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零二章 安居(1)

有男人和女人的地方,就可以成立一個家。

然而,對於他們的家來講,還缺少一個可以定居的房子。

買房,對華夏人來講一直都是一個好命題。

從上層社會到普通民衆,大家在買房上面的樂趣都是層出不窮的。

沈老闆終於決定要在倫敦購置產業了,這也是不得不爲的行動,誰讓他要有孩子了呢。

一個孩子一個家,每個孩子都有媽。

沈光林有錢,計劃生育管不到他,其實他可以擁有更多的孩子,還可以擁有更多的孩子的媽媽。

現在要考慮的是,買個什麼樣的房子?

買個古堡當然是可能的,但沒那個必要。

但是在郊區買個花園洋房倒是可以,這也是沈光林的打算。

要靠近繁華地區,又遠離城市喧囂。

爵士是個老倫敦了,他有這方面的人脈,很快就幫助沈光林介紹了一個還不錯的物業,這個地方距離爵士的家也不太遠,將來也是方便兩家來往。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他們對來自東方的沈教授纔有了全新的認識。

那麼大的別墅,他說買就買了,根本不見絲毫猶豫,這還是一個貧困國家來的學者嗎?

在大家的觀念中,學者都是安貧樂道的。

爵士原本還想借點錢給沈光林用來置業呢,結果他壓根就沒有機會提這一茬。

沈光林上來就把房子買好了,當然是全款,他唯一向爵士求助的就是勞斯萊斯不好買,需要爵士當個介紹人。

這種破車,故作清高,社會地位達不到的人還不好買。

沈光林的社會地位是夠的,但是他嫌麻煩,還要證明來證明去的,不如讓爵士幫個忙。

爵士很驚訝,不是,你們這就一步到位啦?上來就買勞斯萊斯?

當然了!沈光林也是疑惑,到了英吉利,不買勞斯萊斯,難道要買蓮花麼?

MINI?那是什麼車?

只用了一個星期不到的時間,裝扮一新的別墅就已經可以入住了。

房子是舊的,但是裡面的東西全是新的,牀是新的,牀墊是新的,牀上的被子是新的,牀上的人也是新的。

現在還是新人的度蜜月之旅呢,沒想到妹妹這麼快就中標了。

這說明穿越並沒有影響沈某人的造人能力。

現在,沈光林並不擔心別的,就擔心將來孩子有可能會吃不飽,怕不是要吃奶粉了。

晚上睡覺的時候,他摟妹妹在懷裡,上下打量左右摸索,高挑的身材,細滑的腰肢,平坦的小腹,別的都好,唯一缺憾的就是胸部略平坦。

不穿衣服的時候還是有些起伏的,穿了衣服就真的看不到胸肌的輪廓了。

爲什麼美女大多平胸?

這是某乎上的問題。

下面有人給出過專業的回答,聽起來還是有幾分道理的。

因爲,我們看到的漂亮的女孩子,大多數都是比較瘦的。

而這些比較瘦的女孩子大部分都是從一開始就瘦,一直到成年都是這個樣子。

大約只有一小部分人起初是胖胖的,成年之後開始減肥或者抽條,這才變的瘦弱,估計,這種纔是大家理想中的好身材。

女孩子如果從一開始就瘦的話,胸部發育就會缺少脂肪的積累,導致沒有完成完美生長曲線的發育,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所以,真的不能怪美女沒胸,社會上胸大的那些,十個有八個是矮胖子,有一個是高胖子,大約只有一個是極品身材。

當然,孕而不育,也是促進二次發育的一個好手段。

好多美女一開始是飛機場,幾年之後發育了,這種情況從生物學上講,很可能是有過墮胎史。

漂亮女人是不能生孩子的。

爲什麼一些女明星特別能抗老?

Wωω• Tтka n• ¢〇

婚而不育就是最好的武器。

女人生過一個孩子之後,至少能老十年,除非她生孩子那年還不超過20。

自從喬遷新居之後,兩個人再相處果然不是乾柴烈火的模式了,多了很多溫存,開始有了家的感覺。

孕育新生命是很神奇的東西。

這些天,沈光林看着妹妹都覺得她身上充滿了母性的光輝。

直到大姐從國內過來,這纔打破了兩個人生活的沉靜。

曼麗姐是自己過來的,孩子留在了京城外婆那裡。

其實沒必要,沈光林說了,過幾天把孩子也接過來吧,就在海外讀書算了。

有李莉在,外語家教都不用請了。

說起來,這是這姐妹倆第一次見面,還別說,長得竟然也有三分相似,外人看着就是親姐妹,不得不說老李基因的強大。

大姐的本職工作是醫生,雖然不是婦產科的,但是基礎知識是具備的,有她在,也能很好的照顧妹妹的日常起居了。

沈光林對她的工作也沒有特別的安排,能照顧好妹妹就行了。

她剛來英吉利,能夠適應好這邊的環境,能夠給孩子一個良好的教育條件,同時離姐夫又不遠,這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嗎。

當然沒有!

