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9章 疑問

“布陳?!”送信的女衛聽到這個國名,像是觸發了關鍵詞般驚呼出聲。

“盛侍郎,您可能確認這就是布陳特有的刀?吾記得,前齊海域附近的海盜多用這類彎刀。”

“肯定錯不了。”盛苑記憶一向不差,加之幼時常常和她爹光顧老盛國公的私庫,那把彎刀還曾給她當做識別武器的道具,只要搭眼一瞧,她就清楚真僞,怎可能認錯?

“而且你既然曉得前齊時期,其海域附近,曾有海盜猖獗,就更應該知曉,有不少海盜是從布陳那邊兒渡海過去的,直等到承元皇帝合併前齊,那裡才消停了。”盛苑之所以對這段歷史很清楚,純粹是因爲她哥和晟哥兒的講述。

“是了,是吾糊塗了。”送信女衛恍然發現,自己因爲對前齊的在意,反而把布陳給忽略了。

“本官只是提及此刀爲布陳特產,卻不是肯定用此刀者定爲布陳之人,這位女衛可莫要徹底糊塗了。”盛苑見這人思維有些簡單,忍不住提醒了一句。

沒其他意思,就是提醒提醒,讓這位別會錯意了。

送走了有所得卻又暈暈乎乎的女衛,小遙湊到盛苑跟前兒,小聲問:“小姐,您說打劫楊侍郎的,究竟是布陳人,還是拿着布陳彎刀的其他人?”

“這……究竟是趁火打劫,還是移花接木,都說不定呢!”盛苑笑了笑,“說不定,和布陳、前齊舊人都無關呢。”

“???”

小遙感覺自家小姐又開始賣關子了,可憐她腦袋瓜子簡單,想都想不清楚,怪好奇的。可惜,她家小姐明顯不準備多說了。

……

官船平靜的行進了兩三天,眼瞅着再有一兩日就能到岸,盛苑卻收到了一封信報,信上寥寥幾字,卻讓盛苑唬了一跳。

“太妃欲以二孫不孝爲名,令宗人府消二子宗籍。”

雖說信裡沒有指名道姓,可現存的太妃級人物,也就靜王府的岑太妃了。

“這又是鬧得哪一齣呢?”

盛苑揉了揉太陽穴,感覺腦子不夠用了。

岑太妃和朗氏及朗氏所出二子不親近,這是京都勳貴都清楚的,可是饒是不親近,她當初也沒反對孫子承繼靜王府,甚至據傳她還想求皇恩,給小孫子謀個輔國將軍的爵位,只因皇儲之議鬧的風波把她的計劃打亂了,這纔沒提出來。

“岑太妃她這是要讓大家都到她斷尾求生的打算啊。”

可問題是,這事兒真的就這樣簡單?

說實話,盛苑覺着,若她是延平帝,定然不會同意岑太妃的請求。

革除宗籍這種事兒,不是不能變通的;若皇位到了無人繼承的時候,權臣想要恢復宗室子的宗籍,還是難事兒不成?

皇儲之爭走到這般地步,延平帝其實已退無可退,而這羣宗室子要想活下去,最好的辦法就是保持現狀,不吵不鬧的在皇宮外苑過着衣食無憂卻不得自由的生活。

對此,按理說岑太妃應該能想得到。

孝和文太后在世時常說,後宮幾位太妃都是聰明人,可要說擅謀略,唯有岑、溫兩位太妃。

盛苑回憶着之前和岑太妃見面的情景,怎麼看都不像個簡單人!

這樣的人真的會做簡單的事兒嗎?

“應該也不是誰都把孫子當成眼珠子吧?侯爺和夫人就看重您和世子過於兩個小少爺……當然,靜王不在了,岑太妃也就這兩個念想了,也說不得當成寶貝了,雖說看着不大在意。” 小遙聽見盛苑嘀咕,忍不住說了兩句。

“……”有瞬間,盛苑感覺腦袋裡面靈光一閃。

可惜,她暫時沒抓住。

盛苑撓撓腦袋,決定不爲難自己了,只是提筆回信:“靜王與二孫,孰重?”

……

“娘娘,盛侍郎的信。”盛蒽剛回永祥宮,就聽宮人回報,展紙一看,不禁陷入沉思。

“梓童,你何故發呆啊?”延平帝隨後就到,見着妻子坐在榻上對信發怔,不由出聲詢問。

盛蒽將信遞給延平帝:“您瞧,苑姐兒的信。”

延平帝搭眼看了一瞬,就開始揉腦袋:“這丫頭,成天淨給朕出選擇題……昨兒送奏疏,說起布陳彎刀疑雲,今兒又就岑太妃的事兒說了多種可能!弄半天,朕這位六元及第的女狀元,跟朕提問玩兒呢!”

