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第112章 ,經費(求訂閱)

第112章 ,經費(求訂閱)

嗡!

整個農學專業的同學,全都回頭看向陳國華,投去了好奇而震驚的目光。

好傢伙!

考上北大也就算了,居然還申請了自學?

而且看樣子,陳國華他們的北大教授還同意了,否則他怎麼可能在週二這樣的時間跑來京城農業機械化學院呢?

馬秉裕倒是不吃驚,畢竟之前他去翠花衚衕找過陳國華幾次,當然知道後者的近況。

齊希韶聞言,表情驚愕地問道:

“你是北大的學生?你們教授還允許你自學?計算數學是什麼專業?是數學專業麼?”

很明顯,計算數學這個專業,觸及到了他的知識盲區。

“是的,老師您看,這是我的學生證。”

陳國華沒辦法,只好把自己的學生證拿了出來。

丟人吶!

堂堂一個北大學生,只能靠一張證件來證明自己的學生身份?

但這是最快捷有效的方法。

何況,剛纔他都說了徐獻瑜教授的名字了,對方也沒有聽說過,他也只能這樣了。

“計算數學是一門關於數學、物理學、計算機科學、運籌學與控制科學等學科交叉滲透而形成的一個理科專業.”

除了拿出學生證之外,陳國華還給對方解釋了一下這個專業到底是幹嘛的。

儘管齊希韶也是一名大學講師了,但他不是教授,屬實是沒有接觸過這些。

聽到這裡,他已經確定了陳國華就是北大學子。

於是就把陳國華的學生證還了回去,還好奇地感慨道:

“想不到我居然也給北大學生上課了?對了,伱喜歡農學的什麼部分?”

接下來的課程就好玩多了。

反正就是因爲陳國華在教室裡,導致馬秉裕他們班上的同學,全都十分認真。

而且齊希韶也想試探一下陳國華這位北大學子的成色,在課堂上提了幾個問題,都是讓他來作答的。

後者的回答,當然是很有自己的獨特見解啊。

不過這些都只是課本上的基礎知識,對陳國華這個後世的人來說,問題並不大。

下課之後,陳國華就拉着馬秉裕出去外面走廊聊天了。

他可不想跟後者的同學閒聊浪費時間。

今天來這裡,主要是想跟馬秉裕聊一聊關於大棚蔬菜的事兒。

“這個恐怕很難啊,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們內地現在根本沒有像樣的塑料薄膜,而且還死貴死貴的,怎麼搞?”

馬秉裕聞言,直接搖頭道。

大棚蔬菜這東西,早就不是什麼稀奇的事兒了。

十九世紀的時候,西方就已經發明瞭大棚技術,那個時候就叫溫室大棚。

不過一開始是普通的大棚,加上通風、灌溉、加熱和照明等技術。

後來就是塑料薄膜的發明,也被應用在了溫室大棚上面。

但成本的原因,溫室大棚種植出來的蔬菜,自然是非常昂貴的,普及成爲十分困難的問題。

民國時期,內地的蔬菜大棚主要是欄杆和竹木爲框架,搭配草簾、竹簾等材料來覆蓋。

但這些技術的限制,是非常明顯的。

外國的塑料薄膜大棚,很多學農學的學生或者老師都知道,畢竟這東西書本上就有提及過。

“我當然知道啊,要是沒有難度的話,我還來找你幹嘛?”

陳國華沒好氣地說道:

“我這纔剛提出來,你就直接否決了我的提議,你這樣不行啊.”

先是給馬秉裕這小子一頓訓斥,糾正對方的思想觀念之後,他這才接着說道:

“要幹大事兒,就不能因爲有困難,直接選擇退縮。”

“有句話不是這樣說的嘛,有困難要上,沒困難製造困難也要上。”

“所以,這個溫室大棚種菜的事兒,我就拉你小子入夥了。”

“你們學校有沒有像樣的地兒啊?到時候我找到材料之後,直接找你們學校申請”

馬秉裕聞言,只能說佩服。

但,關於申請土地的事兒,只怕很難做到了。

只因爲他們學校的地,都有用。

何況,農學專業這一塊,在他們學校來說,其實佔比並不高。

因此也不是十分受重視,畢竟現在二五計劃,國家都在大力推廣相關技術方面的發展。

也因此,更多是推廣關於拖拉機、農業種子技術、增產等方面的技術,而不是溫室大棚!

陳國華聽了之後,大失所望。

靠!

