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1章 正式稱王!

第871章 正式稱王!

“駕!駕!”

一匹快馬直奔燕京而來,到了城門前,翻身下馬,匆忙地去行囊中翻找文書。

守門的士卒看着那扁平的五官,狹小的眼睛,就猜測是個外族之人,果不其然對方取出了“過所”,用生硬的漢話道:“我乃高麗使臣金仁存,求見……求見林義勇!”

“明日是封王大典,你們這些使臣到時候都能見到,去驛館,各國都在裡面……劉正、尤五,你們帶這位使臣去!”

守衛看着他單人匹馬,深秋的天氣額頭都是汗漬,整個人顯得十分狼狽,覺得有些古怪,不敢大意,分出兩人,領着這位高麗使臣往驛館而去。

如今遼國、西夏、高麗、大理、高昌回鶻的使臣都已抵達,準時參加燕雲的封王大典,甚至就連交趾都派遣臣子,穿越南方,抵達汴梁後,被一路領了過來。

唯獨沒參加的,就是南方的趙宋。

趙宋朝廷之前想要封王,定下正統名分,結果衣帶詔事情一出,天下譁然,朝廷的態度也立刻轉變,開始痛斥燕雲上下都是亂臣賊子,簡王是假的,衣帶詔是假的,假的假的都是假的。

如此行徑,引得北方百姓新仇舊怨,紛紛怒罵弒母昏君,就連北方士族都參與到罵戰之中。

畢竟衣帶詔的真僞,也是經由各位大儒認可的,那確實是向太后所書,又有險些遇害的簡王和宮內大太監藍從熙爲證。

如此完整的證據鏈,還被污衊爲亂臣賊子,這種睜眼說瞎話的態度,誰都看不下去了。

罵着罵着,也沒人在乎趙宋朝廷派不派遣使臣了,有種就派軍北上攻打,看看鄉軍不打得宋軍抱頭鼠竄!

當高麗使臣金仁存被帶着入城時,所見到的就是一片繁華與穩定。

繁華自不必說,中原之地本來就遠遠不是朝鮮半島能比,但這片穩定,看得他眼眶大紅,悲從中來。

領路的兩名士兵愈發莫名其妙,帶到驛館後,特意說明了情況。

驛館的官吏頓時警惕起來:“高麗使臣不是早已到了麼?向都督府稟告,查清楚此人的身份,看看是不是諜細!封王大典絕不容許賊人擾亂!”

不過很快,衆人發現這是誤會一場。

因爲早早就抵達的高麗使臣崔崇用,確實認得金仁存,並且證明這位乃是高麗王的重臣親信。

從過所上的驛站簽印也能看出,金仁存是自高麗經水路抵達山東萊州,然後從萊州一路快馬加鞭,星夜兼程而來,確實沒有問題。

調查清楚後,前後兩位高麗使臣才得以見面,崔崇用將之迎入了屋內:“你來得如此匆忙,國內是發生了什麼大事了麼?”

金仁存淚水狂涌而出:“開京被女直賊軍攻破,王上遇害,王太子不知所蹤,我高麗……亡了啊!!”

崔崇用如遭雷噬,眼睛不可思議地瞪大:“伱……你說什麼!”

金仁存也不願意相信,可事實如此,誰也沒想到女真會那般勇猛,先輕而易舉地突破定州城牆,然後幾乎是一戰盡滅十萬高麗大軍,最終逼近王都,在前朝舊人裡應外合之下,攻入城中,殺入王宮。

高麗王當場被抓住,被獻宗老僕殺死,以報舊主之仇,王太子見勢不妙逃亡,但在戰亂之中也不知所蹤,生死未卜……

一個國家的都城被破,國王身死,太子失蹤,這就是亡國了。

崔崇用反覆確定後,目眥欲裂,嘴中都咬出血來:“大遼不管麼?”

金仁存道:“遼軍先鋒抵達東京遼陽府後,直奔定州邊境而來,與女直另一支軍隊也有交鋒,竟也被擊敗,得知我高麗被亡國,亦是震驚不已。”

“如今那女直人的酋長完顏阿骨,遣人與遼帝談判,有意將全族遷入我高麗國內,據說大遼高層也有紛爭,各執所見……”

崔崇用立刻吼道:“萬萬不可啊!女直狼子野心,分明是想要以退爲進,借我高麗壯大後,再反撲大遼,遼帝陛下英明神武,萬萬不能答應啊!”

金仁存想到來時聽到的種種消息,臉色沉了沉,又開口道:“我們不能將復國的希望,全部寄託在大遼身上,其他各國都要求援!”

