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9章 趙宋的龍興之地,由“佐命”出面拯

“嘎嘎!”

“這大雁好靈性啊,一點都不怕,難道知道我們不會燉它?”

燕京新娘子的宅中,奠雁禮順利地進行着。

雁南往北來,順乎陰陽,配偶固定,合乎義禮,大婚時以雁爲禮,象徵新婚夫婦陰陽和順,忠貞專一,是很好的祝福。

這是古禮,每個朝代都可以加入,但大雁不是那麼好找,所以有時候會用鵝、鴨甚至木頭雕刻一隻來替代,畢竟活的大雁往往不太配合,折騰起來也是令人頭疼。

不過這次的大雁十分乖巧,以致於女方的賓客嘖嘖稱奇,王氏更是大喜過望,覺得是上天預兆,女兒的婚姻要幸福美滿!

而奠雁禮行完,李清照特髻鳳冠,深綠長裙,翠眉衣裝,盈盈拜下,辭別父母。

見到女兒將要嫁做人婦,李格非的語氣裡帶着些顫抖:“去了夫家,孝順公婆,夫妻和睦,戒之勉之,夙夜不違!”

李清照眼眶大紅,連連應道:“女兒知道!女兒知道!”

頭上遮了蔽膝,也就是大紅蓋頭,新娘子家的儀式終於正式結束,李清照坐上大紅花轎,只聽得門口的炮竹聲與迎親隊伍的喜樂聲混在一起,還有兩側的歡呼雀躍,既是忐忑,又滿是期待。

她是第一次坐轎子,因爲轎子在這個年代幾乎沒人用,年輕人騎馬,體弱多病的老年人坐馬車,那種以人爲畜,不坐轎子就走不了路的官員老爺,只會在明清出現。

不過花轎是結婚時的喜慶之用,又是不同,擡着花轎的轎伕也顯然早有練習,一路上如履平地,穩得轎內的李清照都感受不到甚麼顛簸,忐忑漸漸消散,只剩下滿腔的歡喜。

不知不覺中,花轎到了新郎家門口,卻還不是下去的時候,因爲要“攔門”。

小燕青從樂隊裡面跳了出來,笑吟吟地拱手,口齒伶俐的清脆聲音傳遍四方:“仙娥縹緲下人寰,咫尺榮歸洞府間。今日門闌多喜色,話箱利市不許慳。”

“噢!!噢!!”

衆人起鬨。

你娶的媳婦這麼漂亮,馬上就要進入你的家門,這喜氣讓大家都沾沾,可不許吝嗇哦!

有文化版本的討紅包。

李彥笑着點點頭,作爲迎親儐相的高俅,立刻大聲迴應道:“從來君子不懷金,此意追尋意轉深。慾望諸親聊闊略,勿煩介紹久勞心。”

沒得說,給給給!

安道全、蔣敬等人一起發紅包,還將穀子、豆子、糖果、銅錢撒到門外,讓圍觀的孩子們爭搶。

這也是有說法的,根據文人筆記《事物紀原》記載,成婚當天,門口會有三煞攔阻新娘分別是烏雞、青羊、青牛三種動物變成的神煞,雞吃五穀,牛羊吃草,所以漢唐古人娶親,撒的是穀物和草料,但穀物尚可,草料就太寒酸了,所以到了宋朝,改撒豆谷、糖果和銅錢,演變到後世的婚禮,就是撒喜糖。

