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七章 萬元戶

現在雖然還是盛夏,到時間已經進入到了1985年的下半年。

這幾年,國內的經濟快速發展,對外貿易也異常火熱。

可是,經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着另外一個問題,通貨急劇膨脹,生產物資非常短缺。

價格雙規,倒賣批條的人就不說了,有時候,有錢,有人脈,但是買不到物資也是沒有辦法。

其中,化工產品尤其是乙烯製品的短缺更是另人髮指。

到目前爲止,國內的石油煉化產業不說還在起步階段,但規模和技術都不算強大。

真正強大的還是國外的一些石油化工公司,甚至就包括彎彎的臺塑。

沈光林企業的很多初級工業品都是通過香江轉口從彎彎進口過來的。

沒辦法,人家產品價格低,質量好,不買都對不起經濟規律。

如果,這位號稱經營之神的王老頭不是晃點了太宗,估計就沒有什麼中石化的事情了。

當然,現在還沒有中石油中石化這些巨無霸企業呢,現在還在實行的還是油田自主經營制。

比如大慶系企業,比如勝利系,比如中原系,他們一切都是各自爲政的,從採油到煉化,再到加工,一條龍服務。

現在,我們國家生產的石油大多數並不是拿來煉化做成工業產品的,而是用來出口換取外匯的。

與後世華夏是石油進口國不同,1985年的華夏,石油出口佔到非常不少的出口份額,甚至在所有的出口總額佔比中超過了1/4。

可以說,在1993年之前,我們一直都是石油出口遠大於進口的,大約從1993年開始,我們才完成了石油進口對出口的反超。

說來也是神奇,即使到了我們成爲全球第一大石油進口國以後,我們依然還是一個不小的石油出口國,而且出口的量真的不少呢,價格也遠低於進口價格。

當然,這種事情也有各種理由可以去解釋,沈光林也並不想弄明白其中的緣由,他只知道,從各種渠道反饋來的消息可以得知,現在他公司需要的各類化工產品嚴重不足了。

如果他不是有外匯,估計很多原材料的供應都要被卡住了。

雖然如此,沈光林仍然沒有打算花錢投資去建設一個這樣的企業,太難了,交通,運輸,港口,碼頭,這不是一家公司單打獨鬥就能成事的。

當然,在遊船上聊這些話題有些不合時宜,而且張成是一個搞科研的,多關注科研就好了,生產製造國計民生不是你該操心的事,還是多聊些風月吧,至少,也應當是聊一聊風景嘛。

他們現在正在乘船沿着灕江順流而下,到陽朔還需要四個小時,沒必要把大好的時間浪費在聊工作上。

沈光林把張成給趕上了甲板,自己也走到李蓉身邊,也不管周圍人的眼光,直接攬住了她的腰。

李蓉給了沈某人一個白眼,還是很配合的喂他一個葡萄,也餵了其他人一嘴狗糧。

沈光林這是給其他人做了一個如何行爲親密的示範。

其他人確實也很想這麼幹呢,可是,缺少一些契機啊。

摟腰誰都想,就怕人家女孩子不同意啊。

甚至,一些女孩子看到秀恩愛的沈光林二人,憤憤不平的寧可把目光投向江上的漁夫也不願意去看身邊的舔狗們。

江上確實有不少漁夫,他們養了不少鸕鶿,鸕鶿們不是用來吃的,是用它們來抓魚的。

在這個年代,用鸕鶿來捉魚並不是一個表演項目,而是真的爲了維持生計。

生存不是藝術,只有滿足了生活需要之後,這才變成了藝術。

看到禿頭張成終於放沈老師自由了,沈光林也帶着李蓉到甲板上拍照看風景,大家這才激動的圍攏過來一起合影。

鶯鶯燕燕,嘰嘰喳喳,大家幾乎無視做女主人的李蓉,甚至準備排隊向沈老師請教一些人生哲理的問題了。

幾個億的工程也不適合在這裡談啊。

當然,她們談論的話題自然也離不開二人的交往史,這也是沈光林和李蓉都不迴避的話題。

通過交流,她們也是知道了,自己沒什麼機會,人家李蓉爲了能夠和沈教授更配,專門從公安局離職出來去了人大脫產讀書。

這確實需要不小的毅力,而且人家的家庭背景在那裡放着呢。

在中組部工作的不乏名校的畢業生,但人大在裡面也已經很拿的出手了。

沈教授人品不錯,這麼多年也是不離不棄,兩個人在一起已經風風雨雨5年了,琴瑟和鳴,焦不離孟。

果真令人羨慕啊。

