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三章 新課題

睡覺醒來身邊沒有女人服侍,好不適應。

至少,沒有端茶倒水穿衣疊被的人了。

就是早晨想來一發也都不行了,只能把一腔相思寄託於左手。

坐在牀邊迷糊很久,沈光林這才意識到,李蓉並不在家,她已經住在了單位,她正式上班去了。

天宮一號諾大的家裡只住有他一個人。

自從嬸嬸帶着堂弟去了香江以後,沈光林連蹭飯的地方都不好找了。

還好,生物實驗室的竇偉和老孔也都住這裡,竇偉還是單身漢一個,但是老孔家裡有李萍啊。

李萍廚藝一般,但是她長得好看啊,這叫秀色可餐。

她現在還是一位知名的演員呢,這一世的李萍沒有離婚,因此她雖然也認識了凱哥,但是倆人並沒有在一起。

沈光林給凱哥算過命,凱哥早年成名,中途落寞,晚年又鹹魚翻身了。

李萍和老孔住在天宮一號裡,和沈光林是鄰居,凱哥就是想來住,也沒那機會呢。

天宮一號的設計理念和生活品質都是超前的,所有入住的人都很滿意。

沈光林現在都有點不太想住福緣門那裡了,生活設施不夠方便不說,東西都太看舊。

而且那裡也沒有裝電話,通訊不方便。

總體來講,還是在天宮一號的生活更加舒適更加現代化一些。

現在他和李蓉倆人不是已經領證了麼,天宮一號就是他們的“新家”呀,福緣門那裡畢竟是套老房子。

其實李蓉也是可以回來住的,只是新單位距離天宮一號還是蠻遠的,住宿舍對於上班確實也更方便一些。

而且她剛到新單位上班,現在就自己開車上下班的話,也太高調了吧。

就是部長的小秘都沒這個待遇呢。

領導的秘書是個什麼待遇,這要去問領導的司機,因爲,能開領導車的,只有他的司機了。

現在學校已經放暑假了,沈光林的教學工作也停止了,但是他的科研工作並沒有停止。

他最近也不想開什麼新的課題了,決定還是認真研究一下生物科技方面的內容。

別說,生物方面認真的研究一下還是蠻有意思的,比物理還好玩一些。

隨着天氣越來越熱,去到懷柔抗蟲棉基地考察的人也越來越多了,大家有一種“農業看大寨工業看大慶”的心情來看待這次考察。

吃喝玩樂一條龍,多好。

不過,沈光林可是不會免費提供食宿的,就是再有介紹信的也不行。

你們怕不真是來旅遊的吧,過來就是一大通吃喝拉撒的,累不累呦。

沈光林早就沒有心思做具體的接待工作了,別說他了,就連竇偉都撤回實驗室來了呢。

現在距離棉花種植的窗口關閉還有一段時間,不過接下來的工作都是一些重複性的勞動,也沒啥意思。

沈光林召喚,竇偉也就帶着實驗室的科研人員撤回來了,只留下一些其他學校的師生們在那裡繼續奮鬥和忙碌。

接待領導的活就給他們了,也要給別人一個露臉的機會嘛。

這裡也算是學生們的暑假實習基地了,功勞是全體大家的,每個人都有份。

雖然大家都撤回來了,但是老頭子說了要過去看看,沈光林還是要陪同的。

他們也沒有興師動衆,沈光林的私家車坐着可比公務車舒服多了,而且還帶座椅按摩的。

老頭子坐沈光林的車,也沒說什麼,大家都知道沈某人一堂課五萬美元,人家就不能改善生活了?

抗蟲棉真是個好東西呀!

其實老頭子是讀書人出身,青年時投筆從戎,自己並沒種過田。

不過,他家裡以前可有不少田地呢,自然也知道棉花對於國家的重要性。

如果國家富裕,當年打長津湖的時候就不會有那麼多人凍死凍傷了。

老頭子對棉花生長的勢頭很是滿意,在聽取了周圍的人對抗蟲棉的讚歎之後,表示這個產品不錯,然後還問道:後續還有其他正在研究的課題嗎,別整那些虛的,還是看的見產品的實在。

沈光林說當然有,他準備讓課題組去做試管嬰兒了。

什麼是試管嬰兒?

沈光林跟老李解釋了一下工作原理,老李聽懂了,還會問話了。

“如果60多歲的老人,是不是也可以通過試管嬰兒獲得一個孩子呢?”

沈光林回答,“當然。”

“這個好!有多少不孕不育的家庭有了新的希望。”

這是全球最領先的科技嗎?