“攔門”和“撒谷豆”完成後,新娘的花檐子才正式落轎,地面上已經鋪好了青氈花席,直引進家裡大門。

李清照深吸一口氣,走下轎子,在氈席上往前不緊不慢地走着。

每走一段,身後就會有人把踏過的氈席拾起來,小跑着繼續往前鋪,這個儀式叫“轉席”,要保證新娘子從花轎走進室內,一路上都腳不沾地。

不過途中還有“阻擾”,從獅子驄背上拆下來的馬鞍放在門檻上,這就是“跨馬鞍”。

新娘跨馬鞍,一世保平安,唐宋都很流行的“跨馬鞍,過平秤,坐富貴”之禮,講白了都是諧音梗,“鞍”對應“安”,過平秤則取“平”之意,兩者相合,以祈平安。

等跨過了馬鞍平秤後,李清照入了中門,室內當中懸帳,這就是“坐虛帳”,又叫“坐富貴”。

到了這裡新娘就可以暫時休息,等待正式的婚禮儀式到來了。

下面的禮節,又轉回新郎李彥這邊。

簡單地概括,在北宋把娘子迎回家的過程,需要經過“起檐子、攔門、撒谷豆、轉席、跨馬鞍、坐富貴、高坐、利市繳門”。

前面都已經完成,到了近來相當盛行的“上高坐”之禮。

此時李彥來到中堂,只見堂中放着一張牀榻,牀榻上面再放一把椅子,這就是“高座”。

他作爲新郎,要坐在高座上,衆人斟酒請新郎下來,正是“凡婚家舉族內外姻親與其男女賓客,堂上堂下竦立而視者,惟婿‘上高’坐爲盛禮爾”。

李彥不太理解這個禮節的用意,但相比起唐朝的“弄女婿”,也就是女婿要挨一頓揍的禮儀,這個已經算很好了。

畢竟他敢挨,別人還不見得敢打,弄得挺尷尬,這又何必呢?

而現在“上高坐”,就到了衆兄弟熟悉的環節了,喝酒!

一個個賓客圍了上來,李彥眼神略帶放空,一杯杯下肚,周圍時不時傳來叫好聲:“恭喜恭喜!”“兄長海量!”“總教頭好樣的!”

大部分賓客都講究一個度,也有喝上頭的,比如史文恭和秦明,捧着大碗就過來了,一罈罈“復燕雲”滿上,李彥豪爽地也上大碗。

真勁護身,拼酒量誰又怕誰!

酒桌上較勁拼酒無疑是糟粕,但大喜的日子來者不拒,頓時贏得滿堂喝彩。

相比起裡面開心祝福的,最外圍被放進來的燕京百姓裡面,則有幾個視線鬼祟,並不在新郎身上,反倒細細觀察每一位賓客。

“鄉軍統領盧俊義、花榮……鄉軍參贊朱武、吳用……大名府知府蔡京……梁山寨主丁潤……辭官歸隱的高俅……都齊了!”

“不是故佈疑陣,這些人確實是來賀喜的!”

當確定位於現場的重要人物一個都不少,那幾個人立刻向後退去,心中頗有些緊張。

令他們如蒙大赦的是,婚禮的戒備終究沒有平常森嚴,他們藏在百姓堆裡十分隱秘,那位如今令四方諜細聞風喪膽的時遷,都沒有發現蹤跡。

而出了府邸,跑得最快的一人迅速閃進了旁邊的小巷內,燃起張仙交託的符籙,眼中現出狂熱:“仙君大業可成矣!”

……

“拿下應天府,奪取山東,貧道大業方可成矣!”

“但風魔道兵……怎會出事呢……?”

張仙看到手中的子母符化作灰燼消散,緊鎖的眉頭終於散開了些,又沒有完全散。

風魔道兵是他麾下最強的一支部曲,雖然只有數百人,卻能夠做到數千乃至上萬人都辦不到的事情,每每當成尖刀突入敵陣,無往而不利,結果在進攻山東的關鍵時刻,竟直接失蹤!

這迎頭一棒打得他猝不及防,所幸如今派入燕雲的諜細,確定了梁山泊衆人確實去參加婚禮,如果單單是應付官軍,那麼自己的其他手下,是否能應付這個場面?

正自猶豫,旁邊有一人稟告:“仙君寬心,應天府內防禦空虛,知府賈政庸碌,排擠武夫,反倒任命一個案犯楊志爲將。此人立功心切,練軍手段殘酷,部下多有不服,不得已間率軍出城迎戰,這等官兵不足爲慮,只要沒有梁山救援,應天府定能被仙軍速速下達!”

說話之人,正是孫二孃的父親,張青的岳丈,“山夜叉”孫元。

他早早就投靠了張仙,並且依靠自己的江湖人脈,爲這位重瞳道人拉來了不少支持者,此番又深入山東查探情報,可謂左膀右臂。

對於這位心腹的判斷,張仙予以採納,不過失去了風魔道兵,心中總不安穩,想了想道:“此番應天府之役至關重要,煩請孫將軍入府,裡應外合,此番大功,本君銘記於心!”

聽到將軍的稱呼,想到這番功績的回報,孫元心頭一喜,重重抱拳:“是!”

眼見孫元帶着一衆江湖好手,往應天府內而去,張仙不再遲疑,洪亮的聲音傳遍全軍:“趙宋無道,全軍出擊,奪取都城!”

“烏合之衆,便是十萬,我楊志又有何懼之?”

應天府前,楊志騎在高頭大馬上,身後是五千軍容相對整齊的廂軍。

看着烏泱泱衝過來的賊軍,不僅毫無懼意,反倒是哈哈大笑,臉上的青色疤痕都透出幾分不屑。

自從半年多前,被那大逆“佐命”生擒,事後關勝和呼延灼只是貶官,唯獨他險些獲罪流放,好不容易散盡家財,將家傳寶刀都賣了,才保住官位,但也難以再得升官。

此番受到應天府知府看重,終於有了迎敵的機會,他要證明自己的能力,證明自己這位楊家將後人不會令祖上蒙羞!