算了,找馬秉裕這傢伙,沒用,還是他自己折騰吧。

轉眼第二天,週三下午,陳國華拿着寫好的計劃書,直接找到薛亞軍。

二把手這次看到陳國華找到自己的辦公室來,特別是聽說有一個科研項目找他審批,頓時讓他兩眼放光。

可當他看完陳國華提交過來的計劃書之後,卻有些懵逼了。

“你要研發一款農用型塑料薄膜?並且還想要找一塊地,準備這個月就開始進行蔬菜大棚的種植研發工作?”

除了這些之外,陳國華還希望找幾個懂種菜的人幫忙。

比如保衛科的夏孟遠,這個老頭是種菜的一把好手。

問題是,塑料薄膜如何研發呢?

現在都十一月份了啊,這個時候研發塑料薄膜,是不是太晚了呢?

“是的,領導,我是希望您能支持我,我敢保證,您讓京城塑料廠那邊的科研人員,直接按照我計劃書上面的配方進行研發,我保證不出一週的時間,就可以研發出來了.”

陳國華十分篤定地說道。

這些塑料薄膜的配方,那都是現成的。

按照原時空的軌跡,六二年這一年,西山農學院的一位農家子弟趙鴻鈞就會給輕工業部的領導提出建議。

然後第二年,也就是六三年,農業地膜就面世了。

因此,陳國華現在不過是提前幾年罷了。

“那你上面提出來的科研經費就一千塊錢,這真的夠嗎?”

薛亞軍點點頭,接着又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對此,陳國華十分耐心地給出瞭解釋。

這科研經費的大頭,還是塑料薄膜的研發和製造,剩下的話,就是購買木材或者說蜂窩煤這些。

畢竟溫室大棚這東西,陳國華需要給大棚進行加熱。

否則的話,京城零下十來度的氣溫,那蔬菜不都凍死了嘛?

現在是十一月初,氣溫還只是零上三四度左右,還不算寒冷。

可進入十一月中下旬,特別是小雪過後,那氣溫老低了。

“那行,沒問題,這個項目,我批了。”

聽完之後,薛亞軍沉吟半晌,直接就批了。

也不用開會,畢竟科研經費也就是一千塊錢而已。

何況,這些錢的大頭,也都是購買塑料薄膜和蜂窩煤等東西,大棚使用到的竹架等物件,那都是現成的。

不貴!

“對了,領導,這個塑料薄膜這一塊,就麻煩您安排人跑一趟塑料廠那邊,我就不去了。”

聽到陳國華的話,薛亞軍頓時詫異道:

“這京城塑料廠就在一公里開外的地方,離我們這兒也不遠,你不去跑一趟麼?”

“再說了,你纔是技術員,你去的話,不是能說得更清楚麼?”

前者鬱悶不已,只好坦白地表示,他跟京城塑料廠不合。

不合?

這一下子就勾起了薛亞軍的好奇心。

畢竟在他跟陳國華接觸的這大半年時間裡,後者都是很好說話的好好先生。

或許他是領導,所以陳國華不是討好諂媚的人,但也是與人爲善的好同志啊。

比如陳國華跟華居佐這些研究小組成員,又比如跟保衛科、設計部等同志,都沒有聽說過跟誰不合的事兒。

即便是從配件研究小組離開的鄧韻秋,那也只是因爲工作,私底下的時候,陳國華還跟對方打過一兩次招呼呢。

很快,薛亞軍便知道是什麼情況了。

也因此,老薛高興之餘,也挺生氣的。

“還好,要不是他們塑料廠不懂得珍惜人才,你也不會被老白髮現”

“既然這樣,那我就替你去走這一遭吧。”

陳國華聞言,感謝地說了幾句好話,然後腳底抹油就開溜了。

他確實不太想去塑料廠那邊見人,主要是不想看鄭勇軍這些人的嘴臉。

當初的鄭勇軍,在他已經翻譯好了注塑機說明書,並且解決了注塑機的技術問題之後,前者依然不想給他翻譯稿酬。

如果不是他一再開口,那麼當時那筆十三塊五毛錢的稿費,就拿不回來了。

儘管現如今的陳國華,已經不覺得十三塊五毛是很大一筆錢,畢竟他空間裡面還有兩萬多美金。

但對於當時的他來說,那就是一筆鉅款。

何況這是他應得的勞動成果,憑什麼不給?

京城塑料廠的事兒,陳國華不想再關注了。

但接下來蔬菜大棚的事兒,他就得多多關注了。

不到半天的功夫,段雲平突然安排人把陳國華給喊去辦公室了。

“我說小陳,你怎麼不務正業了?”