亡國不代表高麗就徹底結束了,恰恰相反,這是另一段抗爭的開始。

比如著名的吐谷渾,亡國了又復國,復國了又亡國,亡了再復,復了再亡,折騰了許久才被徹底吞併。

相比起來,此次高麗的敗亡是由於主力喪失,國都淪陷,但各地的力量依舊保證完整,所以這位臣子千里迢迢來到中原,一心想要復國。

想到在萊州看到的水師,是那麼地強大,聽說滄州還有另一批水師,金仁存露出期盼:“聽聞燕雲林義勇厭惡女直賊人,此前就驅逐其使臣,和大遼同進退,此番能否出水師,助我高麗復國?”

崔崇用抿了抿嘴脣,高麗和燕雲是第一次建交,讓對方幫忙對抗女真,未免顯得異想天開,但他也清楚,此時他們這些在國外的臣子,即便卑躬屈膝,也必須爭取一切能夠爭取的力量。

至不濟也要讓那位對女真的印象更差,所以崔崇用頷首道:“好!等到明日稱王大典後,我們去覲見燕王殿下,以大燕的力量,一旦出兵,女直人就再也不能囂張了!”

金仁存想到高麗王國的敗亡,而佔據這片廣袤土地的強大王朝正在崛起,喃喃低語:“大燕麼……”

燕王的稱呼已經定下,新朝的國號,基本定爲“燕”了。

一朝國號,不是亂來的,大致由幾種方式確定。

第一種就是地名,比如秦朝是由於它的始祖住在秦地而得名;漢朝是因劉邦被封爲漢王,擁巴蜀漢中一帶地區而來;宋朝則是趙匡胤原任宋州歸德軍節度使,認爲此地乃龍興之地,改國號爲宋。

第二種則是爵名,比如晉朝司馬氏受封河內溫縣,因溫縣本是晉地,所以建號爲晉;隋朝楊堅稱帝前,承襲了其父隋國公的封爵;唐朝自不必說,唐國公李淵……

不過從後世看,許多朝代尤其是割據政權的國號,又多取自先秦時期的北方諸侯國名,北方諸侯國名特別受青睞,比如周、秦、魏、晉、唐(爲晉的別號)、燕、趙、齊等等。

至於南方的楚、吳、越等,雖然在春秋戰國時期也很是煊赫,但在受歡迎程度上,明顯不如北方諸侯國名。

其根本的原因,就在於傳統意義上的華夏,位於北方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楚、吳、越不過是南蠻政權。

故而北方諸侯國名,可寓示着華夏文明正朔,而南方諸侯國名,總有種偏安一隅的感覺,即便是江南人也都這般認爲。

這也是爲什麼朱元璋起初稱吳王,後來正式稱帝時,又改爲“明”,就是因爲作爲大統一王朝的國號,“吳”太不合適了。

綜上所述,國號不是隨便想一個名字,就可以取的,很多事情都是深入人心,更改不得。

對於李彥來說,他的根據地是燕雲,本就是燕國故土,而有宋一朝,又心心念念想要收復燕雲,他以燕爲號,不僅穩固了自己的基本盤,也讓天下人心更加歸附新朝。

國號既爲燕,都城自然定在燕京。

這並不是網絡鼓吹的所謂“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而是國都在此,對於國家的戰略格局相當重要。

後世史學界有一種觀念,明成祖朱棣最關鍵的一個貢獻,就是將國都從南京遷到北京。

當然朱棣有他自己本身的考慮,因爲燕京是他的大本營,登基後的統治,與南方鄉紳地主階級也一直不對付,纔有了堅定的遷都想法,但這個決定,也確實改變了明朝接下來的統治格局,避免了北方被異族隨意蹂躪的禍患。