不過別看嘴上對於來犯的賊人不屑一顧,實際上經過這段時間的操練,楊志很清楚這羣應天府駐兵的軍紀,到底有多麼敗壞,和賊軍一樣,都是烏合之衆。

幸好他日日鞭笞,勉強勒令軍士操練,如今纔有了這番陣勢,否則的話,恐怕真的要不敵這羣賊子……

正因爲如此,楊志纔要貶低敵人,鼓舞士氣,然而任由他如何大笑,身後的目光都是麻木而畏縮,無可奈何之下,他乾脆拍馬而出來到陣前高呼:“楊志在此,賊人誰敢上前與我一戰?”

“仙君,我願往!”“末將願往!!”

眼見楊志囂張,張仙麾下的將領頓時請命,但張仙想到孫元對於這個將領的評價,卻是搖頭道:“區區莽夫,不必與之陣前鬥將,只待天軍過處,將敵衆摧枯拉朽地擊敗便可!”

說罷這位重瞳道人從背上挈出一口寶劍來,口中唸唸有詞,喝聲道:“疾!”

頓時間,那寶劍尖端流轉出輝光,擴散全場,使得身後的兩萬軍士好似沐浴在金光中,如同神兵天降。

同時一道黑氣卷出,自半空呼嘯而過,一時間飛沙走石,撼天搖地,朝着應天府颳了過去。

這顯然是風魔道兵的咒法,但在擅長左道之術的張仙使來,聲勢更加驚人。

“仙人!仙人!”“那位張仙君真是仙人下凡!”

迎着那鋪天蓋地的狂風,應天府官兵立刻騷亂起來,陣形瞬間鬆散,靠後的官兵甚至掉頭就往城池的方向跑去。

“那是妖法幻術,不要亂,放箭射殺賊人……原地列陣!原地列陣!”

楊志見了勃然變色,立刻拍馬而回,對着麾下呵斥,那猙獰的面孔,恨不得手中有一條鞭子,再度啪啪抽下。

可惜無論他如何放聲狂吼,都已經無力挽回敗局了。

當黑風颳至,別說尋常的官軍,連被他精挑細選出來的親衛,都開始潰散奔逃。

“啊——!!”

一時間四周都是馬匹亂攛,狼狽奔逃,互相踩踏,慘叫聲此起彼伏。

那狂風的威力其實平平,但宋軍這般互相踐踏,不知死傷多少。

“不!!難道我楊某終將令祖上蒙羞麼?”

楊志慘然地看着這一幕,區區一場妖風,數十日的操練心血就毀於一旦,他背後的應天府也即將淪陷,這次卻再也沒有家傳寶刀可以賣了……

四周昏天黑地,他甚至有種自刎謝罪的衝動,但終究不是那般軟弱之輩,一拍馬匹,朝應天府內衝去。

“大宋的龍興之地,絕不能丟,誓與城池共存亡!”

這裡是大宋四座都城裡的南京,地處河南商丘,原名爲宋州,也就是趙匡胤發跡的“宋”,也是趙宋國號的“宋”,貨真價實的龍興之地。

這樣的地方一旦被反賊攻下,趙宋皇室那本就所剩無幾的威望,又要受到沉重的打擊!

可當楊志剛剛入城,一顆心就深深地沉了下去。

因爲城內的軍民慌亂成一片,以孫元爲首的江湖中人,正在四處放火,引得一片混亂。

百姓奔逃倒也罷了,關鍵是那些本來應該據險而守的士兵,都沒有將領指揮,同樣在慌亂逃竄。

這樣的軍隊,別說他捨去一條性命,就算是十條一百條,也是根本抵擋不住張仙軍隊的進逼了。

“完了麼?”

正當楊志眼神裡浮現出深深的絕望之際,一個江湖子的屍體被重重地丟上大街,鮮血濺起的同時,寬袍大袖的身影飄然而出,身後跟着數百形貌奇特的精銳士卒。

楊志瞠目結舌地看着他們所過之處,將殺人放火者一一收拾,張了張嘴,呻吟地道出那個令無數官兵爲之顫慄的名字:

“‘佐命’?”