並不是。

鷹國1973年就成功生下了試管嬰兒了,只是我們國家還沒有人這麼做過。

那就去做吧,填補國內空白。

其實,沈光林想做的並不是試管嬰兒,他想做的其實是多利羊多莉牛。

這次,沈光林就給竇偉佈置了新的研究課題任務。

他!竇研究員不是在冷凍胚胎移植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嗎,那就試一試體外受精唄。

這個還是先從牛開始做起比較好。

無它,操作簡單,甚至沈光林自己都可以操作。

現在很多人都說了,沈教授是跨學科的大神,他在物理,化學,生物等方面都取得了傑出成就,上一個如此牛逼的人物還是達芬奇。

沈光林對生物其實並不算精通,但也不是完全不懂。

他對生物組提了一個要求,那就是他們實驗室要做到給細胞“換核”。

換核是克隆的前提。

其實這也不是生物圈裡的先例了,已故院士童先生很多年前就把鯽魚的細胞核放到金魚的受精卵中,成功培育出了新的生命。

接下來,沈光林要求他們生物組要做到的就是:第一步,先給哺乳動物的受精卵實現“換核”。

第二步,用體細胞去替換受精卵的細胞核。

第三步,克隆物種就誕生了。

給細胞換核的同時,冷凍胚胎的實驗也不能停,需要繼續做下去。

這是很能帶來經濟效益的。

在生物研究領域,也就冷凍胚胎移植比較容易賺錢,其他都是純燒錢的娛樂

沈光林甚至想了,要不要去扶桑整一些和牛的種子過來,爲什麼澳洲人做的,他沈某人做不得。

如果沒點想法,他沈某人整這麼多土地做什麼。

實驗就這樣轟轟烈烈的開始了。

沈光林已經預想到了困難會有很多,但是他沒有想到會有這麼多。

別說更換體細胞的細胞核了,就是兩個受精卵的細胞核更換,難度都大的很。

當年,童老爺子是如何實現的?

竇偉和老孔也算童先生的徒子徒孫了,卻沒有學到精髓。

還好,這個年代儀器比較先進,沈光林不吝花錢,實力不夠,儀器來湊。

第914章 天才(3)第五十二章 撞車第四一六章第963章 皆大歡喜第七四七章 完勝(1)第五五五章 看球(2)第932章 收拾舊山河第八五四章 發佈會(1)第七一零章 熬(2)第950章 報官第一六九章 出路第六七五章 我是沈光林(3)第八零六章 香甜(1)第四九八章 會長第905章 新產品第921章 鴕鳥(3)第七零三章 候補委員(1)第六七三章 藉口(1)第三五二章 亂彈琴第四零二章 老鄉第九一一章 回鄉第六一三章 入職(1)第四四零章 澳門第四五三章 夜宴第三八八章 科研經費第七一七章 風雲(1)第一四四章 開車不喝酒第四三六章 新課題新產業第八七七章 探親(1)第六七七章 休息(2)第二四一章 餃子第七一零章 熬(2)第926章 新局面(2)第三三九章 解釋第三三七章 努力第八七七章 探親(1)第一二一章 出路(今天有事,只能兩更了)第二二七章 訪問第一一三章 招兵買馬(求月票2/4)第五三九章 歷史(5)第一零一章 填志願(2/8)第八三三章 家底(1)第四零零章 導演第二一零章 鑑定會第一五四章 逃亡第六四三章 雞犬升天(1)第七三六章 冬天裡的一把火(2)第六七九章 再次評審(2)第六七零章 發難(2)第一三零章 偶遇第二二七章 訪問第七七二章 教堂(2)第七九七章 借用(4)第五三七章 秋風(3)第968章 深城股市第六四七章 科學的力量(1)第一七三章 在扶桑第五九九章 科學的力量(2)第一七七 胳膊和大腿第六四五章 空餉衆(1)第一八七章 風向第七二二章節 宴會(1 )第四二二章 味道第七二三章 科研競爭(2)第三五一章 拉清單第四六三章 元旦第五四八章 倒時差(1)第五十章 吻第七章 又見小姐姐(求推薦票)第八七八章 告知(2)第二七二章 論文第一二二章 癡漢第二六四章 項目開啓第四六零章 採訪第一三七章 絕望第二章 前世今生(求推薦票)第二二八章 授權第六七二章 法制社會 (4)第六十四章 酒店第三四三章 女大一第八九八章 蒼蠅第八七三章 團聚(2)第940章 公平的機會第一零四章 散夥(5/8)第七四一章 談判(2)第三五四章 晶體硅第七十三章 專訪第八二六章 圍攻(1)第七零五章 背刺(1)第二十九章 科研(求收藏求推薦求月票)第八七九章 藉口(1)第三零二章 混合雙打第六三九章 尋親(1)第九一五章 軟柿子(還在應酬,這是昨天的一章)第五五六章 經典戰例(3)第三六三 練功第七二八章 幫忙(2)第二三六章 氣運第921章 鴕鳥(3)第五〇九章 京大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