曼麗姐和陸姐夫表示都非常感動。

其實陸姐夫現在的位置也有些尷尬,因爲他不知道自己扮演了一個什麼身份,做生意賺的錢自己該分多少。

當初進行海外貿易的時候,沈光林給了他200萬的啓動資金。如今,這筆錢已經變成3000多萬了,該怎麼分賬,他也很糾結。

шшш☢тt kΛn☢C○

這件事有點不好跟沈光林提。

其實,這點錢沈光林就沒有放在眼裡,他這麼做只是爲了完成自己的佈局而已,順便也讓陸姐夫有個用武之處。

陸姐夫也算是個人才,雖然沒有把對外貿易這一塊做到完美,但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建立了渠道,培養了下屬,鍛鍊了能力,將來說不得能夠成爲沈某人商業版圖中的一個重要人物。

對於親戚,沈某人還是大方的,就在他隔壁,也給曼麗姐買了個房子,讓他們沒有了後顧之憂,以後也可以全心全意的給沈老闆打工。

當然,人生不能只有工作,還是要有生活。

沈老闆出國久了,特別想有不一樣的生活,比如,用大鍋燉肉。

在英吉利,想買個大鐵鍋可不容易。

最後還是姐夫從國內帶過來的一口二手大鐵鍋,原本是給下屬們做大鍋飯用的,最後給整到倫敦來了。

在東北,有道名菜,叫做鐵鍋靠大鵝。

沈光林對鵝肉沒有太多期盼,他想吃的是香肉。

大鐵鍋燉出來的香肉可香啦。

一些慕洋犬總是覺得,歐美國家是不吃狗肉的,因爲狗是人們的朋友,是他們的家人。

這話說得冠冕堂皇,沈光林原本也是信了的,直到他逛超市,直到他看到了狗肉罐頭。

歐美人說了,我們要人道,所以不能用殘忍的方式殺狗,但可以採用仁慈的方式,比如,讓他們安樂死。

在瑞士,那裡的人和朝鮮人一樣喜歡吃狗肉,甚至,貓肉也是瑞士傳統聖誕節菜單上的一道佳餚。

在英吉利吃狗肉的不太多,他們只說虐殺動物是違法的,也是不人道的,但沒說吃他們也是違法的。

貝爺在荒野求生的時候,捉了一隻野雞,烤熟之後吃了,讚美說和狗肉味道差不多。

所以,爲了慶祝沈老闆喬遷之喜,沈光林的學生們從寵物市場買來一隻肥碩的拉不拉多。

大家都是科技人員,爲了尊重英吉利的人道,他們還開發出了一系列的流程,比如,爲它沐浴更衣,更是買來了對付牛的電棍。

有一種認識誤區,在人們的印象中,山東人就愛喝大酒,朝族人就愛吃狗肉,魔都人就愛小心眼,京城人就愛吹牛皮。

當然,任何地方都有特例,比如沈某人,明明是金陵人,結果得了和劉邦一樣的病:愛吃肉。

爲了滿足沈老闆的口腹之慾,他的實驗室還專門招收了一位來自延邊的朝族同學。

原本,這位同學是不會烹製狗肉的,可同學們都覺得他會,所以他也便會了。

第七八八章 卡門(1)第六九四章 被騙(2)第五二九章 種高梁第一四八章 破案第939章 野男人第962章 皇帝的新衣第三九九章 排場第909章 變態(4)第七四一章 談判(2)第五三九章 歷史(5)第四二二章 味道第七八四章 華夏製造(2)第六零七章 訪親(1)第四九六章 實在親戚第一一六章 招攬(求月票求推薦票)第六九八章 沒完沒了(2)第四十六章 投機倒把第一四零章 實驗室第五一五章 自力更生第三六八章 虧損性出口第五九七章 菩薩心腸(2)第894章 結論第六二一章 技術公開(3)第三八四章 啥也不是第八八七章 對質第二七二章 論文第二二四章 地產商的前世今生第四三八章 投資商的儀式感第二八二章 工具人第三六五章 閱兵第四三六章 新課題新產業第四四零章 澳門第六七六章 報復(1)第三三九章 解釋第三零三章 獲獎第二一三章 惡龍第二五一章 漏嘴第891章 訪問團第一七一章 錄取第二九三章 結算第一四四章 開車不喝酒第三零七章 招徠第八九零章 恥辱柱(今天一更)第二四二章 新工作第九十一章 尋寶第六四七章 科學的力量(1)第六五六章 回京(1)第九十九章 乘船(今天只有一更,明天上架,請多支持)第四一八章 推廣第五五一章 格局(1)第六一一章 親爹(1)第七一三章 選拔標準(1)第954章 專利第二十八章 倒爺第四三一章 百越第一五五章 在路上第三十五章 影響力第四五五章 光第六七五章 評審(2)第二九八章 廣告第880章 帶薪實習第六四七章 科學的力量(1)第一二三章 生魚膾第八八四章 參觀(1)第五零一章863第四九七章 一飯之恩第二一六章 愛好第四零七章 挖掘第一四九章 隱情第四四三章 家訪第907章 訪美(2)第五二四章 再戰天王山第一九四章 新工廠第四十四章 病第一四五章 科研競賽第三三七章 努力第八九三章 回家(1)第四三零 養孩子第六十三章 團長第三三五章 新發現第八二八章 致富之路(1)第六三五章 1987年 (1)第948章 合影第四一五章 移民第六十二章 脫團者第910章 欲揚先抑(5)第六七六章 報復(1)第一六七章 加盟第六十一章 鍋第五四七章 接見(3)第一八五章 買房第八零五章 買單 (4)第947章 帶孩子第三十四章 告狀第905章 新產品第八八六章 表彰(1)第908章 循序漸進(3)第八四零章 處置第八十三章 故事第四二一章 情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