李彥的目的同樣在於此,他心裡對於新朝的版圖是有規劃的,在這個規劃下才有了燕云爲新都,比起接下來設爲直轄府的大名和汴梁都要合適。

金仁存區區一個高麗臣子,自然不可能知道其中的講究,休息一夜後,以高麗副使的身份,加入使臣隊伍裡,一起向着皇宮而去。

燕京的皇宮位於西南一隅,是遼人修建的,由於遼國皇帝分四季逐水草而居,四季捺鉢纔是他們真正的行宮,所以燕京宮城不合禮制的地方極多,顯得有些簡陋。

當稱王儀式開始準備後,就有官員提出,按《周禮·考工記》中“前朝後市,左祖右社”的帝都營建原則,在燕京城北建造新的皇宮。

李彥對此沒有否決,卻推遲了建造時間。

皇宮確實不可能將就,這不是節儉不節儉的問題,楊堅算是比較節儉的帝王,在建造大興和太極宮時都毫不含糊,因爲這是凝聚國運人心的行爲。

什麼地位的人就要做符合地位的事情,九五之尊住的地方破破爛爛,不合禮制,那不是愛民如子,那是自己給自己找事,該建造的要建,別像楊廣、武則天那樣瞎折騰就行。

所以一旦定都燕京,就必定要新建皇宮,但時間上要往後推遲推遲。

畢竟建造一座符合天子規模和規格的宮城,花費太大,舉個與燕京聯繫最深的例子,三百年後修建的北京紫禁城。

紫禁城於明成祖永樂四年開始建設,到永樂十八年才建成,單單是準備工作就持續了整整十一年,朝廷派出無數匠人,奔赴全國各地,去開採名貴的木材和石料。

具體的採集工作,還是各地老百姓做,珍貴的木材多生長在崇山峻嶺裡,百姓冒險進山採木,很多人爲此丟了性命,“入山一千,出山五百”,就是形容這種代價。

如此種種不勝枚舉,而那還是在朱棣統一了全國的前提下,在稱王階段,李彥是不準備興如此浩大的工程,稱帝后再正式施工也不遲。

接下來的戰爭,必然有大量的奴役,一部分北上修長城,另一邊部分可以充作營建皇宮的苦力,再將工期延長,減輕負擔。

李彥已經對工部下令,修繕現有的舊王宮,讓它到達能夠承擔中樞行政和後宮居住的基本條件,同時讓工部官員給出新皇城的具體營建規劃。

對此各國使臣也有耳聞,爲之嘖嘖稱奇。

相比起他們國家裡面,那些喜歡修奇觀的統治者,此舉纔是真正的仁德愛民。

從種種處事細節,他們也越來越相信這位燕王殿下,能夠真正統治這片最爲富饒的天朝上國。

所以四更剛至,天色仍是黑沉,王宮前的街道已經變得熱鬧起來。

各國使臣起得極早,都提前要求驛館的吏員領着他們,來到王宮集合。

然而等他們到達時,發現鄉軍團上下、各州縣官員,乃至梁山好漢們,都早早侯在了這裡,有些人甚至摩挲着大腦袋,興奮得一夜睡不着覺。

在場熙熙攘攘,足有三百人之多,這就是新朝的第一批臣子了。

裡面有鄉軍的骨幹,有梁山泊的頭領,也有山東鄆城縣令時文彬,這類治理當地突出的歸降臣子。

而無論是誰,無論情緒上多麼激動,此時都半點沒有吵鬧,靜靜地期待着那個時刻的到來。

不過莊嚴肅穆的禮儀還未開啓,接地氣的一幕就出現了。

街道兩側的長廊內,一個個早點攤位開門營業。

朝會起得如此之早,抵達御街上的官員,基本都是肚裡空空,此處卻賣着各色早點,甚至考慮到南方北方,不同地區的官員口味,還是種類繁多,想吃什麼就吃什麼。

不能讓官員們空着肚子,久而久之身體也會變差,所以讓他們在長廊中吃飽喝足,正式進入王城,入朝辦公也不遲。

這並非獨創,宋朝就有,但凡是優點的,新朝都會沿襲下來。

使臣們也享受到了這般待遇,崔崇用和金仁存一邊吃着可口的早餐,感覺身體在晚秋的寒風裡暖和了起來,一邊想到被女真人蹂躪的國家,眼眶又不禁大紅:“我高麗何時能復國啊?”

其他使臣則默默觀察,竊竊私語:“這次封王大典,或許更像是一次例行的早朝流程!”

確實如此,畢竟是稱王,不需要如稱帝一般舉行隆重的祭天大典,步驟要簡略許多,更多的還是將朝會及辦公的流程定下。

當衆臣子用餐完畢,從正門進入王城,經過一條數百步長的御道後,就直通明德殿。

沒有過多深入,這裡就是上朝的殿宇,當然現在不能入內,而是要在外面等候。

以前宋朝的臣子,是按照文武分東西兩班,在東西閣門列隊等待上朝,此番使臣卻發現,新朝的臣子並沒有文武涇渭分明的站位方式,而是按照品級前後排列。

品級越高的紫袍高官,站得越前面,之前在黑夜裡不太看得清楚,如今天微微亮了,也能看清羣臣身上的袍服,顏色趨於前唐的紫袍、緋袍、綠袍、青色四種,而在此基礎上,還繡上了不同的花紋。

比如最前面的那位五官俊朗,氣質溫雅的老者,就穿着繡仙鶴的紫袍,而與其並列的大名鼎鼎的高青天,也是一襲紫袍,繪的卻是豹子。

但還未等使臣們細看,前方的明德殿已經傳來了威嚴的聲音:“衆臣覲見!”

羣臣魚貫入殿,根據前幾日的演練,來到了各自的位置站好。

而隨着腳步聲響起,一道頭戴紫金冠,身穿織金蟒袍,腰束玉帶的英武身影走了出來,衆人眼中都涌出熱切,齊齊躬身一拜,發出山呼海嘯的聲音:

“臣等拜見燕王殿下!!”