老段是聽到了風聲,知道陳國華要去搞什麼蔬菜大棚的事兒。

這事兒一聽,就不是什麼好事兒。

畢竟有這個時間,還不如好好待在配件研究車間,抓緊時間把那些板簧加工設備給改進好呢。

對於老段的問責,陳國華早有準備。

“領導,您也知道,我這個人閒不住!”

陳國華攤了攤手,道:

“現在配件研究小組那邊,已經步入正軌了,衝牀加工設備已經改進好之後,我們就開始了折彎機的改進”

“設計圖紙和技術原理等,華同志他們五人已經吃透了。”

“他們現在可努力工作了,這還得依賴於段書記您的英明領導和培養”

“而且,除了週一和週二之外,我平時可是會好好盯着配件研究小組的,可沒有偷懶.”

“就這,白主任都說我不務正業了,每次在設計部都見不着我人影,要跑來配件車間這邊喊人.” 身兼多職的陳國華,徹底成爲了‘無業遊民’。

他除了是學生身份之外,在北汽製造廠內還有兩個身份:設計部的第一小組組長和配件研究小組的組長。

同樣是組長,同樣是幹設計工作,但後者所需要的技術明顯更高一些。

因爲設計部這邊,目前正在設計的是軍用越野車,這玩意兒雖然說是自主創新設計。

但是,它還是可以參考北方的嘎斯越野車,進行重新設計的。

第一小組有十名組員,陳國華自然不需要自己親自動手啊。

每次跑設計部檢查一下,指出技術錯誤、細節等位置,讓吳夢雨她們重新修改就可以了。

畢竟組員們進步了,纔是他這個組長應該做的。

而且,領導分爲兩種,一種是事必躬親,一種是委任責成。

所以,陳國華選擇了後面這一種。

人家段書記不也是選擇委任責成這種方式麼?

因此陳國華剛纔便直接說明了一點:依賴於段書記您的英明領導和培養!

這都是組織培養的結果,華居佐他們這些人才會如此賣力工作,陳國華才能抽身出來,乾點別的事兒。

見他如此巧舌如簧,段雲平不爲所動,皺眉道:

“你小子別給我打馬虎眼,前幾天我可是給你說過了,你只有三個月的時間。”

“如果三個月內你完成不了,你說怎麼辦?”

“這要是在部隊裡,我肯定讓你接這個軍令狀的。”

看得出來,段書記十分重視板簧加工設備的技術改進。

或許這是一份很重要的功績吧。

要不然老段不會看得那麼緊。

陳國華沒辦法,只好老老實實地保證,並且表示每隔一週的時間,就會給領導彙報工作進度。

得到保證之後的段雲平,這才稍微鬆了一口氣。

然後接着詢問起陳國華現在搗鼓的這個蔬菜大棚項目。

老段也知道這個項目是薛亞軍親自跟進,而且科研經費只有一千塊錢,這麼小的項目,糊弄誰呢?

板簧設備加工的改進項目,光是原材料就已經超過一千塊錢了,更別說還有相關設備,以及調撥的五名大學生和十二名技術工人了,這些可都是成本吶。

“領導,這個項目的起源,其實跟我本身有很大關係.”

陳國華聞言,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釋了一下。

一來他自己喜歡吃青菜,這大冬天的,確實很難買得到青菜吃。

即便有冬儲白菜,但那應付不了。

二來他父親陳恭祿是地道南方人,今年也已經五十七歲了,人老了,就很懷念家鄉的一切。

比如大冬天的冰天雪地,如果能在家裡吃上暖烘烘的南方式火鍋,那真是美極了。

他這個當兒子的,自然是想着孝敬父母。

而南方的火鍋,除了雞肉之外,還得有綠油油的青菜啊。

現在是雞肉不好弄,但青菜還是可以想想辦法的嘛。

拿孝順當藉口,確實無懈可擊。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領導,您看,我們京城入冬之後,萬物寂寥”

“我們國家現在百廢待興,大家都吃不飽肚子,我就希望能盡一份力量,看看能不能幫點忙什麼的”

身爲龍的傳人,種菜這一天賦可是深深刻印在血脈當中的。

即便是北汽製造廠這樣的單位,也有夏孟遠這樣的種菜‘大戶’。

那麼多一個陳國華這樣的種菜先鋒,不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麼?

段雲平聽到這裡,頓時衝陳國華豎起了大拇指。

“好好好,你能這樣想,真的很好,我們國家就需要你這樣的人才,我們北汽製造廠纔能有更加輝煌的明天。”

接着,他拍了拍陳國華的肩膀,勉勵道:

“那就好好幹,爭取把菜給種出來,到時候我們都沾你的光,大冬天也能吃上綠色的蔬菜.哈哈!”

