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二章:盤古法身與《道德經》

神風國,桃神港,莊園。

自從莽荒大陸回來後,李逸之便回到了神風國,待在莊園裡潛修。

三個月的時間轉瞬即過。

這段時間裡,李逸之不僅把所有穴竅凝練成功了,實力大進。

同時,也參照‘如來法身’凝練之法,創出了盤古法身。

如果說,如來法身凝練的如來之力最是霸道;那麼盤古之力就是則是偉岸,可以破滅一切,那怕是法則。

當然,以李逸之目前的實力,是萬萬做不到破滅法則的地步。

但是隻要不斷修煉下去,那麼他相信,將來做到破滅法則的程度,也並非不可能。

練功房內,李逸之盤膝而坐。

他雙目微閉,意識沉浸於體內,以拳意熔鍊着氣血與魂力,以凝練出盤古之力。

熔鍊氣血與魂力,有着兩個難點:

其一是兩者屬性不同,一個純陽,一個陰冷,兩者一旦相遇,便會相互磨滅。

其二是兩者存在形式不一樣,一個有形,一個無質,就像水與空氣一般,根本無法交融。

因而,熔鍊氣血和魂力,必須以拳意爲爐。

在李逸之體內深處,拳意化爲烘爐,熔鍊着氣血和魂力。

它們在拳意的控制下,一點點的熔鍊在了一起,化爲一種灰色的奇特力量。

其實用灰色來形容,也並非完全準確。

或者說,沒有任何一個詞語,可以來形容這種顏色,它無限接近於混沌,說不清,道不明,只能夠用灰色去形容。

雖然看上去,這種力量普普通通,但是卻蘊含着無上偉岸的力量,似乎一絲,就可以破滅空間,重開混沌。

一絲絲盤古之力不斷誕生於拳意烘爐之中,隨後融入到了肉身裡。

李逸之感覺在盤古之力的滋養下,肉身在發生的奇特的蛻變。

這種蛻變,不再是簡單的增強,而是質的蛻變。

如果說,把之前的肉身稱爲凡體,那麼現在就等於是,在向着仙體或者神體的方向進行着蛻變。

日月輪轉,時間不息。

很快又是一個多月的時間,李逸之的盤古法身也終於凝練成功了。

他站了起來,感覺到體內充滿了無盡的力量,似乎隨意一拳,就可以打碎虛空。

李逸之屈指一彈,一道罡風迸射而出。

這罡風穿過虛空,讓虛空竟然發生着咔咔的碎裂聲,似乎空間都在碎裂。

實際上,那是空氣分子相撞,發出了激烈響聲,並且似乎有一道道火花閃現。

噗嗤!