嘮嘮叨叨說一堆,延平帝這一擡頭,就見妻子盛蒽笑看着他,不由臉頰微紅:“朕縱然英武非常,也希望朝中官員能多替朕分憂啊!”

“苑姐兒現在的任務是賑糧,至於這些旁的事兒,不過是發表見解罷了。”盛蒽也不僅是護短,她是真的認爲自家小妹沒說廢話。

“岑太妃是聰明人,可越是聰明人,越容易多想,陛下縱然智珠在握,也不見得猜中那岑太妃的心意,不若將她請來,和其開門見山談談。靜王府就這麼兩根苗兒不假,可岑太妃的態度……也許只要能保住了他們,她就知足了呢?”

“也是。”延平帝想想,不由頷首,“若是她能接受,對於其他宗親大臣,也是表率了。”

這樣想着,延平帝就打算令人到靜王府傳話。

可就這當空,內侍腳步匆匆,給他帶來消息:“朗氏在宗人府觸柱證清白了!”

盛蒽聞言,登時就是一個咯噔。

她很清楚延平帝的性格,此事一出,他對岑太妃的印象,只怕大打折扣。

果不其然,延平帝聞言,先是微怔,旋即,勃然大怒:“靜王府這是跟朕唱雙簧呢!先是太妃告狀,而後朗氏觸柱,這是逼着朕把朗氏二子放出去?!朕好吃好喝好享受的給他們安排着,她們婆媳卻急不可耐的要把他們拎出去,莫不是有其他想法?!”

盛蒽沉默的聽着他怒斥,只覺這番話雖然聽着牽強,卻很符合帝王的思維。

面對明擺着遷怒岑太妃的延平帝,盛蒽沒有勸說,只是默默合計應對辦法。

“那郎氏她最後怎麼樣了?”數落夠了的延平帝,想起了關鍵信息。

“讓岑太妃令人攔下了,只是微微磕破點兒皮,太醫看了說是要靜養。”

延平帝聞言冷冷一哼:“哼!無理取鬧!”

第400章 考前閒聊第496章 信第727章 次輔見第787章 返京前第340章 女郎在行動(上)第261章 蒙學課程(下)第526章 不理解第440章 景和帝的好奇第992章 熱鬧第685章 恩榮宴第1030章 演技第310章 合奏第607章 兄妹見面第853章 看不懂第164章 淘氣的盛苑第1038章 誰第367章 比試(下)第496章 信第1016章 商議第254章 練武場第626章 取消了第671章 會元第1004章 岑太妃第18章 工具人盛苑第72章 當太子挺好第86章 雲棲書院第449章 有意見第1066章 靜王妃第739章 一言一語說第843章 守安城第935章 洛都山外秦晉第894章 府尹出來了第1067章 過渡第89章 有想法第735章 調解試水第1075章 因材施教第554章 教女第51章 淘氣的妹妹第922章 憂慮第418章 靜王至皇莊第1093章 言語刺激第594章 放飛第627章 景和帝愛看戲第68章 科舉當大官兒第283章 盛苑是好孩子第248章 要讀多少書籍第691章 翰林們閒聊第690章 繁忙的翰林院生活第664章 永元公主第271章 家長會之後第705章 景和帝鬱悶第306章 雲文衆第272章 盛苑的演講第292章 細節第532章 不肯配合第783章 發配流放第324章 伏擊前第560章 鄉試資格試的準備第42章 花間偶遇第832章 自控第963章 皇儲風波第709章 該不該嚴懲(下)第770章 舟上小談第691章 翰林們閒聊第346章 一起進宮咯第181章 盛府宴第1041章 變臉第336章 不靠譜的王爺第976章 一對兒第623章 京都第490章 考試後第456章 目瞪口呆第413章 府試之前第888章 是誰不老實第687章 說俸祿第940章 大戰第485章 送進宮裡去第50章 盛苑的說服力第101章 靜閣先生第1081章 記第575章 舒雅靜的自白第296章 盛苑要行動第926章 盛苑情緒第659章 慈寧宮對話第91章 想改變的盛菡第1024章 前情以及現狀第671章 會元第342章 永平第367章 比試(下)第336章 不靠譜的王爺第704章 盛苑的奏本第82章 設計不易,寶寶嘆氣第1047章 安排和舊賬第460章 盛苑跟着一起第394章 景和帝的反擊第789章 邊城的生活第481章 對話第65章 萌芽(求首訂)第542章 愁不愁第268章 論要如何激發大人勝負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