儘管蔬菜並不是什麼值得炫耀的事兒。

但老段卻在暢想未來:萬一冬天也能種植糧食呢?

這個時代是非常缺糧食的,全民都希望每年風調雨順,穀物大豐收。

只有糧食豐收了,才能吃飽飯,才能建設美好的國家。

陳國華謙虛了幾句,然後離開了一把手辦公室。

當天回到家,他就將這件事跟家裡人說了一下這件事。

於沫離和她孃親甘如霜還沒離開翠花衚衕,聽到這事兒,也跟着討論了起來。

甘如霜和雲婉裳兩人都是教授,雖說不是理科教授,但作爲中文教授,她們也瞭解很多資訊。

蔬菜大棚這不就是之前的那種菜棚子麼?

十多年前的民國時期,京城這邊就有人試着栽種過呢。

但現在卻沒有聽說過了。

“大哥,大冬天還能種菜?”

陳小敏瞪大眼睛,滿臉不敢置信。

她二姐和三姐也同樣目瞪口呆,刷新了她們的三觀。

要知道,馬家墳那邊就是菜農啊,整個生產隊都是種菜的。

在她們三小隻的印象中,冬天不都是窩在家裡貓冬的麼?

現在卻是冬天還要繼續種菜,天啊!

而且冬天真的可以種菜麼?

那些菜,不會被凍死麼?

“當然能種菜啊,爲什麼不能種?”

陳國華呵呵笑着說道。

他這是給家裡人提前打預防針,免得到時候他帶菜回家,一家人大驚小怪。

“什麼東西不能種啊?你們要種什麼?”

這個時候,從外面回來的陳恭祿,大聲笑着說道。

剛說完,他人就出現在了客廳。

一家人都在屋裡呢,雲婉裳還衝他招手,趕緊過來烤火。

其實外面現在還不算很冷,但家裡已經開始烤火了。

主要是雲婉裳,她上年紀了,所以得烤火才行。

很快,陳恭祿也知道了要種菜的事兒,不由道:

“大冬天種什麼菜啊?這不是勞民傷財的事兒嘛?”

“再說了,冬天有冬儲大白菜就夠了呀,難道你們還想吃綠色的蔬菜?”

“現在國家那麼困難,到處都缺糧食,就你們北汽製造廠那麼有錢?”

老陳終究是讀書少,格局不夠大。

不過他的想法也十分正常,畢竟越是這個時候,越要節省,而不是花錢去研究什麼蔬菜大棚的事兒。

此事兒即便放在領導層面,估計還是會有不少人贊同老陳這個觀點。

雲婉裳和甘如霜兩人連忙提出了反對意見。

“冬天能吃飽穿暖,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嗎?”

“很多技術都需要去研發,去改進”

“而且偉人也說過了,實踐纔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老陳當然是說不過雲婉裳的,所以只好閉嘴。

反正就這件事,家裡議論了許久,甭管反對還是贊同,陳國華都會進行下去的。

大嫂胡萍姑回來之後,對這件事倒是蠻支持的。

她認爲,如果京城的冬天,還能有蔬菜供應,那絕對是天大的喜事兒。

到時候每年都不需要冬儲大白菜了,她們街道辦也就不需要那麼忙碌了。

這兩天,冬儲白菜已經開始上市了。

她們街道辦的人,就必須加班加點了。

後天就可以輪到陳家這邊採購大白菜了。

因爲大卡車數量不夠的原因,道路交通也不太行。

所以大白菜想要運進城裡來,只能分批次進行。

導致街道辦這邊也是因此需要幫很多忙,人力還不夠。

陳國華的蔬菜大棚要是能搞出點動靜,未來這冬儲大白菜估計會不需要了。

“大嫂,我覺得您還是期待我們國家實力變強,把道路鋪平,有更多的大卡車運輸大白菜,這樣會更實際一些。”

陳國華聞言,卻樂呵呵地說道。

“你這話說的沒錯,但這不也是你們北汽製造廠肩負的使命任務麼?你們得加油啊。”

聽到他大嫂這麼說,陳國華微微錯愕了一下,於沫離卻噗嗤一下笑了出來。

哈哈!

大家也跟着樂了。

外面天色已經很晚了,陳國華只好親自送於沫離和甘如霜母女倆回去。

第二天,陳國華回到中科院,夏培肅卻告訴他一個好消息。

晶體管計算機的設計方案已經基本完成了,華院士準備今天就去找上面的領導,協調這件事。

這種新型計算機,想要更進一步,那麼需要的材料更多,攻克的技術難點也同樣如此。

設計圖紙是出來了,可不代表技術也出來了。

“教授,您說上面會不會支持這個項目啊?”