沈光林也說了,做人,不能有一頭沒一頭,還是要把握住眼前,不能一山望着一山高。

比如,張成就是一位好同志,雖然頭髮不算多,但是收入絕對不少啊。

張成看到這麼多好看的女孩子,有些心猿意馬,也有些害羞,他連忙推辭,不多,不多。

然後,沈光林隨口就問起了其中一個女孩子的收入情況。

大家畢竟是剛畢業沒幾年,每個人每個月的工資都不算多,即使單位是中央部委,她們的工資也都沒有超過100塊呢。

李蓉也是這樣的,她的工齡從進入公安局開始算的,因此工齡長一些,也就120多塊錢,不多,也不算少,不吃不喝三個月,能夠買一輛自行車了。

而像張成這樣的醜直男,他一個月收入有多少?

沈光林讓大家大膽猜。

沈光林介紹了一下張成的情況,人真的不可貌相,人家可是當然的省高考狀元,而且常年排名第一,進入到沈光林實驗室之後也是出類拔萃。

現在,張成是京城大學沈光林實驗室物理小組的組長,說起來大小也是個幹部呢,能夠管理的也就十多個人的樣子。

他一個月能有多少錢?

女孩們既然跟着京城大學沈光林實驗室出來旅遊,自然對他們的情況還是有一些瞭解的。

張成的工資她們大約能夠猜的到。

工資確實並不算低,張成的工資標準比照學校的研究員或者副教授的級別,一個月工資是200元左右,確實不少了。

但是,這點收入如果要跟社會上那些跑單幫下海做生意的活絡人相比,真的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她們的追求者中,並不乏萬元戶,只是他們沒有學歷而已。

看到大家有些不以爲意,因爲200多雖然比100是多一些,可也並沒有多出太多去,要是長的不好看,依然不是她們的菜。

“那你們知道,張成的獎金有多少嗎?”沈光林問起了另一個話題。

張成沒想到自己竟然成爲了話題的中心呢,他捋了捋跟徐志勝一樣的髮型,向着女孩們靦腆的一笑。

一個牙尖嘴利的女孩子張嘴就問道:“有多少?難道跟工資差不多?那還真的可以了。沈教授,你們實驗室的待遇是真的好啊,早就聽說你們管吃管住了,逢年過節還發各種物資,沒想到已經這樣了還有獎金呢。”

這個女孩子比較活潑外向,她對沈光林實驗室的情況確實有了一定了解。

畢竟也是跟隨了一路了,就算是路經意間的套話也能套出不少有用的信息了。

飲食男女,重要的就是是飲食。

要是沒有好的物質條件,怎麼可能會有幸福的生活嘛。

沈光林組織她們過來的目的也很明確,不就是介紹男女認識嘛。

大家確實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談收入不丟人。

京城大學名頭不錯,沈光林實驗室條件更好,女孩們普遍早熟,如果不能找個像沈教授這樣優秀的男人,能夠找一個在他身邊工作的男人,應該也是不錯的吧。

只是,張成能夠有多少獎金,沈光林自己也不知道。

他從國外照搬了一整套實驗室管理體系,但是物質獎勵並沒有人家那麼多。

畢竟這是不同的國情。

但是,即使再多打幾個折扣,收入應該也是不低了吧。

“多少錢?”

大家都很好奇。

沈光林也不知道多少錢,他還真的只能問張成。

張成也不知道自己拿了多少獎金,他說:“我不會花錢,實驗室發了多少錢,我就存了多少錢。”

看來,他纔是那個對錢沒有興趣的大佬啊。

張成竟然也不知道他有多少獎金,也不知道他還有哪些還沒兌現的福利,這件事想知道真相,還要問沈光林的特別助理。

沈光林的特別助理有兩個人,一個男的,一個女的,他們都是京城大學的畢業生。

這兩個助理很忙得,他們不光要照顧沈教授的日常起居,還要幫他備課,還要協助他管理實驗室。

像這次到南寧和桂林的旅行,就是他們給安排的。

這時,女孩子鄭重的從行李箱中拿出筆記本,仔細的唸到:“張主任在實驗室工作四年了,他的個人資產這一塊都是實驗室在幫他打理。到目前爲止,他的工資收入是現金髮放的,這個並沒有納入統計,而項目獎金和其他補助是存到銀行賬戶上的,這一塊是我們在協助,他的收入算高的,每年大概有三到五萬元不等的獎金,除此之外,他還有實驗室獎勵的一套房,實驗室配置的一臺車,目前還剩下自由出國行5次,國內遊13次,這些都還沒有兌付”

什麼?

