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四章 入學

沈光林甚至都不知道,蘇有朋現在對深城有多重要,現在蘇先生是一位知名企業家。

他們去年纔開始創業,可研報告還是沈光林主筆寫的。

那篇報告寫得可謂是眼花繚亂,動人心魄,至今還作爲教材流轉在深城各個招商部門呢。

這個年代大家都是一拍腦袋就決策了,真正寫可行性研究寫發展前景寫市場分析的很少,但是沈光林是從PPT時代過來的,他知道講一個好故事的重要性。

只要故事講的好,一個夢想都可以讓多少人窒息了。

去年算是他們事業的開端,當時沈光林和蘇有朋只有不多的錢,但依然吹噓的很大,描述的前景很好,讓人覺得很有可行性。

今天的他們可以說吹過的牛已經實現了,創業算是初步成功了。

服裝廠已經有了幾千號工人,而且每天都在招人,不說放在深城,就是放在羊城,也是一個大型工廠了。

而且,這個工廠是能帶來外匯的,這就很了不起!

這個年代的外匯真的是太太太短缺了。

如果他們開辦的這個服裝廠是國企,那廠長的行政級別真的是可以接連提升好幾個檔次。

總算,他們去年立下的FLAG,今年已經實現了一大半。

也正是因爲如此,深城的政府工作人員纔不會覺得他們在吹牛,反而覺得他們很專業,很務實,積極向上,有拼搏進取精神。

如今,他們又在做電器了,而且投資規模和預期產值都遠不是服裝廠能比的。

這是事業更上一層樓了!

雖然以當前的階段,妄談出口爲時過早,產品落地也確實有些困難。

但是生產電器是能夠帶來大量產值的,而且能夠帶來稅收,因此值得政府大力支持。

尤其看到從扶桑運送過來的設備一車一車的搬進工廠,所有人都笑逐顏開。

政府比企業的人還要急迫,他們甚至迫不及待的想幫忙組織剪彩儀式了。

爲了配合他們電器工廠順利完工併成功孵化,政府甚至把周圍的土地全部留白,這就是給他們擴張用的,而且將來有配套工廠的話就建在附近,大家都方便。

所以,蘇有朋已經是大人物了,他不想做的事,在深城地界上,幾乎沒有人能夠強迫他。

老郭找蘇有朋並不好使,這顯得蘇有朋涉入其中。

無奈之下,這才輾轉到京城來求沈光林,讓沈光林跟那邊打個招呼,看能不能找到小郭。

郭家老大是作爲繼承人來培養的,現在就這麼莫名其妙的“失蹤”了,都沒有人開口要錢。

老郭並不知道沈某人才是始作俑者,而且社團的初始運營資金似乎也是沈某人提供的。

沒有人懷疑是沈光林有意無意間幹了這件“壞事”,就連沈光林自己都不懷疑。

“行吧,這個忙我可以幫。”這個人情沈老師準備認領下了。

“你想要什麼報酬?”

“不要報酬,我又不缺錢,而且做教授還有地位,我能卻什麼?”

老郭一想也是這個道理:“太感謝了,不知如何才能報答。”

沈光林打電話給蘇有朋,看有沒有機會幫助郭老闆斡旋一下,也不用別的,能夠聯絡得到小葉就行,不是他那就沒辦法了。

蘇有朋也很爽快的答應了。

事情很快就有了轉機,對方同意談判了。

小葉還真TM是個講究人,捉人許久了,竟然壓着沒開口,就等着郭家找對人呢。

郭德勝也算是歪打正着,有蘇有朋居中協調,這樣也算是有了溝通交流的渠道。

沈光林沒有參與很深,他的前理想是做學閥,並不是做教父,他很快就把這件事拋之腦後了。

而且這件事沈光林也沒有爲自己爭取利益,但是他幫助老郭爭取到了一個愛國港商的名頭,也幫助學校爭取到了一大筆捐助資金。

這樣的好同志,哪裡去找。

不過,津藥三廠的人一點都不覺得沈老師有多好。

聽到張鵬提出的合作條件之後,津城製藥三廠的人竟然真的沒有再找來了,看樣子他們的底線不包括有別人能夠入股。

他們就是想着來白嫖的。

人家也說了,我寧可工廠閒着,也不受你們勒索。

早有這樣的志氣該多好,天天擾人清淨。

沈光林又恢復了平靜的生活,每天上課,備課,投入精力建設實驗室。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吳曉雲還是回來了。

她已經習慣了沈光林的實驗室裡各種緊缺物資應有盡有,再回到學校就又是千篇一律的那一套老器材,沒勁的很。

她也想擁有自己的實驗室,但是很難,有多少資歷比她深厚的老教授都還在乾巴巴的等着呢。

爲什麼80年代我國知名的物理學家還是有一些,但是知名的化學家和生物學家出來的很少?

最關鍵問題就是沒錢。

不說別的,做實驗總得追求精度吧,一個生物和化學都用得到的微量移液器得多少錢?

不多說,至少要一百多接近兩百美元吧,隨便換一個槍頭都要好幾塊,誰捨得用?