陳國華有些遲疑地問道。

在計劃書上面,他沒有記錯的話,當時華羅庚他們可是提出了六十萬人民幣的科研經費。

太多了,估計上面領導不會贊同的吧?

(本章完)

228.第217章 ,環球旅行235.第224章 ,意見和彩虹屁第285章 ,喪心病狂!(求月票)98.第97章 ,翠花衚衕(求訂閱)227.第216章 ,女兒和五億(求月票)230.第219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40章 ,最後的提議246.第235章 ,四大項目(求月票)第51章 ,尊重他人命運(加更求追讀)167.第162章 ,黃泥掉褲襠209.第198章 ,學生和領獎(求月票)第371章 ,危機和崛起(求月票)第305章 ,會議 籌錢 論文(求訂閱)第360章 ,借雞下蛋 各自算計!第15章 ,王府井261.第248章 ,來進貨了!(求月票)190.第182章 ,暴跳如雷(第三更)第64章 ,送禮190.第182章 ,暴跳如雷(第三更)第293章 ,復仇者聯盟(求月票)第252章 ,傲嬌的少年(求月票)173.背水一戰!!!第55章 ,買縫紉機167.第162章 ,黃泥掉褲襠第363章 ,雞賊的想法,不可能任務第270章 ,材料和律賊(加更)第55章 ,買縫紉機第71章 ,山貨99.十二月衝榜,加更規則137.第134章 ,拿着雞毛當令箭222.第211章 ,侯思和(求月票)184.第177章 ,一等功勳章(求月票)158.第154章 ,生病(求訂閱)第364章 ,驚豔了時光(求月票)122.第119章 ,教育 出差(求訂閱)第78章 ,元宵節第264章 ,發家史(新年快樂)105.第103章 ,莽撞和熱情(第六更)164.第159章 ,真是厲害!(求訂閱)第306章 ,金礦 報告會126.第123章 ,四款發動機(求訂閱)第19章 ,抄書第277章 ,截胡的前奏(求月票)第352章 ,不太平的十月(求月票)136.第133章 ,論文被盜第6章 ,打架!第54章 ,二道販子的錢包(加更求追讀)112.第109章 ,成績和獎勵(求訂閱)151.第148章 ,冠軍和高考(求訂閱)第342章 ,人臉識別系統,太空站項目重啓在128.第125章 ,備用(求訂閱)第353章 ,七姐妹和超音速(求月票)209.第198章 ,學生和領獎(求月票)第254章 ,鑄劍之始(求月票)第81章 ,最後一次模擬考試176.第170章 ,新仇加舊怨(第三更求月票)第383章 ,香餑餑和兩億(求月票)第333章 ,權力的遊戲(月初求月票)208.第197章 ,你口氣可真不小!第23章 ,一頁紙109.第106章 ,更改,難題(第一更)第33章 ,態度改變的範新河第354章 ,大哥大面世,風起雲涌(求月票)第385章 ,營收 孫兒 恩怨(求月票)108.第105章 ,堂姐妹(求訂閱)第284章 ,交易記錄第29章 ,回去等通知第32章 ,安全帶在哪?第92章 ,親生父母的消息(求訂閱)142.第139章 ,研究所擴建(求月票)138.第135章 ,爲什麼要拒絕162.第157章 ,後續(求訂閱)第347章 ,出道即巔峰(求月票)第280章 ,銷量 出局 新品(求月票)234.第223章 ,龍馬溝生產隊第80章 ,申請離校(求首訂)第324章 ,期待已久的發佈會第335章 ,活着的傳奇(求月票)168.第163章 ,自救的辦法222.第211章 ,侯思和(求月票)199.第190章 ,芯片經濟戰(求月票)第256章 ,出走 黑鳥 疫苗和硬盤(求月票)第17章 ,急眼的大媽第59章 ,都是被逼的第37章 ,鄰居們的反應193.總結第66章 ,不安靜的四合院第337章 ,自毀城牆(求月票)第335章 ,活着的傳奇(求月票)100.第98章 ,名存實亡(求訂閱)209.第198章 ,學生和領獎(求月票)261.第248章 ,來進貨了!(求月票)第358章 ,唐老鴨手機(求訂閱)241.第230章 ,爆!(求月票)257.第245章 ,殺瘋了(求訂閱)第258章 ,意外來客(求月票)第301章 ,騷操作!(求月票)第343章 ,一點六五億 土星五號(求月票)130.第127章 ,春節與畢業(加更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