感謝書友“好老公大哥哥”“七個母音”的打賞。

第1195章 必須要有一位無生老母第1057章 《抗倭統帥失蹤事件》第三百八十二章 李元芳:殺外戚這份委屈,臣一力承擔!第634章 不能一起效忠朝廷,就一起造反吧!第1229章 魔頭開始收割第一百八十三章 衣錦還鄉,名動涼州的李元芳回來了!第1203章 神仙點化“頑石”第1114章 幕後黑手終暴露第672章 三千貫的恩怨自此了結第一百六十一章 皆大歡喜,都贏麻了!第三百零二章 大唐夢實現了第1123章 小倩是公主殿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上官婉兒的發現第731章 盧員外:不差錢!買買買!第一百三十一章 狄胖胖的助攻第四百九十四章 林沖……你到底是何方神聖?第1025章 惱羞成怒的兇手對神醫下手了!第五百八十六章 童貫之死第667章 曾經你們決定了我的人生,現在由我第五百五十一章 林沖:我確實沒有對付太后的經驗,但怎麼老有人想聽第418章 丘神績:一個都別想走!第1090章 終見龍王第1278章 滿載而歸第1221章 內定首輔第1005章 給可敬的對手,一個光榮的死法!第976章 宿命般的金遼決戰第1248章 小龜的天大來歷,救世靈尊!第794章 丁潤:林總教頭討厭女真,我就要壞第五百三十七章 我們的路,從來不是委曲求全換來的第五百八十六章 童貫之死第770章 何爲勇冠三軍,所向無敵!第714章 《潛龍吟(結)》第一百零四章你的人不錯,接下來是我的了第1063章 能醫治神仙的道醫第705章 魔星所過,一家家的滅門第一百八十六章 內衛壓力大了,暗衛居然發老婆!第八十九章 這爛慫大雁塔有啥可看的?第三百四十七章 兇手:我要殺偵探!第兩百六十章 犯人四肢跪地,痛哭流涕……第十六章 慶功宴第1177章 又見道醫手術中第1071章 靈鶴:用丹藥蹂躪我,不要有絲毫憐第兩百八十八章 我殺了他一隻貓,他殺了我十幾宅子人?第三百四十五章 賤不賤吶?第640章 “佐命”降臨!第407章 查案的同時,順帶滅個國第五百五十六章 老實人居然能成爲太后親信?第918章 一日轉戰上千裡第1207章 嚴嵩:天師還沒用力,如日中天的嚴第1280章 《人間仙(結)》第五百四十八章 到底誰纔是凶神惡煞的亡命之徒?第978章 瓜分遼國,我要人口,給你地盤第1251章 功成歸極樂,魔亦坐蓮臺,這個世界第八十六章 佛法有邊第992章 金人,時代變了!第1020章 《伯爵夫人中邪事件》第1146章 營救太子!第五百八十二章 你也不想太后知道你對她不忠吧?第780章 高青天北上攻燕雲!第732章 丁潤斬草又除根,吳用妙計賺晁蓋第兩百五十二章 《問蒼生》半結案第三百六十九章 內衛閣領,忠武將軍李元芳第926章 蕭兀納之死第1031章 李大夫:一位生活恬淡的煉丹奇才第743章 不要跟算命先生說話第596章 以子殺母,滴血雄鷹第856章 開封易主第一百九十一章 吐蕃版的武則天和狄仁傑第884章 明尊教:我們傾巢出動,“佐命”千第五百八十二章 你也不想太后知道你對她不忠吧?第698章 董平:呦,趙中丞你的女兒挺漂亮啊第兩百二十六章 吐蕃變天!第三百四十二章 《少林方丈遇害事件》第823章 觀望天下,靜候真龍天子第1197章 看門房的都是天庭靈草,這就是天師第1225章 海的這邊,神仙齊聚第460章 難道大唐會用太后的聲譽,來欺瞞你第431章 當名傳千古,爲此道鼻祖第五百四十三章 向太后:老身與那無憂洞不共戴天!第四十一章 追兇第823章 觀望天下,靜候真龍天子第1046章 嘉靖修仙的銀子就這麼賞下去了!第三百六十三章 初次見面,我是來抓捕你,或者打死你的!第1285章 選擇取經人第三百二十四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武氏窮!第970章 三賊的下跪,岳飛的理想第四十一章 追兇第669章 高俅:林公子簡直神了!青天太值了第795章 光復燕雲,天下震動!第444章 用佛門針對佛門,用信仰打敗信仰第1083章 一個專業的兇手,就該對偵探或醫師第683章 讓丘神績都有失業危機的拷問神技第918章 一日轉戰上千裡第455章 亡魂的復仇?第1091章 道醫李時珍入場!第兩百八十九章 弓氏換家主第三百六十一章 “佐命”,有你的信!第1051章 打蛇兒,也要看看背後站着的人是誰第439章 倭國,你也不想變得和新羅一樣吧?第1114章 幕後黑手終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