研究物理就不一樣了,它是可以猜測可以計算的啊。

只要有想法,就有可能出成果。

吳曉雲這次過來也算是交了投名狀了,她真的從五道口技校離職了,跟竇偉一樣,全職過來做研究員。

當然,從程序上確實是調動,不是辭職,因爲是兩個平級單位,而且都是有編制的。

沈光林實驗室的編制壓根用不完,不用就浪費了。

以沈光林的貢獻,學校別的不能提供,但是編制還是可以的,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沈老師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裡,給學校帶來了多少好處?

無論名或者利都有不少,即使偶爾提一點小小的要求,學校也一定會滿足的。

但是沈光林很知趣,他什麼要求都沒有提,他也不是覺得自己已經完美無瑕無慾無求了,而是真的不覺得自己缺少什麼,除了科研能力的不足。

科研能力的不足最主要還是數學能力不足,也是時候加強數學方面的學習了。

隨着81屆新生開學,他假裝自己就是1981屆新開學中大學生的一員,準備天天跟着數學系去上課了。

說起來,沈光林的數學也並不算差,但是跟頂尖的物理學家相比,也真的算不得好。

既然他想走科研路線,學好數學還是真的很有必要的。

只要想認真學習,什麼時候都不會晚。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錢偉常先生,他在1931年的高考中,物理只考了5分,就是化學和數學也一共只考了20分,但是他以中文和歷史兩個100分的成績進入了歷史系學習。

也就是在同年,發生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

錢先生決定從學救國,棄文從理,開始轉學物理,結果成爲了我國近代力學、應用數學的奠基人之一。

不逼迫自己一把,沒人知道自己能夠做到哪一步。

“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小鳥說:早早早,你爲什麼揹着炸藥包?

我去炸學校,老師不知道,一拉線,我就跑,轟地一聲學校不見了!”

沈光林唱着兒歌去上學,學校並沒有不見了,並且很快就到了。

揮手跟騎車離去的李蓉道別,沈光林走進了數學系的教室。

沈光林的手下也不是沒有數學好手,禿頭小張就是一例,吳曉雲老師的數學也還不錯,但是他作爲科技領頭人,拉不下這個臉,反倒不如去一個他不熟悉的學院去聽聽講呢。

只有從頭學起才知道自己究竟有沒有疏漏。

沈光林打算重新練小號了。

數學系也算一個大系,前幾年剛剛從數學力學系分成了數學系和力學系。

沈光林對照着專業表研究了半天,覺得《數學與應用數學》這個專業應該不錯,課程應該有點深度,可以去蹭一蹭。

第三零三章 喝牛奶第二一三章 惡龍第954章 專利第一八六章 合作建廠第四一二章 返京第八一一章 視察(2)第五三零章 風水第六九九章 募捐難(1)第八十七章 祖屋第四四七章 招商引資第五五三章 世紀之戰(今天就一更,喝多了,明天補上,三更)第四七六章 擴張第八五六章 戰略調整(2)第七十四章 機場第三七一章 LED第一七四章第四一二章 返京第四零二章 老鄉第七四三 談(2)第六三九章 尋親(1)第五四九章 惹不起,但是我躲得起(2)第三三八章 留學第六十章 二選一第六三三章 運氣(1)第六八九章 殺青 (1)第七零一章 事不關己(1)第四四九章 牛第三八七章 新工廠第一八零章 納米級別第七二二章節 宴會(1 )第二五二章 會議第二0二章 釣魚第五九八章 泥巴和巨石(1)第907章 訪美(2)第一七九章 發佈會第七五八章 拍賣(2合一)第十四章 上課第五二二章 故事第六二零章 獻身(1)第四六八章 借錢第二九一章 圓標第七一二章 選人(2)第二八四章 養成第八二九章 演員第975章 折面子第二七一章 賺錢了第四一八章 介紹第七八一章 安排(4)第七六六章 變化(今天一更)第五一七章 電影第四一二章 返京第三五一章 拉清單第955章 茶談第八四七章 孕檢第二九一章 圓標第七七八章 贊助(2)第四十五章 大姐第四九九章 分歧第六二零章 獻身(1)第948章 合影第947章 帶孩子第五二二章 故事第二十四章 買房(求收藏,求推薦)第二零六章 建設第一六七章 加盟第899章 上任第二一九章 再相遇第四四八章 成功第970章 房價第六七零章 發難(2)第三三九章 解釋第一五三章 挑牙口第八九零章 恥辱柱(今天一更)第七八零章 推薦(1)第五六零章 拜訪(7)第四三二章 新單位第949章 裝修第928章 資格第六零七章 訪親(1)第一四零章 實驗室第四十九章 電影第四四零章 澳門第七二二章節 宴會(1 )第六六八章 改變世界(2)第八九七章 夢想(今天一更)第四一八章 介紹第951章 偷第八三六 儀式(2)第931章 好東西第七八二章 新發現(1)第二一二章 談判第八三六 儀式(2)第二二一章 滬海行第八八一章 聽媽媽的話(1)第九零九章 邀請(2)第三六四章 鑑寶(二合一)第六七四章 待遇(1)第七一二章 選人(2)第七十一章 嘴炮王者第四七六章 擴張