罡風打入了地裡,在青石板上留下了一個拇指大的小洞。

洞口升騰着燒焦的味道,洞口呈琉璃色,裡面黝黑,也不知道有多深。

李逸之嘴角翹起,露出欣喜之色。

練成了盤古法身,他的實力再次大進。

若依戰力而言,已經是不弱於人仙巔峰了,也就是相當於八次雷劫的樣子。

盤古法身的練成,帶來的不僅是力量上的變化。

他的肉身本身,也強大到了一個巔峰,即便是神兵利器,也很難在他身上留下傷口。

武道的進步,讓李逸之欣喜的同時,也是有些鬱悶。

因爲相比於武道,修道依舊是鬼仙境界。

雖然經過這段時間的修煉,讓他神魂壯大的不少,但是離一次雷劫,還是有着不小的距離。

如果貿然渡劫,那必然是必死無疑。

修道最重天分,更重積累。

如果是武道,很多人可以在短短二三十年內,就能夠修煉到人仙境,相當於四次雷劫。

可如果是修道的話,能夠在壽元耗盡前修煉成鬼仙,就已經是萬中無一,就更別說是渡過雷劫了。

整個大千世界,目前所有的雷劫高手加起來,也絕對不超過三十個。

要知道即便是六大聖地,能夠渡過雷劫者也是屈指可數,如太上道一人,真罡門一人,玄天館兩人,桃神道一個也沒有。

唯有精元神廟最多,但也才五人而已,教皇加四大祭祀,而且基本上都是一次雷劫。

並且,這些渡過雷劫的人,無一不是修煉了數十,甚至是數百年的。

由此可見,想要渡過雷劫,是有多麼的艱難。

不過,有一個人是例外,那就是原著中的洪易。

僅僅數年的時間,他就從一個小白,修煉到了九次雷劫巔峰。

李逸之回想着原著中的洪易修煉經歷,在前期,洪易都是一步一個腳印,雖然人是修道奇才,但還沒有超過人的想象力。

可是自從開始編撰《易經》後,洪易就像是開了掛一般,渡劫跟吃飯喝水一般,輕而易舉。

在這其中,《易經》不是關鍵,關鍵是編撰《易經》的過程。

藉助編撰《易經》,洪易遍閱天下羣書,完成了無比龐大的積累,從而可以輕鬆渡過雷劫。

實際上,這可以看作是洪易在重複中古諸子的道路。

中古時期,諸子不修煉,只讀書。

而一朝修煉,直接便可渡過七次雷劫,成就造物主。

當然,李逸之不用去編撰《易經》。

作爲華夏文明的源頭,羣經之首,他自然不可能不讀。

因而對於李逸之來說,他接下來只要去深入研究《易經》即可,領悟其中的大道,省略了洪易去羣書中領悟大道的過程。

當然,那怕李逸之自認爲悟性不差,但是無論怎麼研究《易經》,他也肯定是無法超過未來的洪易。

但是他卻還有一個大殺手鐗,那就是《道德經》。

要知道在華夏文明裡,《易經》雖然號稱羣經之首,但是卻也無法完全壓過《道德經》的地位。

因爲《易經》講的是天道,以天道變化,探求人道的發展;《道德經》講的卻是大道,以大道變化,探求人道的發展,立意不同。

而在陽神世界,是沒有《道德經》的。

可以說,來到了陽神世界,李逸之天生就帶着最牛逼的金手指。

他相信,只要不斷深入地研究這兩本經書,他一定可以完成龐大的積累,快速渡過九次雷劫。

花了一天的世界,李逸之把《易經》和《道德經》默寫了出來,編製成書,隨時攜帶着,準備接下來每日研讀。

因爲在武道上,他現在已經沒有了多少的進步空間,除非能夠得到新的穴竅修煉之法。

而新的穴竅之法,或是他前往天外天,或是等天外天的強者,降臨大千世界。

默寫出兩本經書後,李逸之也準備離開神風國,回到大乾了。

算算時間,現在已經是臘月初五了,他離開諸天武館也快一年。

經過一年的發展,想必練氣之法已經完全傳遍天下了。

這段時間裡,李逸之雖然是閉門修煉,但是偶爾也會出去轉轉。

他發現即便是在海外的神風國,如今的普通百姓,也都在紛紛修煉練氣之法。

如今時機成熟,也是該進行第二部計劃,傳出先天之法了。

第兩百二十一章:白子嶽第九十章:宋缺第九十四章:兩個世界的差別第一百二十八章:暗流涌動第兩百六十章:皇天始龍甲第六百八十六章:紫霄宮現第五百六十六章:影響風暴第一百六十一章:邵伯湖第一百九十三章:虐打畢玄第四百零六章:向天借萬年第一百二十九章:密謀第五百三十二章:哭泣的朱剛烈第四百四十四章:第七魔皇(元旦快樂!)第十一章:自然門第四百四十四章:第七魔皇(元旦快樂!)第一百九十六章:初見石青璇第五百六十五章:人族正宗第十九章:庭審第兩百六十六章:如來袈裟第五百十九章:東皇鍾神威第六百二十三章:各逞心思第六十六章:手掌乾坤第五十四章:成昆的陰謀第五百七十章:三教的軟弱第四二十九章:東海龍王第八十八章:賣畫第五百六十三章:如來(下)第十八章:高嫣然第五百十七章:兩滴淚水第一百十五章:掌控太守府(下)第一百五十七章:決戰之前第三百十五章:千變萬化(2/10,求月票)第六百七十八章:混亂大戰第三百零七章:攻打盤星第三百四十七章:辰南上門第三百六十三章:辰戰第四百四十一章:不復常曦第一百零三章:再遇宋玉致第一百八十一章:魯妙子(8/10)第八章:小試身手第四百六十二章:鎮妖大元帥第五百五十七章:大戰之前第一百十九章:再次突破第六百八十六章:紫霄宮現第六十八章:招攬李逸之第九十一章:虛丹境第一百七十九章:洛陽選帝(5/10)第三百零二章:黎浮煙羅第一百八十六章:金丹第六十五章:逼問第六百一十章:三皇第三十章: 幫主之爭第兩百九十章:寒武淵第四百八十四章:大弟子楚離第八十一章:氣哭趙敏第三百四十六章:辰家五祖第三百五十四章:前生鏡第十三章:上海灘第兩百零八章:過去彌陀經第五百二十七章:巫族之難第一百二十一章:厲陽陷落第四百九十七章:偉岸的‘阿難’第四百五十五章:金蟬子的決然第五百六十七章:洪荒劇變(上)第兩百十三章:誤認第三百零六章:硬槓陽神念頭第四百二十一章:神奇種子第六百十六章:鎮元子第六百十五章:冥河老祖第四百六十五章:釘頭七箭書第三百八十二章:神秘的三世尊第兩百七十章:兇威無敵第六百八十二章:諸聖將歸第五百五十三章:回洪荒(下)第六百七十章:陰陽化五行第四百七十六章:出征積雷山第六百七十章:陰陽化五行第五百十一章:成爲人皇(下)第兩百二十三章:與乾帝交手第四百十八章:各方關注第五百二十六章:禍水暗引第四百七十八章:擒殺李靖第兩百六十五章:神行通第一百三十六章:收服(5/10)第三百五十四章:前生鏡第兩百四十章:剿滅海盜(下)第五百六十四章:諸聖插手第兩百七十一章:衆叛親離第六百七十八章:混亂大戰第六百二十四章:不歡而散第一百五十四章:楊廣之死第三百六十九章:太古七君王第兩百三十三章:虐打冠軍侯第三百八十五章:再見守墓老人第一百零二章:邀請第五百七十二章:輪迴秘辛第四百十章:化仙池第三百六十五章:無敵辰戰第六百六十七章:整合天、人兩界第六百十四章:大道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