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招攬

吳三桂一時楞住了,也可以說是驚嚇到了!

兩路並進!

這次看來是下了決心的!

當然!吳三桂已經收到京城來信,注意關外動靜,但是他想不到?華夏軍這次動靜這麼大。

吳三桂再次抓起桌上的酒瓶喝了起來,裝住平靜的問道:“魏將軍!”

“不要將軍,將軍的叫着,我比長伯年長,託大,叫一聲哥!”魏豹很豪爽的說道。

吳三桂想不到魏豹這麼好說話,這個和大明所有官員都不一樣啊?到是他?吳三桂作爲軍人反而扭捏起來了。

看到魏豹這種性格,吳三桂的內心開始傾向與華夏國了,笑着說道:“魏哥,不知我能做什麼?”

“爽快!“

“長伯!不需要你做什麼,也不需要關內的明軍兄弟們做什麼!“

魏豹接着說道:“只要安心的守好山海關即可,到時候等着我華夏軍大破清兵,到時候把皇太極有這個老賊抓來讓你好生瞧瞧。“

魏豹說的很隨意,也豪邁。

這到是讓吳三桂放心了,他一開始以爲家中老父來信?華夏軍是想讓立即投靠了,再聽到剛纔魏豹所說?開始圍剿清兵了,更加劇了他心中所想。

可是現在?讓他安心在關內守城牆,反而內心好像被刀紮了一下,不好受,有一種被瞧不起的感覺。

一時感到心情鬱悶,開始喝起酒來。

人就是這樣?如果魏豹想讓吳三桂出兵?估計吳三桂會以各種理由來做藉口,現在好了?魏豹根本就不提出兵這回事。

鄙視!

無視!

“長伯,怎了?“

魏豹看到吳三桂接連喝了起來,關切的問道。

吳三桂故作醉意的問道:“魏哥!如果打完清兵?下面。。。。。。?“

魏豹入下酒瓶,說道:“那還想啥啊!當然是攻下北京城,讓我們王爺坐在龍椅啊!“

“長伯!“

魏豹笑着說道:“我是受王爺所派,特意從大寧城趕來,爲得是山海關而來。“

“魏哥請說!“

吳三桂知道正戲來了。

“就像你剛纔所問?打完清兵,華夏軍肯定是攻下京城的。但我們王爺不想生靈塗炭,至於山海關?畢竟還有數萬將士,一直在和清兵對戰。

王爺的意思是說,山海關所有明軍兄弟,也包括長伯你!好好考慮下以後的生活。皇太極一但被拿下?我們在東北的華夏軍,將從京城任何一個關口進京。

我之所以這樣說?只是想告訴長伯你,華夏軍不是一定從山海關進京,不然?清兵當初進入大明?也是從其他入口進京。“

吳三桂點頭,一想到當初清兵入京,被華夏軍打了兩個伏擊,從此華夏軍明聲開始大熱。

魏豹接着說道:“長伯!你應該知道我華夏軍實力,其實早年前?我華夏軍就有一統江山的軍力了。

只是我們王爺一直在做佈局而已。

你們看到的是韃子,是皇太極,是明軍,是大明那些農民軍!

而我們王爺呢?卻是看的外面的世界,像羅剎國,歐羅巴,北方大陸!“

吳三桂對外界還是有點認知的,但從魏豹口中說出來,還是很震撼的,他此時心裡有種擔心?貌似好像他下面的幾十萬明軍,在華夏軍眼中也就這樣。

到了最後,魏豹誠懇的說道:“考慮一下!加入華夏軍?“

魏豹自己覺得不會勸人,更不會做這種說客,可是命令是王爺下的,他不得不執行。當然天波也來信說明,整封信四個字可以解釋,實事求事!

當初!參謀處內張參謀就極力勸說天波對吳三桂招降,可是天波是知道歷史的啊!當時心裡很不舒服,不爽!

說說下面這段歷史。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崇禎死、明廷亡,吳三桂和所有明廷故臣一樣都在尋找出路。而一條最簡捷的出路就是投降大順。大順對吳三桂的政策亦是招降。李自成遣使吳三桂,給予其四個月軍糧及白銀百萬兩,並聲明“俟立功日升賞”。這對於已缺餉一年多的吳軍確實是雪中送炭。

吳三桂已有降意。就在這關鍵時刻,吳三桂先後接到兩種文書。一是大順使者所持其父吳襄勸其歸順李自成的書信,二是有人送給吳三桂密信,詳告其父被劉宗敏抓捕追髒,遭到嚴刑拷打。其父已湊白銀五萬兩,但離劉宗敏所索二十萬兩甚遠。此外,吳三桂愛妾陳圓圓亦被劉宗敏霸佔。

吳三桂聞訊大怒。遂拔劍斬案、升帳演兵場,斬一名來使,將另一名割去雙耳,令其傳言李自成:“李賊自送頭來。”同時,起兵回師擊敗唐通,奪回山海關。吳三桂從態度模棱兩可轉變爲公開對抗,這在大順朝中引起軒然大波。四月十三日,李自成率兵十萬,號稱二十萬東出京師。