每年有三到五萬元的獎金?

確定是萬,不是百?

“在我們實驗室,只要完成了實驗課題,獎金的起點都是1000元,所以百並不是一個計量單位。”

女孩們果然心動了,這豈不是說,實驗室的這幫人,人人都是萬元戶。

大家也不是沒有見過錢,但是,高收入的人羣活生生的站在自己身邊,而且還是一副社會初哥相,這還真的不多見呢。

聽到自己那麼有錢,張成只能再度靦腆的一笑,

“你們也不要覺得這些錢很多,沈教授一堂課就是五萬美元,人家賺的錢也沒有用於自己消費,全部花到了實驗室。所以,我現在沒有花錢的地方,這些錢就先放在實驗室吧。”

原來,沈光林還有這樣的示範效應呢。

“要是你有了可以花錢的地方,也有了應該花錢的人,你願意爲她花嗎?”

“我願意,她會聽話嗎?”

“會!”

“那我會跟她說,乖,咱聽話,咱不買。”

第一四九章 隱情第六四六章 衝突(2)第一四一章 倔強第七八零章 手段(3)第一五零章 1981年大聯歡第六六三章 發佈會(2)第六九四章 被騙(2)第十七章 第一堂課(求收藏,求推薦,求月票)第四四零章 澳門第八二九章 演員第一九零章 得隴望蜀第八二一章 傳道第五三二章 調解第三一三章 企業文化第五二一章 競爭對手第一九五章 兄弟第二四九章 津市第三九九章 排場第927章 技術轉讓(3)第二十六章 搬家第二七四章 底線第八七八章 告知(2)第一六一章 入席第三八九章 上位第三九六章 打賞第一五二 500塊第二十三章 冰箱(求收藏,推薦票,求月票)第三五四章 晶體硅第七七六章 競爭與合作(2)第一九六 考察第四二七章 下班第七一九章 持續惡化(今天一更)第四四零章 澳門第六三九章 尋親(1)第六八九章 不怕(2)第三六四章 鑑寶(二合一)第887章 問責第三十章 論文(求收藏求推薦票求月票)第八二九章 演員第七一一章 考試(1)第五零三章 說服第七六五章 對峙(3)第七零八章 處分(2)第三六三 練功第八三五章 遺傳(1)第二四六章 春節第四二一章 情敵第二一一章 了結第八四七章 孕檢第七零三章 候補委員(1)第一七三章 在扶桑第九一五章 軟柿子(還在應酬,這是昨天的一章)第八四八章 報道第二七零章 效率第九十二 憤怒第二八三章 國慶第七八四章 華夏製造(今天一更,明天三更)第一九零章 得隴望蜀第四三五章 八馬畫山第906章 新品發佈(1)第933章 經費第二十五章 寶藏第一五一章 深度自駕遊第六十五章 自助第916章 戰略 (5)第四四八章 成功第930章 去和來第八二零章 捐錢(1)第五六五章 聚會(2)第八五三章 精準競爭(2)第七二四章 銀河(1)第三一四章 住房補貼第四三一章 百越第七八二章 新發現(1)第二十七章 賺錢(求收藏,求推薦票,求月票)第三六六章 家務事第三四六章 相親第二六零章 釣魚第四七四章 銀行第二十二章 自行車第一六八章 驚蟄第976章 畫圈第三四五章 電腦第七三零章 美元(2)第六八二章 上課(回家路上,今天一更)第三零八章 討論會第三三九章 解釋第三四五章 電腦第八五九章 上門服務(2)第二六一章 訪問第四四二章 小少爺第六六三章 發佈會(2)第二九零章 吃吐了第六四一章 購物(1)第七一三章 選拔標準(1)第六九四章 被騙(2)第972章 地主之誼第三零五章 流放第六七七章 休息(2)第五五七章 這不是歷史(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