第兩百二十三章 剛擒住了幾個妖,又降住了幾個魔第兩百九十四章 榮譽大唐人第597章 重開日月承堯舜,再造乾坤接漢唐!第653章 智慧主教:等我出去,一定要你們死第五百三十二章 僅憑林沖傳授的一席話語,就穿上了緋袍第五百八十章 太后:我大宋果然人才濟濟,缺了誰都無妨!第1257章 帶着十殿閻羅大鬧地府卷末總結第828章 “佐命”:我有一位小友成婚,可取第930章 宋江反宋第596章 以子殺母,滴血雄鷹第995章 章惇:見證金國滅亡,方纔死而無憾第四百九十三章 開封府什麼時候多了這麼牛逼的人物?第868章 高麗:無相道兵出擊!女真受死!第八十六章 佛法有邊第992章 金人,時代變了!第409章 人盡其才,悉用其力第兩百一十章 李元芳也開始釣魚了第394章 武氏詐騙集團第1035章 獨一無二的神醫第958章 與唐太宗一致的勝敗見解第一千兩百三十六章 只知如來不知玉帝第二章 十四年之期已到,恭迎郎君迴歸第一百四十七章 李治破防,聖人震怒!第1234章 沙師弟現身第453章 “佐命”的真正定位第1247章 詭異世界的真相第兩百九十七章 赤膽忠心爲大唐第六十二章 《人脈》第625章 確定這是書院?不是京城最強武館?第三百三十七章 我丘神績懲奸除惡,就是最大的慈悲第777章 他甚至不敢笑那林沖無謀,吳用少智第八十一章武氏相厭相恨一家人求首訂,求月票第1074章 不認得齊天大聖,還好意思裝龍王?第三百七十章 《定紫微(結)》第1307章 天地異變的第二種解釋舊世新界第四百九十六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九十六章 二聖鬥第一百五十四章 玄武門銷丹第1049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七十二章 唯一外戚第472章 即將“遠行”的李元芳第五百五十一章 林沖:我確實沒有對付太后的經驗,但怎麼老有人想聽第670章 接下來就是一夜暴富的時刻!第一百八十一章 後悔,現在就是相當的後悔!第1321章 歡迎來到我們的三界!第1096章 真的是小白龍!第707章 天命:到此爲止吧,再幫也幫不下去第680章 書院做題家出動第三百六十二章 直指根本,元芳真乃神人也!第718章 劫匪:我們被打劫了?家還沒了?第1189章 連背後的神仙靠山一併收拾!第九章 兩百多斤的大力士有備而來第一百六十七章 世界文明的燈塔國,大唐!第兩百二十三章 剛擒住了幾個妖,又降住了幾個魔第一百三十八章 江南血案的謎團解開了!第兩百六十五章 忠義者豈可蒙受不白之冤!第699章 丁潤:我沒動手啊,趙挺之被滅門了第674章 入主天下第一樓第三百一十四章 正好替薛仁貴平反第855章 如果關雲長的後人,和開國名將的嫡第三百六十六章 楊再威:師父,你覺得什麼是最慘的死法?第1256章 開創美好的未來,我等自爲正道!第一百九十八章 《吐蕃贊普遇刺事件》第1059章 不同尋常的作案手法第1229章 魔頭開始收割第867章 女真不可敵?挺有挑戰性!第兩百三十六章 吐蕃贊普遇刺事件的真相(元宵快樂!)第1037章 神醫比錦衣衛還要專業?第1132章 陳洪:可惜了萬歲爺那般寵愛我,只第1156章 人蔘大娃救弟弟第893章 二仙山支持燕王爭龍第897章 “佐命”:我的本職其實是一名神探第五百六十章 只要抓人夠快,陰謀就追不上我第四百八十六章 到達北宋最富城——汴京!第兩百二十七章 一切都不一樣了!第1039章 身世和死亡之謎,即將水落石出!第兩百三十三章 攘內必先安外!第1136章 各出手段,隔空鬥法第630章 林沖的跟班——高俅第1002章 天命不在金,而在大燕!第兩百四十八章 李元芳入宮!第三回合直接剛正面!第1020章 《伯爵夫人中邪事件》第六章 李元芳的刀第1279章 給皇帝一個機會,就看他能不能把握第995章 章惇:見證金國滅亡,方纔死而無憾第五百六十三章 弄了半天,你把我的法器,吃了回扣了?第1225章 海的這邊,神仙齊聚第1169章 瘋狂偷吃供品的八戒第1008章 宋江的高光時刻第三百三十三章 找到你了!第424章 大唐的文化入侵第429章 “人見人愛”武氏子第兩百八十一章 都學會搶答了!(爲盟主“的道路上”賀)第1048章 成爲一棵參天大樹,遮風擋雨!第685章 完全帶不動第三百八十七章 李元芳得道多助,武后失道寡助第一百八十三章 衣錦還鄉,名動涼州的李元芳回來了!第1270章 孫行者 者行孫 行者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