此時,吳三桂已別無選擇。若明日單獨與大順軍交鋒,必將不敵,身家性命必毀於一旦。於是只得依多爾袞所示,親往清營,剃髮跪拜。次日,山海關大戰展開。狡詐的多爾袞令吳軍先與大順軍戰。待交戰雙方皆疲,而吳軍已顯不支之時,方揮師躍入陣中。

毫無思想準備的大順軍兵敗如山倒。至此,吳三桂所謂借清軍以伐大順,以復明室的設想已成泡影。在軍事上、政治上已完全掌握主動權的清,只把吳三桂視爲衆多歸降故明官員中的一個,並驅之若走狗來爲其征服大明的企圖效力。

從整體上來看,大順的作法是丟棄了於自身政權的穩定十分重要的故明官僚的合作,從局部上來看,是逼反了吳三桂。這既是促使吳三桂降清,也是使大順朝由盛至衰最終覆滅的關鍵。對於那十幾天——歷史長河中短短的一瞬間裡的情況各種史籍中有着略有出入的記載。

在劇烈的變動面前,吳三桂情緒激動舉止失措。有記載說他已接受李自成的招降。只是在還沒有完全公開之時,又陸續得到父親被關押拷掠和愛姬被霸佔的消息。有說是,他還勉強能接受父親的遭難,卻決不能接受愛姬的受辱。

他明白自己是處在清和李自成兩大勢力的夾縫之中。無論是出於父親滯留京城的考量,還是從他與清拼殺了十幾年的仇恨來看,他歸降大順纔是順理成章的。可是三十二歲血氣方剛的青年武將在斬了李自成的使節並口出“李賊自送頭來”的狂言後,就自斷了這條應該走,並且本來已打算走的路。

可是儘管如此他對降清仍有顧慮,以至在獲悉李自成起兵後曾想自戕以了斷一切。然而當他面對現實後,只得走出向清搬兵的招數。

然而後續的發展並不如忠直的明朝舊臣所想。清以大明臣屬的名義公開尋找崇禎之子,聲稱會將崇禎之子奉爲正統,令其即位。卻又自食其言,將明朝舊臣和內宮老太監都認定是崇禎第三子朱慈炯的人處死,並稱此人是假冒的崇禎後裔。

自此明庭失去了正統的繼承人,明室的諸親王都缺乏正統性和號召力,南明小朝廷也不得不走向了衰亡之路。此時的三大降將吳三桂、耿精忠和尚可喜三人已是騎虎難下:清廷已經坐大,只有協助清廷消滅南明,才能保他們家族的平安,並消除他們降清的道德危機。

明室雖從未薄待過吳三桂,身爲降將的吳三桂卻不得不積極的消滅南明,並最終手刃永曆帝以向新主子表忠心。

到底是吳三桂因一個女人投降了清朝,還是李自成、劉宗敏因一個女人而失去了到手的政權,誰自種了更大的悲劇和遺憾,實在一目瞭然。

此前吳三桂多次受清朝勸降卻未同意,而吳三桂因陳圓圓反李,有人提出“借清兵進關,共殲‘李賊’”。

然而事實上,他未能全力救君,也放棄李自成的和解而導致父親和全家被殺,最終一心復仇。

不過看在山海關這麼多明軍將士份上,天波後來還是同意了張參謀的提議,並且親自寫信給魏豹,招攬吳三桂。

畢竟現在沒有李自成進京!

皇太極拉攏吳三桂?在山海關內的安全局是清楚的,就像上面所說?要是同意?早就同意了。

還有一件事情要說明下,吳三桂的舅舅可是在清國了!

吳三桂聽到魏豹這句話後?發現內心反而平靜了,他不是當初那種毛頭小子了,天下大事,他有自己的理解。

華夏國,大明,清國?

最終誰會一統?

本身吳三桂自己就能文能武,對待這些情況,內心早就有打算。他名下還有六位儒生,分別是李友鬆、譚邃寰、劉泰臨、劉台山、黃鎮庵和高選。

他們時常在一起討論,天下大事!

得出的結果就是?華夏國!

首先從軍事上面來說?華夏軍的軍力不論對清兵?還是明軍,還是農民軍,從無敗績。

加上最近華夏軍的海軍,更是讓衆人眼前一亮。

首先吳三桂的祖籍可是南直隸高郵,他年幼是就跟着祖父在南直隸生活,家中經商。所以吳三桂對海商很瞭解,就是現在?他在山海關還做着生意了,不然他怎麼養兵。

對巴拉維亞和呂宋島上的西班牙用兵?早就通過報紙和商人們傳到每一寸土地。

所以在軍事上面?華夏軍徹底佔據主位。

商業方面?就更不用說了!山海關可是他主管,這些商人時常拿着一些華夏國商品來孝敬他,還聽說商人們說華夏國裡面的一些事情,每次都聽到津津有味。

有軍力,有銀子!

