州府衙運轉,但是這徐州今後的法規必須按照我制定的規矩來!”

說到這裡,穆易飽含深意地看着在場的衆人。

“法規無情,還望諸位不要以身試法!”

“正平公仁德。”徐州衆人皆是俯首說道。

他們鬆了一口氣,不論怎麼說最壞的情況都沒有發生,穆易治理徐州還離不開他們。

之後自然是主客盡歡,當夜穆易留宿在徐州府衙,自此徐州歸穆。

然而第二天,穆易就受到消息。

陶謙死了,死在了陳家之中。

得到消息的穆易大驚失色,連忙趕到陳家之中,陳家已經被徐庶包圍了起來。

不管怎麼說,昨天陶謙剛把徐州讓給穆易,今天就死了,就算由孔融和鄭玄背書,不會成爲被攻擊的話柄,但是影響極其惡劣。

“陳珪、陳登,你們還有何話可說!”

穆易看完現場之後,面無表情地注視着面前的陳珪和陳登。

陶謙怎麼死的不重要,重要的是陶謙死了。

如果他不想頂缸,那麼就只能讓陳家頂缸了。

陳珪和陳登兩個精神謀士此刻皆是面如死灰,以他們的腦子很清楚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可一切都發生的太快了,陶謙前腳剛死在他們陳家,後腳徐庶就登門拜訪了,他們連跑路都做不到。

陶謙用命將他們陳家和徐州世家拖入了地獄,現在穆易完全可以光明正大的剷除他們陳家。

與其說是巧合,不如干脆說,這就是穆易和陶謙達成的協議。

收拾了他們徐州陳家,既可以殺雞儆猴,也可以瓦解世家之間的聯繫,一舉數得。

最關鍵的是,給了穆易一個藉口,一個處理徐州世家的理由。

陳登很清楚,他們不論說什麼,都逃脫不了滅門的下場。

他們這一刻才明白,穆易不想和他們這些世家共治,穆易要的是絕對的控制權。

陶謙也就是看出了這一點,所以才慷慨赴死,這份貢獻會讓青州把陶謙的兩個兒子徹底的供起來。

就算因爲天資問題,無法飛黃騰達,但是今後大富大貴絕對不成問題。

“殺!”穆易見陳登面如死灰,也就搖搖頭走出陳家,對着身旁的馬二和白河冰冷地下達命令。

“恭喜主公!”徐庶悄無聲息的出現在穆易身邊。

“做的不錯!”穆易督了徐庶一眼“不過,沒有下次了!”

穆易不喜歡這種手段,不過徐庶他們的便宜行事的權利是他賦予的,所以穆易也只是敲打一下徐庶,並沒有斥責徐庶。

“喏!”徐庶額頭冷汗流淌。

雖然穆易的語氣很溫和,但是他就是感受到了沉重的壓力,這種壓力讓他背脊發涼。

“說說吧,接下來,打算怎麼處理徐州的世家?”穆易平靜地問道。

“遷往青州!將青州的官員調動到這裡來!”徐庶給出自己的處理意見。

青州的官員都是老班底,讓他們來處理徐州的政務,是值得放心的。

而且青州民心在手,就算是這些徐州世家想要整幺蛾子也沒辦法。

“不行,青州吏治剛剛清廉,怎麼能把這些害羣之馬放在青州,到時候挫傷了百姓的熱情,這些官員萬死難辭!”

穆易搖了搖頭,拒絕了徐庶的提議。

“而且,這些世家在當地確實有助於推動治理,這是現實情況,沒有他們配合,想要把法律法規推動到各村各戶,難度很大!”

穆易緊跟着說道,他是實地考察過的,百姓對於當地世家大多數都抱着一種很複雜的態度,但是從大體上是很信服的。

青州那般破敗之況,宗族勢力都很有威信,更遑論是徐州這種地方。

第393章 澳大利亞的妖獸第198章 假戲真做第465章 砧板上的魚肉第400章 羅馬使者團的震撼第373章 大發展時代第303章 大軍出擊第44章 火燒洛陽第226章 韓信的實力第448章 燃燒的羅馬帝國第39章 絕殺第5章 天公將軍張角第97章 青州狼騎?第138章 巡獵和豐饒第57章 福兮禍兮第380章 巴蛇蛇羹湯第51章 德魯伊學徒第515章 大宋攻略啓動第426章 近在咫尺第13章 新世界的初遇第64章 黃天姬的功效第500章 海軍真正的作戰第291章 焦灼的戰局第491章 奇蹟後的道路第321章 爲所欲爲的奇蹟狼騎第329章 疑惑不解的情況第140章 出兵第353章 瘋狂的人口貿易第61章 黃天姬第88章 夾擊之勢第371章 波斯薩珊王朝的提前問世第65章 不科學的科學技術第153章 琅琊諸葛亮第353章 瘋狂的人口貿易第352章 星辰空間第69章 穆易的軍團天賦第406章 意料之中的意外第348章 駱駝騎的哀歌第224章 兵仙韓信第188章 袁紹行動中第415章 王見王第507章 世家的集會第342章 北疆牧場的搭建第521章 夜襲第227章 通往勝利的方程式第160章 法正和諸葛亮第277章 重鑄榮光第290章 龍神和獸神第420章 吳起的疑惑第132章 成神?第377章 海盜王甘寧第389章 敗北的宋軍第496章 天下何人不通漢第289章 神話的復甦第425章 圍剿酆都第164章 冢虎司馬懿第178章 冰雪連天鎖金國第86章 星辰轉世第166章 袁術北歸第74章 文學盛會第234章 與神邸一系的正面交手第181章 崩潰的金兀朮第446章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第478章 束手無策的奧丁第438章 最終決戰的機會第91章 郭嘉郭奉孝第28章 毒士李儒第11章 變數第435章 天變下羅馬的損失第1章 小賢良師第300章 劃破天際的銀龍第442章 堵上一切第75章 浩然正氣第17章 精靈的野望第6章 張角的遺產第304章 匈奴!必須死!第143章 丹陽的落幕第211章 動亂的開始第15章 信息差異第338章 終結一切的一刀第142章 于禁的決心第376章 水淹七軍(海洋版)第236章 戰略轉移第508章 會談進行時第485章 打穿一切的黃天軍團第6章 張角的遺產第235章 令韓信感慨的界限突破第518章 彙報近況第270章 強大的元素之神第367章 嚴顏的決意第39章 絕殺第431章 天變第383章 佛界佛陀大勢至第39章 絕殺第468章 奇蹟之爭第172章 趙雲 馬超 龐德第474章 長生天成吉思汗第361章 點燃戰爭的導火索第263章 肥豬賽大象第396章 佩尼倫斯的心思第4章 糧食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