何愁大事不成了。

“魏哥!我有幾點不明,可否告知!“

魏豹大手一揮,說道:“說!“

這些問題?一直在吳三桂心中,說道:“魏哥!如果投了華夏軍?山海關這些兄弟們?華夏軍如何安排?“

“這又何難!“

魏豹笑着說道:“先派人問這些兄弟們,如果不想當兵了?直接發路費回家。如果想當兵的話?就要考覈,我們華夏軍都有一套標準,用來考覈華夏兵,只要達到要求就可以繼續。

對待軍官也是一樣!不分貴賤。“

吳三桂接着問道:“那兄弟們的私產呢?“

“哈哈哈!“

魏豹大笑,說道:“長伯啊,你不老實!“

“哈哈哈!“

吳三桂被魏豹說的有點不好意思,頭直好低下。

“其實這些事情,我華夏軍還是和挑選華夏兵一樣,都有一套標準。比如長伯你?你在家中的房子,金銀,都會得到保留。

但只有一樣,那就是田地!

我們華夏國不論任何人,都不容許有私田,就是我們王爺也是!華夏國所有田地都是華夏國的,不是我們王爺的。

也可以這麼理解,也就是說?田地是屬於戶部的!

每個地方不同,據我所知?最低一人分得田地五畝,最高可得十畝。“

田地的事情?吳三桂是聽說的,畢竟這些事情在商人們當中傳的很廣。比如現在江浙那邊,田地交易就大幅減少。

爲什麼?

因爲華夏軍來了,已經到湖廣,明顯下一個目標說是江浙。

買田能做什麼呢?還不是被華夏軍收去?白花銀子。

想賣田的也就賣不了!而往往擁有大量田地的人?不是商人!就是官家,當然吳三桂家也有大量良田。

事情就是這樣!一開始華夏國這道命令下來之後?遭到所有商人?官家反對?

可是後來呢?

等到幾年後?所有人發現,這樣也不錯!這一切都由到過華夏國的商人們開始傳播。

“魏哥,最後一個問題?我的家人?“

“家人?“

魏豹不是很明白,又問了一次,“什麼家人?“

吳三桂小聲的說道:“我舅舅一家。“

“啪!“

魏豹重重的拍向桌子,說道:“長伯啊!你這個舅舅啊,真得是?誒!可是害苦了你啊。“

“害我?“

“你舅舅一家是什麼人?這還用我說嘛?“

魏豹此時心裡很生氣,但一想到天波的交待,只好按住性子。其實剛纔拍向桌面,是真的生氣,纔不是什麼對吳三桂的可惜了。

未完待續,先看看其他書:
第145章 贖身第218章 皇太極回盛京第243章 年終會議 下 (求定!求票!)第549章 打疼打怕第156章 精工的發展第594章 倭國之亂終第293章 密謀出兵第206章 初戰第432章 辯論 上第166章 約會第473章 天波出海第516章 安排第613章 敗在同一招第641章 準備征討第22章 好事連連第433章 辯論 下第286章 漠北行動第77章 圍剿 二第375章 鄭森安排第573章 川府之戰十第119章 禮物第47章 來!我們談談第422章 北征四第543章 大軍過河第252章 漠北戰略第578章 追擊二第447章 大員第435章 買!買!買!第332章 第一小目標完成第469章 吐血的皇太極第489章 崇禎來信第386章 天波的演講第581章 追擊五第183章 出發安平城第515章 病來如山倒第505章 擒王計劃第557章 火海第154章 女子班的成立第511章 開第501章 夜戰第643章 大員島之戰 二第672章 即將打響第651章 大員島之戰 十第10章 大建設(三)第543章 大軍過河第60章 兩線作戰(兩章合一)第174章 萬事俱備第517章 打服爲止第547章 還是燒了第441章 法律修定第497章 奇招第64章 魏豹要帶着隊伍跑第164章 啤酒第278章 雨中激戰 上第465章 攔截四第312章 漠北戰 七第536章 會面第271章 大鬧永昌城第301章 逃竄第133章 梅園相會第601章 海上偷襲第239章 李自成進安平城(求定!求票!)第139章 天波下江南第338章 河內決戰 續(求定!求票!)第139章 天波下江南第146章 身份爆光第102章 路上見聞第149章 回家第376章 張貴之家第1章 我是小公爺第328章 春節應人而不同第261章 急緊救援第443章 爆雨的考驗第619章 聯和第211章 落荒而逃第232章 商業合作(今天十更!求定閱!求票!給我點動力吧!)第52章 醫療第250章 李自成的買賣第363章 甘蒙山之戰 四第580章 追擊四第493章 災難第534章 是時候了!第286章 漠北行動第247章 新大汗第237章 糧食多了也愁(今天十更!求訂閱!求票!給我點動力吧!)第484章 王升尋島第433章 辯論 下第355章 鄭芝龍船隊撤了第392章 圍堵 上第90章 戰後重建的安排第502章 匯合第620章 對比第526章 華夏河下高原第275章 阻擊皇太極 上第225章 緬甸計劃第52章 醫療第402章 緬甸之戰 二(求定!求票!)第55章 豐富軍營生活第442章 海軍起航第109章 讓他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